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C语言程序设计》隐性育人实践

2022-04-15刘道文

许昌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隐性

吴 泽,刘道文

(许昌学院 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确立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决策,强调将做人做事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和形成协同效应,开启了课程思政新教育理念[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受众多、覆盖面广,不仅是传授电子信息知识的技术平台,而且是良好的德育平台.在当前激烈的国际技术博弈背景下,该课程能更直接地切入学生的关注点,引发师生共鸣和激发科技报国的责任感.因此,笔者所在的课程思政团队在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内在思想逻辑基础上,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并在课程各教学环节中恰当地实施隐性教育.

1 课程思政视域下隐性育人方法研究

“方向上旗帜鲜明,方法上润物无声[2]”是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有益经验,总结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性和方法论问题.在课程思政建设方向上,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勇于肩负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矢志不渝地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在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上,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突出润物无声的效果,确保通过隐性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对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共同目标都是育人,显性教育传授的专业知识能够通过理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采用讲授的方法即可阐述透彻和达成教学目标;而隐性教育传播的正能量将会通过感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则需要教师对学生以爱心相待,从距离上和心灵上走进学生,率先垂范,促进学生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严爱相济,真诚为学生的成长做出奉献.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涵盖了高校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还涵盖了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能力和实施隐性育人的能力,需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作风来回应社会的期待[3].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着课程思想建设效果,制约着专业课程德育功能发挥,并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高等教育粗放发展阶段,对教师个体的思想信念、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软实力”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需要将发展“硬道理”和提升“软实力”并举,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建设,重视和提高隐性教育能力,实现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严谨的学风引领人和以渊博的学识培育人.

在缺乏完善保障体系支持的情况下,课程思政将会落入“运动化”套路,形成“一时热炒”或“一哄而散”的不良现象,严重背离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初衷,导致成果无法固化和推广,甚至半途而废,最终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亦沦为空谈.课程思政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更长的持续性,这就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和有效调度各种优质资源,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完善课程思政保障体系,形成教师“想建、会建、能建”的良性格局[4].

2 基于专业课程隐性教育实践

课程思政的最终落脚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上,其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执行力.在学校研究平台和资源平台的支持下,笔者所在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基于专业课程开展了系列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更新了育人理念,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在挖掘电子信息领域思政元素基础上修订了教学大纲和优化了教学案例,并在所承担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付诸实践.

2.1 课程与党支部结对共建,提高全方位育人能力

为始终保持课程思政方向正确性、理论先进性和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团队将党的思想先进性和课程的专业性结合,以践行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为契机,推荐突出电子信息类专业特色的主题,协同党支部开展研讨交流会,培育团队成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敏锐的政治嗅觉能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激发教师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增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促进教师能够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和工程伦理等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合[5],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2.2 浸润思政元素,实施隐性教育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教育属于显性教育,而专业课程蕴含的工程伦理和科学精神亦具有显著的德育功能,因此,基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施的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教育范畴[6].课程思政团队意识到无形的教师人格魅力和有形的教学内容都对隐性教育有关键性的影响,在实施隐性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提高教师道德形象,为隐性教育提供“精神保证”;另一方面,认真梳理教学内容,精心收集课程思政素材,深入挖掘和提取思政融合的知识点,如表1所示,为系统化实施隐性育人提供“内容保证”[7-9].

表1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融合的知识点体系

隐性教育重点关注的是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塑造,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因价值观念、认知能力和个性差异,学生对“无形的”教师人格魅力会存在较大认同落差.因此,不能追求在有限时间内凭一己之力地实现育人目标,要注重课程间、教师间的相互配合,协同和耐心地育人.同时,要精心设计“有形的”教学案例(如案例所示),并与“无形的”教师人格魅力协同互补,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与教师产生认同共鸣.

2.3 案例:C语言结构

我国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先导星,完成对月探测后,脱离绕月飞行轨道,飞向太空更深处进行科学探测,由人造月球小卫星成了一颗绕太阳飞行的人造小行星.自2012年12月13日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成功实施再拓展试验以来,当时它进行着中国航天器飞行距离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不断刷新“中国高度”:星地距离高于2013年1月5日突破1 000万千米,2月28日突破2 000万千米……2014年7月星地距离达到1亿千米,最远飞行到距离地球约3亿千米处.请计算到达最远点后,北京地面控制站向它发出一条指令,最少需要多长时间,嫦娥2号才能收到.

//嫦娥2号接收地面控制站发出指令所需时间计算程序

#include “stdafx.h”//预处理命令

#include “stdio.h”

int _tmain(int argc,_TCHAR* argv[]){//C主函数,{}内为函数体

double time,range,minutes,seconds;//变量定义

double velocity=3.0e8;

range=3.0e11;

time=range/velocity;//执行命令:数据计算和处理语句

minutes=(int)time/60;

seconds=(int)time%60;

printf(“嫦娥2号接收到地面控制站指令所需最短时间为:”);

printf(“%0.0lf分%0.0lf秒 ”,minutes,seconds);//输出结果

return 0;//函数结束语句,返回计算结果}

2.4 构建教学资源体系,促进思政植根课程

为落实好课程思政和促进规范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团队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优化教学案例,构建适应人格塑造和知识教授的课程教学资源新体系,如图1所示.同时,教学团队积极对照找差距、求进步,严于律己,以浩然正气感染学生;精益求精,以严谨学风引领学生;锐意进取,以渊博的知识培育学生.

图1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新体系

3 结语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专业课程隐性育人要注重“内容与形式兼顾、表意与表形并举”,核心任务是要将原本相对独立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塑造.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内容以自然和贴切的方式镶嵌到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中,因此在隐性教育实践过程中突出了内容与形式的配合,“表意”和“表形”的互补,使思政教育成为专业教育的“点睛”之笔和升华之处.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隐性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51单片机C语言入门方法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