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缘
2022-04-15王遂山
王遂山
(河南省叶县龙泉乡南英庄村,河南 叶县 467000)
1 儿时的记忆
1945年我出生在河南一个贫困的小乡村,父亲靠给人家打长工养活我们一家老小。1949年我家和全国农民一样分得自己的田地,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的父亲先后还当了村长、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
1952年我进了本村自办的小学念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字经》,那是影响我一生的书。特别是老师讲解“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时,老师那手舞足蹈的演示和出神入化的讲解,使我和全班的小朋友听得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学着老师的动作和表情跃跃欲试互动起来,好像蜂王与蜜蜂亲密无间翩翩起舞。从此,小蜜蜂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每到课余时间我们还经常自导自演“小蜜蜂采花蜜”,“看门打扇”,“朝王试飞”,“展翅飞翔”,“团结互爱”等小游戏……。无形之中,爱蜂、护蜂、学蜂成了每个小朋友的自觉行动。
2 偶然的奇遇
记得那是1955年的秋天,地里的高粱红了,稻谷黄了。一天下午我和小伙伴们正在地里抓蝈蝈,一阵嗡嗡声由远而近不,一片小黑点在高粱地上空盘旋,越来越近,越来越低,越来越密,最后结成了一个小碗口粗的黑球挂在一棵高粱穗上,高粱压弯了腰被另外2 棵高粱支撑着。“哇!是一群蜜蜂!”大家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这可把我们高兴坏了,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决定把蜜蜂收回家养起来。这可怎么弄呀?蜜蜂会蜇人的!我说:没事,让我来试试。于是,我学着大人们收蜂的样子,先把上衣脱下来包住头,又弄一些高粱叶子护住身子,慢慢靠近蜂团,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动蜂群,然后用牙齿把结蜂团的那棵高粱秆咬断,当时连嘴巴和手指都被割出血也全然不顾,终于把蜂团取下来,小心翼翼地走出高粱地。小伙伴们前呼后拥,欢呼雀跃地回到了家。
大人们看见后,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接过蜂团挂在小杏树上。于是,我和大人们一起忙活起来:和泥巴,掏墙洞,找木板,钻瓦片……,然后又喷了点糖水,最后把蜜蜂放入了“新家”。天黑了,小朋友们和乡邻们都回去了,我却有气无力地坐在一边发呆。这时母亲才发现:我俩眼肿得像灯泡儿,小手像发面馒头,身上一块高一块低的……。她心疼得掉眼泪并问我:“疼吗?”我说:“没事,明天就好了,再说了,我们以后有蜜吃了,甜着呢!”娘笑了!从此,我如获至宝,每天起床,每次放学回来,甚至吃饭之时都要去看看蜜蜂,那心里甭提多高兴啦!
3 蜜蜂莫名其妙死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20 多天过去了,我发现进进出出的蜜蜂越来越少,并且发现有“大黑蜂”出入,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还是照班照点的去看它,甚至还经常用糖水(甘蔗水)来喂它。一天一天过去了,地里的庄稼也收了,本想万事大吉了。谁料,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小蜜蜂”越来越少,“大黑蜂”越来越多……。最后我和大人们一起打开蜂门查看:里面几乎全是“大黑蜂”,“小蜜蜂”所剩无几,还有几片牛舌状的东西和碎屑,死蜂。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顿时就哭了!
4 偶像的力量,不懈的追求
“乐极生悲”这次养蜂以失败而告终,而且是糊里糊涂的告终,这个大大的“?”一直埋在我的心里。后来通过向老师请教和从养蜂书籍上学习,慢慢找到了答案。养蜂也是一门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蛮干。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业余阅读养蜂书籍,下决心以后要做一个养蜂人。学生时代的我在校学习非常刻苦,1959年考入了叶县第六中学。天有不测风云,正赶上国家三年暂时困难时期;1962年初中毕业时又赶上国家“大办农业”,全县高中只招一班,我落榜了!回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1968年,我参军入伍,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并担任连队“文书”职务。1971年因身体原因退伍回家务农。1975年我已是4 个孩子的父亲,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担使我举步维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家屋后小树林来了2 个放蜂人--- 赵师傅和张师傅。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们成了好朋友,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和借阅养蜂书籍使我受益匪浅,并更加直观的学到了一些养蜂的基本技能。转场时每人还赠我2 箱蜂,经过精心管理当年发展到了10 箱,1976年发展到22 箱,同年冬季我和其他蜂友一道南下四川重庆放蜂,开始我漫长的放蜂生涯。
5 最后的归宿
回首77年的人生路:我理想过,奋斗过,迷茫过,成功过,失败过,高兴过,失落过……。
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师到军人,从军人到农民,最后成为养蜂人。这是我最后的归宿,也是我一生的追求,启蒙老师的一节课像一粒种子,70年后开花结果。
蜜蜂精神是我做人的准则,做事的动力。她使我迷茫中觉醒,失败中取胜,彷徨中坚定,成名后清醒,感谢老师的教诲!师恩重如山。
小蜜蜂影响了我的一生,也影响了身边人。
44年的养蜂生涯,除了使我身心愉悦,家庭幸福,劳有所为,心有所得之外,还影响了不少身边人。共帮助十多户蜂友解决养蜂的经济问题,技术问题。
仙台的张蜂友,家里孩子多,土地少,养蜂周转资金不济,和我连续4年同场、同吃、同住、同车放蜂,所有开支我全部承担,最终靠养蜂收入供儿子上了大学,家庭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四世同堂,家庭幸福。
养蜂新手赵蜂友,在2020年秋越冬蜂后期,育王台培养储备用秋王时,由于工作不到位,造成接受率极低。向我打电话请教,我毫不保留地从种群的标准,育王的计划,哺育群的要求及组织,育王框的准备、移虫的技巧等程序,详细地跟他做了说明,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找出了为什么接受率低的原因。赵蜂友恍然大悟,重新按照我的程序采取了补救措施,第二次移虫育王接受率达到85%,成台率达到80%,交尾成功率在75%,达到了预期目的。如今,赵蜂友已能独立操作,独当一面,蜂场规模逐步扩大,已成为当地新手养蜂队伍中的一枝新秀,被评为山区养殖脱贫致富的标兵。
蜜蜂是社会性的昆虫,蜜蜂精神的核心是团队力量,协同作战,各尽其能,按需分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勇敢勤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何尝不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呢?如今,我已年近八旬心却不老,除了管理好自家蜂场外,还要帮助扶持更多的养蜂同仁,通过养蜂脱贫致富奔小康。我是一只小蜜蜂,来来去去花丛中,为谁辛苦为谁忙?传花授粉酿蜜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