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4省(市)农耕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

2022-04-15余阳立杨晓霞崔洪瑞

关键词:农耕西南重庆市

余阳立,杨晓霞,崔洪瑞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研究所/西南山地生态循环农业国家级培育基地,重庆 400715

农耕文化是人类在农耕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它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2],是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生产规律的总结[3],并形成了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4].农耕文化既包含生产类的农作器具、农事活动,生活类的技艺、饮食、婚丧嫁娶、建筑、服饰、歌舞等,对大自然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景观天象等的崇拜祭祀,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民间故事、节庆活动、农业制度等,又包含承载农耕文化的空间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群体在漫长历史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5],是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6].

国内对农耕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农耕文化的内涵特征[1]、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关系[7]、现代农业发展[8-9]、农业文化遗产保护[10-12]、乡村旅游开发[13]等方面; 国外学者Ramos[14]、Wulf[15]、Calle[16]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社区参与、立法保护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近年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6,17]、传承人制度构建[18-19]、数字化开发与利用[20-2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22-23]、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24-29]等方面.程乾等[24]、徐柏翠等[25]、吴清等[26]从全国尺度分析了中国国家级非遗的空间分布; 袁少雄等[27]、李蕊蕊等[28]、江娟丽等[29]分析了省域尺度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和旅游开发; 此外,部分研究者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某一专门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涉及体育类[30]、民歌类[31]、宗教类[32]、民俗类[33]等.现有研究多从省域尺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进行研究,缺少区域之间的综合比较.

中国农耕文化极其丰富,既有物质文化形态,也有数量庞大的非物质文化形态,对农耕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农耕非遗)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农耕文化遗产见证历史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特殊的地域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山地农耕文化,加之西南地区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对西南地区农耕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充分发挥西南地区独特的山地农耕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助推西南地区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传承与活化,助力西南山区乡村振兴.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研究所涉及的重庆市、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西南4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重庆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http://www.cq.gov.cn/)、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http://www.ynich.cn/)、中国·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chsichuan.cn/)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http://www.gzfwz.org.cn/).

本研究选取世界级、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数据.截至2019年12月,重庆市共申报6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共申报4批,四川省共申报5批,贵州省共申报5批.由于存在不同单位申报同一非遗项目,在数据处理时,本研究根据行政区划、非遗原生地或保护单位所在地的不同,将同时分布于不同地区的非遗项目进行拆分处理,拆分后西南4省(市)共计有3 326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重庆市、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4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进行整理,对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发展、内涵、保护与传承等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同时根据农耕文化定义,提取出2 775项含有农耕文化元素、与农耕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农耕非遗主要包括农用器具、饮食、建筑、服饰、家具等制作技艺,反映农耕活动的歌舞、文学作品、戏剧、体育运动和民俗活动,以及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崇拜和承载农耕文化的空间载体.

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以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重庆市以区(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针对申报单位为国资委、研究院、民间协会、景区、工厂、企业等,将其地理坐标数据定位为申报单位所在地的县级行政中心.先将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http://bzdt.ch.mnr.gov.cn/)下载的审图号为 GS(2019)1823号的标准地图进行ArcGIS矢量化、地理配准和投影转换,然后选取重庆市、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的行政边界矢量数据进行地图制作.鉴于各个省(市)在进行第一批非遗项目申报时,未有统一分类标准,故本研究在2008年国务院发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十大类的分类标准之上,对第一批申报的个别项目所属类别进行了微调.

1.2 研究方法

1.2.1Moran’sI指数

Moran’sI指数为全局莫兰指数,反映空间权重矩阵或空间邻近区域空间单元属性值的似然程度,用以分析区域空间单元的属性在空间上分布现象的特征[34].本研究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的空间分布模式,计算公式如下:

(1)

1.2.2 区位熵

区位熵主要用于区位分析中,以衡量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体现其集聚程度[36].本研究采用区位熵衡量西南4省(市)不同类别的农耕非遗空间集中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Qij为j地区i类别农耕非遗的区位熵;Gij为j地区i类别农耕非遗的得分值;Gi为西南4省(市)i类别农耕非遗的得分值;Gj为j地区的各种类别农耕非遗的得分值;G为西南4省(市)全部农耕非遗的得分值;i为农耕非遗的类别;j为地区样本.

1.2.3 不平衡指数

不平衡指数可以反映对象在不同区域内分布的齐全程度或者均衡程度[37],本研究采用不平衡指数衡量农耕非遗在西南4省(市)的分布均衡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3)

式中:S为不平衡指数;n为省(市)数量;Yi为各省(市)农耕非遗数量占西南4省(市)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的累计百分比.不平衡指数S介于0~1之间,S值越接近于0,表明分布越均衡;S值越接近于1,分布越不均衡; 若S=0,则说明农耕非遗完全平均分布在各省(市)中; 若S=1,表明农耕非遗完全集中在某一省(市)[38].

1.2.4 核密度

空间分布密度分为点密度、线密度、核密度.核密度用于计算要素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通常用Rosenblatt-Parzen核估计.本研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测度农耕非遗在西南4省(市)空间上分布的密集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4)

式中:f(x)为核函数;h>0为宽带;x-Xi表示估值点x到事件Xi处的距离[21].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耕非遗级别和类别的空间分布

2.1.1 级别分布

在提取得到的2 775项农耕非遗中,重庆市有624项农耕非遗,其中国家级39项、市级585项; 云南省共有630项农耕非遗,其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109项、省级520项; 四川省共有645项,其中世界级8项、国家级106项、省级531项; 贵州省共有876项,其中世界级3项、国家级126项、省级747项.各个省(市)农耕非遗空间分布较为均衡(表1).从级别看,西南4省(市)区域世界级农耕非遗分布极少,国家级和省(市)级农耕非遗分布较为广泛(图1).

表1 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数量

底图来源于国家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审图号:GS(2019)1823.图1 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空间分布

2.1.2 类别分布

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标准,将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文化空间11大类.

重庆市分布最为广泛的农耕非遗是传统技艺、传统音乐和民俗; 云南省传统技艺、民俗和文化空间类农耕非遗分布较多; 四川省传统技艺、传统音乐和民俗的空间分布广泛; 贵州省民俗、传统技艺分布最广.可见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音乐在西南4省(市)的分布最为广泛,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曲艺类农耕非遗的空间分布较少(表2).

表2 西南4省(市)不同类别农耕非遗数量

2.2 空间分布模式

运用ArcGIS中Spatial Statistics Tools的Spatial Autocorrelation(Moran’sI),以4省(市)为地域空间单元分析莫兰指数,结果显示其p值为0.282 628,大于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数据可靠性较低.故以西南4省(市)的85个区(地级市、自治州)为不同的地域空间单元进行分析,选择CONTIGUITY_EDGES_CORNERS作为空间关系概念化方法,最终生成html格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报表(图2).

由图2可知,p值小于0.05,Z得分为6.794 800,随机产生此聚类模式的可能性小于1%,数据可靠性较高.Moran’sI指数为0.363 251,大于0,表明西南4省(市)2 775项农耕非遗在85个区(地级市、自治州)存在正空间自相关,呈现空间集聚的态势,且集聚态势十分显著.

2.3 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对西南4省(市)不同级别的农耕非遗分布赋值:世界级农耕非遗赋值为3,国家级农耕非遗赋值为2,省(市)级农耕非遗赋值为1.根据公式(2)得到西南4省(市)11个类别的农耕非遗的区位熵值(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医药这7类的区位熵值差异较小,说明这7类农耕非遗在西南4省(市)的分布较为均衡; 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这3类的区位熵值差异较大,说明此3类农耕非遗在西南4省(市)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 而文化空间的区位熵值差异极大,表明这类农耕非遗在4省的空间分布集中程度最高.曲艺类的农耕非遗集聚于重庆市,重庆市曲艺的基层活跃度高,人们的参与意识强烈,且曲艺多产生于田间地头,运用方言土语来讲述乡村故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和民俗类农耕非遗集中分布在贵州省,贵州省以山地农业、高原农业为主,多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农耕民俗生产方式和生活实践,同时体育文化活动也基本上延续了本土原始农业生产生活下形成的健身、竞技、娱乐的风俗习惯; 文化空间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省,文化空间包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绝大多数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在迁移繁衍过程中,受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逐渐由畜牧文化转型为旱作文化[39].

2.4 空间分布均衡性

不平衡指数可以用来衡量农耕非遗在西南4省(市)区域及各省(市)内部的分布均衡情况.本研究分别对2 775项农耕非遗在4省(市)的数量和占比,对624项农耕非遗在重庆市39个区县,630项农耕非遗在云南省16个地级市(自治州),645项农耕非遗在四川省21个地级市(自治州),876项农耕非遗在贵州省9个地级市(自治州)的数量、占比及累计占比进行统计,并分别计算不平衡指数,获得不同空间尺度下农耕非遗的不平衡指数表(表4).

表4 不同空间尺度下农耕非遗的不平衡指数

区域尺度方面,就西南4省(市)整体来看,不平衡指数为0.092 6,表明农耕非遗在西南4省(市)的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省域尺度方面,在西南4省(市)内部,农耕非遗在重庆市39个区县的不平衡指数为0.236 3,在云南省16个地级市(自治州)的不平衡指数为0.220 9,在四川省21个地级市(自治州)不平衡指数为0.430 2,在贵州省9个地级市(自治州)不平衡指数为0.332 2,表明在各省(市)的内部,农耕非遗分布不均衡,不平衡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

市域尺度方面,对于西南4省(市)85个区(地级市、自治州)而言,不平衡指数为0.450 6,表明农耕非遗在市域尺度的分布极不均衡,多聚集在市中心或少数民族聚居区.

底图来源于国家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审图号:GS(2019)1823.图3 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核密度图

2.5 空间分布密度

2.5.1 空间分布总密度

利用ArcGIS 10.5中的Kernel Density工具,得到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的核密度分布图(图3).

从图3可以看出,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形成了一个高度密集区、一个次级密集区、3个一般密集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高度密集区是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核心,辐射主城周边区县的区域,尤以渝中区为最.渝中区作为重庆市最核心的城区,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之地,加上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使得渝中区不仅农耕文化发达,且农耕文化的扩散范围也非常广.而优秀的农耕非遗也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扩散,例如重庆火锅、重庆小面、川江号子等.

次级密集区指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西部地区,尤以凯里市、雷山县和丹寨县北部为核心向周边区县辐射.凯里市人口密集,雷山县和丹寨县接壤凯里市,农业生产生活相当活跃.黔东南州农耕历史悠久,最能反映农业特色的便是对禾的种植栽培[40],农耕生产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深深打上了农耕文化的烙印,记录了黔东南州的原生态农耕文化,例如苗族的吃新节、苗族稻作习俗、苗族祈雨习俗等.

一般密集区有3个:一是贵阳市,以云岩区、观山湖区、乌当区、南明区、花溪区等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辐射.该区域作为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人口稠密,农耕文化丰富,现代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农耕非遗“幕前化”,例如苗族“四月八”、花灯戏等,这些农耕非遗的幕前表演也为传统农耕文化注入了现代化活力.二是重庆市渝东南片区,以彭水县中部、黔江区西南部为核心向外辐射.重庆渝东南片区为苗族、土家族聚居地,农耕非遗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其中以鞍子苗歌、南溪号子、土家族摆手舞最具代表性.三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和安顺市接壤之地,以兴仁市东北部、贞丰县西北部、晴隆县东南部、关岭县西南部为核心向外辐射.黔西南州和安顺市接壤之地位于北盘江流域,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业耕作较为发达,尤以布依族、苗族的农耕非遗最具代表性,例如布依族“三月三”习俗、布依铜鼓十二调、苗族芦笙舞等.

四川省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出现了较小的密集区,而川西地区主要为藏族聚居地,多以游牧业为主,故此农耕习俗较少; 云南省也仅在滇中昆明、滇西北的大理、丽江地区农耕非遗分布稍集聚一些,其余地区分布比较稀疏.

2.5.2 不同类别空间分布核密度

利用核密度分析工具,分别得到西南4省(市)不同类别农耕非遗的核密度图(图4).

由图4可知,民间文学类农耕非遗分布比较集中,以贵州黔东南州中西部为中心向西延伸至黔西南州,形成环状分布格局,重庆市主城区和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喜德县也是密集分布区; 传统音乐类农耕非遗以重庆市中东部和贵州省安顺关岭县为核心形成2个高度密集区,重庆地区的传统音乐数量丰富,辐射整个大重庆范围,而黔东南州黎平县少数民族地区分布也较为密集; 传统舞蹈类农耕非遗以重庆市西部,黔东南州凯里、丹寨、雷山、麻江西部为核心形成2个高度密集区,并从重庆市开州区至彭水县、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至黔西南州兴仁市、云南省楚雄双柏县至玉溪元江县形成3条带状分布格局; 传统戏剧类农耕非遗以贵州省贵阳市和铜仁市为中心形成环状分布,四川省广元市和重庆市大渡口、巴南区域分布也比较密集; 曲艺类农耕非遗集中程度较高,以重庆市主城区最为密集,其次是四川省成都市市中心和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和榕江县交界处;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的农耕非遗分布也比较集中,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顺市和黔西南州接壤处、铜仁市与遵义市接壤处、重庆市西南片区3处区域最为密集; 传统美术类农耕非遗仅在重庆市主城区形成一个高度密集区,在黔西南州西部有小范围的集中分布,其余地区分布比较均匀; 传统技艺类农耕非遗与传统美术类的分布区有较大面积的重合,集中程度高且仅在重庆市主城区形成一个高度密集区,向东延伸至重庆市黔江、酉阳地区; 传统医药类农耕非遗以重庆市主城区为核心向周边区县辐射覆盖渝西片区,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凯里市则形成了次级密集区域; 民俗类农耕非遗集中在贵州省,以黔东南州凯里市、雷山县为核心辐射整个黔东南州,并向西扩散至贵阳市,一般密集区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兴仁市东北部; 文化空间类农耕非遗在云南省呈现出多核心连片式分布格局,从滇西北延伸至滇中玉溪市,并在滇西南、滇东南地区密集分布.

底图来源于国家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审图号:GS(2019)1823.图4 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不同类别核密度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区位熵、不平衡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方法,对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特征进行了研究

1) 就级别而言,西南4省(市)国家级和省(市)级农耕非遗分布广泛,世界级较少; 就类别而言,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音乐类农耕非遗空间分布最为广泛,而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曲艺类农耕非遗数量稀少,空间分布稀疏.

2) 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医药这7类农耕非遗的区位熵值差异较小,在西南4省(市)的分布较为均衡; 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文化空间类农耕非遗的区位熵值差异较大,空间分布集中度较高.

3) 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总体上存在空间自相关,呈空间集聚分布,均衡性较低,形成了多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人口密集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以重庆市主城区和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分布最为密集,云南省和四川省分布都比较均衡.不同类别之间农耕非遗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各类别农耕非遗也多以重庆市主城区和贵州省黔东南州为核心向周边辐射.

3.2 建议

1) 打造农耕非遗文化集聚区.本研究表明,西南4省(市)农耕非遗集中分布在重庆市主城区、昆明市、成都市以及贵阳市等经济发达且人口密集地区.地方政府可以在人口密集区郊区位置打造农耕文化集聚区,对种植园、农耕文化博物馆、体验馆和社会实践基地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引入现代媒体,辅以建模技术推进农耕文化数字化开发,利用VR技术增强农耕文化虚拟体验,以此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2) 建立少数民族农耕文化风情园.农耕非遗同时集中分布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且数量丰富,少数民族聚居地虽经济欠发达,但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保存状况完善.地方政府可以在重庆市渝东南、四川省川西、云南省滇西滇南、贵州省黔东南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利用农村空间,充分发挥文化空间作为文化现象表现场所的作用,建立少数民族农耕文化民族风情园或文化生态保护区,挖掘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串联西南4省(市)少数民族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农耕非遗的开发模式.

3) 打造农耕非遗主题园区.研究表明不同类别农耕非遗集聚程度和集聚区域差异较大,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农耕非遗,以各类别农耕非遗为主题,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集聚优势,打造出集主题表演、旅游体验、节事活动、学习教育为一体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主题园区.

猜你喜欢

农耕西南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古城西南两座桥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农耕旧事十二韵
“潮”就这么说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Country Driving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老圃作品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