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夜— 安徽博物院(下)
2022-04-13三摄
◆ 三摄
知识链接
站 点:安徽博物院
类 别:综合类博物馆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87号
关键词:徽式建筑、文房用品
提到安徽,你会想到什么?是烟雨空蒙中的白墙青瓦,还是茫茫云海里的奇松怪石?上期的博物馆之夜,我们认识了不少安徽博物院里的文物,这次则要在安徽博物院中寻找正宗的“徽味”,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无处不在的徽雕
徽雕是徽派风格的传统雕刻工艺,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竹雕被称为“徽雕四绝”。你能在皖南的各种古老的民居、祠堂中发现它们的身影……
人物花卉鸟兽窗栏板
类别:木雕
年代:清
介绍:栏板的居中位置雕刻着士绅的文娱活动:室内桌椅板凳俱全,人们正在弈棋、读书、赏画;年轻人策马出行,才子佳人月下相会。侧边栏框中镂空雕刻出夔龙和凤凰的图案,并以葡萄、牡丹等做装饰。
知识链接
窗栏板是徽州民居特有的装饰物,俗称“槛挞衣”,意为窗户的衣服,它既不影响采光,又可以遮挡外人的视线和从天井方向飘落的雨雪。因为人们特别重视,所以窗栏板往往是整幢屋宇中木雕工艺最精彩之处。其装饰题材广泛,从山水花鸟到人物故事无所不包,所以,古人也把它当画来欣赏,称它为“画板”或“花板”。
荷蟹图砖雕
类别:砖雕
年代:清
介绍:夏日的池塘宁静又充满生气,盛开的荷花清香四溢,引来了螃蟹和小鸟嬉戏。画面意境生动,题材别出新意,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荷蟹”谐音“和谐”,寓意着家庭和谐美满。
送米图人物砖雕
类别:砖雕
年代:清
介绍:一对慈祥的老年夫妇走出低矮的瓦屋,满面笑容迎接送米的男子。年轻男子背着重重的米袋,从苍松翠柏掩映着的崎岖山路上走来……被工匠们精心雕刻后,平凡的砖上也留下了一段故事。
读书人的生活细节
安徽是名副其实的“文房四宝”的故乡,宣笔、徽墨、宣纸、歙砚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书房中常备的文具。让我们通过博物院里的藏品,去看看古人的读书生活吧!
鸡距笔
类别:竹笔
年代:唐
介绍:鸡距笔因形制酷似鸡距(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它比普通毛笔更粗、更短,笔锋也更犀利。诗人白居易在他的《鸡距笔赋》中写道:“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以此表达自己对鸡距笔的激赏。
百牛图墨
类别:墨锭
年代:明
介绍:对中国人来说,牛历来就是勤恳、实干、忠诚的代名词。文人们歌颂牛的品质,官员们以牛来自比。百牛图墨的正面、背面各有50头牛,群牛汇集于一墨之上,吃草、饮水、嬉戏、嘶鸣,神态各异,构图布局也井然有序。
药黄纸
类别:纸本
年代:隋
介绍:这是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李思贤抄写的《法华大智论经卷第五十三》。药黄纸不仅纸质精匀腻薄、纹理细美,还浸染了黄檗的汁液,能够防虫蛀咬,用来书写经文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象牙雕蹴鞠图笔筒
类别:象牙雕
年代:明
介绍:笔筒以象牙根部雕成,图案用围墙、山石、树木等分割空间,分别展现出富贵人家在花园中蹴鞠和在山野里射猎的休闲场景。这件笔筒制作精美,真实地反映了古人的休闲娱乐生活,是研究中国古代足球运动的珍贵资料。
知识链接
蹴鞠
“蹴”有用脚踢的意思,“鞠”则是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天的足球。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开始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
明椭圆形歙砚
类别:石砚
年代:明
介绍:这块低调的“鹅卵石”,是歙砚中的上品。这方砚台石质坚润,纹理缜密;除了上方深刻的祥云状墨池,整块砚台刀工极少,造型浑厚,体态丰腴,质朴天然。
剔红漆墨床
类别:漆器
年代:清
介绍:墨床也被叫做墨架、墨台,是专门用来放置墨锭的小案架,以防止玷污他物。这件剔红漆墨床纹饰多样,有菱纹、回纹、龟背纹等,其上花纹隐现,精美华丽,又不失庄重典雅,极富装饰性。
我们的安徽博物院之行到这里就结束啦!纸面有限,很难承载太多文化记忆。如果有机会,大家还是亲自走进博物馆,跟文物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会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