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研究知识谱系:理论溯源、焦点议题、动向研瞻
2022-04-15马越斐李海
马越斐 李海
摘 要:体育旅游体验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采用文献资料、逻辑递推等研究方法,以体育旅游具身体验为切入点,溯源具身理论范式、厘清学术演进脉络、聚焦研究热点议题等,以期把握体育旅游研究动向及现实通路。从理念深化、动力融合、模式重构、机制协调等层面,提出体育旅游具身体验优化、体育旅游体验价值共创、体育旅游服务场景重塑、体育旅游体验质量保障等现实通路,以期为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借鉴。
关键词:体育旅游;具身体验;服务场景;体验质量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22)01-0058-07
Sports Tourism Embodied Experience Research Knowledge Spectrum: Theoretical Traceability, Focus Topic and Research Trend
MA Yuefei1,2,LI Hai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2.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Abstract:Sports tourism, as peoples authentic experience in pursuing a beautiful life, reflects the feelings and happiness of the people in the new era.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logical reasoning research methods, starting from sports tourism embodied experience, the paper traced the source belonging to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clapped academic evolution context and focused on hot topics, in order to grasp sports tourism research trends and reality pathways.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 deepening, power integration, pattern restructuring, mechanism coordination, the realistic path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sports tourism embodied experience optimization, sports tourism experience value co-creation, sports tourism service scene reconstruction, and sports tourism experience quality assuranc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Key words:sports tourism; embodied experience; service scene; experience quality
體育旅游是展示国民形象及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体育旅游具身体验成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李克强总理提出,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作为现代“五大幸福产业”,而体育旅游深度融合了“幸福产业要素”,即以健康为基础、体育为支撑、旅游为载体、文化为灵魂等,着眼满足人民日臻增长的美好价值诉求及社会发展需要。旅发〔2016〕172号明确指出体育旅游概念,它是以体育运动为核心,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主要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1]。体育旅游作为体验经济新业态,对于拓展社会文明新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新诉求等重要意义。但从新发展阶段新要求来看,目前我国体育旅游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资源有限、服务意识不强、监管水平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质量提升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2-3],体育旅游具身体验质量依旧是阻滞我国体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以体育旅游具身体验为切入点,从理论支撑、演进脉络、研究动态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知识谱系,揭示体育旅游体验本质特征及共性规律。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对体育旅游具身体验进行综合归纳分析,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研究理论、视角等内容,既汲取百家之长研究体育旅游体验共识规律,又以具身理论深刻揭示体育旅游体验特质,全方位探索不同服务场景下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符号知觉、情境涉入等特征,为体育旅游供给内容优化、服务质量提升、体验价值增强等厚植理论基础。
1 理论溯源: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的逻辑理路
1.1 理论新释
具身理论作为人类认知规律的新范畴[4],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和实证基础。回顾西方哲学的历史,具身理论源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being-in-the-world)及梅洛庞蒂的“具身—主体论”(embodied subjectivity)等哲学思想[5],是对身体、体验(认知)、空间三者之间的系统性认识。具身理论也成为继人类思维计算机隐喻理论(认知主义)及联结主义之后,系统诠释人类认知规律的崭新理论视角(Barsalon,1999;Brasalon,2008)[6]。相较于传统理论框架,具身理论包含以下特征:认知源于主观身体与客观世界(身体与环境)的良性互动;身体结构及机能等限制了人类认知系统的表征及内容;认知、环境和身体是密不可分的系统,且三者长期处于“认识—存在”的动态循环过程[7]。20世纪90年代初期,基于具身理论研究基础学界日臻关注旅游与身体间的互动关系。理论层面,具身理论视角下旅游体验“身体转向”“感官转向”“符号转向”“非表征转向”等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而实践层面,旅游营销者如何准确把控参与主体具身心理及行为特征,精准设计出相匹配的旅游场景、管理流程、服务内容及营销方案已经提上重要议程。体育旅游体验遵循了具身体验演变范式,易受环境、行为及心理多重客体影响,体育旅游参与主体感官体验呈现出多样化特征[8]。具身理论为探究体育旅游心理黑箱、构建体育旅游服务场景、提升旅游体验质量以及掌握体育旅游行为规律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同时也将为旅游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平台。
1.2 演化脉络
旅游体验(Tourism Experience)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Boorstin (1964) 最早运用史学思维科学审视旅游现象中的“虚假事件论”,被认为是旅游体验研究开创者。随后,旅游体验的本真性理论(Dean Mac Cannell,1973)、旅游体验的远方中心论(Turner,1975)、旅游体验模式论(Cohen,1975)以及旅游凝视理论(Urry,1990)等不断扩展,旅游体验研究内涵丰富、且呈现多重视角。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主题公园、体育旅游等研究主题不断涌入[9-10],研究者将视野转入微观个体“身体”现象,该时期运用具身认知理论侧重于研究身体结构、身体机能及身体缺失对旅游体验的影响,以及身体特征对旅游者心理、行为体验的影响等方面[11]。20世纪末期,西方社会进人“后工业社会”(亦称“后现代社会”),为有效预防慢性疾病、提高公共健康水准,西方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国民体育行动计划,以推动本国公民积极参加休闲体育旅游活动 [12]。体育旅游具身体验俨然成为21世纪的热点话题,研究视角聚焦于项目类型、参与动机、身体体验、健康行为、旅游空间等方面[13-14]。如Gallagher(2012)等以不同群体特征德国柏林公民为对象,考察了不同人口特征人群的健康目标与休闲旅游活动体验间的内外在联系[15]。与此同时,体育旅游具身体验作为哲学体验概念的反思,莫里斯·梅洛-庞蒂和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思想渗透至体育旅游研究领域,具身理论指导下体育旅游体验强调参与者的身体、感官、认知、行为等层面[16-17],研究视角集中于性别年龄、躯体形态等人口统计学特征,身体意识、心沉浸、自然接触等认知体验[18-19],家庭休闲、健身习惯、旅游消费等行为方式[20-21],情境涉入、服务质量、感知价值等感官体验等内容[22-23]。由上可知,体育旅游具身体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理论成果较为丰富、研究视角较为多元,且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侧重于旅游体验模式、旅游活动类型、休闲健康参与以及微观主体身体感知等内容。
国内关于旅游体验相关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我国学者谢彦君率先将“體验”概念引入旅游学研究相关领域,随后学者们从旅游体验内涵、影响因素、价值感知、质量评价等层面进行探究。体育旅游体验研究始于2004年兴起的体验经济[24],学界围绕产业发展[25-26]、节事旅游[27]、体验营销[28-29]、产品创新[30-31]等内容展开讨论。2014年全民健身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我国民俗体育旅游、滨海体育旅游、冰雪体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以及乡村体育旅游的蓬勃兴起,体育旅游体验理论与现实基础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但研究视角仍以保障开发为基础,聚焦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城乡统筹、人才培育、民族旅游、空间结构、产业集群、体验价值等内容[32-34],同时,体育旅游体验动机、情感、意愿等微观状态也得到关注[35-36]。《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77号),将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阶段、新高度,体育旅游业步入全域化、品牌化、精准化发展模式,品牌赛事活动、精品旅游项目、产品科技含量、旅游合作平台、符号体验价值等研究内容不断涌现[37-39],为体育旅游个性、多元体验奠定理论与现实基础。体育旅游体验动机、期望、价值、质量、满意、行为等内容得到不断关注[40-42],但具身理论在体育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鲜有明确指明,但诸多研究均以具身理论为基础,研究体育旅游身体、心理、行为等内容,如盘劲呈,李海研究认为骑行旅游体验是置于行走空间的具身感受,而“身心依附”体验主要源于骑行者的具身行动。我国体育旅游体验研究起步晚,且研究内容由中观保障资源条件等逐渐过渡到微观个体身心感知等层面,整体而言体育旅游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扩展。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可知,国内外旅游具身体验相关研究已取得初步阶段成果。但关于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视角受传统文化旅游相关研究思路桎梏,对体育旅游特色身体现象、体育旅游体验范畴、体育旅游具身反思等研究深度与广度有待进一步的发掘。
2 焦点议题: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的场域聚焦
2.1 体育旅游具身范式
体育旅游具身范式研究是以参与者“身体逻辑”为基点,通过体育旅游者具身实践与外界环境的深度融合,以揭示参与主体如何对外界环境进行“符号标签”转化及“身体感官”认知,以及体育旅游环境如何通过身体机制实现“地方依恋”“情感归属”等现象[43]。国内外关于体育旅游具身范式研究包含了自然的和社会双重进程,但其核心任务在于恢复具身实践或身体知觉在旅游体验中的主导地位。目前体育旅游具身范式研究聚焦不同场域,通过归纳整理主要包括共同性、差异性两大层面,其中,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以及躯体性、本真性等具身体验,共同构成了体育旅游具身体验共通性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体育旅游群体的性别分异、身体结构、身体机能及身份认同等基础条件,则可以归属于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的差异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1)共同性层面,强调了体育旅游具身体验主要是由生理身体所决定,即研究不同群体共性因素与体育旅游体验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体育旅游者感官知觉、躯体记忆、行为实践等,如何影响体育旅游体验效果[44]。如骑行旅行作为典型的具身式体验,川藏线骑行者跨越四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远眺纵贯东西的两大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穿行于西藏高山峡谷地区的具身体验过程中,但随着旅行目的地的不断靠近,骑行者身体知觉的反复性、身体素质磨练与身体对抗式冲突等具身体验状态。(2)差异性层面,强调社会属性对于体育旅游体验的影响。研究往往关注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中观社会要素,如何对体育旅游者进行身体建构及角色认同,如2021年东京奥运会给日本带来850万的体育旅游参与者,而中国便是其中最大的旅客输出地,而由于地缘、种族、阶层等差异性,导致体育旅游者心理浸入、身体与环境互动程度略有不同,体育旅游具身体验质量评价状况也理应有所差异[45]。
2.2 体育旅游情境涉入
體育旅游具身体验源于人类“复归自然,解放人性”的美好诉求。纵观国内外体育旅游体验对象包括自然景观(如滨海、山林、冰雪等)、文化景观(如城市景观、历史文物等)和社会景观(如本土居民、社会文化等),共同构筑了吸引体育旅游者情境涉入的基础要素及现实条件[46]。目前国外体育旅游情境涉入研究较为丰富,主要聚焦于内涵勾勒、要素类型、模型构建等方面。其中,(1)情境涉入概念源于Sherif & Cantri涉入理论,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个体对某事物的短暂性关注[47]。体育旅游情境涉入以涉入理论为研究基础,阐述多重体育旅游场景下大众参与性、体验度的行为特质,此外,体育旅游情境涉入度也可用于揭示其与参与主体的需要、个人兴趣和价值取向的攸关程度。(2)体育旅游情境涉入产生是以自然景观、社会现象等物质要素为基础条件,纯粹物质要素构成了体育旅游情境涉入的客观事实,但物质要素内含的人文特质、符号价值被参与者所感知,就会催生心理获得感、地方依恋感等,从而影响参与者心理、行为的涉入程度,可见,体育旅游情境涉入是综合了物质、心理、情感等要素,并对体育旅游参与者产生差异性具身体验效果的变量。(3)体育旅游情境涉入研究以Belk购买情境模型为基础,融合物质、社会、个人、时间和任务等内容维度,研究体育旅游情境要素对参与者涉入程度及行为表现的影响机理。如体育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对个体具有吸引力时,参与者会产生地方依恋、情感认同等涉入反应,且随着参与者对体育旅游目的地依附程度加深,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则会表现出积极主动、负责任的亲环境行为[48]。可见,体育旅游情境涉入起源于个体的主观需求、旅游兴趣或价值取向等内生动因,由于体育旅游情境易融到参与者主观意识干扰而导致大众涉入程度具有弹性特征,但大众并不会因特定的外生情境而得到充分满足,往往体育旅游者行动策略、线路方案等亦随之变化。
2.3 体育旅游符号知觉
体育旅游具身体验过程是对符号实践的切身解读过程。体育主体亲身参与旅游过程,Tourist(主体)、Sight(客体)、Marker(标志)等共同构成了体育旅游吸引物符号,促使旅游者获得能动性和反思性的符号知觉,体现了人与地方自然以依附转化的互动关系。(1)主体层面。体育旅游者作为符号实践的参与主体,也是接收和解读体育旅游客体符号的对象,正如Mac Cannell所言:符号标志是关于旅游景观的信息,旅游参与者被誉为对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符号意义进行“解码”的现代圣徒。随着信息技术涌入转变了传统体育旅游符号解读,体育旅游者通过临场性或具身性的情境体验,以深化对体育旅游景观符号的认知理解,增强体育旅游标志的真实性、客观性的评价。(2)客体层面主要指体育旅游的可视性物质要素,包括景物及配套设施等。体育旅游符号标志是关于客观景物外显信息,不同参与主体根据自己利益需求及文化理念,将对体育旅游景物信息进行抽取、加工和创造等复杂变换后,便能形成体育旅游符号文化或符号标志[49]。如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赛事,借助赛事符号生产、文化表征展现等多种方式,将赛事价值内化于城市形象,形成旅游者对波士顿马拉松城市的主观印象及符号价值[50]。(3)情感层面。情感浸入是有机联结个体身体、心理及地方等的关键节点,体育旅游不仅限于听觉、视觉及触觉等具身体验,而丰富的情感、情境体验也会刺激与调节参与者的符号知觉。同时,体育旅游者在对足球、滨海、冰雪等运动特色小镇体验或消费的同时,也将赋予体育旅游符号新的形式内涵。如体育旅游具身体验过程中,参与者经由复杂的符号标志及价值的主观转换,实现对体育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判断,且随着情感浸入人脑的程度的加深而逐渐产生地方依赖、认同等情感反应。
2.4 体育旅游质量评价
体育旅游具身体验作为主体情感价值的累积,体验质量评价反映了对参与者心理累积情感的测度,因此如何采用科学手段及合理模型以有效评价体育游客体验质量,俨然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议题[51]。经由归纳总结国内外质量评价范式,发现目前应用于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理论模型,主要包括KANO模型、GM和GAP模型、HSQM 模型、ACSI模型等。本研究从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的理论基础与应用特征等方面,分别对以上模型进行阐述与分析。(1)KANO模型。基于期望差异理论,通过对体育旅游服务产品质量进行分类与识别,进而分析体育旅游者对不同质量特性的满意度、忠诚度等状况,并据此进行体育体验质量或价值判断。(2)GM和GAP模型。服务体验质量模型主要分为欧洲和美国2大学派,欧洲学派是以“服务的技术性质量及服务传递过程中的功能性质量”作为研究重点,而美国学派是以“服务的功能性质量,即质量传递过程”作为研究核心。(3)HSQM模型。从感知交互价值视角,对体育旅游体验过程进行“质量”核算,以期有效把握体育游客体验的“主观”价值。该评价模型主要源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框架[52],经由对体育旅游服务产品或服务绩效认知的测量,但未全面考虑参与者的心理预期及服务期望,即“期望”与最终感知质量的对比和调节影响作用,这将使HSQM模型实践应用层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ACSI模型。基于顾客价值视角对体育旅游体验进行质量分析,能够充分把握体育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属性[53],ACSI模型将顾客价值纳入质量评价。综合上述研究,由于体育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价值特质,并容易受到旅游活动类型及游客“一般满足线”的限制。从现有体育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相关研究来看,较为关注体育旅游体验质量、价值感知及其情感累积的过程性特征,重视冰雪、山地、滨海等旅游过程中感知环境、价值及其传导机制作用是未来质量评价研究的关键点,因此GM和GAP模型对体育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3 动向研瞻: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的通路辨识
3.1 理念深化:体育旅游具身体验优化
随着体验经济的崛起,大众参与意识和追求层次不断深化,将对体育旅游发展理念及体验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据《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7岁及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约占37.2,而2021年春节期间体育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4,则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传统体育旅游发展也存在着规模大而不强、内容粗而不精、供需对接错位等现实问题,进而容易引起主体参与积极性弱、具身体验感差、服务质量低等系列现象,导致体育旅游业难以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因此“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应“深入践行新理念,坚持创新引领、协调联动、绿色共享”等发展思路,推动新时期体育旅游具身体验范式高质量发展具有启发意义。(1)创新理念关键在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谋求新时期体育旅游具身体验新境界。通过具身理念创新、数字化技术创新、健身文化创新等,可以开辟深度个性化、品质化的体育旅游具身体验范式,可避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等体验状态,拓宽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的深度与广度。(2)协调理念促进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丰富体育旅游具身体验项目类型。如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澳大利亚体育与旅游部门、俄罗斯体育旅游与青年政策部、泰国旅游与体育部、以色列教育文化与体育部、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以及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等[54],均积极推出体育与旅游业延伸融合行动计划,丰富体育旅游具身体验项目类型,形成休闲体育旅游发展新业态。(3)绿色共享理念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互动式、协调式发展。体育旅游作为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侧重于体育旅游具身体验过程中的情感愉悦及精神满足度,因此即需要坚持“两山论”,也需要坚持“多元化”道路走深走实,以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和度、体验度、共享度。综上可见,新时代体育旅游发展要夯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参与主体凝心聚力,破解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桎梏。
3.2 动力融合:体育旅游體验价值共创
依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报告显示:全球体育旅游业正以每年14的速度不断增长(其年产值已经超过4 500万欧元),俨然成为世界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旅游市场以30~40的速度快速增长,即使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体育旅游业受到短期影响,但从清明、五一、十一等黄金周统计数据可见,体育旅游参与规模与数量正逐步恢复,且不断接近于2019年同期数值。究其缘由,体育旅游因其高体验特性而被供求主体赋予更高价值及更深期待,即通过需求方具身参与、体验感知和评价分享,及供给方模式改进、服务优化、结构合理等,从而促使供求双方共同创造体育旅游服务价值[55]。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价值共创理论调动供求主体主动性、参与性,推动体育旅游价值创造动力融合至关重要。针对体育旅游价值共创理论解读与实践探索,可从以下层面进行思考:(1)增强体育旅游价值共创意识。体育旅游作为引领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龙头”行业,必须增强体育旅游业对价值共创重要性的认识,将价值共创理念深度融合体育旅游发展目标,以有效评判新时期体育旅游业发展状况。(2)强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共创机制。明确企业、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的平等、协商关系,推动利益相关者凝聚体育旅游产品生产与服务共识,继而建立良好的协同价值共创机制,提升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协同能力。(3)坚持效益最大化价值导向。体育与旅游发展成效的最佳标准,就是参与主体体验度及满意度。因此,体育旅游业不仅需要把握多方利益最大化,还要满足顾客需要作为基本的起点与归宿,才能有效参与、共享体育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成果[56]。可见,新时期建立健全体育旅游动力融合机制,可从提升主体共创意识、加强利益协调机制、瞄准效益价值导向等着手,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体育旅游实践实现价值共创目标。
3.3 模式重构:体育旅游服务场景重塑
体育旅游新场景是数字技术与运动场景的有机融合,其侧重于体育旅游主体需求内容以及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将衍生体育旅游发展新模式、新载体。2020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了“确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模式”,如支持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旅游新业态等。可见,新时期体育旅游服务场景重塑及模式重构,需要从智慧景观建设、多元主体参与、情境氛围营造等方面综合着手,逐步拓展为体育旅游多维立体相融合的新空间。(1)智慧景区建设。数字基建为体育旅游场景重塑、模式重构提供支撑条件,如体育旅游管理者通过用户浏览痕迹及相关信息标签,可以为其提供体育旅游路线推荐及活动服务指南;体育旅游部门利用GIS系统以及LBS定位的相关数据反馈,可以随时随地监测体育旅游者的密集程度、参与频次以及风险防控等内容,从而有利于体育旅游管理部门依据监测数据对本地区体育旅游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及方案调整[57]。(2)多元主体参与。广泛吸纳社会群体参与体育旅游治理行动,如通过完善体育旅游物理空间场景,增强本土居民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以调动当地民众参与体育旅游场景体验的积极性,并有助于使其以自然、娴熟地向外来体育旅游者展示本土文化背景、传播旅游知识,发挥多元主体在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共享的功能作用,实现体育旅游场景重塑及精准高效治理。(3)情境氛围营造。通过“实体物理”以及“虚拟数字”空间的有机结合,营造促进体育旅游立体化、形象化的服务情境氛围。即在体育旅游体验全程,通过5G、VR等移动终端体验虚拟体育旅游场景,精准匹配出游前大众需求及服务预期;体育旅游体验过程中,通过借助智能平台科学规划行动路线,随时定位体育旅游的沿途景点位置、智能聆听景点文化及相关服务内容介绍;体育旅游体验结束后,参与者可以分享旅游经验、点评旅游体验、反馈完善信息。
3.4 机制协调:体育旅游体验质量保障
体育旅游体验质量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地基础内核,也成为衡量体育旅游业发展水准的重要标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质量支持委员会 (the WTO Quality Support Committee) 指出旅游质量是旅游过程的具身体验结果。新时代背景下健全体育旅游体验质量保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清单、强化基础保障、健全人才队伍、加强质量监管、提升旅游体验质量等,以推动体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1)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6〕8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等从顶层设计层面,完善投融资机制、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市场秩序、健全人才保障体系等。“十四五”时期继续完善体育旅游服务保障机制,以吸引多元主体主动参与、促进体育旅游价值共创。(2)挖掘地域资源禀赋,完善体育旅游体系。各省市自治区体育旅游资源禀赋及发展机制,依据我国“东文西武、南水北山”的体育旅游整体布局,需要因地制宜发现、挖掘、组合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质或产业特点的体育旅游产品、项目、路线,提升不同层级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及体验质量,亦不断完善各区域体育旅游服务体系。(3)培植体育旅游品牌,提升服务体验质量。以创建国家级、省级体育旅游品牌为抓手,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地域项目特色、民族体育传统、乡村旅游文化等,培植乡土体育旅游品牌、地域体育特色小镇以及滨海体育旅游景观及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等精品体育路线,推动体育旅游目的地提档升级、加速旅游体验质量提升、增强体育旅游品牌效应。(4)推进数字平台建设,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将其融入至体育旅游服务平台建设、管理运营、监督反馈等方面,提高体育旅游组织机构多样化、定制化服务能力,提升体育旅游服务效能、增强体育旅游体验质量。
4 结 语
体育旅游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载体,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状况影响着生态文明及产业发展路向。通过溯源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理论基础、把脉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焦点议题、研瞻体育旅游具身体验发展路向,系统形成体育旅游具身体验研究知识谱系,为后期体育旅游体验相关研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基础条件。此外,本研究所提及的具身体验范式、符号文化表征及服务场景塑造等内容,不仅体现了体育旅游具身体验本质特征,且契合了李克强总理所提出“互联网+旅游”发展新思路,为体育旅游体验场景化、数字化、定制化发展提供扎实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EB/OL]. [2016-12-22]. https://www.sport.gov.cn/jjs/n5039/c781833/content.html.
[2]张晓磊.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困境应对与高质量发展前瞻[J].沈阳体育学院學报,2021,40(1):16-22.
[3]方汪凡,王家宏.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37(4):12-17.
[4]黄柳婷.具身视角下的温泉旅游体验品质提升路径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89-93.
[5]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43(5):589-598.
[6]谢彦君,胡迎春,王丹平.工业旅游具身体验模型:具身障碍、障碍移除和具身实现[J].旅游科学,2018,32(4):1-16.
[7]吴俊,唐代剑.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具身理论[J].旅游学刊,2018,33(1):118-125.
[8]Uriely N. The tourist experience: conceptual developmen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1):199-216.
[9]Eagles P F J. The travel motivations of Canadian ecotourist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31(2):3-7.
[10]Goodwin H. In pursuit of ecotourism[J].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1996,5(3):277-291.
[11]Healy R G. Tourist merchandise as a means of generating local benefits from eco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4,2(3):137-151.
[12]Kurtzman J, Zauhar J. A wave in time-the sports tourism phenomena[J].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1997,4(2):7-24.
[13]Weaver D B. Magnitude of ecotourism in Costa Rica and Keny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4):792-816.
[14]Richards G.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European cultural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2):261-283.
[15]Gallagher A P, W S Yancy Jr., Swartout K, et al.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Prospective Effects of Health Goals and Motivations on Daily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J].Preventive Medicine,2012,55 (4):322-324.
[16]Alejandria-Gonzalez M C P.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Philippines: An analysis of challenges and orientations[J].Journal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ospitality & Tourism,2016,17(4):496-515.
[17]Lemelin R H, Johnston M E, Dawson J, et al. From hunting and fishing to cultural tourism and ecotourism: examining the transitioning tourism industry in Nunavik[J]. The Polar Journal,2012,2(1):39-60.
[18]Peric M. Managing sports experiences in the context of tourism[J]. UTMS Journal of Economics,2015,6(1):85-97.
[19]Howat G , Assaker G . The hierarchical effects of perceived quality on perceived value,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Empirical results from public, outdoor aquatic centres in Australia[J].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3,16(3):268-284.
[20]Pawlowski T,Breuer C,Wicker P,et al.Travel Time Spending Behaviour in Recreational Sports: An Econometric Approach with Management Implications[J]. 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2009,9(3):215-242.
[21]Prayag G, Hosany S, Muskat B,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ists emotional experiences, perceived overall image,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recommend[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7,56(1):41-54.
[22]Gardner P. The role of social engagement and identity in community mobility among older adults aging in place[J].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14,36(15):1249-1257.
[23]Martin D S, O'Neill M. Scal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A new measure of cognitive satisfaction in sports tourism[J]. Event Management,2010,14(1):1-15.
[24]姜付高,翟連林,曹萍.体验经济视角中的体育旅游与体育旅游营销[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25-27.
[25]温亚旭,孙奇.从体验经济的新视角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J].冰雪运动,2005,27(2):66-68.
[26]郑旭东.体验经济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7(2):286-287.
[27]李文秀. 体育节事旅游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28]曹亚东.基于体验经济的体育旅游消费与营销战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5):29-30.
[29]陈绍艳,杨明.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体育旅游与体验营销[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32-34.
[30]孙丰念.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的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6,35(11):214-215.
[31]赵新平.体验经济与体育旅游产品及体育旅游产品体验[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6(2):53-55.
[32]刘旭东,孙庆祝.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沙漠类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以宁夏沙漠体育旅游项目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2):122-125.
[33]雷波.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模式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40-44.
[34]汪子文,邓建伟,高嵩.感知价值视角下体育节庆旅游体验研究——以潍坊国际风筝会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3):22-27.
[35]耿松涛,李恒云.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体育赛事旅游者消费决策行为研究:一个概念研究框架[J].体育科学,2012,32(11):27-33.
[36]岳贤锋.旅游期望理论对体育旅游消费动机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6):679-682.
[37]卢长宝,王传声.“互联网+”与体育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时空关”的概念性框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2):72-80.
[38]柳志生,邓建.山地体育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35(7):105-109.
[39]邵凯,冯文昌.社会行为下的体育旅游冲突研究:结构、功能、程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1):97-102.
[40]冯文昌,邵凯.情境与根源:社会互动中的体育旅游冲突行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3):116-122.
[41]王恒利,张瑞林,李凌,周文静.女性参与冰雪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3):44-52.
[42]卢长宝,郭晓芳,王传声.价值共创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创新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6):25-33.
[43]樊友猛.旅游具身体验研究进展与展望[J].旅游科学,2020,34(1):1-19.
[4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5]Altunel M C,Erkut B. Cultural tourism in Istanbul: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tourist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lvement and recommendation intention[J].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2015,4(4):213-221.
[46]赵刘.理解——旅游体验的生存之维[J].旅游学刊,2021,36(4):136-146.
[47]Richins M L,Mcquarrie B.How Enduring and Situational Involvement Combine to Create Involvement Responses[J].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992, 1(2):143-153.
[48]程文广,王宁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对居民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地方认同、自然共情多重中介效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5):79-89.
[49]陈岗.旅游者符号实践的概念框架及其动态分析[J].旅游学刊,2018,33(11):66-74.
[50]许春蕾,周家婷,王苏凯.波士顿国际马拉松旅游形象建构与意义表达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20(10):105-110.
[51]Lee S, Lee H. The effect of experience quality on perceivedvalue, satisfaction, image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water park pa-trons: New versus repeat visit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5,17(1):82-95.
[52]Oliver R L. Whence consumer loyalty?[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9,63:33-44.
[53]Otto J E, Ritchie J B. The service experience in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1996,17(3):165-174.
[54]杨强.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机制与重构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7):3-9.
[55]王玖河,劉琳.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机理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量化分析[J].企业经济,2017,36(2):73-81.
[56]苏建军,关丽,王新敏.价值共创视阈下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J].辽宁体育科技,2021,43(4):29-34.
[57]董亚琦,李伟,郭铜樑,詹晓梅,钟建伟.大数据助推体育旅游发展价值及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5):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