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许交通轴建设对沿线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2022-04-14李中轩李旭鑫
李中轩,李旭鑫
(许昌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2017年11月20日,河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新郑机场至许昌市城际铁路许昌段,并于2017年12月正式动工,预计2022年底完成[1].此外,许昌到郑州航空港自贸区的快速高等级公路已于2019年10月建成通车.届时,加上已有的高铁、普铁、高速、国道等交通线,郑许之间将形成综合性交通体系.这将加速郑许之间社会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推进许昌与郑州之间的产业融合,促进郑许城市功能的差异发展.关于地域空间组织的重构研究,相关文献以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为基础,认为交通网的优化将加速沿线生产要素的集聚及扩散[2];而且交通网络的复杂化和网络化将对区域内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施加影响[3].另外,交通网络的密集化会促进旅游城市客源市场的有序扩张,并逐步优化客源结构与客源周期[4,5].
许昌市是河南省工业布局的重要节点,主要产业集聚区包括中原电气谷、魏都产业园、尚集产业区和长葛产业集聚区等[6].郑许城际交通轴的建成使用将进一步驱动这些分散的产业节点实现空间迁移,并以郑许交通束为主要产业发展轴线形成新的产业空间体系,这为许昌产业空间组织的优化和新型产业的构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分析当前郑许产业空间组织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增长极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以郑许综合交通轴产业带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交通轴对其周边地区产业要素的极化作用和产业空间组织的重建方向,并提出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建议.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区域概况
根据郑(州)—许(昌)融合发展纲要(2016年)的规划目标,从新郑机场到许昌高铁东站将规划建设城际轻轨,以加强郑州到许昌(以下简称“郑许”)之间交通融合的等级和层次,该交通轴线将成为郑许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走廊.研究区域的南端起于许昌东站、北端终于新郑国际机场,南北距离约为58.3 km,涵盖区域包括许昌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安区小召乡、长葛市大周镇、老城镇,以及新郑市一部分,总面积约为134.6 km2(图1).目前该交通轴线中的许昌至新郑机场的快速干线公路已经通车,城际轨道交通正在加紧建设.该交通轴线建成后将对许昌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安区和长葛市的产业空间组织产生积极影响.
1.2 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许昌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的产业空间组织现状:(1)选择郑许交通轴沿线的中原电气谷、尚集产业区、魏都产业园和长葛市产业集聚区,走访许继风电公司、远东传动集团、京久发制品公司、腾飞市政工程机械、森源电器、易和电器和鸿舟车业等重点企业,考察企业的产品类型、技术研发、产业规模和发展规划,了解其在省内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市场竞争力.(2)用核心—边缘理论解释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同时,利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区域产业空间组织发展轴线的演化特征,以及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图1 郑许交通轴系统示意图
2 郑许产业轴线产业发展现状
2.1 郑许产业轴线产业组织现状
郑许现有交通轴线主要包括京广铁路、京广高铁、郑合高铁、京港澳高速(G4)、107国道以及许港快速通道等.再加上正在建设的郑许轻轨,形成了郑许交通体系,如图1所示.郑许交通轴沿线在许昌段布局有中原电气谷、魏都产业园区、尚集产业聚集区和长葛产业集聚区,如图2所示.
图2 郑-许产业轴线的发展现状
在图2中,中原电气谷主要产品包括风电设备、电力装备、智能输电装备等产业链.魏都产业园集中了电子电器、建筑材料、机械加工、发制品加工以及现代物流等中小型企业120余家,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尚集产业集聚区以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制品产业为主导,其中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和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同为上市公司,二者分别是国内最大的传动轴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发制品生产基地.
在长葛市境内分布有大周和长葛市两个产业集聚区.大周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废旧金属循环加工业,已成为以再生铝、再生铜、再生不锈钢为主的有色冶金基地.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则以食品加工、硬质材料、机械装备制造为支柱产业,拥有众品食业、森源电器、黄河旋风三家上市公司和奔马、鸿舟、须河等轻型汽车生产企业,电器制造涉及中低压开关成套设备、元件及其配件、SAPF有源滤波装置等电力电子与智能电器设备等.
2.2 郑许产业轴线的区位优势
郑许交通轴与郑许产业轴高度重合,综合交通体系要素流动效率的提高将凸显其区位优势.《“郑许一体化”发展规划(2019—2035)》已经把郑许交通轴作为郑许一体化产业发展的主轴线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将形成以智能制造、电子电器和现代物流为主的“产业转型新高地”.而鄢陵的花卉产业集聚区是郑许地区的生态文明和康养功能示范区,大周产业集聚区则是现代循环经济产业功能区,符合新时代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3R原则”.
郑许交通轴沿线目前集中了森源、许继、黄河旋风、众品、远东传动、瑞贝卡等大型制造业骨干企业,已形成集聚型增长极.许昌市拥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生产体系[7],借助毗邻郑州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电子电器、机械装备、医疗器械、冷链物流等产业,对接“一带一路”产业发展战略.根据区位近邻效应,长葛产业区与新郑空港产业圈的核心产业形成配套格局,按照“组织优化、梯度推进、突出特色、创新优先”原则,引进和培植智慧制造、创新制造产业链,建设智慧型产业集聚区.自许昌市全力推进“智造之都”以来,全市智能制造占工业的比重达到40%[8].这将有利于许昌市域内的产业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统一开放的信息化平台,促进产业空间组织的内部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3 郑许交通轴对沿线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郑许综合交通轴的形成与完善为沿线产业布局和要素流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根据增长极理论,新建交通轴对产业空间的影响表现在:极化效应、重整效应和增值效应,其作用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郑许交通轴对沿线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3.1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
增长极在形成初期以极化效应为主,增长极自身的乘数效应能够吸引周围地区的优势资源回流.因此,郑许交通轴沿线的要素集聚将拉动轴线邻近地区产业群的快速形成.要素集聚过程将在区位、交通、物流、人才、资金和信息交互等方面形成新高地,这些要素将围绕本区的核心产业和特色企业,分别在研发、制造、销售、物流等方面完成智能化信息化升级,从而实现先进制造业的革新.从产业演化阶段视角来看,这是本产业轴线演化的第一阶段.
3.2 新建交通轴对其沿线产业组织的重整
郑许交通轴的建设和完善将促进产业空间逐渐向交通轴沿线3~5 km范围内迁移(图4).地理空间的邻近效应决定了郑许交通轴沿线企业的空间布局将以近邻布局为原则,重新规划区位,以节约时空成本.复合型交通体系将形成区位“拉力”,这种拉力会吸引分散分布的企业向交通轴附近集聚,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该时期是郑许产业轴发展的第二阶段.为迎合产业升级和现代制造业发展政策,区内的骨干企业都出台了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力图实现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而新产业、新业态将成为郑许产业带的先导性增长极.因此,郑许产业带应提前布局,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筹备建设高科技产业孵化平台,以形成产业群落.
图4 郑许交通轴沿线产业空间的重构
3.3 新建交通轴的增值效应
郑许产业轴体系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在形成产业群落的基础上注重技术与文化创新的增值效应.主要包括:①产业集聚,实现空间增值.郑许产业轴线的形成将增强产业空间组织的吸引力,促进形成专业化的产业空间组织,加速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链.②交通便捷,实现效益增值.郑许交通轴为沿线产业集群的融合提供了通道,通过空港自贸区打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融通.③人才集聚,实现智力增值.随着产业群创新平台的搭建和孵化企业的培植,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将是产业带的主要亮点.④低碳环保,实现生态增值.“绿色生产、低碳物流”将贯穿于整个产业链,通过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模式来实现生态增值.
4 产业空间组织的规划建议
4.1 综合规划,建设复合型融通网络
完善现代交通体系,促进郑许产业轴的空间优化.各个产业空间组织的内部应建立起综合性的管理和服务平台,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加快各产业之间的联合发展.推动企业生产的过程优化、决策优化、结构优化,依托移动互联网建设,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基于5G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智慧型园区,做到线上线下实时服务,建成智慧型产业园区.
4.2 突出特色,推进既有企业升级改造
产业空间组织应结合目前的产业基础、资源特征及产品市场趋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引进现代产业链,提高科技研发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产业之间形成互补发展、配套生产的经济格局,加快创新发展的脚步,努力发展高端产品制造业.
4.3 对接“一带一路”,开拓国际市场空间
郑许产业区内已有人造金刚石、假发、电力装备等产品远销海外,基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郑许两地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发展节点,各企业应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消费市场,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4.4 组团布局,构建沿线产业集群
郑许交通轴线的建成和“郑许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将加速郑许产业轴的形成.郑许产业轴由于其独有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增值效应导致区域性经济要素的快速集聚,即区域发展进入极化阶段.除了原有的产业群,在产业政策和消费市场的导向下,郑许产业带将集聚新产业、新企业、新平台,经过市场选择和空间重整将形成新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