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三老四严”精神的《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思政建设
2022-04-15李云涛
李云涛 帅 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49)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课程思政”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程的工作,更要充分发挥各类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所以石油天然气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学校的安全工程专业以培养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领域的工程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安全系统工程》是安全工程的专业课程,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以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方法为手段,辨识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评价系统安全状况,调整系统的相关因素,降低系统风险,以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为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安全评价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在整个安全工程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往的教学主要强调安全检查表的编制、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树(ETA)和事故树(FTA)等技术层面的教学内容。然而,众多的案例表明,安全事故的根源一般不是技术水平不足,而是来自人们在生产工作中的疏忽和懈怠,特别是在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安全系统工程》的教学模式,不应仅仅局限于对于安全技术方法的讲授,更要将安全理念和安全责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2 “三老四严”精神与安全生产
“三老四严”是在大庆石油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作风和精神,最早提出是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学徒工由于操作失误,挤扁了刮蜡片,隐瞒不报,队长知道了这件事后,组织全队召开事故分析现场会,进行深入的讨论,经总结提炼后提出,“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在大庆石油会战实践中,有非常多的贯彻“三老四严”精神的宝贵案例。例如,老工人李广志,在检查闸门池的设备时,发现回压闸门下面有颗亮晶晶的油珠,于是顺着油痕的地方一段一段挖出管线,接着又擦干净,逐段检查。经过4天紧张奋战,终于查出了油珠的来历,及时消除了一个重大的事故隐患。又例如,技术员傅孝余除夕夜逐井逐站认真检查验收,为配好套管法兰缺失的螺丝,连夜寻找到合适的材料,然后回到井上把它配好。
“三老四严”精神来源于对安全生产的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能够很好地融入《安全系统工程》的教学过程。例如,在讲授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时,可以结合技术员傅孝余的故事,强调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讲授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时,可以结合老工人李广志的故事,强调隐患排查不是走过场,而是彻底排查不留死角。类似的故事在石油行业里还有很多,通过充分挖掘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将“三老四严”精神所代表的安全理念和安全责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有力支撑《安全系统工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3 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
建设融合“三老四严”精神的《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需要构建“三老四严”精神与《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知识点的映射关系。因此,首先要梳理《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大纲,将“三老四严”精神映射至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确定“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等思政教育在系统安全分析和安全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着力点。表1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构建的“三老四严”精神与《安全系统工程》的映射关系。
第二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1)安全检查表,对应“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求在安全检查时,要明确责任、实事求是;(2)PHA、FMEA,对应“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要求隐患排查不漏死角;(3)HAZOP,对应“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密的组织是指在通过头脑风暴开展HAZOP时,要做好团队分工,严明的纪律是指要按照先行后列或先列后行寻找偏差,避免遗漏。
第三章系统安全定量分析:在讲述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时,着重介绍人为失误在事故灾难情景演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人因失误对顶上事件发生率的影响。通过反面例子说明,对待工作要“严格”。
第四章系统安全评价:以天津港8.12等事故案例作为“三老四严”的反面教材,告诫学生在安全评价报告中弄虚作假将受法律制裁。即对待安全评价工作,要“说老实话”。
表1:“三老四严”精神与《安全系统工程》的映射关系
通过上述的映射关系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是《安全系统工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手段。一方面,在大庆石油会战期间有着较多的案例,直接彰显着“三老四严”精神;近几年石油石化领域的劳动模范,也在积极践行着“三老四严”精神。另一方面,一些事故中所反映出的“不老实”“不严格”的做法,也可以作为“反面教材”,在课程思政中加以利用。
此外,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不能机械式地将思政内容和教学内容简单拼凑在一起,而是要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如何将“三老四严”精神引入课堂教学而不显得突兀,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而言非常重要。在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三老四严”精神的介绍被安排在课程引言,即第一堂课中。在介绍完《安全系统工程》的教学内容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课程将要学习的各类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此时可以通过雨课堂向学生发起投票,请学生思考,学习了本门课程的各类隐患识别、风险评价的技术和方法,是否就能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继而再发起投票,请学生讨论,目前频发的安全事故,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安全技术不够先进,还是安全管理不够规范,或者是安全文化没有深入人心。此时,可以从安全文化入手,引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然后通过视频解读等形式,介绍“三老四严”精神,并强调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不仅仅是要教给同学们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层面的相关知识,更要牢固树立同学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当学生了解到什么是“三老四严”精神之后,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就可以在具体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前述的映射关系对“三老四严”的具体表象进行解释,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4 结论
“三老四严”精神来源于大庆石油会战中对待安全生产的工作态度,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建立了《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知识点与“三老四严”精神的映射关系,以“三老四严”精神为载体,将“安全责任”贯穿于《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建设形成了融合“三老四严”的《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