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阳道口古镇顺河北街改造修缮策略研究

2022-04-13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道口风貌古镇

文/马 乐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贾志峰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引言

随着古镇旅游热潮的到来,很多城市都修建了仿古建筑群,生硬照搬其他古镇的特点,打造出的古镇千篇一律,空间布局相似,建筑外观相像,文旅产品相同。过度开发让古镇变成了纯粹的商业街,这对历史文化的保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使之失去了灵魂。如何将历史古镇的正确保护改造与当地经济发展合理联系起来,离不开历史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

随着时代的变化,新的政策不断被提出,也让古镇的保护发展面临了新的问题。如何结合实际,将乡村振兴与古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1]。本文以道口古镇顺河北街的保护改造为例,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进行分析,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继承发展文化传统,对更人性化和更符合历史古镇保护更新的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道口古镇概述

道口古镇位于滑县西北的大运河之滨,是运河漂来的古镇。依靠大运河航运,上通辉县百泉,下达天津,交通顺畅,航运发达,历史上商贾云集,素有“小天津”之称。2014年,包含河南段在内的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道口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

缘河而建、因河而强,运河赋予了古镇独特的文化历史风情。这里的街与胡同是搭建古镇格局的空间脉络,是用行走丈量的小镇尺度,是厚重的历史、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愿景沟通的桥梁。如今道口古镇聚焦运河文化,讲述历史故事,发展打造特色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对古镇进行修缮保护改造,实现古镇的长久发展。灿烂多样的文化铸就了道口的辉煌历史,因此改造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历史传承、经济效益、社会意义等方面共同考虑进行规划设计改造,走出自己的道路,打破桎梏,促进古镇的重新定位和发展方向的转型。

1.2 顺河北街当前历史文化风貌现状

顺北片区位于古镇北部,分布着三街、十四胡同,是道口古镇保留胡同肌理最完整的区域。昔日道口之顺北,码头车马喧哗,顺北街店铺林立,十四胡同宅院深深,南北商贾汇聚于此,融合多地文化特色。古镇内场地环境多样,有各种建筑样式,对这些建筑进行修缮能发展古镇大运河的漕运文化,充分展现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风貌。

顺北以“胡同文化”最为突出,是道口作为运河古镇多地域文化交融特征的载体,开放、包容、多地域是胡同文化的重要特征。顺河北街展现了历史上的商贸繁华,胡同中有许多传统宅院,南来北往的人们在此交流融合,带来了多地域的文化,多元的民俗,造就了辉煌的大运河文化。

近些年随着运河水量的减少,运河上的航运也随之衰败,古镇失去了曾经的活力。如今的古镇虽然历史文化丰富,但基础设施并不算完备,居民长久以来的拆旧建新也破坏了街巷原有风貌特色的完整性,以前的历史记忆与如今的景观空间存在断层。

1.3 研究意义

道口古镇因运河而兴,有近千年的辉煌历史,是豫北的灿烂明珠。作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还拥有大运河流域传统民居的珍贵资源,具有极大的研究保护价值。

在文旅热潮推动下的今天,提取本地历史文化的特色,保持道口古镇的文化特性与历史意义,探讨如何建构更为人性化和更符合历史古镇保护更新的策略,打破滑县旅游发展瓶颈,既能保护传统建筑,更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结合环境改造的同时,如何继承发展文化传统,如何协调过去与未来的发展,也是古镇改造设计需要考虑的方向。

2 顺河北街改造规划的原则与措施

2.1 改造原则

(1)坚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完整考虑古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挖掘文化内涵和底蕴,道口古镇的特色优势就是处于中原的运河文化,由此便找出了古镇建筑文化改造的道路,将古镇生态保护作为改造基础。

(2)居民与古镇协同发展,让游客前来深度游玩而非走马观花。政府积极推动,与村民共建共享,加强对村民的约束力度,从整体协调改造,因户制宜,不能让建筑群体形象受损而导致留下遗憾。协调古镇改造前后的居民生活,让居民切身参与到古镇的文化风貌综合改进发展中来,与古镇共同发展。

(3)保留原有样貌,坚持文化多元、空间丰富的设计理念。古镇生活形态丰富,各地文化交相融合,以此发展出了道口古镇的辉煌,要想恢复往日运河古镇的繁华,绝不能大拆大建式地改造,以防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2.2 保护措施

(1)选择经济的方法帮村民进行改建,顺河北街最先需要处理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的改造,整改路面,增设排水及消防管道设施,修复传统风貌,展现道口古镇多元的历史文化。改造以街景改造为项目出发点,保护修缮历史建筑,维持建筑传统风貌。新建建筑以古镇传统建筑为原型,延续建筑尺度、比例关系,提取符合当地特色的典型建筑形式,结合具体场地环境进行多样化设计,最大限度保留顺北片区建筑风貌原本的丰富性,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古镇可持续发展。

(2)顺北区历来为运河古镇居住功能区,南北交融的胡同文化与河、街、巷、院各类空间协调处理,共同打造文化特色突出、服务集聚的旅游板块。

街:改造街景,保护原有非遗文化;协调分区,恢复传统商业街与航运文化街风貌,再现顺河北街繁华景象。

巷:串联景点,形成环线,营造景观,展现历史。巷既是居民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气息。

院:整治院落,以合院组织新建空间关系,延续空间肌理,保持幽静氛围,使之更适宜居住。

街巷院落的保留、与主街的连接控制了顺河北街景观空间的整体性和连通性。街巷空间的塑造既能连通不同文化节点,又能吸引人们驻足交流。

(3)依据发展实际,整治环境风貌,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出响亮的名片,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明确当前定位,稳扎稳打,先吸引周边地区游客,再积极发展其他业态,早日唤醒沉睡的老街,重回往日的喧嚣。

3 改造后综合分析评估

3.1 调研评价

图1 道口古镇历史格局与现今对比(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道口古镇顺北片区规划总平面图改造方案(图片来源:项目组提供)

随着道口古镇各阶段历史街区整治工作的开展,对于道口古镇保护的认识,在广大居民中已达成基本共识,即使高出预期成本,居民在房屋改造时仍会选择保留和延续原有尺度和传统样式,以协调古镇整体风貌,传承运河文脉。

在顺河北街的整治改造中,原住民需要承担历史街区整治过程中的部分费用,因此所有参与其中的原住民的诉求在历史街区整治过程中都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与此同时,由于原住民对古镇整体保护发展认识的局限性,其整治诉求往往与政府整治目标存有一定的差异,在历史街区整治过程中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比如部分原住民整治动力不足,导致项目前期推进缓慢;改造时居民间也会产生攀比风气,容易跟风,影响整体项目效果;有些原住民对传统建筑价值认识不足,改造容易矫枉过正,实际的保护难度较大。

对改造后的使用者来说,他们的文创店中的古镇工艺品及手工绣品文化价值高,且均为纯手工制作,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销路很好。建筑整体改造后,保留原有结构,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了防水问题,整修了立面,使传统建筑风貌得以延续的同时生活品质也得到改善,今后古镇未来发展会更有潜力。顺河北街经过整体改造修缮后游客明显变多,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设计者认为,居民的使用体验比预期显著提高,街道的整体风貌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有了新的生命力。本次的改造完善了基础设施,但是因为造价和施工条件的限制使得方案没有充分落地。在改造中,政府希望改为景区带动经济,村民想改善居住环境,方案实施中就会有妥协,整体上虽然与预期有些许差异,但还是充分考虑了日常使用的舒适性、实用性,也充分考虑了未来的发展,绝非面子工程。

3.2 综合使用后评估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调研等方法对当地居民、施工方、设计师等进行采访,大多数被受访者对顺河北街的改造环境较为满意,现将道口古镇的综合评价总结如下:

(1)古镇环境整治较好,保留原来使用习惯,居民比较满意,改造花费能接受。

(2)改造分区合理,空间协调,景观丰富,政府对未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3)施工单位多为长期在当地从事建筑工程的民间施工队,主要由有经验的技工和临时工组成。相比专业施工团队,其专业施工经验缺乏,未充分理解设计思路,但对本地传统做法有所了解,起到一定的古民居建造技术传承作用。

图3 刘家大院沿街界面改造前后对比(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4)设计师针对当地情况,充分考虑各方意见,以经济实用为出发点处理矛盾,使设计有灵活性。

从整体上看,部分村民的想法比较局限,起初认为就是简单的自家房子改造,对建筑修修补补就行,没有考虑到整体古镇空间的改变。设计师对使用者与施工方的沟通分清侧重点,以人为本,满足使用者要求,提取当地材料元素,预留未来篇幅,自然能可持续发展。

长久来看,要对当地进行基础产业升级,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为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活力;肌理修复要稳妥,小的修补大的改造,新旧合理过渡,对原住民要维持原有社会结构,保留使用习惯让他们更快适应新空间;拓展文化空间,继续发扬如庙会、“火神节”等传统文化,既能传承历史,还能吸引游客[3]。

道口古镇承载了多少代村民的集体回忆,顺河北街改造保留了他们的归属感和精神寄托,既延续了传统风貌,传播了历史故事,也在现代生活中激活了城镇的历史印记,重塑了街区的文化氛围,孕育出道口新的城镇记忆。

结语

古镇改造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使用上,作为居民的生活场所和滑县旅游的门面,道口古镇还要做好未来的长远规划,以人为本,居民自发组织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形成内部驱动力,更加长久地、持续性地保护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改造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体现三者的融合[4]。文化的发展是传承和积淀的,传承文化就是传承一种精神,每个地区文化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格,离开当地文化的建筑与改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古镇建筑改造要体现人文关怀,先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要求,再考虑技术、节能、环保的要求,多方共同交流,协调分歧,处理矛盾。将现代改造联系传统文化、地方风俗等,拓展开放古镇的文化空间,使自然、经济、文化协调统一,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造就更美丽的古镇,既能传承历史文化,更能促进经济发展,重新定位古镇的发展方向。传承古镇文化遗产,尊重原住民利益,找出合适当地特色的发展改造模式,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统一,让古镇也能充满青春活力。

猜你喜欢

道口风貌古镇
境外项目铁路道口运营需求分析及控制系统设计建议
厂矿企业铁路道口安全综合监督系统方案探讨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库车城市风貌
光福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