APP下载

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中汲取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力量

2022-04-16胡振荣

湘潮 2022年2期
关键词:根据地老区革命

胡振荣

饮水思念源头,振兴勿忘老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是一块承载光荣历史的红色土地,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之际,深化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价值的研究,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勇挑历史重担,谱写新时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乡村振兴的历史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充分认识推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乡村振兴的特殊意义

区位条件特别: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涉及省份最多。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属于《决议》中提及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建立的12块革命根据地,其中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12块革命根据地中唯一一个横跨四省边境的根据地。全盛时期,其根据地和游击区范围涵盖湘鄂川黔边31个县,人口上百万。这一区域大多处在大江大河的中上游,位于城市群之间的交通物流通道上,既是重要生态屏障,又是城市群、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区,蕴藏了较为丰富和重要的能源资源。因此,支持这一区域的乡村振兴,让历史更好地走向未来,有利于更好发挥这一区域生态屏障、产业承接地、能源资源基地的作用,在乡村振兴中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历史贡献突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困难的形势下在长江以南创建的一块成规模的红色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在贺龙率领红三军开辟的黔东苏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黔东苏区是我们党在云贵高原开辟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也是长征开始后各路红军中创建的第一块新根据地。红三军(会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与红六军团会师后,开辟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是策应中央红军胜利长征的战略基地和孕育红二方面军的摇篮,前后坚持了两年多的革命斗争,是中央红军长征后斗争持续时间最长的根据地。红二、六军团在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纷纷沦陷的艰难时刻,成为逆势崛起的生力军,开辟和坚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书写了英雄史诗般浓彩重墨的历史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因此,支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乡村振兴,把革命老区人民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

精准脱贫重点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精准脱贫任务最为艰巨。“十三五”期间,湘鄂川黔渝五省市3001.6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就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在中宣部等四部局首批公布《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中,认定属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片区的有46个县(市、区),而这其中,有39个片区县曾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贫困县。湘、鄂、黔、渝四省市共确定54个深度贫困县,而其中,片区县(市、区)就有16个。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倡“精准扶贫”以来,湘鄂川黔渝五省市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到2020年,39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连续三年获评全国脱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省份,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湖南篇章。到2020年底,湖南全省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八洞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9年的14668元,村集体经济达到126.4萬元,成为全国村级精准扶贫样板,为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乡村振兴任务繁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时至今日,虽然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已经摆脱了千年贫困,但受自然、历史等因素影响,70%的老区县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老区脱贫群众仍处于社会发展的“锅底”。2018年,《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湖南的16个湘鄂川黔片区县,有3个位列梯次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区,11个位列攻坚区。以湘西州为例,2020年,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已经从2013年的4229元增加到11252元,但这个数字却远低于同期湖南省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80元。事实证明,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就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了做好湘西地区开发工作,湖南省委、省政府专门制定下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湘西地区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展望未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乡村振兴任务艰巨、任重道远,需要五省市共同携手,汇聚更大的力量,增添更大的历史动能。

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价值中汲取乡村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创建和发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任弼时、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红二、六军团和根据地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秉持“服务、服从、敢战、善战”的作风,发扬“担当、奉献、求是、忠诚”的精神,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要进一步弘扬好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体现出来的忠诚品质。讲忠诚,是讲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遵义会议后,任弼时、贺龙等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极力维护毛泽东事实上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极力维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同时,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涌现出诸如“一条裤子”“两个红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不计其数的感人事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要有忠诚于党和人民的赤诚情怀。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落实到位。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进一步弘扬好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体现出来的担当意识。勇于担当,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传递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先遣队,红六军团誓师西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路,是担当;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二、六军团发动湘西攻势,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功牵制了10倍于己的国民党兵力,这也是担当。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就是担当,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担负起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把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建设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要进一步弘扬好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体现出来的牺牲精神。甘于奉献牺牲,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传递的重要精神力量。红六军团西征时,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和自然界的无数险阻,付出了巨大牺牲。西征结束时,红六军团从出发时的 9700 多人锐减至3300 人。在湘鄂西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仅湘西自治州就有 20多万各族群众投身革命,3 万多人参加红军,其中牺牲1.2万多人。同时期,张家界市也有20多万人参加革命,2万多人参加红军,6万多人为革命牺牲。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样需要牺牲奉献,特别是要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带头走好共同富裕的道路。

要进一步弘扬好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体现出来的求是作风。红二、六军团将士把实事求是精神融入血脉中,践行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任弼时、贺龙等坚持实事求是,彻底纠正了夏曦在湘鄂西推行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后,红二、六军团领导人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指示,从1935年1月到8月,连续作战30多次,取得了陈家河、桃子溪、板栗园以及忠堡等战斗、战役的重大胜利,使革命武装力量和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弘扬这种求是精神。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工作,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革故鼎新,为乡村振兴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

充分利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红色资源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加快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力度。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留下来的红色遗址遗迹,承载着红二、六军团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人民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既藏有我们党“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是指引我们党“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保护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对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有重要作用。据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2019年红色遗址遗迹调查整理结果,在湖南的16个片区县共有各类红色遗址遗迹511处,其中,涵盖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在内的国家级保护单位8处。2021年,湘西州党史部门通过梳理,初步掌握分布于36个片区县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红色遗址共192处,其中,涉及湖南117处、湖北36处、重庆14处、贵州25处。事实证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数量多、品类全,而且相对集中、特色鲜明、历史价值高,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潜力很大。我们要进一步整合红色资源,梳理红色家底,查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遗址遗迹的保存利用情况,分级分类采取针对性保护抢救措施,切实加大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力度,真正让红色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深化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的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为此,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为基本遵循,坚守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深入研究阐释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红色资源内涵,深入挖掘革命先輩和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用心打磨红色精品。在此基础上,尤其要加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精神、苏维埃政权建设经验、文化建设经验、党的建设经验和重要党史人物精神风范等课题研究,通过深层次挖掘、多维度诠释、多形态表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把精神力量切实转化成乡村振兴的“精神财富”,走好走实红色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加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提出要打造好湖南红色旅游基地。红色旅游作为展示历史政治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兼顾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打造富民产业的重要作用,是一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为此,我们要全面打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集约式、规模式红色旅游,着眼提升乡村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消费量,加快红色场馆、红色景区的改造升级,支持各地打造红色精品演艺项目,开发有市场吸引力的红色文创产品,完善红色餐饮、红色特色商品购物、红色文化体验等服务项目,不断拉长消费链条,有效增加红色旅游附加值,让红色旅游真正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加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红色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之下,立足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独特的民俗风情、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景观,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地区规划、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等民生工程结合起来。要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向生态化转型升级,打造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产业链。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2021年以来,湘西州采取“红色文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模式,以“红军村红色贷”助力“红军村”全面振兴,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搞好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五省市的团结协作实现共赢。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乡村振兴要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向发力。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对新时代振兴革命老区工作明确了任务和要求,也给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五省市党史部门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扎实践行《关于深化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区域交流,深化区域合作,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共同打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记忆平台,共同为实现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目标要求,为助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老区乡村振兴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根据地老区革命
《老区建设》2022年度稿约
“东临楼”日常
建立自己的 写作根据地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窗台上的妈妈
中国的出行革命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革命老区展新姿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