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宝的“奶粉问题”
2022-04-15张程
张程
中国海关总署2月20日发布公告指出,2月18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正在调查4名婴儿感染病菌事件的投诉,他们均食用了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奶粉。中国海关总署指出,上述产品没有通过一般贸易渠道入华;涉事企业生产的一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营养补充剂,有对华出口记录,雅培中国已启动召回程序。海关总署建议中国消费者暂不购买和食用涉事企业的部分婴幼儿配方奶粉。
自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更多国人倾向于通过海淘、代购等方式从国外购买婴幼儿配方奶粉。但是,跨境购物毕竟没有在国内购物方便,从售前对商品的选择到售后的退换、维权等,都较复杂。由于商品供给以及物流速度不稳定,为了孩子不“断奶”,不少父母都会囤货,也经常造成浪费。且“雅培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质量也产生了担忧。中国的“娃娃吃奶难题”何时能终结?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何时能取代进口货?
中国传统的育儿方式以母乳喂养为主,较少使用牛羊奶,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女性就业率提高,许多家庭失去了完全母乳喂养的基础。中国家庭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已经较低。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9年发布的报告,中国的纯母乳喂养率为29%,低于43%的世界平均水平和37%的中低收入国家水平,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女性就业率较高。女性就业率高的同时,中国女性的产假时间却较短。中国法律给予女性产后98天的假期,加上各地政策增加的产假时长,少数省市达到6个月的产假标准,但大多数省市还未达到。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出生后的前6个月仅由纯母乳喂养,但是许多女性由于工作较忙,很难做到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
2017年国务院发布《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要求进一步提高0—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争取在2020年达到50%。随着国家的宣传推广和消费者意识的增强,0—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从2013年的20.80%上升到2018年的29.20%。但是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由于母乳喂养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不少父母追求高品质的婴儿配方奶粉作为代替,因此就形成了对婴儿配方奶粉的需求。
“奶粉问题”关乎婴儿健康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的产能却不足。回顾我国奶粉行业的发展历程,或许能深刻地理解摆在眼前的难题:1949年—1978年为萌芽期。解放初期,绝大部分家庭都选择米汤和米糊辅助母乳喂养,奶粉对国民来说是“舶来品”。彼时国营奶粉企业与奶粉加工业刚刚起步,只有全脂奶粉和全脂加糖奶粉,并非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并且产量低、价格高。20世纪80年代初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当时国务院为解决“娃娃吃饭难”的问题,将“配方奶粉”研究作为“六五”期间的课题。1983年国家发布了首个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至90年代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研发出“婴儿配方奶粉III”,自此众多国产品牌在此基础上将其产品推向市场。然而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奶粉市场乱象开始滋生。由于当时鲜奶产量较少,大部分牛奶都是用国外的“大包粉”勾兑出来的“还原奶”。由于奶牛稀缺,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劣质奶和用颜料染色的假奶牛,为了检测“达标”,“调奶师”用三聚氰胺、脂肪粉、乳清粉、抗生素、双氧水蒙混过关。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三鹿等传统奶粉生产巨头倒下,国内奶粉遭遇信任危机,行业进入洗牌阶段,进口奶粉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至2014年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接近40%,进口奶粉成为了主流。
“三聚氰胺”事件后许多人对国产奶粉抱有不信任的态度,更倾向于购买进口奶粉。不少人认为,国外奶粉品牌历史更悠久,因此配方更成熟;且发达国家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监管更严格,产品更让人放心;同时,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是世界公认的优质奶源产地,原材料品质更高,奶粉质量自然更高。因此不少家庭倾向于选择购买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但这些只是消费者的朴素认知,什么样的奶粉才是好奶粉需要更为科学的依据来划分。实际上,科学研究表明:奶粉的新鲜度和生产工艺对奶粉品质的影响最大。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教授、原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副会长郭长占曾指出,鲜奶工艺可以缩短从挤奶到加工成粉的时间,这不仅意味着免疫活性物质得到了最大化保留,还大大减少了细菌的繁殖机会,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和细菌繁殖、死亡产生的外毒素、内毒素,可进一步提升奶粉品质。
奶粉的生产工艺影响了奶粉的新鲜度以及营养元素的留存,这两点关系到奶粉的质量。生产奶粉工艺分为干法、湿法和干湿混合法。湿法工艺是就近新鲜奶源生产奶粉,生产出来的奶粉新鲜度更高,且是在液态状态下与营养元素进行混合,因此营养物质分布更加均匀。唯一不足的是高温喷粉的过程中会破坏热敏元素,但是目前有低温干燥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且破坏的热敏元素可以在后期添加。干法工艺采用基粉,即“大包粉”作为原料,奶源不可控,新鲜度不如湿法工艺,生产条件要求较高,否则容易造成奶粉均一性问题以及二次污染问题。另外,由于消费者只能看到罐装日期,基粉生产日期无法推断,因此产品新鲜度不可控。干湿混合法采用基粉兑水进行复原,再加入輔料进行复合,喷粉后再加入热敏营养元素,这样一来,相对于干法工艺,干湿混合工艺的均一性较好,热敏元素不会被破坏,但是复原乳的新鲜度较差,二次干燥也会损失部分营养元素。市场对于干法、湿法和干湿混合法哪个更好有所争论,主流的观点认为湿法工艺采用新鲜原奶直接喷粉,产品质量更优。
目前国内原装进口的奶粉由于奶源充足大多使用湿法工艺,相当一部分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以及国外品牌的国行版本(在母婴店和专卖店销售的外资品牌中文包装的奶粉)采用的是干法工艺。
根据研究整理,在上百个国产品牌奶粉和国外品牌奶粉及其国行系列产品中,以新鲜乳为主要原料的系列占比约55%,仅仅略高于“大包粉”产品。从本土和外资品牌来看,国产品牌中使用乳粉的比例约为42%,使用新鲜乳的比例约为35%,“新鲜乳+乳粉”的比例约为23%,新鲜乳的占比略低,且以新鲜乳为主的产品多是国产大品牌的高端系列。外资品牌的国行版使用新鲜乳和乳粉的比例大约各占一半,而外资品牌海外原装版本使用新鲜乳的比例约为70%。
面对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品质。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大力实施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质提升、产业升级、品牌培育”三大行动计划,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品质稳步提升,消费者信心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行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继续提升;中国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在国内市场的排名明显提升。
2020年12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印发《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和注册方面,要求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审查力度,重点审核与产品配方注册内容的符合性,特别是产品配方注册申请的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是否发生变化,审核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情况。在监管方面,国内的相关检查制度日益完善,基本上每月抽检,并及时公布结果。明确要建立健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制度,重点检查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按配方注册和生产许可要求组织生产等情况。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按照“企业和检验项目全覆盖”的原则开展,每月在流通环节对已获配方注册且在售的全部国产和进口婴幼儿配方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检,及时公布抽检结果。
2021年3月,国家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国标,将于2023年2月22日起正式实施。其实,国外配方奶粉中各种元素含量不一定适合中国宝宝。新国标是为中国宝宝量身定制的营养配方,更适合中国宝宝食用。对于国內奶粉生产企业来说,这将是一大利好。
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强以及国内监管力度的加强,国人对国产奶粉的认可度或将提升,国产奶粉行业或许也将因此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