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强国背景下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2022-04-15磊,刘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南海区城市交通一流

赵 磊,刘 敏

(1.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2.广东省交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00)

0 前 言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交通大国,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来要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因此,各个城市均需要在既有交通发展状态下,积极迎接新的要求,经济发达的城市均面临交通压力问题,亟需围绕交通强国的发展思路开展交通治理工作。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针对交通强国背景下,城市交通治理的新要求、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差距及相应城市交通治理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

1 交通强国发展纲要解读

1.1 纲要总体要求

《交通强国发展纲要》提出: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而其中的四个“一流”的标准,需要在接下来的交通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现。纲要重点要求从“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方面进行突破,包括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为了落实《纲要》的要求,通过将与交通拥堵治理关系密切的要求进行提炼,梳理在交通强国发展要求下,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开展的思路方法。

1.2 纲要对拥堵治理要求的解读

交通强国提出的:(1)一流设施,指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包含了高铁、城际及支路等各层级的交通网络。筛选其中与交通拥堵治理相关性最强的内容,主要包括高快速、干道、轨道、公交、次支路、慢行网络;(2)一流的服务,指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和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包含了高效的快速城际客运服务、高效便捷的城市出行服务等多个方面,其中,最具相关性的,主要包括高效便捷的城市出行服务和加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3)一流的技术,指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领,其中,相关性最强的为大力发展智慧交通;(4)一流的管理,指完善的治理体系、高效的治理能力,包含了引导个体机动化出行、加强机制保证等多个方面,均为交通拥堵治理直接相关内容。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提炼,交通拥堵治理中,一流的设施应该体现在道路、轨道、公交、慢行四网融合发展,从而发挥系统效率;一流的服务应该从出行服务品质提升、热门拥堵节点改善入手,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出行服务;一流的技术应该围绕交通大数据应用、智慧交通应用,支撑交通拥堵治理手段,从而提供高智慧的综治技术;一流的管理应该注重全面完善的管理能力,从而建立高效能的管理体系。

图1 交通强国纲要中关于拥堵治理的解读

1.3 交通发展差距分析

交通强国发展纲要,主要从发展方向和目标角度提出了要求,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指标,需要各个城市,在自身发展中不断探索。一方面是交通基建的重要引导,另一方面是直观衡量城市交通发展实际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针对交通强国发展的方向,通过综合比选国家标准和先进城市样例,研究适合南海推动并深入探讨总结目前发展存在的具体差距。

(1)一流设施方面。南海区道路网络密度现在仅5.6 km/km2,综合考虑国标和先进城市案例,南海应达到9.5 km/km2以上;公交线网密度尽管现状达到了国标的水平,500 m覆盖率为93%,但公共交通是支持城市交通集约化,缓解拥堵的关键手段,这方面应与先进城市的500 m建成区面积的100%覆盖要求一致;轨道网络800 m覆盖率方面,南海现在仅8%,结合南海实际组团城市发展的情况,与北上广深先进城市集中发展的情况相比不完全相同,因此应采用国标35%的标准;慢行网络方面,标准采用国标要求,仍有30%以上的空间需要完善。

表1 一流设施方面发展差距

(2)一流服务方面主要体现在高峰道路的服务水平和公交服务水平。道路服务水平通过高峰车速为标准,国内的先进城市均制定了28 km/h的目标,南海现状为27.4 km/h,仍需要进一步提升道路车速和服务;公交服务方面,南海万人公交车保有量仍不足,仅7.8台/万人,应达到先进城市的10台/万人目标才能有效地提供公交服务,才能保证公交发车间隔的5 min标准及绿色出行的服务要求;另外一个较为重要的标准,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南海现为49.2%,参考先进城市仍有差距。

表2 一流服务方面发展差距

(3)一流技术和一流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数据应用、智慧交通技术、管理的科技手段、交通需求管理等方面。上述内容按照交通强国和参考过国内先进城市情况,应是充分发展,并不断提升实现技术成熟,并通过应用提高交通建设管理工作效率,而目前,南海区在上述方面均在起步阶段,比如数据平台,仅有公交、出租车和网约车的部分数据,上述数据未能完全覆盖交通领域,仍需要不断通过机制创新,打破行业领域,进一步整合大数据应用。

表3 一流技术方面发展差距

表4 一流管理方面发展差距

3 治理策略

3.1 整体治理思路

根据上文中的量化评估,南海区现状与交通强国“四个一流”的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南海区现小汽车保有量已超100万辆,预计至2025年将超130万辆,相应的机动化出行需求将达到588万人次/日。针对上述交通发展压力,提出在交通强国发展背景下,围绕“绿色主导、精准治理”为核心,树立“国家区级交通强国示范区”的总目标,引导南海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使之与交通强国的发展要求相契合。同时,从“交通网络、交通服务、交通技术、交通管理”四大方面入手,制定策略和具体的行动,并从交通拥堵治理角度,打造示范样例工程。从而实现近期“交通运行稳定顺畅、出行服务绿色高效”的工作目标,为交通强国发展开好头。

3.2 策略及行动

(1)打造高融合城市交通网络:对标交通强国建设便捷顺畅城市交通网的要求,持续推进碧江大桥、沉香江大桥等8条干道网络建设;打造“十横十纵”的骨干公交网,每年优化40 km自行车慢行空间等,补齐设施短板。以轨道站点为核心,推动轨道、公交、道路、慢行等多网融合提升,有效锚固城市交通网络等。

(2)构建高质量交通出行服务:系统梳理全区交通拥堵热点,实施“挂图作战”,逐点治理,未来三年完成不少于30处交通拥堵热点治理工作;针对高速ETC改造,推进25处高速出入口整体提升等。每年开通不少于5条校园公交、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社区公交、乡村旅游等辅助公交线路,对客流排名前50的公交站台智慧化改造等,打造高品质公交出行环境。同时,以桂城中心小学为试点,探索校园“步行巴士”,打造学校周边儿童主题道路等绿色出行服务。

(3)推广高智慧交通技术应用:以大数据和交通科技为支撑,推广交通数据治理和科技执法手段应用。包括加快三龙湾大道(智慧工程)建设,并进一步探索道路智慧化综合改造提升,通过建设多合一信号灯杆、多合一电警杆、多合一路灯杆、预留5G设备等措施,打造智慧道路2.0;推动智慧化停车收费系统,提高停车周转率;增设路口电子警察执法设备,三年内覆盖全区90%的信号灯控路口,全面提升科技执法水平等。

(4)建立高效能交通管理体系:从交通管理和需求调控两方面入手,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占道施工管理、事故黑点治理等措施,提升交通管理水平。近期重点排查未上牌的电动自行车,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同时加大对不按车道行驶、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全面推广警家校护畅模式,出台占道施工的管理要求等。推广小汽车合乘计划,出台合乘鼓励措施,鼓励小汽车合乘出行,减少小汽车出行需求。

(5)实施计划:在交通强国背景下,围绕上述四大策略制定了道路网络扩容、公交网络优化、慢行网络完善、多网融合提升、拥堵热点改善、绿色服务提升、智慧交通提效、科技执法升级、交通管理强化、需求调控深化等十大行动,形成了44项措施和258项具体工作,其中,为更好地探索交通强国背景下如何进行交通综合治理工作,还制定了绿色校园出行、公交示范社区等5个具有示范性的工程。上述工作将通过3~5年时间逐步完成,为交通强国的建设开好头。

(6)保障措施:为保障上述工作的有效实施,本次工作根据南海区实际情况,不同级别的工程项目由区、镇分别负责建设,建立了区镇两级联席会议制度,由主要区、镇领导牵头,形成合力推进工作实施。同时,针对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改善项目,由区、镇共同出资,建立专项资金库,专门用于该类项目的实施。

4 结 语

在兼顾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和缓解交通压力两大要素基础上,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对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的探索,力争所提出的策略措施可以实现近期的“精准治理”,从而缓解压力,同时也为远期的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基础。依托的项目方案已经印发执行,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南海区城市交通一流
My New Teacher
What Do These People Do?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
水泄不通
佛山市南海区远山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