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
——以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022-04-1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通讯作者
文/商 楠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硕 士(通讯作者)
王 兴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硕士研究生
刘 畅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硕士研究生
胡艺馨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硕士研究生
1 湿地公园概况
1.1 地理区位
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北部山区,地势北高南低。湿地公园北起蓟州区与河北省兴隆县的交汇处,南抵罗庄子镇,西靠北京平谷区,东临下营镇桑树庵,总面积733.4公顷(图1)。
图1 场地区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 湿地分类
按照《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2008)》的分类标准,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划分为2个湿地类和4个湿地型,如表1所示。总规划面积733.4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397.61公顷,湿地率为54.21%,湿地保育区与恢复重建区湿地面积为397.61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00.00%(表2)。
表1 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湿地分类及面积占比(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表2 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区及面积占比(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1.3 动植物资源现状
1.3.1 植物资源现状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分布有野生维管植物234种,隶属于68科173属,物种多样性较高,植物资源优势较为明显。其中,湿地植被108种,占植物总种数的44.44%,占天津市湿地植物总种数的37.11%。
1.3.2 动物资源现状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共分布有野生动物29科60属160种,动物资源丰富,其中鸟类107种(16目38科),占动物总种数的66.87%,湿地鸟类51种,占鸟类总种数的47.66%;哺乳类25种(6目10科),鱼类13种(4目5科),爬行类11种(2目4科),两栖类4种(1目3科)。
2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
2.1 科普宣教特色资源
2.1.1 湿地资源特色
环秀湖及泃河上游两岸及周边没有工业污染和矿山污染源,是难得的原生态湿地资源。湿地公园内湿地的类型多样、公园内动植物的种类多样,从而形成了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天津市内湿地类型中独树一帜。
2.1.2 动植物资源特色
环秀湖湿地公园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植物资源丰富度高,植物群落类型与区系组成是华北地区的典型。湿地公园中的湿地植物种数占据天津市内湿地植物的37%左右。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记录,湿地公园内还存在四类中国特有植物:野大豆、斑种草、独根草和文冠果。其中野大豆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环秀湖湿地公园位于东亚-澳大利亚的鸟类迁徙路线上,因此鸟类的数量、种类多,其中湿地鸟类占据整个鸟类资源的二分之一左右。
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湿地公园有1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如白琵鹭、大天鹅、疣鼻天鹅、苍鹰、短耳鸮、小鸮等。
2.1.4 历史文化特色
(1)长城文化
黄崖关长城坐落在环秀湖湿地公园所处的蓟州区下营镇,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曾驻守蓟州16年,完善长城的防御工事体系。黄崖关长城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了整个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当地文化的象征。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与黄崖关长城景点横向联系密切,地理位置毗邻,视线上有所呼应,将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结合构成湿地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场地历史文化传承的综合体现,让游客在学习湿地知识过程中也增强了对于场地的文化自信。
(2)漕运文化
泃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通航记载。汉以后历代作为物资运输、军事供应的重要通道。抗日战争爆发后,泃河淤浅失修,结束了两千多年的水运历史。重新挖掘泃河的光辉历史,将泃河所具有的独特船舶文化与湿地游览、湿地生态结合,构建新漕运文化意象,增加场地的趣味性,打造湿地公园的特色历史标签,唤醒人们心中的集体性的场所记忆。
2.1.5 旅游资源特色
蓟州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于一体,被誉为“京津后花园”,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的旅游资源丰富,黄崖关长城风景区、九山顶自然风景区、八仙山、独乐寺、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等,这些景点与场地形成了环抱之势,具有明显的旅游聚集效应,兼具古迹、森林、独特的地质地貌于一体,而公园提供区域内独特的湿地景观资源,与其他的旅游景点形成了互补衔接,显示出整体的联动优势,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2.2 科普宣教价值
2.2.1 宣传湿地科学知识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涵盖的湿地科学知识涉及生态、人文、自然、湿地生态技术等,是湿地公园科普价值的核心。湿地公园的建成除了给予游客游憩与观赏等价值之外,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体系要承担起向公众展示湿地生物、生态技术应用、地域文化、湿地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合理多元的方式进行科普宣教,加深公众对于湿地公园的深刻理解,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2.2.2 弘扬地域历史文化
泃河湿地水系存在了千年之久,人类依靠水系开展水利工程、水上运输、灌溉农田等活动,产生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在现代湿地公园的建设下保留历史的痕迹,将长城文化、漕运文化与湿地的生态文化融合宣教,体现对于地域文化的展示与传承。
2.2.3 发展区域旅游经济
环秀湖湿地公园基于特殊的地理区位,能与周边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景区联动,形成区域完整旅游链,增强游客体验。湿地公园内利用特色文化开发相关系列产品,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带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设计原则
3.1 立足基底,突出特色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具有良好的科普资源。在充分保护湿地的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将湿地自然生态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运用创新多元的科普宣教方式,凸显科普宣教的主题,展现公园特色,体现湿地公园建设对于湿地保护的积极作用。
3.2 情景重现,文化传承
环秀湖湿地公园承载着千百年的地域历史文化,通过设计将其再现到公园的三维场景之中,向游客诉说历史的故事,游人仿佛置身百年之前的场景之中,由此达到追忆历史、触景生情、文化传承的目的。
3.3 以人为本,互动参与
环秀湖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规划设计从人的体验出发,打造参与体验式景观,即以人为主体,强调游客在自然环境之中进行观察、思考、体验、感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验获得知识的愉悦。
3.4 最小干预,环境融合
环秀湖湿地公园凸显自然景观特色,减小人工建设对于湿地生态的干扰。设计中考虑与周围山水环境的呼应,内部的景观、建筑、标识系统的设计协调一致,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
4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设计方法与实践
4.1 规划布局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一环两心五区”的空间结构。“一环”是指湿地公园的核心游线,即布置引导性的宣教游线。“两心”指的是访客服务中心与科普宣教中心。“五区”是以湿地文化区、人工湿地体验区、综合服务区、发展支撑区、湿地生境科普区构成的五个功能分区,承担湿地公园的不同功能(图2、图3)。
图2 合理利用区及宣教展示区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科普宣教分区设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2 科普宣教体系与内容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构建起“室内、室外-线上、线下-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科普宣教体系。室内与室外的科普宣教主要通过室内科普宣教展馆与室外的科普宣教场地实现,是科普宣教最重要的一环;线上线下的科普宣教通过线上新媒体、线下的纸质科普材料进行科普宣教,是作为室内外空间宣教的补充;定期与不定期的科普宣教主要通过开展湿地课程、特殊节事时期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展开。
4.2.1 室内科普宣教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室内科普宣教主要场所为湿地科普宣教展览馆,位于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东南侧。展览馆造型设计、展厅室内设计的形式语言是对于细胞形态的提取与转译,寓示着湿地对于生命的孕育。建筑为两层,建筑形式、材料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减少建筑对湿地生境的干扰。此外科普宣教展馆设计的顶层观景平台,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增加空间的流动性与趣味性,让游客一览湿地的草木繁茂景象以及远方的山峦美景。
展览馆内部参观游线串联不同内容的相关科普章节,由浅入深,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湿地起源、湿地探秘、湿地资源和湿地互动(图4、图5、图6)。
图4 展览馆外部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5 建设中的展示馆(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6 展示馆内部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2.2 室外科普宣教
(1)情感型科普宣教场所
情感型科普宣教场所是指借助景观的营造诱发游客对场地的联想、追思、产生情感共鸣的场所。湿地文化展示广场属于情感型科普宣教场所,位于公园的东北侧。设计结合场地特色文化资源,将相关的文化元素进行提炼、转译,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如将漕运文化相关的航路线图制作成为广场的铺装;将漕运码头重现为湿地亲水平台、观景平台;仿照船舶的形象设计景观雕塑小品等。
(2)认知型科普宣教场所
认知型的科普宣教场所通过科普宣教设施、景观设施帮助游客对湿地中的对象进行观察、认知,成为实现宣教科普目的的场所,水鸟天堂和湿地植物科普栈道两个场地属于认知型科普宣教场所。水鸟天堂位于场地西侧,运用木材、茅草作为材料,使其尽可能地消隐于环境中。在其中布置观鸟屋、观鸟平台等科普点,配置鸟类图鉴展示牌等科普设施,从而使游客可以观察鸟类的觅食、繁衍等生物活动。湿地植物科普栈道内设置多层次的湿地科普木栈道,构建“挺水-浮水-沉水”植被地带,种植有花叶芦竹、花叶水葱、花叶香蒲等植物,形成与“水体-湿地-水岸-陆地”较为完整的植物景观生态系统,提供游客近距离观察植物的机会。
(3)互动型科普宣教场所
互动性宣教场所提倡游客主动参与、探索感知,可以增加科普宣教的趣味,营造良好的科普宣教氛围。五感花园属于互动型科普宣教场所,通过游客在湿地中的视、听、嗅、触、尝等方式的体验,让游客与自然联结。花园由五个湿地泡组成的五感体验区,通过高架步道相互联系。在视觉体验区中主要视觉景观元素有植物、水体、道路等,其中不同高程的道路为游客对植物的色彩形态提供了不同视角的观察体验;听觉体验区中利用高低错落的台层跌水产生的不同水声的体验,另外人们还可以在园中感受自然的风、鸟、虫等的声音;触觉体验区中游客可感知植物的枝干、叶的不同的质感,毛糙或光滑、重或轻等不同的感受,其中设置沉水廊道,人们可近距离感触水下世界的动植物;嗅觉体验区中的嗅觉景观来源于花的气味、草的气味以及水中散发出的气味,以香花、香草、香木的植物为主,如菖蒲、荷花、鸢尾、睡莲等;味觉体验区以可食用又可观赏的荷花为主,荷花、荷叶、莲蓬、莲子、莲藕可制作成食品,供游客品尝。
4.2.3 线下与线上科普宣教
线下宣教主要是利用纸质材料开展科普宣教,包括宣传折页、手册、画册等,主要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功能、重要性进行文字阐述,配合湿地风景图片,通过对游客免费发放或领取,以加深游客对湿地公园的了解。
线上宣教主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科普知识、公园形象。通过建立湿地公园网站、公众号,构建宣传、管理、沟通平台,推送湿地公园的相关信息,让游客可以提前了解公园基本情况、游览指南、湿地知识、课程安排、节事活动等,更好地组织游客进行参观游览、科普宣教。
4.2.4 定期与不定期科普宣教
在湿地公园中定期不定期的举办湿地相关活动是进行科普宣教的重要途径。在每年与湿地生态环保相关的节事活动如世界湿地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活动中开展湿地摄影展览、健步走等活动。同时开展湿地宣教课程,课程根据公园特色设置湿地自然、湿地探秘等主题的课程类别,通过湿地游戏、观察记录、模仿体验、讨论研究等方式让游客了解湿地生态、动植物栖息等相关知识,通过引导式的学习、沉浸式的体验,提升公众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意识。
结语
近几年来,公众对自然教育与认知越发重视,多元的教育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利用湿地公园作为第二课堂,开展线上线下的自然文化教育能够很好地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本文以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探讨如何结合场地的特色开展湿地科学知识的科普宣教方式,即利用其良好的生态系统、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对大众进行科普宣教,提高大众的湿地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以期为今后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规划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