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岭猪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研究

2022-04-15李玉莲吴买生谭红李朝晖李茜茜夏敏张兴

中国畜牧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沙巴沙子性能

李玉莲,吴买生,谭红,李朝晖,李茜茜,夏敏,张兴

(1.湘潭市家畜育种站,湖南湘潭 411104;2.湘潭市农业农村局,湖南湘潭 411104)

随着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外瘦肉型种猪的大量引进,我国地方猪养殖规模越来越少,所占市场份额比重越来越低。沙子岭猪是湖南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因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等原因,养殖户养殖意愿不高,存栏数量锐减。近十多年来,沙子岭猪所占市场比例更趋减少。但沙子岭猪具有性成熟早,繁殖性能佳,肉质优,耐粗饲等优点,其肉质风味更广受消费者青睐。充分挖掘利用沙子岭猪优良的种质特性不仅可以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猪肉产品,也可以突破沙子岭猪的发展困境,进一步开发壮大沙子岭猪产业。2008—2019 年,课题组以沙子岭猪为母系母本培育了湘沙猪配套系。2020 年,湘沙猪配套系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并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在培育湘沙猪配套系经验的基础上,2018 年,课题组着手选育新品种(以下简称“湘岭猪”)。湘岭猪是以湘沙猪配套系的XS2 系(以巴克夏为育种素材选育而成)和XS3 系(以沙子岭猪为育种素材选育而成)为育种素材,通过杂交F代(XS2×XS3)组建选育零世代,再采用横交固定、群体继代选育方法进行培育。为了解湘岭猪选育I 世代猪的相关特性,课题组于2020 年7 月—2020 年10 月开展了湘岭猪饲养对比试验。本研究以I 世代湘岭猪、沙子岭猪及其血缘猪在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方面作比较,为湘岭猪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 在沙子岭猪资源场利用沙子岭猪和湘沙猪配套系父母代群体,通过纯繁或杂交的方式生产4个不同品种组合的试验猪群,具体生产方式见表1。

表1 不同品种试验猪的来源

1.2 实验设计 选择生长发育正常,体重30 kg 左右,健康的湘岭猪I 世代、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各20 头,公母各半,共80 头。按品种分为4 组,即湘岭猪组、沙子岭组、巴沙沙组、沙巴沙组,每组20 头,每组中相同性别的饲喂于同一栏。

实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整个实验分为两部分完成,即饲养实验和屠宰实验。饲养实验于2020 年7 月—2020 年10 月在沙子岭猪资源场进行,为期98 d,4 组实验猪体重从30 kg 左右开始饲喂,到湘岭猪组体重达到90 kg 左右时结束,4个组实验猪相同阶段饲喂相同的日粮。屠宰实验于饲养实验结束的第2 天在伟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屠宰场进行,时间1 d,沙子岭组选择宰前体重80 kg 左右,其他组宰前体重在90 kg 左右。根据实验设计,挑选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无病的试验猪18 头,公母各半。其中,湘岭猪6 头,其他3 组各4 头,进行屠宰测定。

1.3 实验日粮 实验期内,各组实验猪按体重分前期30~60 kg、后期60~90 kg 2个阶段,各组在各阶段的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一致,具体见表2。

表2 实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4 饲养管理 实验分预试期和正试期。预试期7 d,期间进行驱虫、疫苗免疫接种、仔猪调教、环境适应、饲料过渡等前期工作。预试期结束,早晨空腹逐头称重,组间差异不显著,进入正试期,猪体重达90 kg 左右时实验结束。实验期间,猪只由专人负责饲养管理,每日09:00、16:00 各饲喂1 次,饲粮为干粉料,以吃饱不剩为原则,自由饮水,以组(栏)为单位详细记录饲料耗量。实验期间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作好日常工作记录和饲养猪群的健康状况记录。实验结束时,对所有试验猪只称重,并进行体尺测定。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1 体尺测定 用卷尺或测杖对猪的体长、胸围、体高、胸宽、胸深和腹围等进行测定。其中,体长:猪呈自然状态下,两耳连线中间沿背部至尾根部的距离;胸围:肩胛骨后缘绕胸部1 周的距离;体高:鬐甲至地面的垂直距离;胸宽:肩胛骨后缘处胸部左右两侧直线距离;胸深:肩胛骨后缘绕胸圆周线上测量从鬐甲到胸骨的垂直距离;腹围:腹部最大地方1 周的距离。

1.5.2 肥育性能测定 指标是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实验猪分别在实验开始、实验开始后68 d(体重60 kg左右)和实验结束时称重,记录实验猪始重、中重和终重,计算平均日增重。记录实验猪每天每组的耗料量,计算耗料增重比。

1.5.3 胴体性能 实验猪空腹24 h,宰前称重,按《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NY/T 825-2004)进行胴体性能测定。胴体指标包括屠宰率、胴体长度、背膘厚、眼肌面积、后腿比以及胴体组成等常规指标。宰前活重:称量猪宰前空腹24 h 的重量;胴体重:称量猪在放血、煺毛后,去掉头、蹄、尾和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两边胴体重,根据宰前活重计算。屠宰率:记录宰前活重和胴体重,计算屠宰率;胴体直长:用皮尺测量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颈椎前缘的长度。胴体斜长:用皮尺测量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的长度。3 点均膘厚:将右边胴体倒挂,用游标卡尺测量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醉后肋、腰荐结合处3 点脂肪的厚度,计算平均值。3 点均皮厚:将右边胴体倒挂,用游标卡尺测量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醉后肋、腰荐结合处3 点皮肤的厚度,计算平均值。后腿比:称量沿倒数第一腰椎与倒数第二腰椎之间垂直切下的左边腿臀重量,根据左边胴体重计算。眼肌面积:在左边胴体最后肋处垂直切断背最长肌,用硫酸纸覆盖于横截面上,用深色笔沿眼肌边缘描出轮廓,用求积仪计算面积。胴体组成:将左边胴体瘦肉、肥肉、皮、骨剥离并分别称重,计算瘦肉率、肥肉率、皮率和骨率。

1.5.4 肌肉品质 取背最长肌样品,按照《猪肉品质测定技术规程》(NY/T 821-2019)进行肌肉品质测定。分别测定肉色(亮度L、红度a、黄度b)、大理石纹、肌肉pH、失水率、贮存损失、熟肉率、嫩度等指标。肉色评分和大理石纹评分:宰后1 h 内,对照肉色评分和大理石纹评分板,对背最长肌横断面的肉色和大理石纹进行评分。肌肉pH:取左边胴体背最长肌,用pH 计分别在宰后1 h 和24 h 测定pH,记为pH和pH。肉色:取左边胴体背最长肌,用肉色测定仪分别在宰后1h和24h测定肉色值,记为L、a、b和L、a、b。失水率:取背最长肌厚1 cm 的肉块,用直径25 mm的取样器取样,称重,样品上下各垫1 层纱布、8 层滤纸,在压缩仪上35 kg 压力下保持5 min,撤除压力后立即称重,计算失水率。贮存损失:取背最长肌修成边长2cm 的正方体,称重,沿肌纤维走向放入测定管,冷藏48 h 后,称重、计算贮存损失。熟肉率:宰后1 h内,取腰大肌中段约100 g 肉样,置于铝锅蒸屉上用沸水蒸30 min,取出吊挂于阴凉处 15 min 后称重。

1.6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07 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s 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耗料增重比除外)。<0.01 表示差异极显著,<0.05 表示差异显著,>0.05 表示差异不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的体尺测定 育肥实验结束时,4 组实验猪的体重存在差异,其体尺数据也存在不同。从表3 可以看出,湘岭猪和沙巴沙组猪体重极显著高于其他2 组,其中,湘岭猪最大,沙巴沙猪次之,巴沙沙猪和沙子岭猪较接近,分别居第三和第四。湘岭猪6个体尺指标均高于其他3 组,其中,湘岭猪的体长极显著高于其他3 组,沙巴沙猪极显著高于巴沙沙猪;胸围由高到低依次为湘岭猪>沙巴沙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湘岭猪极显著大于巴沙沙猪;在体高和胸宽方面,湘岭猪和沙巴沙猪接近,沙子岭猪和巴沙沙猪接近,前2 组极显著高于后2 组;湘岭猪的胸深极显著高于巴沙沙猪,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湘岭猪、沙子岭猪和沙巴沙猪的腹围较为接近(>0.05),这3组均极显著大于巴沙沙猪。

表3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体尺测定

2.2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的肥育性能 从表4可以看出,4个组中,中重和末重均以湘岭猪最高,沙巴沙猪次之,沙子岭猪和巴沙沙猪接近,且湘岭猪和沙巴沙猪均极显著高于沙子岭猪和巴沙沙猪,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

表4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肥育性能比较

前期、后期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由大到小均为湘岭猪>沙巴沙猪>巴沙沙猪>沙子岭猪,其中,前期,湘岭猪极显著高于沙子岭猪和巴沙沙猪,沙巴沙猪显著高于沙子岭猪和巴沙沙猪;后期,湘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子岭猪组间差异极显著;全期,湘岭猪的日增重分别比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高出135.51、84.22 g和73.24 g(<0.01),沙巴沙猪极显著高于沙子岭猪,巴沙沙组显著高于沙子岭猪。耗料增重比由低到高为湘岭猪<巴沙沙猪<沙巴沙猪<沙子岭猪。

2.3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的胴体性能 由表5 可知,在胴体性能测定的13 项指标中,屠宰率、胴体斜长、3 点均皮厚和皮率在组间差异不显著。由于生长速度的差异,沙子岭猪的宰前活重最低。湘岭猪和沙巴沙猪的胴体重极显著高于沙子岭猪。湘岭猪的胴体直长最优,显著高于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但与沙子岭猪差异不显著。湘岭猪的3 点均膘厚最低,比沙巴沙猪低0.64 cm(<0.05)。沙巴沙猪的后腿比最大,巴沙沙猪最小,沙巴沙猪显著大于巴沙沙猪,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湘岭猪的眼肌面积最高,沙子岭猪最低,湘岭猪比沙子岭猪高出28.83%(<0.05)。

表5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胴体性能比较

胴体组成中,瘦肉率以湘岭猪最高,分别比巴沙沙猪、沙巴沙猪和沙子岭猪高3.47 (>0.05)、5.38(<0.05)、6.13个百分点(<0.05)。脂率以湘岭猪最低,分别比巴沙沙猪、沙子岭猪和沙巴沙猪低2.94(>0.05)、5.89(<0.05)、6.00个百分点(<0.05)。骨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沙子岭猪<巴沙沙猪<湘岭猪<沙巴沙猪,沙子岭猪显著低于沙巴沙猪,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

2.4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的肌肉品质 由表6 可知,4个组测定的猪肌肉品质指标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仅肉色评分、a、b、L、熟肉率和嫩度这6个指标在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肉色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沙巴沙猪>沙子岭猪>湘岭猪>巴沙沙猪,其中,沙巴沙猪极显著优于巴沙沙猪,显著优于湘岭猪和沙子岭猪;沙子岭猪显著优于巴沙沙猪,但与湘岭猪相比差异不显著。a值以湘岭猪最高,巴沙沙猪最低,湘岭猪极显著高于巴沙沙猪,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b值由低到高的顺序为沙子岭猪<沙巴沙猪<巴沙沙猪<湘岭猪猪,沙子岭猪显著低于湘岭猪,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L值以巴沙沙猪最大,沙子岭猪最小,巴沙沙猪显著大于沙子岭猪,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熟肉率以湘岭猪最低,沙巴沙猪最高,湘岭猪显著低于沙巴沙猪。

表6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肌肉品质比较

3 讨 论

前期课题组对沙子岭猪的研究较多,2018 年开始研究培育湘岭猪新品种。本实验开创性地对I 世代湘岭猪、巴沙沙猪以及沙巴沙猪的体尺、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进行测定,发现湘岭猪在体尺、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方面要优于其他3 组,但在肌肉品质方面的某些指标略差于其他3 组。

本实验中,湘岭猪含沙子岭猪和巴克夏猪血缘各为50%,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含沙子岭猪血缘为75%,含巴克夏猪血缘为25%。根据血缘情况和前期的研究基础,结合沙子岭猪、巴克夏猪以及巴沙猪的部分性能,对此次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3.1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的体尺测定 前人研究主要是对成年或者6 月龄沙子岭猪的体尺进行测定,而对体重在80 kg 左右的沙子岭猪的体尺测定基本为空白。巴克夏猪属于国外引进品种,沙子岭猪属于我国地方品种,总体而言,沙子岭猪的体型相对巴克夏猪小,但腹部较大。罗晶晶等对体重在97 kg左右的55 头巴克夏猪进行测定,体长、胸围和体高分别为107.38、98.29 cm 和64.97 cm。本实验中,体重在90 kg 左右的湘岭猪和沙巴沙猪的体长与巴克夏猪较为接近,但胸围比巴克夏猪大,推测是由于湘岭猪含沙子岭猪血缘,受沙子岭猪体型的影响。另外,体重较为接近的湘岭猪和沙巴沙猪相比,湘岭猪的体长存在明显优势。体重较为接近的巴沙沙猪和沙子岭猪相比,前者腹围极显著小于后者,其他5 项体尺指标没有显著差异。湘岭猪和沙巴沙猪的体重极显著大于沙子岭猪,但沙子岭猪的腹围与湘岭猪和沙巴沙猪相比无显著差异,这一点进一步说明沙子岭猪的腹围较大。综上:将沙子岭猪与瘦肉型猪杂交,引入瘦肉型猪血缘,能明显改善杂交后代的体型,增加体长,缩短腹围。

3.2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的育肥性能及胴体性能 前期课题组多次对沙子岭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基本与本试验一致,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沙子岭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已相对趋于稳定。李玉莲等和夏敏等多次对巴克夏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进行测定,其测定结果均优于本实验中含巴克夏猪血缘的湘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张兴等和张善文等均对巴沙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巴沙猪的耗料增重比分别为3.45 和3.68;巴沙猪在体重92.9 kg 时屠宰,其3点均膘厚、3 点均皮厚、瘦肉率、脂率、骨率、皮率、瘦肉率、后腿比和眼肌面积分别为29.5 mm、4.0 mm、25.7%、11%、11%、523.%、31.3% 和28.7cm。本实验中,湘岭猪的耗料增重比为3.83,高于巴沙猪,在宰前活重接近的情况下,本实验中湘岭猪的3 点均膘厚、3 点均皮厚、脂率、骨率和皮率高于巴沙猪,后腿比、眼肌面积和瘦肉率要低于巴沙猪。提示湘岭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与巴沙猪相比略差,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巴沙猪相对于湘岭猪杂交优势明显,且湘岭猪I 世代存在性状分离现象;二是可能由于实验条件、营养水平、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中,4个组的后期日增重均小于前期,推测可能存在2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实验栏舍偏小,对后期生长有影响;二是有部分实验猪在实验后期陆续发情,影响生长。本实验中,湘岭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最佳,沙子岭猪最差,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较接近,居于湘岭猪和沙子岭猪之间,说明引入瘦肉型猪血缘与沙子岭猪杂交能有效改善沙子岭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瘦肉型猪血缘的增加,其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越好。另外,对比本实验4个组别全期日增重的标准差,发现沙子岭猪和湘岭猪均小于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这从侧面反映通过长期的积累,沙子岭猪的各项性状都比较稳定,而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群确实存在性状分离的现象。综上,湘岭猪在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上有明显优势,且通过持续选育,可以获得性状较统一的群体。李玉莲等测定了屠宰体重140 kg 左右的I 世代湘岭猪,其瘦肉率比本实验测定的低6.51个百分点,说明屠宰体重对湘岭猪的胴体性能有明显影响,下一步应探索湘岭猪的适宜屠宰体重。

3.3 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的肌肉品质 课题组前期也对巴克夏猪、沙子岭猪和巴沙猪的肌肉品质进行了测定。本实验中,沙子岭猪的肌肉品质基本与前期的研究结果一致;湘岭猪的肌肉品质与巴沙猪的较接近,但在肉色评分及大理石纹评分方面优于巴克夏猪。另外,沙子岭猪在宰后1 h 内b值显著小于湘岭猪,结合肉色评分,提示沙子岭猪在肉色方面优于湘岭猪;沙巴沙猪在宰后1 h 内a 值显著优于巴沙沙猪,结合肉色评分,提示沙巴沙猪在肉色方面优于巴沙沙猪。再比较各组的失水率、贮存损失和熟肉率,结果显示湘岭猪失水率和贮存损失最大,熟肉率最低,在4个组间表现较差。综上,湘岭猪的肌肉品质在某些方面优于巴克夏猪,但与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相比略差,这说明沙子岭猪与巴克夏猪杂交,随着巴克夏猪血缘的增加,其杂交后代肌肉品质越来越差。

4 小 结

本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巴克夏猪和沙子岭猪杂交,其杂交后代比纯种沙子岭猪后代在体尺、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上有明显优势,特别是湘岭猪比纯种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在体长、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上有绝对优势。在肌肉品质方面,随着巴克夏猪血缘的增加,杂交后代猪肌肉品质有下降的趋势,4个组中湘岭猪的肌肉品质相对较差,但总体优于巴克夏猪。

猜你喜欢

沙巴沙子性能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桌面端,GTX 1650并不是千元价位的显卡好选择
绝望的沙子
一粒沙子
日本大猩猩“沙巴尼”获得注册商标
沙巴:探索一切乐趣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