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属和弦在键盘和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13江蕾
江 蕾
一、关于重属和弦与键盘和声
(一)重属和弦
1.重属和弦的概念
重属和弦,“重”读“chong”不读“zhong”,是二重属和弦的意思,也就是属和弦的属和弦。它的功能标记为:DD、DDⅦ、DDⅢ等。级数标记为:Ⅴ/Ⅴ、Ⅶ/Ⅴ、Ⅲ/Ⅴ等。它是副属和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和弦。
2.重属和弦的应用方式
(1)在完全终止式中,重属和弦起到替代原来下属和弦的作用,构成T—DD—D—T的进行。或在复杂的终止式中与下属和弦共同构成T—S—DD—D—T的进行。
(2)在乐段中,重属和弦用于属和弦之前,构成DD—D的和声进行。
(3)在作品结构内部,重属和弦作为经过性、辅助性、倚音性和弦进行应用。常以转位和弦,声部级进和保持的方法进行解决。
3.重属和弦的预备和解决
(1)预备:重属和弦作为一个不协和和弦,一般用下属功能组和弦(S、SⅡ、Ⅱ7、S7)做预备,做法是将共同音保持在同一声部,同级的自然音与变音也保持在同一声部(如F—#F),其余声部作平稳进行。
(2)解决:在终止式中的解决是DD—K46—D,这种终止式在18到19世纪外国古典音乐中应用的非常普遍。在结构内解决到D/D7,相当于从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
(二)键盘和声
1.键盘和声的概念
键盘和声,英文翻译为“keyboard harmony”,指的是在键盘乐器上通过即兴弹奏的方式,练习和声写作技巧。
通过键盘和声的学习,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清和弦结构、和弦间的互相关系,以及和弦间的排列方式。所以说:“键盘和声也是将书面上的和声理论与键盘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和声技术”[1]。
2.键盘和声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键盘和声教学中,和声的音响是由相互联系的和弦组合排列的完整序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单单是一个或几个和弦的听觉记忆的过程,而是“将完整的和声序进在脑海中进行贮存的过程”[2]。所以开设键盘和声这门课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听音、读谱、演奏这三项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默契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辨力与想象力,发掘学生的音乐潜力。
(三)重属和弦在键盘和声中的特点
1.作用
重属和弦在键盘和声训练中,能够起到打破单一调性局限的作用,为旋律带来新的风格特点与和声音响效果。
2.特点
重属和弦在键盘和声中一般与后续的属功能和弦直接连接,作为一个完整的和声进行来掌握。放在作品调性明确之后,特别是在展开部位使用会给和声音响带来较好的作用效果。在配弹中,在一条旋律确定将要使用属七和弦之前插入重属和弦,能够起到加强向属和弦倾向性的作用。“在旋律中将原来的Ⅳ级或Ⅱ级和弦替换成DD7和弦,能够起到改变键盘和声旋律色彩的作用。”[3]
二、重属和弦在键盘和声教学中的分类应用
(一)和声音响的“运动性”
在键盘和声教学中,重属和弦与其他和弦不同的连接方法会给和声进行带来不同的音响运动效果,也会与其他和弦之间产生功能联系、线条联系、色彩联系。
1.和弦之间的功能联系
(1)在键盘和声的终止式中,重属和弦替代了原来的下属和弦,具有下属功能。
在不完全终止式中常用T—S—DD—D或T—S—DD—K46—D的功能和声进行。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Op.28第二乐章3、4小节,是一个不完全终止,从一级四六和弦进行到下属二级五六和弦到重属七和弦再到终止四六和弦最后到属七和弦,其中终止四六和弦位于强拍上,重属和弦具有下属功能,增强了和弦之间的联系。
在完全终止式中常用T—DD—D—T或T—S—DD—D—T的功能和声进行。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9第一乐章21—24小节,是一个典型的完全终止,从主六和弦进行到下属二级五六和弦再到重属五六和弦到属七和弦最后回归到主和弦,重属和弦在和声进行中丰富了下属和弦的作用,使和声音响色彩更丰满。
(2)在键盘和声的乐段中,重属和弦用于属和弦之前,具有属功能,常用DD—D的功能和声进行。
下图谱例1,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柴可夫斯基作品《十二月圣诞节》片段。谱中用到DD-D的功能进行,第一小节重属五六和弦进行到第二小节属二和弦,使和声织体充实,创作材料丰富,音乐更富于变化。
谱例1:
(3)在键盘和声结构内部重属和弦作为经过性、辅助性、倚音性和弦应用。常用转位和弦,声部采取级进和共同音保持的方法。
如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的《前奏曲》Op.28No.13 27和28小节。重属和弦增四度音的半音进行位于弱拍,使重属和弦独立的和弦功能相对弱化,具有经过和弦的性质,但却加剧了下属和弦到属和弦的推动力,增强了对属和弦的倾向性。
2.和弦之间的线条联系
在键盘和声教学中,重属和弦的进行不能单一的使用功能性连接,会显得旋律单调乏味,也要注意声部间的线条联系。在多声部的音乐作品中,重属和弦与其他和弦间的连接会给音乐作品带来特殊的旋律线条感,以表达作品中的特定情绪。作品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旋律线条来展现的。
“运用‘声部线性进行关系’扩张调性是指,运用声部半音化线条所制约的和声进行来扩充和弦材料、丰富与扩大单一调性的和声技巧。”[4]19世纪后期的音乐家们,摆脱了传统和弦功能的约束,重视旋律间的线条联系,变化音体系与半音化的声部进行得到广泛的使用。
下图谱例2,是德国浪漫派晚期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片段。第2—3小节的和声进行为C大调 DVII7/D—D7/S的半音进行,4—5小节和弦功能开始弱化,旋律主要以半音上行进行为主直至转为B大调。演奏上由渐强至减弱,和弦的强弱色彩与线条联系使旋律更具有运动性,将作品中情绪的高低起伏展现出来。
谱例2:
3.和弦之间的色彩联系
重属和弦通过在属调上建立属和弦的方式给原调带来了色彩性的离调效果,增强了到属和弦功能组的倾向性,丰富了原有的音乐材料。重属和弦的离调通常为副正格进行,色彩与其他离调和弦相比较为明亮。
重属和弦所属的离调体系最主要的特点是不以巩固新调调性的结束终止,离调之后仍回到原调,所以依然保留着其在主调内的调式功能。“重属和弦的用法非常广泛,既可用于音乐的结构终止处,也可用在音乐发展的结构内部,从而带来自然音体系所没有的色彩性离调效果。”[5]
(二)和声语言的“审美性”应用
和声语言的其中一个作用,是塑造音乐与人物形象[6],为音乐作品加入相应的情感表达与审美效果。重属和弦归根结底是离调半音和弦的一种,离调半音和弦的存在是旋律进行离调的必要条件,离调虽然在18、19世纪的音乐中盛行,但它是由16世纪的半音化发展而来的,下面我们来举例介绍一下它在发展中的审美效果。
1.16世纪时期与巴洛克时期的半音化
(1)16世纪下半叶,是在音乐史上最早发挥半音化表现作用的时期,有不少作曲家将半音化手法用在他们的作品中,来表达音乐作品特定的情感和内容。
如奇普里阿诺·德·罗勒的一首牧歌“芦苇飒飒有声”的开始部分,主题声部中的半音上行推进以及模仿处理很好的展现了这首歌的意境。罗勒不仅是佛兰德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16世纪下半叶最早采用变音体系和半音手法的重要作曲家之一,被称为“半音的创造者”[7]。
(2)到巴洛克时期,音乐家们提出了音乐需要表达情感和模仿日常生活,给音乐加强了人文主义情感。如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创作的纪念耶稣的宗教作品“十字架上”,采用先后模仿的手法,运用半音进行来表达哀伤、悲痛的情绪。
巴赫创作十二平均律后得到大量推广使用,使得半音化进行变得较为方便。这一时期大小调和弦得到明确的建立,使得半音化的处理有了新的特色,副属和弦开始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
2.古典主义时期的运用
(1)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位音乐奇才,他的音乐创作学习整合了在他之前或与他同时代的音乐大师的内容、形式、风格、手法等。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有一位著名大师的作品是我没有再三地研究过的。”他将众多音乐大师的创作精华收入囊中并加以创新完善,形成了他独有的音乐风格,他的旋律风格自然流畅,优美动听,具有抒情性歌唱性。他的大小调和声语汇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典范,在他的作品里充分发挥了重属和弦的作用,在他的作品结构的各个部位均可以见到应用,但是大都属于比较短暂的半音进行,在整个作品中主要起到点缀作用。
(2)古典主义时期另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他的音乐作品风格带有浓厚的英雄主义,具有戏剧性和斗争性,他的半音化表达的内容既没有巴洛克时期的表达耶稣受难的哀伤,苦难之情,也没有莫扎特的抒情流畅的风味。
贝多芬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大量的运用了重属和弦,作品中重属和弦的织体形态有柱式和弦织体、分解和弦织体和综合型织体;在曲中起到丰富旋律色彩,表达作品戏剧性、动力性内涵的作用。
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七首第二乐章的开头部分,重属和弦运用在第7小节中,在渐强力度的作用下,左右手同时弹奏相隔一个八度的重属和弦,再加上此和弦为柱式和弦织体,所带来的音响效果宽广、深厚,体现出他沉闷悲痛的情绪突然变得紧张激动起来。
3.浪漫主义时期的运用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相比在审美思想、艺术趣味、情感气质等方面有很大变革。音乐冲破了束缚摆脱了功能性的控制,更加注重人的个性与情感的表达。如肖邦马祖卡Op.6No.1的开头部分,运用半音模进的手法,和声处理精巧,具有浪漫主义半音化和声手法的特征。
(三)学生个人的独创性应用
笔者在教授钢琴时,经常会遇到这一类问题,一个学习钢琴多年且具有一定演奏水平的学生,当我问他有关他弹奏过且较熟练的钢琴曲的和声问题时,他却没有和声的概念。这种现象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接触钢琴学习时只是为了弹曲子而硬“扒”谱子,盲目地练习作品的相关演奏技巧,并没有进行系统地和声理论的学习,对于钢琴作品中的和声进行完全不了解。这必然会成为他钢琴学习中的阻碍。“钢琴演奏是需要大量音乐基础理论支撑起来的音乐表演艺术。”[8]所以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和声的学习极为重要。学生在演奏前明确全曲的和声可以更好地分析和把握作品。学生通过键盘和声的技术训练可以对和声的功能序进了然于心,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个和弦,加强对重属和弦应用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高对键盘和声技术的重视。
1.和声内心听觉的培养
和声内心听觉的培养需要经过大量的键盘和声训练,从而在内心形成和声进行的音响效果,对和声音响做出敏锐的反馈,能够熟知和弦色彩和功能。在键盘和声教学中,学生通过对重属和弦连接的练习,可以更好的感受重属和弦的和声音响效果。学生通过对不同和弦功能进行的训练,逐渐熟悉键盘上各个和弦连接的位置,加强对和声实际音响效果的感受,加强和声内心听觉,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使他们在弹配练习中追求更加完美的音响效果。
例如在进行键盘和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24个大小调中对T—Ⅳ—S—Ⅱ—DD—D—D7—T和弦连接进行移调弹奏练习,来加强对和声音响效果的感受。
2.和声独创性的培养
“列宁认为:‘感觉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以此看来,感性认识是理解和声的重要基础。”[9]就是说如果对和声音响没有任何感觉,自然也就弹配不出优美的和声。学生在为歌曲配和声的时候,要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建立好的内心听觉去大胆设想和声的色彩,在钢琴上大胆实践,不断修改不断尝试,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提高编配能力,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三、重属和弦在键盘和声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键盘和声课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从加强学生的和声意识(包括和声听觉与和声思维)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键盘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和声音响的“信息反馈”加以分析,从而逐步取得和声学科规律性的认识[10]。
重属和弦在键盘和声中能够打破单一调性的局限性,为和声增加旋律的色彩性,能够在弹奏中锻炼学生的和声听觉与和声思维,也能够对学生的审美听觉得到完善。重属和弦是键盘和声中经常使用的和弦,是非常重要的和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在教或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学习键盘的学生来说,学习键盘不应仅仅停留在会弹、会认的阶段,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键盘和声的训练,了解到重属和弦在键盘和声实践中的功能、作用、应用特点,把各种音乐理论知识通过弹奏连成脉络,建立自己的音乐理论知识体系。通过切身实际地弹奏而对重属和弦的功能性、色彩性有初步的了解,会对键盘和声的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注释:
[1]宋佳琳,李问菊.键盘和声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3(06):98—99.
[2]刘彤文.附中初一键盘和声教学的回顾与探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01):55—64.
[3]孙维权,刘冬云.键盘和声与即兴演奏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10.
[4]刘康华.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30(01):5—25.
[5]宁 笛.重属和弦在四声部写作中的运用 以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课后习题为例[J].艺术教育,2016(11):121—122.
[6]桑 桐.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1.
[7]桑 桐.半音化的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8.
[8]宋佳琳,李问菊.键盘和声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3(06):98—99.
[9]刘 柱.论钢琴即兴伴奏与和声教学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6(04):167—168.
[10]孙维权.键盘和声课教学规律初探[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