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德育内涵

2022-04-15李宁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日常管理初中

李宁

摘要: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深厚底蕴中有许多德育素材留给我们去学习和感悟,初中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和意识逐渐完善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和管理者,承担着班级学生的教学和品德教育工作,尤其是其中的品德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改政策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向和思想,如何将德育渗透在日常管理中成为班主任贯彻和落实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初中德育工作做好做细。本文以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德育内涵-浅议班主任德育为课题进行深入探究,期望可以得出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日常管理;渗透德育;初中;班主任

在经过小学阶段的知识学习与品德熏陶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是非观,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但这种体系往往不稳定,因为年龄关系小学阶段的德育只停留在表面,或者说并没有深入的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德育意识不强烈,步入初中阶段后,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各项德育行为管理,在日常学习和班级活动中进行有效引导和监督,深化学生对德育的认知。

一、初中德育现状及问题

小学步入初中,许多学生都面临着新课程新环境,面对突然紧凑的课程,许多学生会有不适应的感觉,从教师针对此现状进行的德育工作中,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德创新德育观念。传统教学模式中,没能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准确定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综合管理者,往往令学生有一种难以亲近的陌生感,命令式的传达和下发任务导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班级管理效率不理想。第二、德育态度不明显。初中学生在学习压力下,自然的就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对于品德的接收处于被动,班主任面对众多学生,也很难有精力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状态,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失去了德育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自主的学习品德课程的欲望和积极性,不利于班主任德育教学的开展,同时缺乏德育的全面性,因为德育不仅仅是在校园内开展的,包括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都是很好的德育环境,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以上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初中生德育教学现状问题。

二、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德育有效途径

1.将情感融入班级日常管理。学生的情绪是比较敏感的,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和说话的语气学生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所以教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情,用耐心和关爱去对待学生,在学生犯错误时,不要急于严厉去批评,而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找出其中的原因,帮助学生打开心结,现在的初中生年龄较小,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往往溺爱,心理较为脆弱,所以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然后进行有效开导,这需要教师投入精力,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个性化德育才能够将德育管理细化,尤其是针对于一些弱势群体,更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

2.引导学生提升德育意识。要提升德育地位德育,需要从学校的角度改善和营造健康德育环境,学校上下一定要形成人人抓德育,人人重视德育的良好氛围。不仅要在思品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其他科目的教师也要找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德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也重视起来,家校联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同时在校内的各项活动中渗透社会公德教育。如,在学校开展“放养一条鱼环保活动”等,可根据活动的内容,让学生积极体验与感悟,形成良好的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社会公德教育。学校经常开展各项社会活动,能让他们感受劳动的光荣和挣钱的艰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

3.将德育渗透在学科中。德育教学是一种比较抽象化的理念,不同于实实在在的学科知识,所以在模式上是开放的,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借助身边素材,如学科内容、生活实际和场景教学等,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学应该以实效性为主要教育方向,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影音图像的生动性,激发学生接收德育内容的欲望,对于初一新生来讲,更是快速融入新环境的有效途径,因为德育本身来讲就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方面的引导教学,如果班主任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教学来开展德育工作,例如可以定期开展德育研讨会,具体流程为先由班主任挑选合适的影片,并将研讨会主题确定好告知给学生,然后利用多媒体影音教学,让学生直观的进行感悟,如影片《邱少云》就传输了先辈英雄烈士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英勇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单纯的说教无法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而多媒体教学就很好的弥补了薄弱点。在观看之后可以现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影片的看法,对这种精神的认知,在讨论中加深学生对于品德教育的理解。

4.以身作则的榜样德育。在管理中,班主任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那么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则,班主任要求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班主任同样好做好榜样,在平时与学生相处过程中,班主任要下意识的注重引导学生将高尚的品德作为优秀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设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一方面清晰的让学生了解学校、班级和教师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创造了良性的德育比拼动力,学生的荣誉感是比较强烈的,这也是自信心和进取心的一种体现,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种品质,进行深入挖掘,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并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

【结语】在教育事业中,德行决定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课题,在初中阶段将德育渗透在班主任日常管理的意义在于规范教育环境,提升教育品质,将德育行为化、实质化。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然后在社会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因为教育是持续进行的,所以对于德行的培养也要随之进行,以此给学生创造完善健康的德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芳.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7):14-15.

[2]葛爱春,葛昌跃.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践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2):120-121.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日常管理初中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
大型冷库日常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微积分”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探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