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2-04-14王俊一

湖北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加工业襄阳农产品

王俊一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武汉 430000)

目前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 年农产品加工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超过40 万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 万亿元以上,与农业产值比达到2.3∶1。2018 年中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 万亿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 万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襄阳市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总量位列湖北省第二。作为农业大市的襄阳市,全市粮食产能占全省近1/5,占全国近1%;农产品加工业2020年产值达1 262.7 亿元,占全省1/7。

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何安华等[1]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总结出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率偏低、研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产品质量存在隐患、空间趋于分散、整体竞争力不强、外资涌入形成冲击这些问题。许佳等[2]指出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企业创新投资不足、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赵艳秋等[3]提出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创新体系不健全,经营者观念保守,创新人才普遍缺乏,创新资金融资困难。

对于农产品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张翎红等[4]提出大力推进科技与农业产业联合,并推进精深加工。吉小娴等[5]对农产品加工上市企业竞争力研究后提出要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创新研发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Thi 等[6]提出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农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唐明霞等[7]研究认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人才以及技术创新,要加强多类型人才队伍建设。冯伟等[8]认为中国的大宗农产品加工产业需要向农产品的优势原料生产区布局。杜霖春[9]提出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在信息时代品牌效益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杨兴龙等[10]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企业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闫福俊[11]提出税收政策有利于改变传统农产品加工方式,转变为多元化、集中化的加工方式,使市场秩序更稳定。田慧[12]提出当前税收政策对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应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进行完善。李琦[13]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能够对龙头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盛豪[14]提出要加深价值链嵌入程度,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尽快打造龙头企业。刘妍等[15]实证研究得到农产品出口质量整体上能显著促进产业升级。

1 实证分析

1.1 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现状

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发展的不错,对工业经济、农民就业、县域经济与财政都有重大贡献,但不足之处也很多,精加工少、龙头企业少、知名品牌少、特优产品少。

1.2 数据说明

首先确定使用总产值对湖北省襄阳市的经济情况进行衡量,用字母Y来表示。通过观察具体数值趋势,可以了解到湖北省襄阳市依照年度的变化增减趋势、变化速度等。

采用从业人数指标来衡量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力供给情况,用X1来表示。规模以上企业数(家)指标用X2来表示,规模以上企业的增加对生产水平与产业间竞争力都有影响,也同样体现政策的扶持情况,企业数的增加代表资源的分配减少。襄阳市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用X3表示,固定资产对于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利税总额(亿元)用X4表示,衡量企业一定时期内税收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城镇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用X5、X6表示,居民收入的提高使居民的需求提高,分别以农村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分析两者对农产品加工产品的需求不同,以此得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调查得到的数据见表1。

1.3 模型与参数估计

为了得到这些变量对于总产值的相关关系,将表1 中的数据输入到SPSS 软件中,得到总产值与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数(万人)、襄阳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家)、襄阳市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利税总额(亿元)、襄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襄阳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元)等的相关矩阵散点(图1)。观察图1 可知,Y除了与个别点有异常现象,其他均存在一定线性关系,说明可以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从而得到各变量对于总产值的影响。

如图1 和表2 所示,总产值Y与利税总额(亿元)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与襄阳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家)在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初步将模型公式设定为:

图1 变量相关分析矩阵散点

式中,μ为误差,运用SPSS 软件对表1 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根据表3 可以得到初始模型如下。

表3 总模型回归系数

其中,R2= 0.950,F= 6.396。

2 结果与分析

从模型结果来看,从业人数因素的增加对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说明从业人数的增加对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利并且影响较大,证明了襄阳市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需求较高。综合图1 可以发现,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的增加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说明规模以上企业数的增加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技术的创新、产业品牌的打造等都有利,能有效促进产业发展。虽然模型结果为负数,但综合图1 可发现,襄阳市农固定资产投资与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具备一定的线性关系且基本呈正比,说明该因素的增加对产业发展起促进作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都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对于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利税总额模型结果为正,表明利税总额上升有利于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承担足够多的社会义务能够打响产品品牌、维护企业形象、得到更多政策及资金扶持,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从模型结果上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正面影响,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却相反,说明对农产品加工产品的需求主要来自城镇,农村居民需求较少。

2.1 模型检验

2.1.1 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优度是指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度量拟合优度的统计量是可决系数(亦称确定系数)R2,R2最大值为1。R2的值越接近1,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好;反之,R2的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差。从模型结果可知该模型的测定系数为R2= 0.950,并且0.950 接近于1,说明襄阳市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中有95.0%的部分可以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数(万人)、襄阳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家)、襄阳市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襄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襄阳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元)、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利税总额(亿元)的变化来合理解释,故拟合优度检验通过。

2.1.2F检验F检验是一种在零假设之下,统计值服从F分布的检验。其通常是用来分析超过1 个参数的统计模型,以判断该模型中的全部或一部分参数是否适合用来估计母体。其计算过程就是先计算样本标准偏差的平方,即S2=∑(x- -x)2/(n- 1),2组数据就能得到2 个S2值,F=S2/S2′,F值与查表得到的F表值比较,如果F

假设给定显著性水平α= 0.05,通过查表得到F0.05( 6,9 )= 3.37。从模型结果可以得到,统计量F= 6.396 >F0.05( 6,9 ),差异显著,于是F检验通过。

2.2 结论

通过收集襄阳市2012—2020 年的数据,分析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数、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襄阳市固定资产投资、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利税总额、襄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襄阳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 个因素对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影响,得到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劳动力、品牌打造、科技创新、政府支持等方面都还有提升空间,这也反映出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2.2.1 襄阳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 襄阳市农产品驰名商标有31 个,但缺少知名品牌。虽然襄阳市品牌建设不断发展,但是真正能够在湖北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行业知名品牌很少,一方面企业自身品牌意识不强,广告投入较少,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农业品牌的支持相对乏力。

2.2.2 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 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加工率近30%,“稻谷打成米,小麦磨成面,菜子榨成油”的传统局面虽在扭转但还不足。精深加工是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短板,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生猪、特种花生、油菜等部分行业原料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精深加工的提高对利润的提高也有较大影响。

2.2.3 企业融资困难 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粮油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企业必须在农产品收获季节购进大量原材料,集中收购的流动资金需要量大,但贷款困难,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银行贷款受限。企业为了融资,不得不引入担保、保险等第三方机构,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受银行贷款政策变化的影响,部分企业新建项目的后续贷款出现抽贷断贷,项目无法发挥效益。如中兴绿色日处理小麦600 t 专用粉生产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为后续想要贷款非常困难,导致项目进展受到很大影响。

2.2.4 政府扶持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发展有促进作用,说明企业发展还是需要政府予以更多扶持。虽然政府这些年已经不断采取政策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助力转型升级,但在政策支持上依然存在不足,资金投入不够。政府与企业对农产品加工创新的投入缺乏,人才引进不足。

3 建议

3.1 协调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问题,给予优惠政策

建议政府与银行合作,共同出资建立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支持农业企业融资;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最好可以由政府每年出资对重点农业领域、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科技提升、设备更新改造等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2 做好品牌培育,优先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关键,能够引领带动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政府应强化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和金融支持。实施龙头培育、基地建设、标准建设、协会(合作社)建设、宣传推介“五大工程”,重点培育襄阳牛肉面、襄阳大头菜、襄阳高香茶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市级财政每年预算一部分农产品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品牌建设、品牌奖励和工作经费。政府可以提供一部分预算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品牌建设、品牌奖励和工作经费。

3.3 全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精深加工是襄阳市的短板,也是以后需要主攻的方向。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当前附加值较低,应多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制订重点发展精深加工的政策措施以及战略合作计划。可以加大对果品、蔬菜、茶叶、菌类、中药材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开发力度,积极研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的加工食品和物美价廉的非食用加工产品。对襄阳锅巴、卧龙山药等特色农产品继续发展其潜力,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将小产品做成大产业。

创新是一切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因素,目前襄阳市虽然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但仍有欠缺。政府应给予创新足够的资金,给予优惠政策引进人才。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发展山药面条、山药酒、麦冬茶等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深入研发小麦专用粉制品,开发麦冬、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加工。多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让资源可以循环利用,使产品能够增值。

猜你喜欢

加工业襄阳农产品
襄阳市第七中学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