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新见南唐阅武殿使张思恭墓志考略

2022-04-15马健涛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马健涛

(南京师范大学 文博系,江苏 南京 210097)

张思恭墓志是近年南京地区新发现的一方南唐墓志,保存较好,大部分字迹清晰可辨。志主张思恭未见于史籍,可补史阙。志文记载了张思恭的生平事迹、家族世系、卒葬地等信息,为研究南唐时期的职官制度、礼制建设、书法艺术以及南京地方史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本文以墓志内容为基础,结合传世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对张思恭的官职袭替、张氏父子在南唐代吴中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考证,以求教于学界。

一、 墓志释文

该墓志为石质,志石呈方形,边长60厘米,志文楷书阴刻,字迹工整清秀,竖行左读,共31行,满行30字,共计877字,现藏于南京市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部分志文因缺损或侵蚀致难以辨认,但不影响整体释读,现录志文并标点如下(方框中的字为笔者推测,“」”是换行符号):

噫!府君之生也,托质将相之室,策名」尧舜之朝;移孝资忠,本仁尚义;翱翔仪乐之府,优游歌酒之乡;富而不骄,敏而」好学。胡不登于上寿?谅难问于彼苍。中庸宗字,受知犹子致礼,爰俾叙实,用」志玄宫;虽强操觚,孰能具美?勉而挥涕,敬为铭云:

图1 张思恭墓志拓本

二、 志主家世分析

据志文,张思恭祖父讳张□□,因张居咏而被获赠司空一职,其名漫漶,无法辨识。张思恭祖母为吕氏,因南唐“外命妇之制”随张居咏官职升迁累赠桐国太君。

志主父讳居咏,字德之,曾任南唐宰相,志文载其为“顺天翼运功臣、守太弟太傅”,谥号“懿”。功臣号,是唐代用来褒奖臣子功勋的一种荣誉衔,南唐因唐制继续使用。南唐前期功臣号一般为生前授予,有二字、四字、六字三种,且其字数与被授人的政治地位直接相关,地位越高字数越多。(2)胡耀飞:《五代十国功臣号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7辑(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4-451页。张居咏虽曾遭贬谪,去世后仍被赐四字功臣号,并被追赠清河郡开国公,足可见其生前政治地位之高。而“顺天翼运”四字又似与张居咏在昇元初年表请李昪复姓,以及议定郊祀等事迹相对应,印证了他在南唐代吴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以致死后仍因此得以加封。据《景定建康志》载,张居咏墓在上元县金陵乡,墓前有神道碑,题云“大唐顺天翼运功臣特进赠守太子太傅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张懿公神道”。(3)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三《风土志》,南京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9页。原文言“公名君咏”,然据神道碑题额与相关文献可知,该墓应是张居咏墓,“君咏”二字应为传抄讹误。《十国春秋》卷二十一《张居咏传》亦云特赠“守太子太傅”(4)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十一《张居咏传》,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09页。,与志文所载“守太弟太傅”相矛盾。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从徐铉《张居咏制》一文入手,该文是改授张居咏为储君之傅的任命,其云:

门下:昔在先王,任贤尚齿。出将入相,所以任贤也。尊师重传,所以尚齿也。况乎择藩屏之寄,膺转导之求。高步承华,诞扬师训。克堪其选,我有人焉。某负贞干之才,禀纯厚之德。亟更庶尹,历事累朝。昇元始基,赖其献纳。故陟鸾台之位,爰立作相。保大逾岁,藉其绥怀。故委龙节之权,受脤于社。懋乃嘉绩,叶于朕心。殿邦政成,辑瑞来觐。方图位着,爰得佥谐。而昔自故相,已尝为保。重烦耆德,俾傅东朝。尊敬之仪,典章斯在。噫!昔者叔孙、疏广,善于其职。克继来躅,可不慎哉!勉着嘉猷,以副时望。可。(5)徐铉:《张居咏制》,董诰等:《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183页。

通过该文可知,张居咏被贬为镇海军节度使后在地方颇有政绩,李璟念其旧功,将其召回并任命为太傅。史载南唐元宗朝前段有著名的储君之争,曾先后立太弟、太子,故厘清这一任命发布的具体时间,便能得知张居咏到底是“太弟太傅”还是“太子太傅”。据陆氏《南唐书》载:“保大二年春正月……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张居咏罢为镇海军节度使。”(6)陆游:《南唐书》卷二《元宗本纪》,南京出版社2010年版,第224页。又据马氏《南唐书》卷二载:“(保大)四年,春正月……吏部尚书徐连为镇海军节度使。”(7)马令:《南唐书》卷二《嗣主书》,南京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由此可以推知,张居咏担任镇海军节度使的时间在保大二年(944年)至四年,《张居咏制》一文应成于保大三年。此时南唐储君虽未正式册立,但齐王李景遂早已于保大元年七月入主东宫(8)陆游:《南唐书》卷二《元宗本纪》:“(保大元年)秋七月,徙燕王景遂为齐王……仍以景遂为诸道兵马元帅,居东宫,景达为副元帅。诏中外以兄弟传国之意。”第225页。,故上文中“俾傅东朝”所指“东朝”应即为李景遂。又据《宝刻丛编》卷十五载:“南唐张懿公碑,殷崇义撰,朱锐正书,保大六年。”(9)陈思:《宝刻丛书》卷二《京东西路》,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0页。可见张居咏殁于保大六年,而李景遂于保大五年(10)陆游:《南唐书》卷二《元宗本纪》:“保大五年春正月,立齐王景遂为皇太弟。”第225页。即被正式立为皇太弟,则张居咏殁时储君为太弟李景遂。元宗李璟即位初期执意以仲弟李景遂为嗣,其时南唐只有太弟而无太子,因此张居咏傅东宫时应为“太弟太傅”而非“太子太傅”。诸史料所载张居咏为“守太子太傅”皆为后世讹误,应以志文“守太弟太傅”为是。

此外,该墓志还提供了张氏父子的籍贯信息。《十国春秋》卷二十一《张居咏传》中张居咏籍贯缺佚(11)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十一《张居咏传》:“张居咏,□□人。”第309页。,其他史料亦未明载,而志文云:“其先清河人也。”可知张居咏乃清河张氏,得补史阙。清河郡在今河北邢台清河县,然张氏父子却在杨吴、南唐政权任职,这与其时代背景有关。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发,政局动荡不安,大量北人南迁避祸,出现了“士之避乱失职者,以唐为归”(12)陆游:《南唐书》卷八《孙忌传》,第301页。的时代风气。韩熙载与江文蔚等名士即于此时从中原入吴,并深刻影响了此后南唐的制度建设与文化发展。通过梳理1949年至2014年间扬州地区所出的杨吴、南唐墓志,可得墓主、配偶籍贯明确者共17人,其中籍贯为清河者共3人,且均为清河张氏(13)刘刚、束家平:《扬州地区杨吴、南唐墓葬考古概述》,《南唐历史文化研究文集》,南京出版社2015年版,第272-281页。,可证是当时南下士人中的一支。志文载张居咏夫人为任氏,即张思恭生母,累封西河县君。

志载张思恭一生凡二娶,始婚彭城刘氏,因刘氏早亡,继以弘农杨氏。志主与杨氏共育有七子三女。志文虽未载七子姓名、官职,但称赞其品行优良、道德高尚,堪比汉时著名的“贾氏三虎”与“荀氏八龙”(14)指东汉两大著名家族,其一门兄弟皆为人杰。见《后汉书》卷六十七《贾彪传》:“初,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后汉书》卷六十二《荀淑传》:“有子八人……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三个女儿中,长女嫁给了天德军第十一指挥使、司空柴克戎的小儿子,其余两个小女儿正值妙龄,亦美名在外。彭城刘氏与弘农杨氏均为当时望族,后者更是杨吴皇室之郡望,而张思恭亲家柴克戎则是南唐军政要员。志主一家婚配均为名门,反映了五代时期婚配中的门第观念。

志文由张思恭之侄张致礼撰文并书丹。张致礼,史书未载。从志文看,张致礼的文学素养颇高。全文以骈体写就,行文流畅,对仗工整,读之朗朗上口,契合音律,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史料价值。从书法艺术来看,其造诣亦颇深厚。志文由楷书写就,其法度谨严,行笔雄健,线条略带飘逸之感,有明显的尚意倾向,体现了南唐书法承前启后的时代特征。

三、 志主张思恭生平

志主张思恭,不见于传世文献,墓志记载可补史阙。志载其为清河郡人,官至南唐“阅武殿使”,乾德二年(964年)八月七日庚卯卒于武定坊私第,时年五十九岁,同年秋九月十一日甲申葬于江宁县大隐乡。由上可推知,张思恭主要活动于杨吴至南唐后主时期。他出生于相门,其父张居咏为杨吴时门下侍郎,南唐初年因表请李昪复姓有功,而被授予“同平章事”一职,拜为宰相。张居咏任宰相时间长达六十五个月,为烈祖朝宰相中任职时间最长者。(15)濮思喆:《南唐宰相制度考论》,《皖西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志文云:“昔者义祖武皇帝革命造吴……眷惟良辅,宜得兼才。”此处“义祖武皇帝”应指杨吴权臣徐温。(16)《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一“天福二年十月”条:“追尊太祖武王曰武皇帝。注:犹不敢忘徐温而追尊之。其后立李氏宗庙,遂以徐温为义祖。”由上知“义祖武皇帝”即指徐温。《新五代史》卷六十《徐温传》载:“(天祐)十六年,温请隆演即皇帝位,不许,又请即吴王位,乃许,遂建国改元,拜温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封东海郡王。”天祐十六年徐温推杨隆演即吴王位,遂建吴国。此时国家刚立,正值用人之际,徐温与其养子徐知诰亦藉此广纳天下贤才。马氏《南唐书》卷一《先主书》载:“及知诰秉政,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又据宋人笔记《江南野史》云:“乃治府署之内立亭,号之曰‘延宾’,命宋齐丘为记,以待多士。于是四方豪杰翕然归之……时中原多故,名贤夙德皆亡身归顺。乃使人于淮上厚币资之。既至,縻以爵禄。故北土士人向风而至者殆数千人,羽翼大成。”(17)龙衮:《江南野史》卷一《先主》,《金陵全书·乙编·史料类》第6册,南京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4页。可见徐知诰此时为招揽人才,在府中立延宾亭,以待各方士子,并赏赐其财物与官爵,使得各地人才纷纷归附,迅速壮大了自身的政治力量。张居咏也借此机遇,因“英毅之奇,聪明之德”而被选入徐知诰幕府任职。

志文载张居咏进入徐知诰幕府后“旋分竹使之重任,乃光令子之嘉猷”。竹使,即竹使符,在唐代是州郡长官之雅称(18)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但据志文,张思恭初入仕途时所任官职为馆驿使一职,并非州郡长官,故该处应另有指代。据《后汉书·礼仪志》载:“登遐……是日夜,下竹使符告郡国二千石、诸侯王。竹使符到,皆伏哭尽哀。”(19)《后汉书》志六《礼仪志》。可知竹使符本为朝廷向地方官员传递信息所使用的重要信符。又据《唐会要》卷六十一载:“大历十四年九月,门下省奏:两京请委御史台各定知驿使御史一人,往来勾当。遂称馆驿使。”(20)王溥:《唐会要》卷六十一《御史台》,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059页。可知在大历十四年,唐代宗始设馆驿使,以监察长安和洛阳两京附近的传驿事务,这正与竹使符之功用相对应。由此可以推测,张居咏进入徐氏幕府后,便将传驿事务分派与长子张思恭,令其任馆驿使,志主也“因即假途,遂参军广”。据《新唐书》卷四十八载,馆驿使常由监察御史兼任。(21)《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初,开元中,兼巡传译,至二十五年,以监察御史检校两京馆驿……监察御史分查尚书省六司,繇下第一人为始,出使亦然……(兴元元年)第二人查兵部、工部,兼馆驿使。”《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则云监察御史为正八品上,可知馆驿使一官品级应不高于正八品上。另据《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二《薛存诚传》载:“元和初,讨刘辟,邮传事丛,诏以中人为馆驿使,存诚以为害体甚,奏罢之。”可见唐代在战时,军务文书往来频繁,馆驿使一官虽级别不高,却肩负着馆驿邮传的重任。而五代时期时局动荡,战事频发,其作用越发凸显,志主于此时被任命为馆驿使,足见朝廷之重用。

志文载:“烈祖孝高皇帝嗣秉吴政,潜龙在齐。”徐温死后,徐知诰成为杨吴事实上的统治者,并于大和五年(934年)进封为齐王。他重视人才,广延贤士,以致“四方慕义之英髦,骏奔而至”。另据《新五代史》卷六十二《李昇传》载:“(大和)五年,昪封齐王。已而闽、越诸国皆遣使劝进,昪谓人望已归。”可见此时杨吴内外皆已知晓徐知诰有禅代之心,闽、吴越等邻国甚至派遣使节与之交好,劝早行禅代之礼,可谓“邻国驰盟之专介,继踵而来”。同时,徐知诰秉政后一向注重维护与邻国间的关系,常遣使出访周边国家,实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值其禅代之际,为了稳定周边环境,徐知诰集团与相邻诸国,尤其是与吴越、闽、南汉、荆楚(南平)四国的交流越发频繁。(22)关于该时期南唐与南方四国互派使臣的记载如下:陆游:《南唐书》卷一《烈祖本纪》:“(昇元元年冬十月)庚子,遣使如汉、闽、吴越、荆南告即位……丁卯,高从诲表请置邸建康,从之。(十一月)己巳,吴越王使将军袁韬来贺即位。”“(昇元二年春正月)甲子,荆南高从诲遣使庞守规来贺即位……二月,闽使内客省使朱文进来贺即位。”“(昇元三年二月)蜀使来贺即位……(夏四月)丁未,吴越王使左武卫上将军沈韬文,荆南高从诲使王崇嗣,来贺南郊。”“(昇元四年三月)丙戌,汉人、闽人来聘……(十一月)汉使都官郎中郑翱、闽使客省使葛裕、吴越使刑部尚书杨严来贺仁寿节。”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七十九《文穆王世家》:“(天福六年七月)是月,唐主遣使来唁,且赒其乏。”此时张思恭因具备“闻礼闻诗,允文允武,容止俨若,词说豁如”等优秀品质,得以从馆驿使擢升为客省引进使。

两部《南唐书》中虽未明载“客省引进使”之职,但其职能在其他文献仍有迹可寻。据《宋史》卷一百六十六“客省引进使”条载:“客省使、副使各二人。掌国信使见辞宴赐,及四方进奉、四夷朝觐贡献之仪……引进司使、副各二人。掌臣僚、蕃国进奉礼物之事。”可见宋代客省使和引进使均为外交官职,分别负责接待他国来使、掌管臣僚藩属进奉礼物等事宜。《新五代史》卷四十七《刘处让传》亦载:“(后唐)庄宗即位,(刘处让)为客省使,常使四方,多称旨。”由此可知,五代时期客省使还常出使他国,在各割据政权交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据《十国春秋》卷八十一《忠懿王世传》载:“(乾德元年十一月)王命从子昱入贡,宋遣引进使丁德裕来宣谕,仍加王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改赐承家宝国宣德守道忠贞恭顺功臣。”又《册府元龟》卷一百九十七:“(乾化二年四月)客省引进使韦坚使广州回,以银、茶上献,其估凡五百余万。”(23)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一百九十七《纳贡献》,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14页。可见五代十国时期,客省使、引进使以及客省引进使均为出使他国的外交使节。志载张思恭“驰骋四国,富陆贾之交通”,此处“四国”应即指与南唐政权交往密切的吴越、闽、南汉、荆楚(南平)四国。由此可以推测,张思恭出任“客省引进使”期间曾多次代表徐知诰政权出使南方四国,其交往能力之强,有如汉初著名辩士陆贾。正是由于徐知诰坚持修睦四邻这一基本国策,南唐才能在建国初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做到“所统仅三十余州,为太平之世者二十年”(24)文莹:《玉壶清话》卷九《李先主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7页。。而以张思恭为代表的众多使臣,则是这一国策得以贯彻执行的必要条件,他们为南唐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诰受禅称帝,改元昇元,国号大齐,并改名徐诰。又于昇元三年改国号为大唐,复李姓,改名李昪。志文中“黄运中兴”应即指此。而后,李昪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礼制建设,以宣扬南唐代吴的正统性,郊祀即是其中重要一环。马氏《南唐书》载昇元三年二月,李昪诏时任门下侍郎、平章事的张居咏与中书侍郎、平章事的李建勋等议定郊祀事宜。(25)马令:《南唐书》卷一《先主书》。《全唐文》有张居咏《郊祀议》一文存世,议文如下:

孔子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此万世不易之法也。昔长孙无忌请祀高祖于圜丘以配昊天上帝,祀太宗于明堂以配上帝,义为得之。今国家嗣兴唐祚,追尊孝德,而以尧舜为肇祀之祖,宜以神尧配天于圜丘,孝德皇帝配上帝于明堂,礼也。其服物制度,古有常仪,愿罢一切伪饰。(26)张居咏:《郊祀议》,董诰等:《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第9125页。

从该文可以看出,张居咏对历代礼制十分熟悉。他根据唐代长孙无忌请祀唐高祖于圜丘以配昊天上帝,祀太宗于明堂以配上帝的旧制,建议李昪以唐高祖配天帝于圜丘,孝德皇帝李荣配上帝于明堂,并指出唐代服饰制度早有定制,希望罢去一切不合唐制的服饰。徐铉在为南唐元宗李璟所拟《张居咏制》一文中亦云:“昇元始基,赖其献纳。故陟鸾台之位,爰立作相。”(27)徐铉:《张居咏制》,董诰等:《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八,第9183页。可见正是由于这次献策改制之功,张居咏才能在郊祀后深得李昪信任,拜为南唐宰相。再结合志文载张思恭在“黄运中兴”后,所负“革藩服之旧规,立朝廷之新制”的职责可以推测,张氏父子在南唐代杨吴的过程中很可能主导了祭祀和服物制度的改革。南唐礼制经此改革后,典礼仪仗重归严肃庄重,典制掌故得以清晰明了,张氏父子的地位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墓志记载,在“燔柴圜丘,致飨宗庙”后,李昪便将其出行时的升降导从等礼仪全部交与张思恭负责,可证此次郊祀张氏父子贡献颇大,二人可能还与“月延三刻”(28)史虚白:《钓矶立谈》:“圜丘毖祀之夕,乃孟夏上旬,月至三鼓当没。而升坛之际皎然如画,柴燎毕乃没。太史奏言:月延三刻。远近叹以为异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异象事件相关,在天理上为南唐代吴提供了依据。张思恭也因此由“客省引进使”迁为负责礼制的“福昌殿使”。

通过史料中对此时期礼官的记载,可对“福昌殿使”的地位作进一步推定。据《十国春秋》卷一百一十四载:“吴有阁门使;南唐有阁门承旨、中门使、武功殿使;后蜀有阁门使、阁门南院使。”(29)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百一十四《十国百官表》,第1642页。可见南唐的阁门承旨、中门使、武功殿使等职官应与杨吴之阁门使相对应。又据《宋史》卷一百六十六《职官志》载:“东上阁门、西上阁门使各三人……掌朝会宴幸、供奉赞相礼仪之事。”可知阁门使一官为礼官,主管百官朝见辞谢与庆礼奉表诸事礼仪,故相对应的南唐武功殿使应亦为礼官。武功殿位于南唐西都江宁宫城内,陆氏《南唐书》载南唐烈祖李昪曾于此设仪仗以召见高丽国使。又据陆氏《南唐书》卷一《烈祖本纪》载:“(昇元四年十一月)庚辰,改东都文明殿为乾元殿,英武殿为明光殿,应干殿为垂拱殿,朝阳殿为福昌殿,积庆官为崇道宫。”可知福昌殿为南唐东都扬州宫城内建筑,地位应低于西都宫城内建筑,故南唐“福昌殿使”地位或略低于“武功殿使”。

志主后又升任“阅武殿使”,该官未见史载,南唐宫殿亦未见阅武殿之名,但据元人杨奂《汴故宫记》云:“长生之南曰阅武殿。”(30)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七《杨奂》,凤凰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可知北宋都城汴京有阅武殿,位于长生殿之南。又据《玉海》卷一百四十三载:“(太平兴国)元年十一月,阅武殿使骑兵、歩兵各数百,东西列阵。上曰:‘此殿庭阅数百人尔,犹兵威可观,况堂堂之阵数万成列乎?’”(31)王应麟:《玉海》卷一百四十三《兵制》,《四库全书》第94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32页。可见汴京之阅武殿应是北宋皇帝阅兵之所。由此可以推测,南唐宫城中或亦有一唤作“阅武殿”的宫殿,且很可能也是做阅兵之用。关于“阅武殿使”一官品级,则可结合唐代“命妇制度”来确定。《唐六典》载:

外命妇之制:……一品及国公母、妻为国夫人;三品已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若勋官二品有封,母、妻为郡君;五品、若勋官三品有封,母、妻为县君。散官并同职事。勋官四品有封,母、妻为乡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字。各视其夫及子之品,若两有官爵者,皆从高。(32)李林甫等:《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8-39页

可见按唐制,凡五品以上官员,其母、妻皆可获封号,且母亲邑号前须加“太”字。志文载张思恭母亲任氏“累封西河县君”,邑号前未加“太”字,可见其是因张居咏而获封。而志主的两任妻子均无封号,故“阅武殿使”一官应不及五品。

自此,志主张思恭一生侍奉南唐君主左右,负责南唐诸事礼仪,直至乾德二年构疾去世,历任烈祖、元宗和后主三朝,正可谓“承旨三朝,继陈宠之周密”。

四、 志主葬地分析

墓志记载,南唐乾德二年秋季八月七日庚卯,张思恭构疾,卒于武定坊私第,享年五十九岁。同年秋季九月十一日甲申,安葬于江宁县大隐乡。

武定坊这一地名在南京方志中有明确记载。《景定建康志》即载武定坊在镇淮桥东南,并将其标注在《府城之图》中(见图2)。(33)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十六《疆域志》:“武定坊,在镇淮桥东南。”卷五《建康图》,第366、72页。《至正金陵新志》亦云武定坊属建康城左南(东南)厢。(34)张铉:《至正金陵新志》卷四《疆域志》:“左南坊四,曰:嘉瑞、长乐、翔鸾、武定。”《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436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1页。又据《同治上江两县志》载:“武定桥西,古武定坊也。”(35)莫祥之等:《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五《城厢考》,《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4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武定桥与镇淮桥旧址至今仍存,武定桥在今长乐路中段,镇淮桥在今中华门城堡内。故可以推测,武定坊应位于今南京城南中华门东部,镇淮桥与武定桥之间。

图2 《景定建康志·府城之图》(武定坊为图中红色标注处)(来源:《景定建康志》卷五《建康图》)

江宁县,是南唐时期西都江宁府所辖五县之一。大隐乡,南京旧时乡名,现已不存。据《景定建康志》载:“上元县,附郭,东西九十五里,南北八十五里……西南到江宁县界四里,以大隐乡为界。”(36)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十五《疆域志》,第356页。可见大隐乡时为上元县西南与江宁县之界。另据《至正金陵新志》载:“凤台二乡:江宁县东南二十里,并大隐乡为一。景定分东、西二乡。”(37)张铉:《至正金陵新志》卷四《疆域志》,第1743页。可知大隐乡曾并入凤台乡,而凤台乡在景定年间又被分为东、西二乡。又据《正德江宁县志》:“凤东乡:旧并大隐乡为一,在县东南一十里。”(38)王诰:《正德江宁县志》卷五《坊乡》,《中国地方志集成·善本方志集·第一编》第48册,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613页。可见大隐乡最终并入凤台东乡,时在江宁县东南约十里处,其位置大致在今中华门外雨花台南。

今雨花台-铁心桥一带为南京地区南唐墓葬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有学者曾推测张居咏墓也应在这一区域内。(39)邵磊、贺云翱:《南京铁心桥杨吴宣懿皇后墓的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东南文化》2012年第6期。然据《六朝事迹编类》载:“南唐张懿公墓:……去府城十里,在石头城后。”(40)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十三《坟陵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80页。《景定建康志》则直言其在上元县金陵乡。(41)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三《风土志》:“张懿公墓,在金陵乡石头城后,去城十一里。”第1059页。《景定建康志》载金陵乡在上元县北,且将其标注于《上元县图》中。(42)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十六《疆域志》、卷五《建康图》,第366、76页。据相关学者考证,金陵乡境域在今玄武湖以西一带。(43)马伯伦主编:《南京建置志》,第119页。可见张居咏墓应位于今南京城西北,而雨花台则在南京城南,与之相去甚远,故笔者认为张居咏墓在雨花台一说实难令人信服。至于张氏父子为何分别葬于南京城西北与城南两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