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2022-04-14董子婧戴鑫滢周秀芳史霁翔
董子婧 杨 超 戴鑫滢 周秀芳 史霁翔
一、引言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依据现行标准,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路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凝聚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高校就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在脱贫攻坚这项系统工程中立足于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贵州省贵阳市36所高校中有比较、有重点地选取11所代表性高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各个高校官方公布的网页信息、新闻报道、扶贫报告等资讯进行案例分析,辅以访谈调研,厘清高校精准扶贫的逻辑起点,从普遍性与特殊性出发,探究高校精准扶贫的实践模式,发现现行扶贫模式的不足并拟定相关创新性对策建议,为建立长期有效的高校扶贫机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助力高校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之中。
二、高校精准扶贫的逻辑起点
“十四五”规划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以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基于宏观层面现行政策的实施,以及微观层面防止返贫和解决贫困代际问题的要求,本研究认为,高校精准扶贫的逻辑起点在于:高校是扶贫的“供给方”,贫困地区是扶贫的“需求方”,高校拥有教育、治理、科技、医疗等资源,具有精准帮扶的资源禀赋,能够整合分散化的优势,将扶“智”、扶“制”、扶“产”、扶“危”纳入一个统一体,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主体的供给端扶贫机制,打破“输血式”的扶贫格局,精准提供扶贫资源和服务,促进扶贫对象所处的需求端与高校扶贫供给端的有机联动和精准对接,形成供需主体关联循环体系(见图1)。
图1 高校精准扶贫逻辑示意图
三、高校精准扶贫的实践模式
(一)高校精准扶贫实践模式的普遍性
1.以“定点扶贫”为起点,凝聚高校扶贫合力。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统筹安排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并对其进行监督、考核与评价,各高校党委及责任部门在校内做好工作部署,扶贫工作者承接扶贫工作落实至扶贫点,在整体上形成“总系统带动子系统”的格局。在此框架下,多方高度重视、层层落实、精准发力,又进一步衍生了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一院一品”、校农结合等具体有效的扶贫措施,总结出定点帮扶的宝贵经验,打开了高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2.以“校农结合”为推手,力促产销精准对接。校农结合是贵州省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的创新性扶贫路径,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贵州省全面启动校农结合定向采购农产品工作,将省域内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对农产品的需求同贫困县、贫困村的农产品供给精准对接,力促产销匹配机制到村到户到人,让贫困群众的“菜篮子”直通学校食堂的“菜盘子”。校农结合是灵活的而非僵化的,在工作落实过程中,高校基于已有的扶贫工作经验和对口帮扶点贫困情况的特殊性,不断开拓农产品直通直供直销的创新渠道,发掘高校扶贫的新路径。
3.以“培育产业”为关键,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良性循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以“产业”为中心,农户、企业、高校、政府四大主体共同作用、相互协作的四螺旋模型是高校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高校在扶贫工作中联合各方力量,在产业扶贫中融入以知识、智力、科技为代表的新型投入要素,检验了四螺旋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二)高校精准扶贫实践模式的特殊性
1.综合类高校:“校院联动特色发展”模式。综合类高校人数规模较大,所辖学院众多,学科门类齐全,在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自主性强,发挥空间较广阔。立足禀赋优势,贵阳市综合类高校通常将扶贫工作分成学校与学院两个层级,学校总揽部分具有规模效应的项目,或统筹部分跨学院的项目;学院则独立开展具有学科专业性质的项目,展现特色专长,学校、学院双线联动,助力脱贫。作为省内代表性的综合类大学,贵州大学在学校层面精准把握贞丰县、榕江县与平塘县大塘镇3个帮扶点,积极打造“校农结合2.0”项目,大力推广“博士村长”计划,组建由专家领班的产业服务团队;在学院层面则重点落实“一院一品”行动计划,让学院在扶贫工作方面各展所长,各显神通。
2.医学类高校:“扶医培产专利助农”模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影响脱贫工作可持续性的重点问题,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贫困地区长期以来面临着医疗基础设备老旧、医疗人才不足、医疗资源匮乏等难题,医学类高校利用自身学科优势,整合各方医疗资源,推动“救济式医疗扶贫”到“发展式医疗扶贫”模式的转变。贵州中医药大学立足其专长,直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对口帮扶普定县中医院过程中探索出“托管+帮扶”模式,强化了普定县中医院硬件设施、完善医院环境,提高了护理团队业务素质、提升医院组织管理水平,培养出一批留得住、能干活的基层医务人员。由此,普定县中医院与5家乡镇卫生院建成医疗服务共同体,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格局。
3.师范类高校:“育才为本送教下乡”模式。“扶贫必先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着眼于贫困地区幼师人才培养工作,是乡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促进者。至2019年,学校凭借“幼师国培”项目累计培训乡村幼儿园转岗教师、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园长、卫生保健人员、保育员等31 291人次,通过“送教当地”指导一线乡村幼儿园教师9 468人次,还创立了“精准脱贫班‘3+3’”联合办学模式、开展“3+3”中高职贯通培养计划,有效优化了当地学前教育师资配置,为当地送去“源头活水”。贵州师范大学在决战脱贫攻坚“十大行动”中重点推进脱盲再教育和推普脱贫攻坚行动,编写、印制并发放《贵州省脱盲再教育培训手册》,对省内农村地区及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非在校生中贫困群体进行脱盲教育,着力减少精神贫困、文化贫困的发生,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领域发展。
4.职业类高校:“订单培养技能导向”模式。职业类高校培养方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其资源禀赋对于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提升具有“短平快”的效果。贵阳市职业类高校主要采取三种创新性扶贫方式:(1)高职帮扶中职。立足“9+3”高职帮扶中职提升高质量办学文件,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选派专职教师挂职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指导学科建设,构建“一档双师三落实”学生职业成长新机制。(2)以技能提升为导向。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探索“广资助+塑品格+传技能+实帮扶”的职教扶贫模式,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技能培训队”赴从江县加勉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订单式”育人路径。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拓出“企业主导、政府支持、学校协同”的政、校、企、地合作的新模式,组建精准脱贫班,由政府引导建档立卡贫困生到学院就读,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订单式”进行人才培养、对口就业,切实解决贫困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进多方受益。
四、高校扶贫现存不足与创新性对策建议
(一)当下高校精准扶贫不足
高校扶贫工作已然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扶贫模式,但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1)部分扶贫项目缺乏战略性、持续性与长效性。一批高校已树立了长效扶贫思想,但仍有部分高校的部分扶贫项目是“一次性”的,不利于被帮扶地民众自我发展、摆脱“等靠要”思想。(2)人文社科类院校在扶贫工作中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人文社科类院校侧重于学生精神层面的塑造,以人文素养与理论教育为主线,在现阶段扶贫工作中较难与农村减贫的现实需求相一致,但这并不意味人文社科类院校在扶贫工作中无“用武之地”,其着力点还需在扶贫实践中进一步探索。(3)各高校在扶贫工作中缺乏沟通与互助。“联动”是高校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高校要与各级政府、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更要与兄弟高校齐心共进,目前从区域整体的视角出发,高校之间尚未形成联动体系。(4)高校产业扶贫的良性循环还需进一步巩固。发展扶贫产业是为了帮助扶贫地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获得经济发展,而产业进一步发展升级离不开完备高效的产业链支持,扶贫工作中培育的产业仅聚焦于单一环节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帮助扶贫产业建立起产业链的产销良性循环,扶贫产业很容易出现“一扶就上马,一扯就散架”的状况。
(二)创新性对策建议
1.对接乡村振兴,积极建设高校长效扶贫机制。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拉开序幕,高校应秉承“久久为功”的扶贫思想,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减少、杜绝“一次性”的帮困活动,强化帮扶工作的持续性与长效性。重点发展“授人以渔式”的扶贫产业,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相衔接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贫困区自生发展能力,激活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在巩固脱贫成果时还应加大监测力度,时刻预防“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学返贫”等增量贫困的发生,做到帮扶脱贫不返贫。
2.培育精神文明,发挥人文社科高校扶贫优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续衔接进程中,物质层面是否脱贫是评估扶贫工作成效的主要考核指标,而精神层面的贫困因不易测度、量化而被忽视。随着乡村振兴序幕拉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提升,人文社科类院校的优势也随之展现: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扶贫地编撰乡村治理规划,通过乡规民约来引导村民构建合作理念与家乡认同感,培育乡村文化共同体;立足省情,着眼少数民族文化推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扶贫事业添砖加瓦。
3.凝聚高校力量,着力构建多校联动扶贫体系。省域内各贫困地的贫困情况与致贫原因具有一定共性,不同高校从扶贫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通互鉴的。各高校扶贫工作单位可以合作搭建专用于互通信息、分享经验的互联网平台,成效较好、具有示范作用的高校扶贫工作单位可以发布经验文章,为受此困惑的高校提供解决思路。除此之外,各高校扶贫工作单位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选择性地公开披露研究项目、实践技术,线下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等,多层次、多维度地降低扶贫工作“单打独斗”“散兵游勇”的难度与学习成本,提高扶贫工作质量。
4.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业链步入良性循环。在产业扶贫方面,高校应帮助扶贫产业形成稳固健全的产业链。产业扶贫不能仅限于完成扶贫任务,而需目光长远、视野广阔,既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延展扶贫地扶贫产业链的产销良性循环,更要“长短结合”促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例如产业扶贫“四联四带”,借助企业力量,确保贫困户融入扶贫产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全流程,实现产业发展的共生共享共营共赢;打造符合当地生态特点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发展旅游业,建设集农业观光、生态休闲、研学共建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产业链稳固健全,实现多维融合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精准扶贫视角下地方高校扶贫模式创新问题研究(2020106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