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ano模型的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养老社区改造需求度分析
2022-04-13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
文/刘 珊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通讯作者)
于璐璐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养老社区数量质量需求同步提升,自“十三五”规划提出健全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来,社区居家养老方式为全国各地级城市提供了一个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现实路径。居住型历史街区是具有“历史遗产”和“居住使用”的双重属性的特殊建筑群,在承载了重要的历史遗产的同时也是居民生活的场所空间,对其保护利用和规划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腐朽、结构性老化导致的居住和保护困境在全国的居住性历史街区中普遍存在[1]。本研究基于养老居住问题解决和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性改造这两个目的,通过Kano模型对复杂的需求进行差异分类,找出影响老年人群养老建筑改造需求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养老社区改造研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青岛市市南区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呈现数量多、面积集中、风格独特、再开发程度高的特点。近年来因对市南区里院建筑群有失合理管理、规划与保护,导致目前里院建筑群呈现许多问题:建筑老化、文化瓦解、建筑功能与现代生活高需求不匹配、居住面积狭小、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公共设施缺失、乱搭乱建情况严重等,所以现在的里院建筑只有一小部分老年人与务工者租户居住。这些问题导致如今市南区的居住历史街区整体规划面貌破乱不堪,2015年,政府开始对市南、市北区的部分里院建筑群进行征收,大面积的征收使建筑反而因没有居住者的维护而使里院建筑群处于加速衰败的境况。
1.2 研究方法
1.2.1 设置问卷调查
于2021年2~4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0位现居住于市南区历史文化街区或曾居住20年及以上的老龄人群(60岁及以上)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为93.75%。排除标准:认知困难或不愿配合调查的老年人。
(1)一般资料调查表:设置调查内容涵盖被调查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退休前职业、收入状况、子女数等。
(2)养老社区改造需求Kano属性问卷:将问卷分为3个维度、23个条目,分别从街区环境、基础设施、室内环境几个维度划分,问卷设置采用正反向问题回答。
1.2.2 Kano模型属性分析
(1)Kano模型将需求划分为五类,即必备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和反向型需求。Kano模型理论其中必备型需求属于最基本的需求,缺乏必备型需求时会造成满意度下降;期望型需求属于被调查者最期望获取的需求,当被提供时将会促使满意度提升,反之则会下降;魅力型需求属于超出预期的需求,提供会使满意度提升;无差异型需求属于无关紧要的需求,提供与否都不会造成服务对象满意度的变化;反向型属于能够造成服务对象反感的需求。
(2)Kano模型属性分析指标:①Better-Worse系数:Better-Worse顾客满意度系数公式 为Better(SI)=(A+O)/(A+O+M+I)和Worse(DIS)=-(O+M)/(A+O+M+I),使用SI值和DSI值区分不同要素的满足对于满意度的影响差异。SI值区间为[0,1],在此区间内,SI的值越大,则说明提供某种要素时受众满意度越高,DIS值区间为[-1,0],在此区间内,DIS的值越小,则说明不提供某种要素时,受众满意度越低,且SI和∣DSI∣的值越大则表示影响力越大,也称为调查受众对于服务需求的“期待性”和“依赖性”[2]。②重要度矩阵分析:根据23个要素条目的Better-Worse系数数值,∣DSI∣值作为横轴,SI值作为纵轴,以两数值的平均数(∣-0.584∣,0.5096)为原点绘制重要度矩阵分析图。矩阵图一二三四象限分布因素分别为期望属性、魅力属性、无差异属性和必备属性。
2 结果
2.1 街区改造需求度Kano属性
参照Kano质量属性分类法,23个条目中必备型属性5条,占21.73%,期望型属性7条,占30.43%,魅力型属性8条,占34.78%,无差异型属性3条,占13.04%。
2.2 街区改造需求满意度SI/DSI值
见表1。
表1 街区改造需求满意影响系数(SI/DSI)(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2.3 街区改造需求重要度矩阵分析
根据街区改造需求重要度绘制矩阵分析图,有优化路面等7项需求划分在第一象限,归属于期望属性;有营造具有观赏性、趣味性的步行道路等8项需求划分在第二象限,归属于魅力属性;有增设健身设施等3项需求划分在第三象限,归属于无差异型属性;有增加绿植等5项需求划分在第四象限,归属于必备属性。
3 市南区居住型历史街区养老社区改造需求特征以及改造策略
3.1 市南区居住型历史街区养老社区改造需求特征
3.1.1 市南区居住型历史街区养老社区改造需求度较高
在所调查的23个条目的需求中有20项是必备属性、期待属性和魅力属性需求,表明受访者群体对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养老社区改造整体需求具有普遍性且期待性。这与受访者的老年人对于老建筑的归属情感有关,他们大多因里院建筑的实际居住条件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不得不搬离。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市南区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养老改造是有必要的,在满足老年人群心理归属感和实际居住需求的基础上,既可以解决政府对于养老问题的负担,又可以使历史建筑重塑面貌,恢复宜居状态,发挥新实用功能。
3.1.2 受众对于人行系统改造需求度较高
在23个条目的需求因素中满意影响力排名前两位的是营造具有观赏性、趣味性的步行道路和优化易识别的引导系统,说明老年人对于街区环境中的人行系统改造需求是较高的,如果这两个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受众的满意度将大幅度提高。
3.1.3 受众对于街区增加绿植改造需求度较高
在7项街区环境改造需求中,增加绿植这一因素属于必备属性,且∣DSI∣值排名位于第一位,说明受众认为街道环境增加绿植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改造没有满足这一需求,那么受众的不满意度将大幅度提高。
3.1.4 受众对于室内基础设施条件改造需求度较高
在7项室内环境改造需求中,有5项因素SI值<∣DSI∣值,这说明老年人对于室内环境的改造呈现“高依赖性”特征,如果要求没有被满足,不满意度显著增加,但要求被满足后满意度不会明显提高。所以在市南区居住型历史街区的改造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这一特点,为老年人提供符合基本需求的舒适室内空间。
3.2 市南区居住型历史街区养老社区改造策略
3.2.1 重塑街区人行系统,满足老年人对于步行环境的需求
老年人群相对于年轻群体来说运动方式相对单一,基本采用散步等慢节奏的方式,且出行方式更多为步行,所以需要社区内拥有相对完善便利的人行系统。历史街区普遍存在步行环境差、街区活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道路铺装破损,地砖活动易积水;街边休息座椅、环境小品设施数量不足;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和完善,部分道路无盲道设施;公共卫生间规划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绿化环境差,集中性公共绿地和广场数量少等问题[3]。历史街区的养老改造应针对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集中规划街区人行系统,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寻求改造成为更加人性化、便利出行的步行环境基础的方式。
3.2.2 增加街区绿植数量,满足老年人对于街区绿化更新的需求
针对调查中增加绿植因素的不满意度数据,可知街区老年人对于改造中增加绿植的需求度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街区中绿植数量明显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绿色生活环境需要,且历史街区多处于城市繁华地带,街区内道路狭窄,要大面积地改造绿化环境,种植树木的设计想法现实性不高。要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学界也在研究各种方式,例如李洋提出的立体绿化理论[4],希望未来能够真正运用于街区改造,创造更加适宜居住的绿色街区环境。
3.2.3 注重室内环境质量,满足老年人宜居需求
本次调查中室内环境因素需求的“高依赖性”特征结果说明在居住型历史街区改造中,室内环境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要充分考虑到日常生活需要对室内基础设施进行优化,注重基础性生活需求,考虑老龄群体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并且应相对更加关注无障碍设计的部分。
结语
本研究基于Kano模型对青岛市市南区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中养老改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结论。调查结果发现受访者群体对于街区整体改造抱有普遍性和期待性态度,对于街区环境中的人行系统改造、绿色环境改造、室内基础设施优化需求呈现“高依赖性”特征。根据上述需求本文针对性地提出重塑街区人行系统、增加街区绿植数量、注重室内环境质量的改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