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互联网,助力师生共成长
2022-04-14刘颖
刘颖
一、互联网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不断地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着教材和教师的权威地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育必须面向未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式为未来培养和教育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要准确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帮助我们解决一些传统教育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一些传统教育模式下不能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学生和家长学习知识,学习育子方法,用智慧改变生活。
二、合理运用互联网,助力学生学习
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在于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喜爱及家长的支持等多方面因素。而在互联网资源的推陈出新、取其精华、不断完善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是适合小学生教育教学发展的互联网资源:
第一,在日常学习的课堂中,除了主要以学习教科书之外,教师可以适当地把在网络中搜集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或名师的课堂实录节选等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希沃白板、SMART交互电子白板等技术手段自己制作课件。这些互联网资源的搜集和应用都需要教师掌握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在平时培训时增强多媒体设备应用、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课件制作及资源加工、信息共享、信息化备课等能力。
第二,课余时间进行网络课堂的学习。例如:浏览名师名家微博、博客获取课外知识;教师也可以创建网站将课堂上的重点、知识点以新颖的方式助力学生复习,把一些精心甄选过的拓展知识、学习方法、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良策供学生及家长阅读学习;或者通过学习软件答卷、竞赛来检验自我、开阔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兴趣爱好,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大有裨益。
第三,通过聊天软件学会分享和沟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小学生或多或少会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聊天软件,而大多数家长不会反对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聊天软件如腾讯QQ或微信软件与家人、教师、伙伴进行沟通表达、学习分享。
学校可以借助此类软件展现校园风采、展示教师与学生的才华、提供家校沟通桥梁,更好地为家长提供便捷服务,进而宣传学校。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创建学校公众号,依据学校、学生及家长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公众号的创建目标。例如:家校互通、学校和学生特色活动展示、在线教育等。依据创建目标开设功能窗口,如“走进学校”“学校概况”“教师风采”“学生天地”“家校互通”“心理专栏”……窗口的内容要紧扣宣传目标,体现学校特色,吸引学生和家长的阅读兴趣,这样既展现了学校的风采,又通过微信平台加强了家校联系,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宣传家长的育儿方法,事半功倍。
三、合理运用互联网,促进教师的成长
互联网不单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它也逐渐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任何东西都是有两面性的,互联网这个广袤的世界给予我们丰富资源的同时,也需要教师合理科学地选取、运用它,否则,它就会变成一把“双刃剑”,不仅不能助力教师成长,而且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合理运用它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呢?
(一)网络与知识储备
当今世界迅速发展,尤其我国的发展更加日新月异。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是永无止尽的,而组织教师网络学习便是一种省时又有效的途径。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教师在学生时代学习的知识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虽然校本研训活动是日常工作中教师获取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的有效途径,但是它并不能满足所有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而由教师自主进行的网络学习显然就有效弥补了校本研训过于集中统一的问题。教师通过网络学习,不断地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例如:面对当前学生凸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学校会组织教师参加多种层级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但是每个学生存在个性化的差异,通识性的知识并不能解决全体学生的问题,面对一些特殊学生的教育疑难,教师便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个性化的知识学习,通过知识的内化吸收,摸索出恰当的教育方法,采用适宜的教育行为。
(二)网络与教学能力
完善好知识储备之后,再着眼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当然,每一课都有其特殊性,仅仅按照本学科的模式套用下来肯定是不够完善的,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很多优质的资源,如教案、课件、图片等,教师可以仅仅将它们作为参考,提取其合理的地方,改进其不足,从众多的设计中,取其所长,从而将备课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同时,教师不可以总是依靠网络的资源,也可以转变为资源的开发者,向他人提供课程资源,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行资源共享;上课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备课若处理不当也会收到不理想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网上观摩优质课,观察他人在上课过程中的过渡语、上课环节的细节处理,从中吸取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尝试与训练,最终使其成为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网络与科研能力
通过教研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不过,传统的教研资源少、操作繁琐、参与面也不广,无法跟上教育的发展形势,然而网络教研因其不受空间时间约束且形式多样等优点,被许许多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师的科研能力就是来源于平时点滴的记录、钻研和反思,随时记录自己所思所感所悟的个人博客或微博在网络中大量涌现,教师通过博客向大家呈现某一个教学案例并进行解析,在分享自己的教育感想、生活感悟、教学反思的同时,也可以和网友交流探讨,是另一种形式的“同伴互助”。此外,教师可以在网络教研平台参与到教育论坛中,就某个教学疑难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众多教育者一起商讨,一同进步,形成新的学习共同体。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通过网络上传课堂实录、教学微课等形式的专业技能比赛,教师在积极参与中,在与同行分享中,不断开阔了自己的教育视野,在反思与互动中不断提高自己。
(四)网络与沟通能力
网络已经带给我们太多便捷,它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让信息传递变得更为快速。沟通是语言传递的过程。无论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教师与家长之间,都需要沟通。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的沟通调和功能来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大大提高了教师上课的效率,丰富多彩的课件取代了教师的许多语言,课堂更多地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表达、交流与感悟。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当适时与学生交流,给他们以方向;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建一个班级群与家长成员交流,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宣传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生活。
互联网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空间,我们要积极有效地加以利用,取長补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