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栖山水之间,品读宋风雅韵”
——诸暨十四都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22-04-13唐乐乐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所长工程师
文/唐乐乐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所长 工程师 硕 士
傅玮芸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师 硕 士
引言
2018年7月27日在浙江省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长袁家军提出文化兴浙战略,要求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浙江元素并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2019年1月在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聚焦“全国领先的绿色发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国际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正式启动大花园建设,引领全省的乡村振兴建设①。在文化兴浙战略及浙江省大花园建设的背景下,诸暨十四都村作为宁绍古越文化区域的宗族聚居古村落的代表,成为诸暨探索浙中丘陵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试点村落。
1 传统村落概况及发展面临的矛盾
1.1 浙中丘陵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浙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晰的地域特征差异,从文化地理区域的角度看,可以划分成杭嘉湖吴越文化传统村落群、宁绍古越文化传统村落群、金衢古婺文化传统村落群以及温台丽瓯越文化传统村落群四片区。绍兴诸暨十四都村位于宁绍古越文化片区与金衢古婺文化片区的交汇处,属于浙中丘陵地区。浙中丘陵地区的传统村落古时多为南迁士族的宗族聚居地,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拥有丰富的、极具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建筑遗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些传统村落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失。
从人口层面看,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不断向城镇涌入,传统村落出现空心化的现象;从产业层面看,传统村落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型,由于劳动力的流失以及产业转型技术、思维意识、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欠缺,易导致产业转型的错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文化层面看,传统村落的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一直是业界的研究热点,浙江亦是国内在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实践中走在前沿的省份,但多集中于杭嘉湖平原、楠溪江沿线以及富春江沿线,浙中丘陵地区的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模式仍相对较落后[2]。
1.2 十四都村概况
十四都村位于绍兴市诸暨市五泄镇,是一座拥有5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以及省级历史文化重点保护村落②。古村以“耕读传家”为传统,是写出《爱莲说》这一传世佳篇的宋代理学大家周敦颐裔孙聚居地[3]。其间古建筑数量众多,尤以清代民居和祠堂为主,极具地域特色,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1.3 十四都村发展面临的矛盾
1.3.1 周边资源丰富但旅游联动不足
十四都村北临有“小雁荡”之称的五泄风景区及五泄国家森林公园,南沿308复线及G235国道可至斗岩风景区及汤江岩风景区,周边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区域层面上并未形成联动发展机制,各项资源分散且同质性高。
1.3.2 山水基底优越但空间关联较弱
村域中部浪马山、王家山横峙,清溪环绕其间,水塘星罗、荷田掩映、村舍俨然,外围青山相拥、林木苍郁、山水基底优越。山水初呈“八岭七坞、北溪南塘”的山水格局,但山水资源脉络未经合理梳理,各类景观空间尚欠有效串联。
1.3.3 村落肌理明晰但历史建筑闲置
十四都村保存有一定数量的台门建筑群,包括宗祠、寺庙、民居等多种类型。台门建筑是绍兴、诸暨一带典型的民居形式,以房族为单位,中轴线上为公共建筑,一般为三进建筑加两进院落的格局,正院两侧通常各有两重或多重跨院作为居住空间,门前是青石铺砌的道地,既是建筑与道路之间的缓冲地带,亦是居民休憩交流的公共空间[2]。村内历史建筑虽众多,但建筑内部空间多闲置,由于年久失修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体现浙中地区古人精湛建筑技艺的台门古建筑群并未得到科学的保护以及可持续的利用。
2 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明晰传统村落定位
在区域层面强化旅游联动,增强诸暨市外环生态康养带的旅游联动性,形成五泄风景区及五泄国家森林公园以南的乡村田园体验区,围绕五泄镇区构建以飞瀑观览、自然体验、古村拾遗、荷田游栖、康养度假为主要功能的五泄山水田园风情带。
村域层面上,在传统村落“耕读栖居·古韵清莲”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村落特色,提出“归栖·江南乡村美学生活画卷”的发展理念,打造宁绍古越文化地域以台门建筑群及山水荷居为特色的宋风雅韵栖游地,围绕荷塘夏日梦、归田桃源栖、古村风雅赏及望山隐乡居四大功能主题进行传统村落可持续旅游策划。
2.2 构建村落景观格局
以中部浪马山为生态绿核塑造山林自然保育区,绕山构建以“乡野+荷塘”为主题特色的三乡荷塘观览区、以“古建+文化”为主题特色的宋韵美学体验区、以“田园+体验”为主题特色的田园耕读休闲区、以“山地+民宿”为主题特色的美宿栖居区四个功能片区,通过十里环径串联各功能片区,形成“一核衔四区,芳径展乡卷”的村域景观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以宋风雅韵为传统村落主题特色的“宋礼”(循道虚)、“宋赏”(荷影斜)、“宋雅”(国风韵)、“宋风”(坞巷栖)、“宋宿”(望山居)、“宋隐”(桃源里)六境(图1)。
图1 村域景观结构及分区特色节点结构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 梳理水系景观脉络
以村落内部及周边4处现状水库为主要水源供给,另选取7处小型水塘作为补给水源调蓄水塘,并结合水系景观的塑造新建10处调蓄景观塘,保障日常灌溉及荷塘、溪涧等水系景观的水源补给,整体形成北线村溪水系景观带、中线花涧荷塘水系景观带、南线生态清溪-荷塘圩田水系景观带,三线特色水系景观带,以及水库景观、荷塘景观、水塘景观、河流景观等多元水系景观类型。
2.4 整合多元田园景观
依托中部山体构筑梯田花海梯田景观类型,依托东部荷塘构筑圩田荷塘、水泊荷塘、梯田荷塘等荷田景观类型,依托南部农田构筑水生花卉圩田、生产性与体验性稻田、体验菜田、食物森林、香草田、花田、植物染试验田等可持续田园景观类型。
2.5 营筑十里缤纷环径
环绕中部山体营筑十里环径,串接各功能片区,并结合片区特色提炼植物主题。东部五里环径通过林下路侧补植乡土花灌木及草花地被,打造“田园风光之径”;西部三里环径通过林缘补植桃、梅、杏、棠梨等诗经花木,打造幽谧的“诗经循迹之路”;北部二里环径通过植入竹、黄金香柳、佛甲草、南天竹等具有禅意的乔灌木以及自然系草花,打造“古意花韵之街”。
2.6 提炼分区特色空间
2.6.1 三乡荷塘观览区
通过水系梳理,重点打造落英渚、烟雨塘、月荷下、听风荷、凝荷影、花篱圩、渔荷浦、荷田里、揽荷涧、花畦语等以荷花为主题特色的荷韵十景,形成“双堤漫荷烟柳斜,一径绕山揽荷畦”的片区景观格局(图2)。
图2 三乡荷塘观览区鸟瞰(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将马鞍山民居改造成具有接待、咨询、导览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贻安堂及崇德堂分别改造成非遗项目展示科普及体验的民艺复兴中心以及国风古韵主题体验基地,内设特色民宿、国学文创品牌馆、古风摄影社、国风研学社等。融乡土地域特色的民艺文化及宋式理学引领的国风文化于荷韵主题山水景观空间,碰撞出浙中传统村落的独特在地化体验模式。
2.6.2 宋韵美学体验区
重点打造宋韵主题古街慢栖以及深巷寻迹两条主线,形成“一街畔田营宋韵,斜巷贯村衔十宅”的片区景观格局。
古街慢栖为宋朝市井生活沉浸式体验慢街,梳理改造古街入口节点、浣荫、林语、竹影、井庭、花巷、祠下、庭深等10处宋韵主题开放空间节点并植入10处宋朝市井生活业态,体验穿越回宋朝闲度周末的市井生活;深巷寻迹为复兴宋朝平民日常雅趣生活的深巷宅趣,改造12处现状台门建筑,打造淡墨居、品香圃、蔬食集、点茶舍、耕读堂、花间堂、冥禅境等宋风雅趣体验业态并梳理宅前巷口休憩交流空间节点,体验宋人的生活美学之道。
2.6.3 田园耕读休闲区
村域南部依托塘头村及其南侧农田打造乡村永续社区示范点以及自然教育研学基地。乡村永续社区示范点通过互动式永续体验与实践项目构建塘头村共识社区,组织多类社区营造活动,并定期策划永续生活集市等活动,引入环保品牌、素食爱好者聚集点、植物染手作坊等,促进社区永续营建;自然教育研学基地由自然体验中心、自然教室、自然厨房以及户外多元类型的永续田园组成,定期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开办朴门工坊,结合时节举办不同主题的可持续自然体验studio。
2.6.4 特色美宿栖居区
基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主题意境,依托十四都村西部良好的山水环境,打造一处静谧安闲的高端度假酒店,在区域旅游层面承接北部五泄风景区及五泄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量。重点打造四大核心功能区,分别为康养疗愈酒店区——发展以健康水疗、中药养生为主题的颐养疗愈项目;山林怡养休闲区——安排特色民宿、叠宿以及公服中心等旅居功能;自然养生栖居区——融合自然地势,呈现一处自然美景与中式庭院建筑和谐融合的山居图;亲子游园运动区——打造一个乡村文旅主题乐园。
2.7 活化历史建筑空间
六处台门建筑改造成宋风雅韵体验的相应功能业态古建,原“耕读堂”改造成藏绿书局,体验乡土耕读文化;原“福基堂”改造成花间堂,体验宋式花事美学;原“佑启堂”改造成蔬食集,体验宋式饮食文化;原“颐吉堂”改造成点茶舍,体验宋式茶事文化;原“光霁堂”改造成品香圃,体验宋式香道文化;原“勤业堂”改造成淡墨居,体验宋式挂画美学。古建改造保留原有建筑的框架结构以及风貌特色,通过内部隔断的调整,形成满足现代游憩需求的空间流线,力求在保护传统建筑风貌及蕴含的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古建筑空间环境,注入新的功能活力。
结语
浙中丘陵地区的传统村落多为南迁士族的宗族聚居地,通常具有以物质文化遗产——宗祠为标志的血缘聚居特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水格局为标志的传统风水文化特征,并且秉持着“耕读传家”的文化传承,是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群[4]。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诸暨十四都村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探索中,更注重对现状自然与文化资源的梳理与整合以及对地域特色的深度挖掘与提炼。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究其目标,实际上是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活化,作为景观与规划从业人员,既不应急功近利大搞过度旅游开发,亦不该一味封闭性保护而忽视传统村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应是对传统村落发展定位的精准把握以及契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
注释:
①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019年1月27日—1月31日于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召开。
②2016年十四都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及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2017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