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明
2022-04-14吕斌
吕斌
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也就是说,在清明的第一个五天,泡桐花开了,像一簇簇淡紫色的喇叭花,高高的悬挂在枝头。第二个五天,喜阴的田鼠躲回了洞穴,鹌鹑一类的小鸟,开始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地活动。第三个五天,春雨后的天空,偶尔也能见到彩虹了。
清明节气的本意,是天清地明。《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清明,三月节。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因而,清明是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的意思。在江南民间,也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和“清明时节,麦长三节”等谚语。到了清明,江南江北和长城内外,都已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是一个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节气,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代,距清明节气一两天的时候,还有一个寒食节,是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宋代之后,寒食节要禁烟火吃冷食,通常以青团子和粽子为主食,这样一来,就把扫墓等习俗一起移到了清明之中,于是,清明节气就变成了清明节。
因为清明是在春天,人们在上坟扫墓怀念故人的同时,也顺便去郊外踏青春游一番,看看春天的美景,呼吸一下野外的新鲜空气,尝一尝乡下刚从地里拔起来的时鲜。对在外地工作或生活的“游子”来说,借此机会回一趟故乡,会一会久别的亲戚朋友,来一个小团圆,何乐而不为。
记得有一年清明,我去公墓给外婆扫墓时,就遇到了几个十来年没见面的亲戚,久别重逢,有一种意外的惊喜。清明扫墓回来,大多数人是高高兴兴,有说有笑的,很少有人会带着悲伤的情绪。因此,清明是个“跨界”的异数———既是节气,又是具备多重意义的节日。
前几年法定节假日调整,又把清明划了进去,这在二十四个传统节气中,也算是唯一的例外。其实,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就描绘了宋时杭州清明野游的盛景:“宴于郊者,则就名园方圃、奇花异卉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只要看一下《清明上河图》,就可以想到那种热闹的场面了。过去人们在扫墓和郊游时,往往会采回花草插于门上、头上,尤以插戴柳枝为多。北宋的《岁时杂记》中说:“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间尤盛,无一家不插者。”从本质上讲,这是对春天的赞美和生命力复苏的渴望。
清明的三候,是说此时天气清明,阳气渐盛,万物欣欣向荣。
清明兼具了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民间习俗较多。清明最重要的习俗,是在人文上,但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扫墓祭祀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因而在古时,清明也是祭祖节,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的传统节日。而在自然上,也就是在清明节气上,习俗有踏青、插柳、植树、放风筝和轧蚕花等。
轧蚕花也叫蚕花会,是杭嘉湖地区的蚕乡风俗。余杭、德清、桐乡三县交界处的含山,是轧蚕花最热闹的集聚地。据专家考证,轧蚕花的民俗活动,已是千年相属,久盛绵延。大约是西施从越国到吴国,路过含山送蚕花开始,一直流传至今。每年清明,蚕农们要祈求蚕神,为蚕宝宝消病祛灾,希望给新一年带来蚕桑丰收。一般是在清明前夜,含山附近的小商小贩就开始摇船出行,前去划地盘摆摊头,吃的、看的、用的、玩的,样样俱全。到了清明这一天,方圆十八里内的蚕娘们便抢早赶来。她们怀装蚕种,头插各式蚕花,引得人们前来观看。一时间,人山人海,轧来轧去,所以就叫“轧蚕花”。蚕花会结束后,人们就开始春耕育蚕。
《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清明的三候花信是:桐花、麦花和柳花。在古人眼中,桐花或许就象征着清明,无论是物候还是花信,它都占据首位。而在古诗词中,只要写到清明,也常常离不开桐花。白居易还特意为清明写了题为《桐花》的诗,说是“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诗人似乎还不过瘾,又在《寒食江畔》中写道:“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意思是说,忽然见到紫桐花开了,才意识到明天就是清明了,于是就想起了故乡。
麦花,一般要到立夏之后才会开放,怎么会成为清明的花信?唐代诗人杜甫在《為农》中写道:“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而宋代诗人范成大也有《初夏》诗之二:“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唐宋两代诗人所写的麦花,都开放在初夏。柳花,本身并不引人注目,常常隐藏在柳叶之间,人们发现它开花,是因为柳絮的缘故。柳花一开,柳絮就漫天飞舞,极易引起人体的各种过敏,令人烦恼。
(责编 许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