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城市群地区公路:厘清发展思路与重点
2022-04-13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耿彦斌刘奕朱亚辉
文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耿彦斌 刘奕 朱亚辉
报告原文
支撑城市群互动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适应城市空间拓展要求,有序推进特大城市和城市群核心城市绕城高速、城市出入口路段、互通式立交等建设改造,服务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解读要点/
基于公路在城市群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进一步厘清“十四五”时期城市群地区公路发展的思路与重点。
“十四五”时期城市群地区公路发展思路
先行引领。有效发挥公路骨架性与基础性双重功能,畅通交通主通道,强化中心城市与城市组团之间高效衔接,有效引导城镇、产业空间合理布局,促进相对落后地区交通条件改善,全面支撑国家区域战略深入实施。
突出重点。围绕科学有序支撑城市发展空间拓展和城市群互动发展,构筑纵向横向经济轴带,特别是针对关系主要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向西开放产业梯度转移、制约路网综合效能的功能性短板等,进行重点补强和率先突破。
提升能力。通过改造、扩容等手段提高既有通道特别是瓶颈、拥堵路段的通行能力,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探索建设新一代公路基础设施,充分考虑智慧交通技术的进步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合理确定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新一代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规范与标准。
加强衔接。充分发挥公路交通的基础性作用,主动协调对接,加强统筹融合,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加强枢纽站场体系及集疏运网络建设,促进公路与轨道及其他运输方式、公路网络与枢纽节点、公路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协调,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群港口、机场体系的建设发展。
优化区域对外和城市群一体化公路网布局
在强化城市群对外公路通道建设方面,加强区域对外通道建设,提高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和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中的干线公路通道,特别是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之间的公路主通道联系,加快推进待贯通路段建设,强化主轴与走廊间的协调衔接,为国际、国内及区域重要城市群间客货运输,提供快捷、高效的运输走廊。
在优化完善城市群内部公路网格局过程中,强化一体化通道建设,加强省际通道衔接,优化通道布局,推动都市圈快速通道建设。优化通道层次结构,密织快速干线公路网络,形成服务于中长距离出行的高速通道,以及服务于中短距离出行的快速通道,减少过境交通与城市群城际交通间的相互干扰,逐步实现相邻城市间高速公路的短直连接。
提升瓶颈和拥挤路段通行能力
首先,积极推进建设年限较早、交通流量较大的高速公路路段扩容改造,因地制宜,通过老路拓宽、新建复线等扩容改造手段,消除路网瓶颈路段、拥堵路段,有效提高既有公路通道能力。加强城市环线、路网联络线等建设,推进重要城市过境段、出入口路段升级改造。完善干线公路管理设施与安全防护设施,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安全防护水平。
其次,针对我国过江通道总量偏少,部分过江通道负荷较重,重庆、湖北武汉、江苏南京等特大城市和主要城镇化地区过江通道日益拥堵等现状,有序推进跨湾通道建设。在严格做好生态环境资源管控,以及与防洪安全、航运安全等相协调的前提下,深入论证过江跨湾通道的主要功能、通道形式、技术标准和建设时序,着力推动多功能通道建设,实现铁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多种方式合并过江跨湾,提高综合交通网络整体运行效率。
强化新技术在公路领域的应用
以智慧公路“新基建”为核心,统筹智慧交通科技进步和公路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深入研究城市群地区智慧公路规划方案和发展路径,按照“系统谋划、稳妥有序,试点先行、总结推广、标准引领、产业发展”的方针,率先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城市群地区公路基础设施智慧升级行动,协同推进新基建。
成渝高速公路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图
加快构建高精度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布局建设全方位交通感知网络,建设车路协同路侧基站系统,完善动态交通信息通信服务,搭建交通控制网基础云平台,实施长三角等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行动,建设智慧公路示范工程。
完善城市群公路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加强区域协调衔接,推动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上的合作,将交通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纳入各地区“多规合一”体系中;加强公路与水运、铁路、民航、城市交通的规划衔接,做好基础设施网络、枢纽布局建设和服务功能衔接,发挥综合运输体系的组合效率。
建立区域道路运输统筹协调机制及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专题协商、联合调研、工作协商等方式,沟通交流区域交通运输管理、行政执法等方面的信息,共同解决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将路网监测、交通信息共享、物流平台建设、联合执法等作为协调合作的重点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协调推进。共同制订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区域集装箱车辆资质互认、不再收费等“同城待遇”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