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彩与国画的交融:宗其香绘画艺术的表现

2022-04-14黄晓莲

艺术品鉴 2022年6期
关键词:夜景水彩水彩画

黄晓莲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一、宗其香绘画艺术共通性的影响因素

任何一位画家都会受其所处的社会影响,被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纵观宗其香的一生(1917-1999),他出生的时候,美术教育的基础课大都以西方绘画的方式教授,课堂上学习绘画的素描关系,明暗调子,倡导静物写生等具象写实的训练手法。当时水彩画正传入中国不久,处于逐渐被推广阶段。因为水彩画工具便于携带,易于写生,和传统的中国画有一定的共通性,被国人容易接受,所以,水彩发展逐渐向国画融合。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国画,在清初“四王”的影响下,一味地追求摹古风格,国画的发展进入了一定的瓶颈期,而水彩画的传入为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两者因其绘画材料相似,互相交融,共通有无。画家宗其香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出生,他笔下的国画和水彩相互共通,是在当时大的社会背景下的选择。

宗其香绘画艺术的共通性,还和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其幼年丧母,从小被祖母照顾,父亲是一位画匠,在父亲的影响下,临摹研习传统中国画,其中,以王原祁的画最受宗其香喜爱,这为他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宗其香12 岁时,被祖母省吃俭用攒下的钱送去私塾学习绘画,在那里他接触的是水彩、写生等西画教学体系。高小毕业后因为家贫,他被送去工艺品店当学徒,这期间他有自己的收入,除去生活必需品,其余的钱全部被他用来购买画册,业余时间认真自学临摹。宗其香是幸运的,他少年成名,天赋异禀,靠临摹画谱自学成才,其年少未及弱冠时期所画作品两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被邀请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选购其作品,轰动一时。他自身勤奋,有幸得到了徐悲鸿先生的指导,并紧随徐悲鸿中国画改良道路的步伐。他曾说过:“我将永远沿着老师指引的这条路前进。”宗其香绘画艺术的共通性得益于他对传统国画的研习,也改变与徐悲鸿先生的引导。

二、宗其香水彩与国画的共通性

水彩与国画的绘画媒介都是用水设色,在两者绘画之中,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水彩画广义上可以称为水性材料绘画,甚至于包含国画,但我们这里的水彩指的是狭义上的水彩,发展于十五世纪的英国,近代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水彩绘画。水是水彩画的创作的灵魂所在,起到调和水彩颜料,衔接整个创作画面的作用,可以说,一幅成功的水彩画作品,必然对水运用达到了绝佳的境界,水彩画的特点就是水味十足、色彩灵动、水韵生动。水彩颜料随着水的流淌,通过画家们有意识的控制引导,在不同的水彩纸上产生不同的肌理感,水与色的偶然碰撞是水彩画创作最重要的趣味,如果把水彩画比喻成人的话,那么,水便是水彩画的血液,水可以冲淡、洗涤、虚化色彩,使画面达到绝美的效果。同样在中国画中,也非常注重水的运用。王维曾说:“夫画到之中水墨为上,顾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而吴道子亦非常强调在笔墨基础上注重水的融入,可以创作出神韵超逸的作品。清代《画谭》中记载:“墨法在于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由此可见水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亦是至关重要。水彩和国画在对水的运用上是共通的,在宗其香的水彩和国画作品中,就充分体现了用水的共通性。宗其香的水彩作品和国画创作都立足本土,二者在艺术手法上共通。中国的水彩画家立足本民族视野,注重和传统中国画的借鉴融合。李剑晨在《中国水彩画史》的序言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明清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水彩画传入中国,住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同时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孕育出具有中国民族精神、民族气质和中国艺术情趣的新的水彩画——中国水彩画。”这充分表现出中国水彩画家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追求,而中国画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代表,无疑会和水彩画碰撞出灿烂的浪花。宗其香的水彩和国画在艺术手法上互通,如《戴皮帽的老人侧面像》(图1)为水彩人像,《领航员廖三章》(图2)为国画人像,两幅作品在不知道画种的情况下很容易混淆。《戴皮帽的老人侧面像》这幅水彩人像作品,吸收了传统中国画里的点、染、勾等笔法,而背景没有任何装饰,借鉴吸收了国画里面的留白技法表现。而《领航员廖三章》这幅中国画人物肖像则画出了水彩画的味道,画面的人物面部塑造立体,骨骼肌肉明显,西画特征跃然纸上。宗其香的很多作品似水彩非水彩,似国画非国画,两个画种在他的笔下互通有无,不辨雌雄。

图1 《戴皮帽的老人侧面像》水彩28x20.5cm 1955年

图2 《领航员廖三章》国画43.5x29.5cm 1955年

宗其香将水彩的写实技法和传统中国画的写意境界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彩画发展到中国,必然要接受中国传统美学的熏陶改造。在中国美学中意境是核心,中国画讲求气韵生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追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意境。宗白华对意境进行了深刻的解释:“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宗其香的水彩作品中,不仅仅追求西画的写实,更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运用到了画面中。在《建设中的北京展览馆》(图3)这幅水彩作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国画笔法,更是把国画的写意搬到画面中来。画面近景的人物均是三两笔带过,大家热火朝天的对北京展览馆进行建设,中景是钢筋水泥,展览馆的雏形还未完成,但是,人民建设的热情溢出画面,从其中可以明显看出画家的国画用笔功底,远景则采用国画水墨的大写意方式去处理画面,和近景、中景的写实形成虚实对比,更加突出画面的主题。在宗其香的其他水彩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有着国画写意的影子。同样,在宗其香的国画作品中,也充满了写实的塑造,画面主体或多或少都会有素描关系,这和他接受的西式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图3 《建设中的北京展览馆》水彩31.3x42.9cm,1954年

宗其香融合水彩与国画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宗式夜景山水。宗其香属于最早用西方绘画改造中国山水画的画家并且取得了成功。这要感谢他的老师徐悲鸿先生,宗其香曾把自己的夜景水彩画寄给徐悲鸿,得到徐先生的赞美和建议:“古人画夜景只是象征性的,其实并无光的感受,如《春夜宴桃李园图》等,你是否试以中国画笔墨融化写生,把灯光的美也画出来?”,自此宗其香走上了水彩和国画相融合的不归路。他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终于成为一代山水大家,他独创的夜景山水影响了许多人,诸如李斛、徐希等许多画家。在他的夜景山水中,融合了水彩的透视、构图等,如《山城之夜》(图4),在这幅作品中,传统的国画透视改成了水彩中的近大远小,他的夜景船只采用几何剪影得到形式,同时,在光影上面借鉴吸收了西方印象派的光色处理方式,此幅作品保留了国画的钩皴笔法,利用朦胧的云气、雾气,拉开画面的空间,笔墨言简意赅,表现出来山城的灯火明灭,楼阁参差等。可以说他的夜景山水是他绘画艺术共通性的典型代表。

图4 《山城之夜》国画48x71cm 1944年

三、宗其香的绘画艺术价值

宗其香终生致力于中国美术的变革,他对中国水彩画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是首批中央美术学院水彩系主任及调干班导师,他教授了许多学生,为学生们认真的讲解水彩画,传播水彩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法,他受西方绘画影响,经常带领学生们外出写生,深入生活,打破传统摹古的习气,让学生学习光与色的基本变化规律,并且对水彩画的理论和教学大胆尝试,尝试自制发明袖珍水彩绘画工具,方便学生外出写生。这就是现在各种便携水彩写生工具的雏形。这种不断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们认真学习。

宗其香在中国山水画方面更是大胆创新,突破传统,可以说是“西画东渐”的成功范例。其所创立了宗式夜景山水,影响了大批中国画家。嘉陵江夜景水墨画,是他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徐悲鸿先生盛赞:“昔之言笔墨者,多言之无物,今宗君之笔墨皆包含无数物象光影,此为中国画之创举,应大书特书也!”宗其香促进了中国画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美术的发展,使得中国画在大的历史舞台上跟上了时代潮流,他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宗其香从事在中国画教学的第一线。他的教学主张以独特的彩墨写实画法为主。他把西方的色彩光影效果,通过毛笔在宣纸上画出,打破了程式化的传统中国画造型方法与设色技巧,他国画作品富有张力,墨色真切动人。他在教学中不囿成法,现场指导,亲自示范,为现代的中国画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结语

宗其香于80 高龄依然跋山涉水,笔耕不辍,他经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其乐无穷”。老先生如此勤奋,实乃吾辈之楷模。当今社会物欲纵流,我们后辈要坚守本心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坚持绘画。

除此之外,精神的满足非常重要,绘画创作很重要,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后辈要立足本土视野,结合自己所学的绘画专业师法自然,师法前辈。

猜你喜欢

夜景水彩水彩画
城市夜景一日本
与水彩对话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日本城市夜景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城市夜景
水彩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