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小镇中工业类历史建筑保护性再利用的设计研究
——以淄博博山匣钵厂区域整体更新改造设计为例
2022-04-13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文/敖 雷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师 博 士
1 背景概述
1.1 工业类历史建筑面临的困境和转型机遇
城市中工业类历史建筑及周边保护性再利用的迫切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城市产业结构性调整,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制造业持续衰退,第三产业的比重日益增高;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用地扩张蔓延,会导致最初位于城市边缘的产业集聚地纳入到城市内部中来,于是就出现了原工业用地区位与功能定位不适配的问题。综上两方面原因,工业类历史建筑及周边需要结合城市和区域功能转型,以保护性再利用为原则重新匹配与区位、规模、文化相吻合的业态内容和物质环境,从而实现通过城市老工业区的更新来带动区域城市功能转型的发展。
“工业”一词的英文是“Industry”,定义是“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尤其是在工厂中”,这个定义的“工业”特指的是发生在工厂中的加工制造业。由此定义出发,“工业类历史保护建筑”的定义,应该是伴随着工业生产活动出现并已经因生产活动终止而弃用的厂房、仓库以及其他附属建筑。很重要的另一个条件是,这些建筑还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和改造再利用的价值[1]。工业类历史建筑其中的一部分建筑,因其形式的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同时又因为过去所承载的功能而通常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退二进三”的城市区域转型过程中,上述具备这种特征的工业类历史建筑以及周边区域,往往经过设计蜕变后,以重要文化遗存的姿态成为文旅小镇的精神图腾。而且,由于工业建筑的结构稳定坚固,其物质寿命远长于其最初的功能寿命设定,所以具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功能变更的基础条件[2]。宏观地讲,对工业类历史建筑有价值地开发与再利用,能够同时促进城市风貌的保护、文脉的延续和产业结构转型[3]。
1.2 建筑学讨论的具体范畴
本文所论述的“工业类历史建筑”的概念限定的是上述这种在基本结构、形式和文化意义上都具备保护性再利用价值的工业建筑及周边附属区域。将工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到向文旅小镇这一特殊转型中探讨,就明确地包含着两个层面的转变和再现过程。一是经济活动转型层面,区域从衰退的废弃工业向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变;二是物质环境层面,保留的生产要素、生产流程、工业产品等遗址痕迹在建筑和景观中的再现和转译。而这两个方面的最终直观的呈现是建筑学的物质空间问题,是通过理性和多元的设计视角去正视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实现可以包容多时段多层级文明痕迹的物质环境更新和开发再利用。
2 空间和形式层面的设计思考与实践
在工业历史遗存向文旅小镇功能转型的过程中,工业类历史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的核心是新旧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在建筑学视角下主要体现在空间和形式两个方面。前者解决的是核心架构层面旧建筑与新建筑如何空间共存、功能转化和整体性联系的问题,后者是新旧之间如何从传统样式和现代审美的兼容性出发,去表达不同时间维度的建筑风貌、风格上的契合关系。
2.1 从建筑类型和功能转换视角出发的空间转型
前文也提到工业类历史建筑中的建筑遗存,往往具有各自建筑类型、规模、位置上的特殊性,但通常这些多元复合的建筑群体的空间连续性是混乱和断裂的,因此需要空间层面上依托于建筑本身的特征,重新在分区和相互联系方面组织空间秩序。
在淄博博山匣钵厂区域的整体改造更新设计中,在体量规模方面,原匣钵厂具有明确的空间统领特征,是这一区域最为重要的标志性大体量历史遗存。但传统的工厂作业在功能上的封闭性制约了这个大体量建筑与未来周边文旅研学相关环境的融合程度,尤其是文旅层面面向手工业展示和研学功能的转化,原建筑公共承载力不足的缺陷被放大。于是,在设计中首先在厂房南侧滨河退台式广场的位置打通一条联系南北两个方向的公共走廊,让南侧临河有烟囱的小广场与北侧未来的研学广场形成直接的空间联系,然后将动线西侧原工厂内部改造成为展示空间,东侧作为服务于小广场和街区的服务性空间。空间上的操作既划分了匣钵厂房的基本功能分区,也让内部广场和厂房南侧外部滨河空间形成了直接的动线联系(图1)。
图1 匣钵厂区域整体更新改造设计平面图
厂房北侧的两栋原仓储库房通过改扩建的方式,改造成为当地琉璃手工业研学的场所,一栋厂房和两栋库房之间共同围合出一个尺度上可以容纳研学展示交流的室外广场(图2)。而且这种室内的展陈和研学活动与室外场地的联系是开放且相互融合的,内部研学广场的内部设置的灰空间长廊缓冲了大体量厂房和库房建筑与广场之间的空间压迫感,对空间层次的递进起到了有效的调和作用。经过这样的空间整合梳理之后,中心的研学广场统筹起一个厂房和两个仓库建筑,原来工业化的局促、封闭的生产空间完成了向外放、渗透的研学内容的空间转型,三个流程化的生产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外部街区也形成有效的联系与沟通(图3)。
图2 匣钵厂区域整体鸟瞰效果图
图3 匣钵厂区域中心广场建成后实景照片
匣钵厂区西侧的原有小体量民居和古窑,临近城市道路,小尺度的空间类型更适合改造成为未来为文旅内容服务的民宿型度假酒店。空间上,以局部的改扩建和加建的方式重新组织酒店公共和客房区域(图4)。原匣钵厂生产的匣钵,是烧制陶瓷器用的耐火材料容器,在陶瓷烧制过程中起到对坯体的保护作用。而民居中的古窑是传统陶瓷手工业中最核心的生产场所。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古窑烧制陶瓷是这个区域的产业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能够体现街区过去生活和生产记忆的关键历史遗迹,所以从保护性利用的原则出发,古窑这种重要的家庭手工业历史遗迹被视为文化景观的重要展示物进行修复和加固,以最具特色的地域原真性历史遗存纳入到酒店景观环境设计中(图5)。
图4 民宿酒店鸟瞰效果图
图5 民宿酒店以古窑为核心景观实景照片
2.2 从地域文化和现代审美视角出发的形式风格
空间转型从本质角度完成的是工业历史建筑的功能性转换,最终物质环境和美学氛围的体现则主要受形式风格的影响。地域文化与现代审美在被感知方面往往是具有一致性的,美国建筑学者托伯特·哈姆林将之称为“艺术感受上的统一性”[4]。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工业历史建筑区域形式风格上的差异性、多样性,就可以溶解于艺术审美的统一性之中。这种统一性既包含新建筑与旧建筑在基本审美原则上的相互契合,也包括不同时代的技术条件下的形式差异性。
以上提到的两种统一性在淄博博山匣钵厂区域的改造更新中有着直观的体现,对工业类历史建筑及周边区域的保护性再利用的设计出发点,兼顾了地域性特征和现代建造技术在基本审美维度上的结合。从典型的地域性建造方式出发,厂房区域建筑的近人尺度上用砖、匣钵、石块相嵌的材料组合砌筑方式去弥合新建部分和原有建筑的形式统一性(图6)。在屋顶、门窗等附属构件、架空的连廊、增设的景观电梯这类新加建部分的形式处理上,又以新材料、新做法呈现一种凸显时代之间的对话关系的比照语汇,新与旧的建筑语汇在空间和建构衔接中融合、转译,最终达到微妙的平衡关系(图7、图8)。这个新旧设计力度和程度的控制原则,是通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语义和现代审美出发得到的,具体的建筑形式风格在空间的叙事性层面以比例、尺度、节奏的变化去展开。
图6 匣钵厂区域建筑形式立面图
图7 匣钵厂厂房改造建成照片
图8 民宿酒店改扩建建成照片
在地域文化和美学双重控制下的形式风格探索过程,本质上是对工业类历史建筑中的旧建筑符号与新形式要素能够兼容部分的筛选、判断、提炼、整合,具体包括对主从关系、节奏韵律、表现力与可读性、细部处理几个方面的设计考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思考过程。
3 结论与思考
从建筑学的角度,工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过程,可以理解为当下技术条件和地方性建构双重控制下的物质环境适度还原和升级。这种类似于“调和”的观念符合我们传统哲学中的“致中和”,是一种对历史的谦逊的态度[5]。从工业类历史建筑无用、无序、失衡的原始状态中,将重要工业遗迹、建构要素、历史脉络提取出来,通过功能引导的建筑改造再利用的介入,在“旧”与“新”的共存和转化过程中,让“旧”的部分得到保护和延续其原真性价值,“新”的部分可以以一种弹性状态,从空间和形式两个层面动态持续地去融入,从而实现工业类历史建筑的更新进入到一个有用、有序、稳定的良性循环状态,在当今的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中重新找寻到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图片来源:
图1:作者自绘
图5:作者自摄
其余所有图片均来源于项目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