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地域主义建筑的实践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2022-04-13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文/刘 松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
孙 瑜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师
张启菊 金陵科技学院 副教授 一级注册建筑师(通讯作者)
引言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拉萨的城市与建筑展现出独特的民族性与文化性。在新时代拉萨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在保持发展的前提下融入传统元素,体现地域文化,值得我们在设计项目中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拉萨市文教局于1964年创办的“师训班”,现从娘热路43号迁建至城关区东部教育城。新校区位于川藏公路北侧、书山路南侧、梅香路东侧。基地周边交通条件便利,场地平整。学校校区建设规模按照在校学生5000人,建设用地面积约512亩,拟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行政办公楼、会堂、学生宿舍、食堂、教工宿舍、后勤及专家楼等用房,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地上部分)约165600平方米。
项目在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中以创作适宜的地域主义建筑为目标,一方面融合区域内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在外部形式与内部空间表达上力求反映拉萨特色,营造开放的、有活力的高等教育环境与氛围,满足地域性的外在与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尊重自然,结合地形,适应当地的气候与地形等自然条件,结合区域内的特有材料技术与现代材料技术创造出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1 规划布局与环境对话
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周围所处地域环境,提取、加工自然环境因素,因借、对照城市环境。通过对当地山体、湖泊、光线等自然因素的提取,并经过变体与转译后运用到场地规划中;同时强调对周边城市环境的景观因借,通过调整轴线、转变视角、利用框景的设计手法,将城市环境景观特色引入建筑空间中,使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拉萨城市规划是基于藏族人民对大山和河流的崇拜,从布达拉宫到西藏大学,再到我们的基地,拉萨城市规划主轴是沿着唐古拉山脉的走势,顺着雅鲁藏布江的河流走势形成,自西向东生长。这也激发了我们的主要设计理念:创造一个线性的、生长的“校园峡谷”。“峡谷”与建筑屋面的运动带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校园地景。这也吻合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求学问道的至理名言。“峡谷”寓意书山有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攀登书山的过程便是学子们不断汲取知识的过程。同时,将雅鲁藏布江的流逝融入景观设计的精神中,以铺装和绿化的形式呈现,寓意学海无涯,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校园峡谷以走向图书馆的台阶之路指引学子们以敬畏之心走进知识的殿堂,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图1)。
图1 鸟瞰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总体规划在设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性梳理。建筑布局注意朝向、主导风向、采光与通风、建筑密度与交通流线,总体形成了“一心·两轴,四区”的布局特点。其中“一心”是指以图书馆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场所,“两轴”分别代表了南北走向的主入口轴线和东西走向的校园生活轴线。设计通过两轴的控制,形成校园生活的四大功能区,分别为行政办公区、教学实验区、宿舍生活区和体育活动区。各个分区相对独立又联系方便,动静分明。
东西轴线与峡谷的走向一致,人群由西门进入,由坡道缓慢进入峡谷内部。车行主入口设于基地南侧位置,而东侧主要是后勤人员车辆出入口。设计遵循“人车分流”的交通布置原则,在校园内设置环形机动车道,将各功能分区联系起来。步行道路则可直接进入大楼或者内庭院空间。
2 景观设计与校园氛围营造
校园整体景观设计以文态、形态、生态三者相融合,将自然山水隐喻到景观设计中去。东西“峡谷”切入大学校园中心,形成一条强烈的景观视觉带,并由绿轴向南北方向互相渗透;同时形成了一条运动带——一个校园中最具活力的外部空间。它整合了各种景观与场地要素,在其中可以进行日常体育运动,可以进行每年的节日活动和庆典,可以满足学生的日常聚会。它提供了覆盖树木、花草的独特聚会空间,可以进行非正式的小课堂,或是休憩放松。它也是一条通向大学各个功能的大道,具有起伏的地形,缓缓下降可以控制人流,上行的阶梯具有仪式感。
在南北向度上,通过大尺度的景观广场与校门,打造具有气势的学院主要形象出入口。同时四个功能区分别打造自己环境优美的内庭院——积极的、内外互通的交流空间。
3 建筑空间与校园生活
项目以“峡谷”这一外部公共空间为线索,串联了体育功能区、生活区、行政区和教学区。每个区采用藏式建筑常见的四合院院落式布局,界定了宜人的空间尺度,也完善了建筑采光通风的效果,满足低碳节能的要求。在图书馆、教学楼公共建筑区域,运用庭院空间建立了一种多层级的交往空间序列:适度放宽以便人们交流和活动的走廊——水平交通放大以便促进交流的节点,适合于较大规模集体社交活动的院落内外公共活动区域。
图书馆位于南北走向的主入口轴线和东西峡谷中轴线的交点,是整个基地的中点和校园文化之旅的终点,也是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校园人行主入口正对图书馆,中轴对称的布局营造了一定的仪式感,突出了学校严谨又包容的气质(图2)。图书馆平面呈“回”字型,其围合的庭院为北侧房间提供充足的日照和通风条件,景观庭院的景观和通过天井洒向走廊的阳光,共同滋养着这片公共空间。建筑总体功能分区明确,一层主要设置了书库、办公用房以及门厅。门厅结合成列展示、检索的功能,设置了两层通高的共享空间。考虑到大部分的人流从西侧峡谷通过,因此设置了室外大台阶,可直接进入图书馆二三层自习室及报刊阅览室,也方便了学生晚间的使用。图书馆工作人员出入口设置在西北侧,与读者流线严格区分。
图2 从峡谷看图书馆(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两栋教学楼位于学校主入口大道的东侧,教学楼东侧为学校实验楼,西侧为系及教师办公用房。方便学生与教师上下课之间的课程转换。针对校园的空间关系,教学楼采用了U字形的布局,横向部分为教室,教室统一在走廊的南侧,最大限度地给予教室自然采光;纵向部分则为辅助及休息空间。教学楼“U”字形的布局自然形成了半围合式的庭院空间,庭院空间布置绿化及交流休息场所,优化了教学楼的环境。
实验楼采用“弓”字型的布置方式,北侧实验楼为五层,南侧两栋为三层,横向的部分设置为教学实验用房,纵向的部分为辅助及休息空间。弓形的平面布置方式自然形成了3个半围合式的庭院空间,半围合的庭院空间与周边的教学楼交相呼应,形成了开闭有序的空间序列。
基地西北侧的学生宿舍及食堂围合出了一个静谧的生活空间,与教学实验区、图书馆、行政办公区的“U”字型、“回”字型和“弓”字型建筑呈现出不同围合方式的空间变化,丰富了学校的空间形象。
4 建筑造型与历史传承
4.1 造型轮廓
设计在汲取传统藏式建筑美学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加以演绎,合理运用传统藏式元素保持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藏族人相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精神上的和谐,藏区的建筑群落顺应山势高低起伏,建筑形态与环境和谐共生。藏式建筑形体具有平屋顶、墙体厚重并向上逐渐收分的特征。项目中的建筑形体下部稳重,上部飘逸,体现了传统的审美规律。其中图书馆在峡谷的中轴线高潮处,是校园群体建筑的核心和灵魂所在,高耸的体量形成了区别于校园其他建筑的一种独特的形式感。
在图书馆、教学楼主入口两侧,采用收分的实体墙面,中间部位为嵌有吉祥图案金属网的大面积玻璃幕墙,以虚实对比、繁简对比来强调入口立面效果。这种设计体现了现代建筑语言与传统藏式建筑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它将新旧不同元素紧密编织在一起,模糊了新与旧、现在与过去之间的界限。
4.2 建筑色彩与材料
藏式建筑色彩和建筑材料最能体现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寒地区而造就的热情的性格和彪悍的气质。传统藏族建筑喜好采用纯色,如建筑墙体大面积使用白色、红色、黄色,门窗洞口常用黑色:白色为吉祥,主要用在大面积的墙面上;黑色为驱邪,主要用在建筑和外界联系的门窗套上,以防外邪入侵;黄色、红色为高等级的尊贵用色。建筑主要墙体以毛石为主,经过粗加工后,涂白色浆,每年冬季开始,择吉日上一次白灰,由于外墙上窄下宽,墙体形成一个小小的斜坡,人站在屋顶或墙上,用装满白色涂料的桶,从上往下倒浆浇涂,极为豪放粗犷。
校园内建筑总体色调采用白色和红色。图书馆以大面积红色来体现其校园精神领袖的地位,周边建筑群则以白色为主,局部配以红色线条,有利于整体的协调统一。建筑基地周围不远处为连绵起伏的山体,冬天白雪皑皑,夏天嶙峋突兀,建筑群外墙色彩鲜明,上窄下宽,重重叠叠,同山体融合在一起。
4.3 细节与装饰
熟悉的细部能够营造细腻的情感氛围。从建筑结构来看,在能保证建筑四面都可以随意开窗的情况下,依然采用藏式建筑中的垂直细条窗凹入墙体,保持建筑各部分之间协调的传统比例关系,同时减少窗墙比,满足建筑的保温节能。
设计还汲取了藏式建筑中的边玛墙、门斗等细部设计,用现代手法简化处理,使之成为再现传统建筑风貌的密码。边玛墙是藏式屋顶女儿墙做法中一种较高等级的做法,在外墙快要修到顶端时,从墙的外侧垂直插入捆扎成方形的柳树枝,以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保护墙顶不受雨水冲淋坍塌。在本次设计中通过两道外凸的线脚表达了边玛墙的效果,采用装饰做法来表达传统的尺度和样式,传承藏族传统建筑的风韵。在此装饰不是罪恶,装饰是对藏族人审美模式的尊重。
结语
本设计从规划、景观、空间、建筑形式等多方面对地域建筑进行回应,避免了设计对表面化的、肤浅的历史主义的依赖,展现了多元化的创作思维和多样性的创作路径,以期对地域性建筑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