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普职资源融通 构建科技创新人才联培机制

2022-04-15周瑞祥

华东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创青少年科技

文/周瑞祥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泰州 2253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既给科技创新赋予了鲜明的时代定义,也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青少年学生中树立鲜明的科技强国导向,既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的现实要求。

1.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资源存在的不平衡性

1.1 优势资源分布不均衡

以泰州市为例,目前获得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职业技术学校相对集中,普通中学辅导教师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一是普通中学教师学科教学任务较重,精力受限;二是许多作品设计功能的实现需要技术、技能支撑,职业学校教师大多是专业课教师,技术实践相对丰富。在学生层面,普通中学高中阶段的课业负担明显加重,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再加上从学科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缺乏顺畅的过渡和引导,学生在观察社会生活、提炼科创选题、设计实现功能等方面存在一些障碍。职业学校学生科创时间较为充足,技术资源支撑较为丰富,但基础学科知识存在短板,科创项目实施往往会遇到基础知识障碍。

1.2 优势资源缺乏共享

师资力量不均衡、教师不流通,容易导致创新教育的实施困难。学校之间的基础平台缺乏共享功能以及课程缺乏流通性,容易导致教育资源浪费。目前,受到教育定位以及学校管理的制约,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在课程、教师及平台资源等方面的交流较少。

2.联合培养可以作为加强青少年科技人才培育的可选路径

2.1 开展校际协作,构筑融合培养的联合体

针对普通中学师资基础学科较强、技术实践学科较弱的状况,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以及驻泰高校应组建集体导师团队,发挥教师各自专长,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选题、科学论证、寻求解决方案。另外,三方还需要尝试资源互通、普职融通,把劳动技能、职业体验等要素融入科技创新活动中。在学科建设、课题选定、目标设定、资源配置等方面,三方应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科学规律,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真正实现活动育人、活动带队伍的目标。

2.2 通盘谋划区域内青少年科技创新资源

教育主管部门和科协组织应成立协调机构,把全面落实中央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打破校际壁垒,统筹科创资源,促进要素流通。双方还应建立专家委员会、辅导教师人才库,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形成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及高质量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理念、目标、载体、路径和实施步骤,并且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2.3 创设老师、家长、学生“三赢”模式

构建融合培养联合体,有利于建立学生从学科学习到面对实际问题的科创辅导体系,使学科学习和科创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创动力。各专业教师可以聚合最合适的生源,充分利用专业所长,提高科创成果的产量和有效性。另外,学校可以用事业的成就感、荣誉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此外,家长能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快乐,从而改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3.联合培养模式的理念、目标与实现路径

3.1 培养理念

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联合培养需要把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青春热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品格、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建设“四有好老师”队伍相结合。

3.2 培养目标

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持久开展。各校需要错位发展。协调机构应根据各校定位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出一批具有各校特色的科创教育品牌,培养出一批“五育并举”、知识面广、眼界开阔的优秀学生,建立一支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学科前沿见识、学科门类协调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取得一批拿得出手、经得起验证的科技创新成果,最终形成富有鲜明特色、切合中学教育实际的科技创新教育品牌。

3.3 教师定位

(1)科任老师。科任老师应活跃在普通中学教学一线,要善于发现学生专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

(2)科教老师。科教老师应协调教育教学以及科教资源,统筹学科比例,根据学生兴趣和选题方向匹配辅导老师,从资源管理和过程管理的角度来做好科技创新活动保障工作。

(3)辅导老师。职业学校与高校应建立综合育人合作关系,并且聘请专业教师作为普通中学科技创新活动辅导老师,同时充分调动本校教师的积极性,在学科专业上全面全程辅导学生,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教科研团队。

3.4 活动载体

教师应以学生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观察社会生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许多活动所形成的成果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综合评价指标。总之,学生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具有知识综合性和技能实践性,它们是非常合适的载体。

3.5 实现路径

(1)相关部门应以教育主管部门和科协组织成立的协调机构为龙头,统筹科创资源,制订总体规划,以各校特色校本教材建设和特色社团建设为抓手,组织各校申报建设项目,确定发展方向。

(2)相关部门应以市科协为主体,遴选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青少年科技创新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青少年科创的政策咨询、规划论证、方案评审等工作,从而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靠性。

(3)相关部门应打破教师流动的管理体制障碍,尤其需要打破具有科创辅导经验教师的行政管理界限。市一级协调机构应建立辅导教师人才库,推荐遴选符合条件的教师入库,并且进行动态管理。

另外,相关部门应建立课题库,鼓励各校组织老师和学生申报课题,同时鼓励跨校组建指导团队,等等。

4.联合培养的品质管理

4.1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的最大区别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做习题、试题。因此,引导和鼓励学生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大胆假设、证伪容错、不断探索,既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目标,也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因此,教师需要特别重视选题的论证,贯彻落实青少年科技创新要求,把规范变成习惯,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

4.2 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综合运用知识,还需创造新知识。科技创新既能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也能检验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培养过程离不开教师的点拨、辅导、引领,它既是各专业老师共同研究、各施所长、发挥合力作用的过程,也是学生消化、升华知识,变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4.3 把挫折教育作为人格教育内容

既然是科技竞赛,就有选择和评价;既然是科技创新,就必然会遇到不可预见的困难。学校必须把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挫折教育的有效载体,历练学生的意志品格,培养学生的韧劲和稳劲,让学生明白科学成果是历经磨炼后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明珠。

4.4 把科学精神教育贯穿始终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以事实、实验和实践为基础,强调实证,还需要让学生明白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另外,教师应注重抓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教师需要在课题的选题、开题、管理过程中,实行节点化考核,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上,抓实验记录的规范性,抓实验数据的完整性,抓节点报告的有效性,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把高质量的过程成果打造成高质量的结项成果。

4.5 让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学习的催化剂

青少年科技创新应该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成绩优秀是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相关部门需要以科技创新活动来吸引学生,并且将科技创新作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催化剂,让学生在学习成绩和竞赛成绩上都有获得感,让科技创新成为学生继续深造的动力源泉。

猜你喜欢

科创青少年科技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青少年发明家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