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图书出版面临的困境及转型策略

2022-04-14王晶琳

新闻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图书文学

○王晶琳

作为在困境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学类型,网络文学近年来开始了重要的“商业化”进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也因“无门槛”等问题存在一些弊病,面临着压力和挑战。面对困境,提高网络文学创作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网络文学规范健康发展体系等,是紧迫而必要之举。

一、网络文学的图书出版困境

(一)创作水平和知识产权问题

1.作者的创作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来看,网络文学作者群体庞大、身份各异,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网络文学创作具有“门槛低”的特点,为大众带来了“创作自由”,但很多作者缺乏扎实的文学功底及深遂的思想,在作品思想性、逻辑性和语言艺术性等方面难有完美的构思和发挥,导致作品总体质量堪忧。同时,很多发布平台缺乏专业编辑进行审校,部分缺乏审核、质量存在问题的作品也得以在平台发表,直接影响了网络文学的总体水平。

另一方面,在商业化过程中,部分作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迎合读者。而一些读者在“碎片化阅读”的大环境下,不重视作品的深度和内涵,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的感官刺激,“小白文”“爽文”批量“诞生”。如果任此类现象蔓延,部分网络文学将会走向“浅薄化、庸俗化、欲望化”。

2.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

网络文学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法律监管薄弱,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创作者的版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直接影响了网络文学作者的经济利益,进而对网络文学产业构成巨大威胁。

对于创作者来说,相互之间学习、借鉴是正常现象,但过分模仿甚至剽窃、抄袭实不可取。部分网络作者缺乏创作精神,而又急功近利,习惯抄袭,却美其名曰“借鉴”。有些人为了蹭“大咖”的热度,不但抄别人的作品内容,还“借用”他人的书名。这极大地打击了原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更是败坏了网络文学的整体风气。

目前多种侵权盗版行为严重干扰着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加上新技术让盗版产业链隐蔽化、成熟化趋势显著,更是增加了打击难度。有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为288.4亿元,网络文学通过IP全版权运营间接或直接影响了动漫、音乐、影视、游戏等合计约2531亿元的市场,对数字文化产业的影响范围超过40%。但令人痛心的是,2020 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达60.28 亿元,同比上升6.9%。

(二)图书出版资源转化面临的挑战

1.出版资源的饱和度越来越高

图书出版业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为适应市场一直在不断改变旧有的体制和格局。进入新世纪,中国出版业进入了集团化运作的阶段,大批出版和发行集团陆续组建,不少集团还通过股份制改造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出版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随着市场和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也逃不开供需不平衡的局部和总体饱和状态。而网络文学出版市场也不断处于周期性的“饱和”状态。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学,在图书出版上经历着相同的循环:个别出版机构或民营书商少量试水某种新类型图书——此类型图书成为畅销书,吸引大量读者——大部分出版机构和民营书商蜂拥而至,大量“购入”此类型版权——其他类型网络作者纷纷效仿创作,大量相同类型的作品涌现网络平台——掀起此类型作品的各类改编热潮——热度退却,市场饱和,图书滞销——旧类型被新类型逐步替代……近年来,这种“出版循环”周而复始。比如2006 年以后的盗墓文学、穿越文学、后宫文学、职场文学……周而复始一圈后,近几年又开始掀起了青春、职场、仙侠等类别图书的出版和改编热潮。这种饱和现象值得研究和思考。

2.图书出版机构原创作品开发薄弱

新世纪以来,面对互联网与数字出版的盛行,部分出版机构一方面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一方面又不愿“放低身段”走原创网络文学出版道路。面对竞争白热化的出版市场,陈年旧作反反复复再版重印,随之而来的是品种单调,原创新作匮乏,甚至面临断层。一边是轰轰烈烈的网络文学在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一边是坚守着传统规则而无法适应市场和满足大众阅读需求的出版机构,一时之间,出版业凛冬将至。21世纪,相继兴起的民营出版机构率先走出了网络文学出版的第一步,他们发现了网络文学的价值和潜力所在,更看到了网络文学出版的可操作性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在经历几年的“大浪淘沙”和市场考验后,国营出版社才尝试启动网络文学出版。近几年出现了各大出版机构争抢部分网络文学作品资源和作家的现象,先后涌现《斗破苍穹》《欢乐颂》等畅销书。即便如此,出版社内部还是存在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些畅销书只是偶发性的走红,不能作为市场开拓的依据。

3.图书出版资源的有效开发受阻

网络文学对中国畅销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推动了出版文学的类型精细划分。类型细分有利于作者精准切入和网络文学平台分类管理,但也给出版机构带来了挑战。面对细分的网络文学市场,出版机构需要精准把握变化万千的市场走向。而且,相较于传统纸质文学,网络文学新增了太多的类型,有些又无法进行分门归类,出版机构需要长期观察和尝试,经过全面考量、判定,最终选择适合出版社又利于市场营销的类别,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规划出版。

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了20 余年,但真正了解网络文学,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较高的选题策划和宣发能力的专业编辑人才极其匮乏。网络编辑走在网络文学审核第一线,在选题策划判断上容易存在明显的主观色彩。如果机制不完善、个人能力不足,可能导致选不到可以打磨出版的精品网络文学,或与优秀作品擦肩而过,更无法对网络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开发。

二、网络文学图书出版的转型策略

网络文学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影响面、覆盖面不断延伸,要摘掉长期以来“流水生产”“快餐文化”“三俗文学”等扣在网络文学头上的帽子,对网络文学进行深度价值的挖掘、内容质量的提升,都迫在眉睫。

(一)提高网络文学内容品质

目前不少网络文学作品质量堪忧,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整体文学素养参差不齐,部分作品欠缺文字功底和思想深度;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学的发布传播缺乏专业编辑的严格审校。出版业的核心价值和生命力是“内容”,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类型,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内容才是彰显图书价值的根本,是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而广泛传播的基础,是切实吸引留住读者的核心。如今,读者对图书内容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的内容不但能满足国内读者的需求,还能有效走出去,获得其他国家读者的喜爱。网络文学要旗帜鲜明地唱响“内容为王”主旋律,练好内功,提升品质。当一阵IP热过后,作者会更加意识到内容的重要性和持久性,选好故事、编好故事、写好故事,才是根本生存之道。

(二)树立文学责任和担当意识

坚持网络文学创作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提高网络文学作品可读性和思想性的必要前提。首先要关注政策导向,积极顺应和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其次要贴近生活。文学来自于生活。要关注现实生活,深入到生活中,体验生活,反思生活,而不是天天坐在电脑前闭门造车。要关注不同人群,使故事丰满化、角色人物立体化。充满感情、带着责任感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引发共鸣。再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建立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评价标准。经典作品蕴含着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享受与文化熏陶。网络文学作为精神文化产品,要着力体现出人文关怀,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最后,网络文学作为走在潮流前端的文学,在创作过程中,要坚守文学本身的艺术特性,讲究艺术手法,将艺术性和责任感融入文字中。

(三)走好规范健康发展之路

近年来,文学界和社会各界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度、认可度、接纳度明显增强,网络作家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比如2010 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准予网络小说参赛;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向网络文学伸出橄榄枝,修改了评奖条例,将网络小说纳入评奖范围;中国作家协会也吸纳网络文学作家,政府出版基金也开始扶持网络文学。2016年中国作协九代会,多名知名网络作家当选为全委会委员,唐家三少成为主席团委员。这标志着中国网络作家开始跻身主流文学界核心层,也从不同角度肯定了网络文学渐升的地位。

此外,近年来,网络文学打造出一些现象级的畅销书,这在繁荣图书出版市场的同时,也为出版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品牌效应。文学界和出版界都开始正视网络文学的发展。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还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网络文学及图书出版的规范健康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四)建立成熟的网络文学批评体系

要想促进网络文学的全面发展,必须与文学批评有效结合在一起。在网络文学发展阶段,我们要有更多的专业评论者来引领其实现健康全面发展,而建立完善的网络文学批评体系,就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和助推手段。首先,要强化网络文学发展理论指导。网络文学的发展处于急剧变化之中,而学术界对其表现方式以及传播特点的探讨,从其诞生伊始就没有停止过。在发展过程中,要整合学术力量,加强理论指导,进而推动网络文学的健康全面发展。其次,加强网络文学批评体系建设。目前,网络文学批评呈现比较滞后的状态,“单腿走路”情况比较明显,专业的批评家较少,而网民的发言和批评具有随意性和非专业性,难以形成建设性意见。因此,需要建立符合网络文学自身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评判体系,促进网络文学更好地发展。最后,要完善网络文学监督机制。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及文学网站、网民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充分发挥好中国作家协会等相关机构的积极作用,全面维护原创者合法权益,促进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发展。

(五)加大网络文学图书出版研究

近几年,网络文学实体化出版趋势愈加明朗,相互融合愈加频繁,其中蕴藏着不少值得研究的课题和方向。首先是对当前网络文学出版的一些现象进行研究:网络文学图书为何销量猛增?网络文学图书改编的影视剧为何受到大众青睐?网络文学的实体出版对网络文学的版权开发是否有利?其次,要通过网络文学大数据和出版过程中呈现的困难、矛盾,进行经验总结、利弊研究,以指导网络文学的发展。再次,对未来网络文学图书出版走向的研究要提上日程。

网络文学的纸质出版,必须要有一个特定规范的管理秩序和出版标准。在具体筛选和出版过程中,一是出版社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渠道、发行能力,选定适合本社的网络文学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选题策划。二是网络文学出版要设立门槛,编辑要有自己的判别能力和鉴赏能力。网络文学大数据和排行榜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一般而言,高点击、高评论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在尚未出版之前就已经在网民中经受了检验,提高了出版的“安全系数”,降低了出版社的投资风险。三是要充分尊重作者尤其是原创作者,提高版权意识,打击盗版和抄袭现象。

(六)充分利用网络文学得天独厚的全版权运营优势

网络文学的通俗性、时尚感、丰富性,都是其版权运营的重要资本。网络文学除了出版、影视剧改编等运营方式,游戏、动漫、舞台剧改编、音频等都是其重要的版权延伸。网络文学的全版权改编优势,也是传统纸质文学作品所难以比拟的。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2014—2016年,IP改编网络剧从16部增加至108 部,增长率达到了575%。玄幻、仙侠、武侠类网络文学,受众群体广泛,其人物设定、故事脉络等都特别适合改编成游戏。

结语

总之,只要不断提高网络文学内容品质,树立文学责任和担当意识,完善网络文学创作与批评、监督和管理体系,发挥好网络文学得天独厚的全版权运营等优势,我们相信,网络文学图书出版转型、市场化运营会焕发更大的生机。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图书文学
调查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文学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