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2-04-15汪刘伟马立武

关键词:优惠政策高等教育

汪刘伟 马立武

摘 要: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研究已成为近10年内热点问题,尤其是“模范少数族裔”标签下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优惠政策的争议问题。通过对国内外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相关学术成果文献分析,将国外研究成果归为三类:一是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发展史研究,二是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现状研究,三是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相关法律研究。国内研究成果归为三类:一是美国史与少数族裔教育史研究,二是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优惠政策研究,三是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不平等问题研究。研究总结:迄今为止,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研究已在其发展史、高等教育优惠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研究3大领域取得了成就,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文中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优惠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2)01-0096-06

收稿日期:2021-07-03

基金项目: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美国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与问题研究(WJC202001)

*通信作者:马立武(1967-),男,辽宁盖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

作者简介:汪刘伟(1992-),男,安徽潜山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教育。

Review and Prospect of Asia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WANG Liuwei,MA Liwu*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Asia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recent 10 years, especially the controversial issue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Asia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label of “model minorit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related to Asia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oreign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irst, the history of Asia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econd, the status quo of Asia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third, legal research related to Asia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domest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irst,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minority education; second, the research on the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Asian-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third, the research on the inequality of Asian-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sia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legal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are prospec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Asia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preferential policies

亚裔美国人,一般指具有亚洲血统的美国公民,包括华裔、越裔、印度裔、韓裔、伊朗裔、阿拉伯裔及其他血缘来自于亚洲各国的美国人。其中,华裔是亚裔移民中人口最多的族群。虽然最早到达美国的印第安人来自亚洲,但大航海后欧洲人到达美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亚洲人包括东亚的中国人、日本人,南亚的印度人和西亚的阿拉伯人并没有踏足美国。据现有资料记载,1785年8月9日,美国的“中国皇后号”将船上的3名中国水手丢在了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成为第一次有档案记载的到达美国本土的中国人[马里兰州:最早到达美国的中国人[EB/OL]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22825-738177.html]。直到美国西进运动,修建欧亚大铁路,需要大量劳动力,以中国人为主体的亚洲人被诱骗到美国,开始了心酸的移民历程。在美国社会经济大萧条、劳动力过剩时期,美国国会颁布了歧视性法律《1882年排华法案》,限制亚洲国家移民,否定移民的公民权。二战期间,全美进入紧急时期,日裔美国人又被挑出来迫害,约有近万名日裔美国人被驱逐。对于亚裔美国人的歧视与迫害直到1965年新的移民法颁布才结束。

随着20世纪70年代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总统放弃遏制中国的冷战政策,基于重视教育、政治上保持沉默、家庭经济收入高、犯罪率低、“拥挤”入大学等特点,亚裔美国人逐渐崛起,并开始改变美国社会的人口结构、财富结构、受教育群体结构。美国主流媒体和白人精英阶级发现,亚裔美国人无论家庭经济收入还是职业地位、受教育程度,已经不再是弱势少数族裔群体,而是模范少数族裔。

到21世纪,亚裔美国人在受教育年限、大学录取率、家庭经济收入方面依然保持高比例,甚至在高等教育录取率上与白人持平,但亚裔美国人更多地从事如会计、医生、教师和研究员等技术性行业和餐馆等底层劳动岗位,而不是关键性的管理岗位。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岗位都有意无意地实施限制性措施,阻碍更多优秀的亚裔美国学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管理岗位。美国媒体和学者研究揭露,美国名校设置模糊性词阻碍过多数量优秀亚裔美国学生进入常春藤名校,如性格“缺乏领导力”,职业岗位上的“玻璃天花板”潜规则。面对美国社会隐性限制性的措施,亚裔美国人也开始反击。2014年,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FFA)代表亚裔美国学生根据《民权法》第六章对哈佛大学提起诉讼;2020年,美国司法部代表亚裔美国学生起诉耶鲁大学过去几十年大规模有意图的歧视性招生政策。中美学术界对于现在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历史和现状开展了持续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相关法律研究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问题研究。

一、国外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研究

(一)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发展史研究

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发展史研究关于二战前亚裔美国人教育隔离与歧视问题。李漪莲(Erika Lee)著《亚裔美国的创生:一部历史》(The Making of Asian American: A History)[1]和令狐萍(Huping Ling)著《亚裔美国人历史与文化百科全书》(Asi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An Encyclopedia)[2]综合分析了二战之前亚裔美国人来到美国本土之后人口结构、受教育以及公民权利状况。乔尔·斯普林(Joel Spring)著《美国教育》(American education)指出,二战前亚裔美国人教育面临不平等与歧视,即“隔离但平等”。美国加州公立学校反对亚裔美国人进入公立学校学习,拒绝向亚裔美国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公立学校负责人给出的理由是1884年美国宪法将华裔列为“破坏美国公民幸福”的公民,因此亚裔美国人是“没有接受教育资格的人”[3]。雷金纳德·威尔逊(Manuel J.justiz Reginald Wilson)著《少数族裔高等教育问题研究》(Minor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分析了二战前亚裔美国人受教育状况、人口数据以及受教育权问题。作者表示,尽管早期亚裔美国人大多数是原国籍的普通劳工、平民或一贫如洗的小农,但是他们受教育程度和识字率高[4],他们的孩子无法进入公立学校注册学习,被迫进入种族隔离学校,特别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直到1930年,美国本土亚裔美国人才得以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

此外,部分学者对二战前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受到歧视与不平等的原因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乔尔·斯普林(Joel Spring)在《美国学校:1642—2004》(American School:1642—2004)中研究指出,二战前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隔离但平等”与亚裔美国人公众的形象有关联[5]。如美国白人称亚裔美国人是“黄祸”、“非正常的人”、苦力、典型的少数族裔、“黄种人”(the gook)。苦力,指亚裔美国人愿意从事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工作,接受差的生活条件,这对白人工人阶级家庭经济收入构成威胁。“非正常的人”形象是中国人吸鸦片、亚洲人性自由的意思。这种形象被白人认为威胁家庭道德。黄祸,指在美国的亚裔美国人。总之,每一种形象都代表着对“美国民族家庭”的威胁,而教育被白人视为“我们(欧裔美国人)自我保护的法则……防止蒙古野蛮人入侵正义、可行的措施”。

(二)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现状研究

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现状研究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是北野川(Kitano H)著《日裔美国人:一个亚文化的演变》(Japanese Americans: The Evolution of A Subculture)和彼得森(Petersen)著《日裔美国人:压迫和成功》(Japanese Americans: Oppression and Success)。彼得森重点表达日裔美国人在教育、家庭经济收入、职业地位取得的高成就,即日裔美国人比美国其他任何种族都好,包括土生土长的白人。与其他少数族裔相比,日裔美国人通过自己努力,在没有任何人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伟大目标[6]。北野川也认为日裔美国人来到美国并取得高成就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他表示,日裔美国人家庭经济收入高以及受教育程度高是他们的显著特点,他们美好的梦想已经实现[7]。此后,大量著作以这两本书为参考文献,研究思路沿用彼得森(Petersen)和北野川(Kitano  H)对亚裔美国人研究结果的思想,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亚裔美国人来到美国本土后取得高成就,他们不是“少数族裔”,而是“模范少数族裔”。如威廉·彼得森(William Petersen)《日裔美国人的成功故事》(Success Story,Japanese American Style)[8]和基泰克春(Chun K T)《亚裔美国人成功的神话及其对教育的影响》(The Myth of Asian American Success and Its Educational Ramifications)[9]表明,亚裔美国人“拥挤”入大学,他们家庭经济收入高于其他少数族裔,他们职业地位比其他少数族裔更高。此外,还有许多高等教育著作利用具体数据表达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取得的高成就。如雷金纳德·威尔逊(Manuel J  justiz Reginald Wilson)《少数族裔高等教育问题研究》(Minor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和乔尔·斯普林(Joel Spring)《美国教育》(American education)表示,亚裔美国学生一方面进入顶尖高等教育机构,另一方面大量进入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州立大学和两年制社区学院[10]。亚裔美国学生在顶尖私立大学,如麻省理工(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占28%;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占2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占19%;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占19%。在公立研究型大学,如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占21%;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占14%;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y),占8%。在私立文理学院,如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占24%;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占24%;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占17%。另外,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歧视与不平等问题研究,如汉斯·冯·斯帕科夫斯基(Hans A. von Spakovsky)在《哈佛大学与美国精英机构的种族歧视》(Racial Discrimination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America’s “Elite” Institutions)中表示,“沿用至今的哈佛招生计划是诞生于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可耻的事件之一,特别是哈佛学院”[11]。哈佛放弃严格依赖学历的做法,转而采取一种模糊性词来评估亚裔美国学生,达到拒收過多的亚裔美国学生合法化,如性格“缺乏领导力”以及“缺乏课外活动”健康等。

(三)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相关法律的研究

美国学者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相关法律研究主要集中在《平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和《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 Action)对亚裔美国学生优惠政策争议问题。这是因为亚裔美国学生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占比率高,甚至有些高等教育机构亚裔美国学生与白人学生占比持平。如塔吉(Dana Y  Takagi)著有《从歧视到平权行动:亚裔美国人招生政策的争议》(From Discrimination to Affirmative Action: Facts in the Asian American Admissions Controversy),作者对亚裔美国人在学校遭受不平等待遇是“平权措施”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持反对意见。作者认为,亚裔美国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中面临限制性政策是大学给予少数族裔优惠政策的结果,即与“平权措施”政策无关[12]。威廉·布拉德福德·雷诺兹(William Bradford Reynolds)在《亚裔美国人在高等教育中的歧视:案例与解救方法》(Discrimination on against Asian Americans in higher Education:Evidence Cases,and Cures)中指出,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不平等的招生名额政策阻碍了更多优秀亚裔美国学生进入名校,而给予更多不符合招生资格的黑人等少数族裔机会。虽然高等教育机构不承认存在这个隐性潜规则,达到拒收更多合格亚裔美国学生申请者的目的,但事实上,高等教育机构接受了“平权措施”行政政策[13]。解决的办法是废除“平权措施”,因为这项政策给予了符合招生条件的少数族裔进入大学的机会。对于亚裔美国人是否受惠于《平权法案》和《肯定性行动》,部分学者采用统计问卷等方法进行研究,如Hartlep  Nicholas Daniel(哈特利普和尼古拉斯·丹尼尔)的《大学生对学院中亚裔美国学生肯定行动态度研究》(An Exploratory Study of undergraduates attitudes toward Affirmative Action Policies for Asian Americans in College)和西罗伯特(Teranishi  Robert)的《亚裔美国学生对肯定性行动的态度》(The Attitudes of Asian Americans Toward Affirmative Action)。文章表明,由于亚裔美国人群体的多样性,对《肯定性行动》和《平权法案》的态度存在着差异[14]。同意《平权法案》和《肯定性行动》是“好事”的群体,越南裔占86.1%,而最不同意这一说法的群体是印度裔[15]。

二、国内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研究的著作和论文较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关于美国历史与少数族裔教育史研究;第二,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优惠政策研究;第三,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不平等问题研究。

(一)关于美国史与少数族裔教育史研究

国内学者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史研究并没有单一的专著,通常包含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美国少数族裔受教育权法律保障以及美国多元文化历史等专题研究中。如王杰英著《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和史静寰(译)《美国学校教育传统与变革》以及张维平著《美国教育法研究》等,这些著作研究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以及少数族裔受教育权相关状况。其中,程致远著《多元文化的现代美国》和史静寰(译)《美国学校教育传统与变革》,从历史角度研究了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发展史。他们的著作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二战前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是“非正常人的教育”,即“隔离但平等”。现在,亚裔美国人“拥挤”入大学,他们是“模范少数族裔”,美国其他少数族裔表示他们不应该享受少数族裔优惠政策,即反向歧视问题。冯广林的《美国少数人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研究》从法律保障的角度分析美国少数族裔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作者表示,美国少数族裔受教育权实际并不平等,少数族裔群体就读层次偏低以及少数族裔群体注册率明显低于白人[16]。

此外,国内学者对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并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如刘宝存著有《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进展·问题·前瞻》,作者肯定了20世纪中后期美国社会对少数族裔高等教育地位提升的措施,同时指出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依然面临着的许多不平等问题,甚至是危机[17],解决办法是解决种族歧视问题。然而,作者表示尚未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正由以前“隔离但平等”走向“平等而隔离”。王秀兰著有《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了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作者指出,在保障扩大少数族裔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同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战略措施保证教育质量,用传统的策略提高非传统学生的质量行不通[18]。

(二)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优惠政策的研究

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优惠政策研究是亚裔美国人受惠于《平权法案》,还是“平权歧视”的争议问题。国内学者研究得出两种结论:一是《平权法案》和《肯定性行动计划》实施的优惠政策伤害了亚裔美国人。如马立武在《现代美国高等教育中平等权利法律保障研究》中表示,由于亚裔美国人在美国成功的例子多,《民权法案》和《肯定性行动计划》实施的优惠政策对于西班牙裔、非裔和印第安裔学生是解决他们在大学“代表不足”的问题,而用到亚裔美国学生上则受到歧视[19]。陈迎雪在《谈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针对亚裔的“平权歧视”》中认为,尽管平权法案初衷是帮助少数族裔,但是在落实具体招生政策上,亚裔美国学生反而因特殊的种族背景而受到歧视[20]。二是亚裔美国学生受惠于《平权法案》和《肯定性行动计划》实施的优惠政策。如孙碧在《平权运动误伤了亚裔?——当代美国大学招生中的“种族配额”与“亚裔歧视”》中指出,在平权运动带来大学多元化录取政策的保护下,亚裔美国學生也借此叩开了美国精英大学的校门,是受益者[21]。

(三)关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不平等问题研究

国内学者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裔美国学生招生政策不平等以及亚裔美国学生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

在招生政策上,如刘卓著有《解读“模范少数族裔”理论与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22],胡乐乐著有《族裔配额:美国名校的招生逻辑》,孙渝红著有《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少数族裔问题探析》[23]。从这些著作中得知,亚裔美国学生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占比较高,甚至在有些高等教育机构中占比与白人持平,被美国学界和社会称为“模范少数族裔”。然而,黑人、印第安人等少数族裔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占比较低。在多元化高等教育的今天,美国高等教育机构采取差额的招生政策限制更多亚裔美国学生进入大学,亚裔美国学生想要考入名校,往往比白人学生高140分,比黑人高450分。同时,为了控制亚裔美国学生招生比例,通常高等教育招生官员给亚裔学生设置录取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和贴标签,如亚裔美国学生“缺乏领导力”“缺乏批判和创造性思维”等。万圆著有《“被选中的”个人品质:教育理念与政治博弈》,作者认为美国名校招生注重个人品质,其中领导力和公民素质占据核心地位,而招生官基于亚裔美国学生只会读书、缺乏奉献精神、难以成为有影响力的社会领军人物等刻板印象,往往在招生中排斥亚裔美国学生[24]。

教育资源上,钟景迅的《“模范”的标签及其代价:当代亚裔美国人艰难处境》指出,亚裔美国学生被强迫贴上“模范”光环,而“模范”标签的代价是教育资源分配上区别对待[25]。亚裔美国学生不仅比黑人、印第安人等少数族裔难以申请学校助学金奖学金,而且在学校帮扶上也常被忽视,几乎不安排亚裔美国学生的咨询服务,如申请奖学金表格上可以填写3个种族,但唯独没有亚裔美国学生。

面对亚裔美国学生高等教育不平等的问题,尤其是对亚裔美国学生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区别对待,国内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廖伟伟在《当代美国大学招生政策公平性的现实悖论与制度困境——以学生录取公平组织诉哈佛大学董事会案为例》中表明,种族多元化的招生政策下隐藏的配额制损害了亚裔美国学生平等入学机会[26]。美国地方法院对哈佛大学基于种族分类招生政策以及对私立大学招生政策进行司法审查时,会基于维护大学自治原则作出有利于大学的判决。作者认为,这种偏爱的招生政策有违美国司法确立的种族中立原则,与立法本意冲突,造成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撕裂。因此,我国要始终以教育公平作为大学招生法律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刘英宰在《美国高校招生对少数族群学生的影响分析》中指出,美国社会因反向歧视行动而导致种族偏爱已成为美国高校招生优先考虑因素。多数学者支持高等教育机构种族偏爱的招生政策,增加少数族裔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机会,以增加未来的利益。作者与多数学者支持该政策的看法不同,认为该政策只会带来不利的因素,如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会提高亚裔美国学生招生入学标准,从而达到降低亚裔美国学生高校入学比例;美国高等教育机构采取配额制招生政策对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增加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应该给予废除[27]。

三、取得的主要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研究内容涵盖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发展史、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现状、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优惠政策以及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法律保障等。

从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近10年学术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学者侧重研究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优惠政策争议问题以及“模范少数族裔”标签下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不平等问题。国外学者则侧重研究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近几年来,国外学者也开始研究美国高等教育机构“配额制”招生政策问题以及招生中隱性限制措施对亚裔美国学生歧视问题,但无论国内外,学者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研究仍存在不足。

首先,亚裔美国人是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学者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进行任何可行性研究时,都应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亚裔美国人包括菲律宾裔、华裔、日裔、印度裔、韩裔和越南裔等。华裔、日裔、韩裔美国人高等教育成就一直居高,菲律宾裔、越南裔、阿拉伯裔和中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成就并不高,他们不是“模范少数族裔”,这些差异应该提醒读者。

其次,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华裔和日裔美国人群体。虽然对华裔和日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研究持续,但是学者也应该对亚裔美国人族群内部种族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对日裔和华裔美国人作进一步的比较分析研究。

最后,已出版的著作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研究主要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上,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一些问题,应该更多地进行定性研究或更小的群体研究,如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的著作相对偏少。

四、对未来的展望

虽然目前学者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某些领域依然可以进一步研究。

(一)“模范少数族裔”标签下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学术研究已经证实,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在“模范少数族裔”标签下,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和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但是相关学者学术研究没有表明亚裔美国人在“模范少数族裔”标签下,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是否被排除在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优惠政策之外,同时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和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原因分析不足。这些问题有待学者们深入研究,也有助于高等教育机构公平地解决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的争议问题和需求。

(二)亚裔美国人族群内部各个种族高等教育现状研究。已发表的著作和学术论文通过整体数据证明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取得了高成就,集中在华裔和日裔群体,但韩裔、越南裔、伊朗裔和阿拉伯裔亚裔美国人的高等教育似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此类研究相对不多,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三)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学生学业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学生学业进行分析。亚裔美国人是否存在英语口语等语言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学业发展水平是否存在缺陷,美国高等教育机构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亚裔美国学生克服这些困难。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亚裔美国人高等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1] ERIKA LEE.The Making of Asian American: A History[M].New York: Simon & Schuster,Inc.2015:62-200.

[2] HUPING LING.Asi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An Encyclopedia [J].Reference reviews, 2010, 24(8):16-17.

[3] JOEL SPRING.American education[M].New York: The McGraw-Hill,Inc.1996:147-169.

[4] MANUEL J JUSTIZ, REGINALD WILSON.Minor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M].Arizona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nd the Oryx Press,1994:258-281.

[5] JOEL SPRING.American School:1642-2004 [M].New York: The McGraw-Hill,Inc.2010 :240-246 .

[6] WILLIAM PETERSEN.Japanese Americans: Oppression and Success[J].Contemporary Sociology,1973,4(4):417.

[7] KITANO.Japanese Americans:The Evolution of A Subculture[M].New Jersey: Prentice-Hall,1969:62.

[8] WILLIAM PETERSEN.Success Story,Japanese American Style[N].New York Times,1966-01-09(1).

[9] CHUN K T.The Myth of Asian American Success and Its Educational Ramifications [J].IRCD Bulletin,1980(15):13.

[10] HANS VON SPAKOVSKY.Racial Discrimination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America’s “Elite” Institutions[EB/OL].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91543.pdf.

[11] DANA Y,TAKAGI.From Discrimination to Affirmative Action: Facts in the Asian American Admissions Controversy[J].Social Problems, 1990,37(4):578-592.

[12] WILLIAM BRADFORD REYNOLDS.Discrimination on against Asian Americans in higher Education:Evidence Cases,and Cures[EB/OL].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308730.pdf.

[13] HARTLEP,NICHOLAS NANIEL.An Exploratory Study of undergraduates attitudes toward Affirmative Action Policies for Asian Americans in College[J].Equity & Excellence in Education,2014,47(3):370-384.

[14] TERANISHI,ROBERT.The Attitudes of Asian Americans Toward Affirmative Action[EB/OL].https://eric.ed.gov/?id=ED573712.

[15] 馮广林.美国少数人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57-62.

[16] 刘宝存.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进展·问题·前瞻[J].比较教育研究,2001(7):24-27.

[17] 王秀兰.美国少数民族裔高等教育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2(8):34-38.

[18] 马立武.现代美国高等教育中平等权利法律保障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1-94.

[19] 陈迎雪.谈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针对亚裔的“平权歧视”[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55-78.

[20] 孙碧.平权运动误伤了亚裔? ——当代美国大学招生中的“种族配额”与“亚裔歧视”[J].比较教育研究,2018,40(2):96-103.

[21] 刘卓.解读“模范少数族裔”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9-73.

[22] 孙渝红.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少数族裔问题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30(12):37-41.

[23] 万圆.“被选中的”个人品质:教育理念与政治博弈[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5):90-97.

[24] 钟景迅.“模范”的标签及其代价:当代亚裔美国人艰难处境[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12):42-50.

[25] 廖伟伟.当代美国大学招生政策公平性的现实愽论与制度困境:以学生录取公平组织诉哈佛大学董事会案为例[J].重庆高等研究,2020,8(6):83-93.

[26] 刘英宰.美国高校招生对少数族群学生的影响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5(3):154-160.

[责任编辑:范 君]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高等教育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国际借鉴及启示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