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约粮食政策在北京高校大学生中落实情况的实证研究

2022-04-15宋知远张洁琪王志君李雨娟阴家怡丁梦婷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节约粮食浪费粮食

宋知远,肖 涵,张洁琪,王志君,李雨娟,阴家怡,丁梦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文法学院,北京 100089)

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1]。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业产量稳定增长,但粮食供求呈现出紧平衡的态势,并且仍面临短缺风险。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 500万t,接近于粮食总产量的6%;根据估算,全国在校大学生食物浪费总规模达133.62~137.73 万t[2],可见大学生群体是在食物消费环节造成浪费的关键群体。2021年4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将节约粮食推上政策化、法制化轨道。

本研究拟在已有研究[3-7]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北京市2020年8月以来节约粮食政策的特点和大学生群体的粮食浪费情况,并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寻找影响该群体落实节约粮食政策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公共政策视角的参考。

1 政策文本分析

为了研究政策的执行情况,首先要了解节约粮食政策本身的内容与特点。因此,课题组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NVivo 11 PLUS软件对筛选的政策文本进行逐句编码、聚类分析,借助量化方法直观反映政策内容,较为全面地把握此类政策的特点,为从政策执行角度探索减少大学生粮食浪费的有效途径提供依据。

1.1 政策文本收集与筛选

本研究从国务院政策文件库、北京市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门户网站,以“粮食节约”“餐饮浪费”“光盘行动”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按照相关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原则进行筛选[8],最终得到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粮食节约的行动方案》《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等在内的10份政策文本。

1.2 政策文本分析框架的建立

为了更好地了解节约粮食类政策的特点,本文在已有政策文本分析研究[9-11]的基础上,借鉴Howlett等[12]对政策工具的分类,以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介入程度为标准,从原点出发,以“政策工具”为X轴,按政府介入程度由弱到强排列;以“作用对象”为Y轴,构建节约粮食政策二维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作为政策文本分析的依据。

图1 节约粮食政策二维分析框架

1.3 节约粮食政策文本分析

将筛选的10个政策文本导入NVivo 11 PLUS,按照二维分析框架建立相应节点与子节点。由两名课题组成员以句子为最小单位独立进行编码归类。最终X、Y维度编码的Cohen's kappa系数分别为0.728、0.759,一致率分别为97.69%、95.01%,均大于80%,符合独立编码的要求。

对政策工具维度(X维度)和政策作用对象维度(Y维度)的数据进行交叉汇总,得出如表1所示的统计结果。

政策语句数量的多少反映了政策对其关注程度的强弱。据表1可知,党政机关涉及的政策条款数量最多,达116条;其次是学校(19.87%)和餐饮企业(17.35%),二者受关注程度差别不大;涉及条款数目最少的是行业协会(3.15%)。由此可知,政策的制定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考虑到学校这一重要主体,对学校食堂、学生、课堂教育等方面都作了较为全面的引导和要求,但也存在对社会公众、行业协会等群体的政策关注度与支持度不足等问题。

表1 X、Y维度交叉编码统计的结果

总的来看,节约粮食政策更多结合公务员管理制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要求对党政机关采取强制性规定,然而对于餐饮企业、学校以及社会公众等主体较多采用自愿性与混合性工具,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措施予以保障实施。再加上强制性工具中未能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和必要的惩罚措施,由于“员工只会做领导要检查的东西,如果上级检查不到位,他们就不会去做”,那么这些针对学校、餐饮企业等主体的“管制与要求”就形同虚设,难以有效落实。

2 大学生政策执行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粮食浪费情况与节约粮食政策的落实效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课题组通过问卷设计与发放、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北京高校大学生节约粮食政策落实效果的研究,通过分析其浪费状况来反映政策执行情况,并深入挖掘影响政策落实的有效因素,为政策的完善与对策的提出提供数据支撑。

2.1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筛选

本研究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方法,在“北京高校”范围内利用问卷星发放电子版调查问卷,共回收调查问卷580份,最终筛选出46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9.66%。样本涵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等共计47所北京本专科高校。

在正式分析前,本研究运用SPSS 26.0对有效问卷中除人口统计特征之外的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问卷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数为0.929(>0.8),KMO值为0.935(>0.8),同时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说明数据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2 节约粮食政策执行现状

本研究通过走访与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能够做到不剩饭的人数仅占样本总数的22.24%,偶尔和经常剩饭的频率占大多数;在2020年上半年节约粮食政策的倡导下,超过半数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就餐后的食物剩余量较之前有所减少。有学生指出“短期的(节约粮食)活动会让大家在一段时间内注意节约粮食,但活动结束后可能还是恢复自己原本的饮食习惯”。由此可见,虽然“光盘行动”等节约粮食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浪费粮食行为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此类活动的开展力度与剩饭情况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校园中的食物浪费现象依旧存在,节约粮食政策在北京高校大学生中的长期落实效果不佳。

2.3 大学生政策落实效果的有序Logistic回归

为了寻找影响政策落实效果的有效因素,本研究以“政策落实是否有效”为因变量,将高校已开展的节约粮食措施作为自变量,在95%的置信区间内建立起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为避免异方差现象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偏误,本文统一采取稳健回归,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日常宣传”与“食堂提供小份菜品”的P值均小于0.05,表示这两个因素对于影响政策执行情况产生显著影响。对于日常宣传对政策落实的影响,有学生指出,以“光盘行动”为载体进行节约粮食的宣传,以线上小程序和线下结合的形式,活动期间效果还不错,对节约粮食的宣传肯定是有好处的,也十分有必要。还有学生在宣传活动的作用下“会主动节约粮食”,可以看出开展日常宣传对于减少粮食浪费、落实节约粮食政策有着促进作用。根据前文分析,为了保证政策的持续有效执行,还需要注重日常宣传的力度与延续性。

表2 政策落实效果的有序Logistic回归

另一个影响因素为“学校食堂提供小份菜品”,该项措施也有助节约粮食政策的落实。正如某高校后勤负责人所说:“学校各个食堂的一层都有小份菜窗口,还有在赠送主食米饭的时候都会问一下能不能吃完。我觉得这个措施的开展肯定是有助于减少浪费的。”多数学生在问及浪费原因时表示“菜量太大”“米饭盛多了”,因此学生们希望“大小份饭菜分开售卖,可以自主要求工作人员增减饭量”。采用少量多取的方式减少食物浪费,从而能够有效落实节约粮食的政策要求。

3 问题探究

3.1 大学生粮食节约的主体意识欠缺

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大学生是全社会遏制粮食浪费的重要力量,只有激活大学生的个体行动,才能将节约粮食工作有效开展起来[13]。但新一代的大学生沐浴着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春风,大多没有经历过挨饿和极度贫困;父母忽视了节约粮食观念的家庭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节约粮食的意识[1]。加之受到外界消费环境的影响,滋生了大学生的过度消费和粮食浪费行为[14],导致大学生并未认识到自身在粮食节约过程中扮演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大学思政教育缺少对粮食安全和节约粮食观念的系统教育,仅仅通过拉横幅和贴标语来引导学生树立节粮观念,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节约粮食的主体意识。

3.2 食堂员工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食堂的工作人员直接面向大学生群体,是节约粮食政策执行的重要一环,不合格的执行机构工作人员会降低政策的整体执行能力[15]。在对大学生粮食浪费行为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发现高校食堂工作人员存在节粮意识较弱等“不合格”的表现。有学生表示“在打饭的时候,食堂员工都经常会询问我‘米饭够不够’‘不够可以再加’等等,但我想同时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提前问一下米饭的量是否过多,以免造成浪费。”食堂工作人员的询问内容体现出其希望学生吃饱吃好的人文关怀,但从侧面也体现出其并未意识到提醒学生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这与其他同学认为“学校食堂对于浪费粮食的现象不太在意,也没有进行提醒和教育”均表现出食堂员工节约意识不强的问题。此外,还会由于不同窗口的员工对“一两米饭”的把握不同,造成实际米饭的量与学生预期存在差异,引发浪费。

3.3 政策工具使用失衡

根据上文对节约粮食政策的文本分析结果可知,节约粮食政策的强制性较低,即节约粮食工作的行政介入程度不高,执行机构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节约粮食政策的执行效率降低[16-17]。就具体的政策工具而言,行政指导和鼓励与倡导类工具使用较多,后勤处负责人也认为“政府部门也好,包括教育部、市教委发的(节约粮食的相关)文件,大部分都还是倡导,并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之类的硬约束条件。”由于节约粮食政策缺少量化的考核指标,政策制定者无法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估,就等同于缺少了政策执行的监督与惩罚环节,如果上级领导的监督与检查不到位,员工就不会去落实,这也就使得颁布的政策“形同虚设”,减少粮食浪费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3.4 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节约传统的冲击

马克思从消费满足的需求层次将消费资料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公众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以自我满足为中心、追求个人品质生活的消费观念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产生一定的冲击,导致浪费现象的增加。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18]在《消费社会》中也提出:“个人与社会一样,在浪费出现盈余或者多余的情况时,才会感到不仅是生存而且是生活。”在此社会背景下,有学者[19]在研究粮食消费伦理时提出大学生群体目前存在粮食消费意识的非理性化以及粮食消费行为的自我中心化等问题。对学生的访谈中也可以感受到其消费观念的改变,利己倾向显现,对于勤俭节约、节约粮食的认识已经日趋淡化,这也是节约粮食政策难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

4 对策讨论

基于大学生在粮食节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借助史密斯模型,分别从政策目标群体、政策执行机构、理想化的政策和政策执行环境4个影响因素入手,为节约粮食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可行性对策。

4.1 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

应充分发挥各高校伙食委员会这一学生组织的自治作用,将工作资源适当向节约粮食职能倾斜。首先,要发挥伙食委员会的带头作用,鼓励学生践行节粮政策,落实“光盘”活动;其次,要充分发挥伙食委员会的监督作用,伙食委员会应主动对食堂对食物浪费情况进行监督,招募志愿者对有剩饭行为的同学进行提醒;最后,要充分发挥伙食委员会的沟通桥梁作用,广泛了解学生的就餐需求并及时向食堂负责人反映,促进食品的供需对接,从而减少因供需不匹配而带来的食物浪费。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大学生自身的科研优势,及时把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对接到学校、食堂、学生组织等各落实主体,形成强大的“研究—应用”一体化的模式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实现促进粮食节约的良性循环。

4.2 多方协同促进粮食节约

首先,思想动员是政治动员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有助于促进公众听从党和国家的安排,从而推动节约粮食政策的执行[17]。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当前粮食浪费的严峻现状,借助思政教育大力开展勤俭节约的校园文明建设[20]。其次,在落实节约粮食政策的过程中,食堂应当主动提高菜品质量、升级菜品口味以满足学生的就餐需求;在各窗口继续推行小份菜品、根据食量自主选择饭菜分量等措施;食堂的工作人员也应接受统一培训,增强其自身节约粮食的意识,并发挥监督作用,提醒学生适量点餐。最后,政策制定者应为第三部门节约粮食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营造参与公共治理的空间;非营利组织也要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会同高校后勤部门、政府相关部门推动制定粮食浪费的行业标准和评价指标,便于对粮食浪费行为形成硬性约束,使定期对各高校节粮情况进行督查有据可依。

4.3 优化节约粮食政策工具结构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时,应注意增加对强制性工具的使用。努力构建节约粮食的考核指标与评价体系,强化监督与问责力度,打造既能发挥作用对象能动性又能鞭策其切实落实政策的最优组合,从而达成政策目标;不仅要注重对党政机关、餐饮企业、高校等主体的要求与规范,还应该提高对行业协会等第三方主体的关注度,制定面向这些机构的相关政策,强化各方的责任担当[13,17]。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政治介入,依托权威将压力向下传导,最终促进基层执行机构严格落实相关政策[13,16-17]。总而言之,在节约粮食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既要有所侧重也应注意多方均衡,努力做到充分动员,使其既相互合作,又彼此监督,发挥多元协同作用,促进粮食节约工作提质增效。

4.4 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4]因此主流媒体和互联网传播平台应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广、传播迅速的优势,以公益广告、新闻报道等形式宣传节约粮食观念,让公众重新理解“勤俭节约”思想的时代内涵,做到身体力行。此外,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理念,通过健康消费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让处于社会大环境下的学生学会正确看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21],减少由于过度消费造成的粮食浪费。

5 结 语

本文从粮食浪费的实际问题出发,探究节约粮食政策特点以及影响北京高校大学生政策执行的因素,并从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多方协同促进粮食节约、优化政策工具结构、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四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减少大学生“舌尖上的浪费”仅仅是化解粮食短期风险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粮食安全的维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同参与。只有将学术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以科学理论指导节粮实践,才能有效地从各个环节减少粮食浪费,实现维护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

猜你喜欢

节约粮食浪费粮食
不浪费
珍惜粮食
节约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幼儿园开展节约粮食教育的途径和意义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三好”儿童在行动
那些教我们珍惜粮食的金玉良言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