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参测牧场数据分析

2022-04-13邹杨刘林廖艳丽

中国奶牛 2022年3期
关键词:乳脂产奶量体细胞

邹杨,刘林,廖艳丽

(1.北京奶牛中心,奶牛遗传育种与繁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奶牛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2;2.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北京 100192)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能够通过奶牛个体的乳成分检测了解牛只个体和群体的饲养情况[1],并结合牛只基础档案帮助牧场改进饲养管理的一种手段[2,3];同时DHI检测能够为公牛选配和育种值计算提供基础数据[4],为建立我国奶牛自主育种体系和提升奶牛遗传品质奠定基础[5,6],进而达到从营养和遗传双方面提升奶牛养殖水平的目的。北京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是国内最早引入DHI检测设备及技术的测定中心,至今已开展十余年的检测工作,测定牧场覆盖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内蒙古等7个省、市、自治区。

本文利用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牧场检测数据,对产奶量、乳成分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北京及周边地区奶牛场开展选种选配和饲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奶样的采集与测定

奶样来自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DHI中心)参测牧场,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参照《NY/T 1450-2007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进行,检测仪器为本特利FTS+FCM乳成分和体细胞联机分析仪。

1.2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CNDHI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利用EXCEL对519 055条有效检测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月份效应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由表1可见,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牧场参测牛只数量基本保持稳定,胎次随着检测月度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是平均泌乳天数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表1 月度效应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月平均日产奶量维持在34~37kg之间,日产奶量在2020年6月和2021年4~5月有小幅度的上升(图1)。

图1 月度效应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月平均乳脂率维持在3.8%~4.2%之间,月平均乳蛋白率维持在3.30%~3.55%之间,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高峰值均出现在2020年11月(图2、图3)。

图2 月度效应对奶牛乳脂率的影响

图3 月度效应对奶牛乳蛋白率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月平均体细胞数维持在18万/mL~22万/mL之间,随月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图4)。

图4 月度效应对奶牛体细胞数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月高峰奶维持在44.5~46.6kg之间,高峰奶在2020年9月和10月有小幅度的上升(图5)。

图5 月度效应对奶牛高峰奶的影响

2.2 检测季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牧场冬季参测牛只数量有所下降,秋季和冬季参测牧场的胎次低于春季和夏季,冬季泌乳天数最高(表2)。

表2 季节效应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春季产奶量最高,比夏、秋、冬三个季节平均值高3.82%(图6)。

图6 季节效应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秋、冬季节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高于春、夏季节(图7、图8)。

图7 季节效应对奶牛乳脂率的影响

图8 季节效应对奶牛乳蛋白率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体细胞数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可以看出冬季牛只体细胞数最低,比春、夏、秋三个季节平均值低7.14%(图9)。

图9 季节效应对奶牛体细胞数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春、夏季节的高峰奶均高于秋、冬季节(图10)。

图10 季节效应对奶牛高峰奶的影响

2.3 日产奶量效应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牧场牛只日产奶量在30~40kg范围内的胎次最低,日产奶量>60kg的牛胎次最高;泌乳天数随着产奶量的提高而减小(表3)。

表3 日产奶量效应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牧场参测牛只数量按日产奶量分组呈正态分布,日产奶量在30~40kg的牛只占比最高,达33%(图11)。

图11 日产奶量效应对奶牛数量分布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随着日产奶量的增加,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10~20kg产奶量组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最高,比最低组(>60kg)分别高出14.36%和15.11%(图12、图13);日产量>60kg组的体细胞数最低,比最高组(日产奶量<10kg组)低50.87%(图14)。

图12 日产奶量效应对奶牛乳脂率的影响

图13 日产奶量效应对奶牛乳蛋白率的影响

图14 日产奶量效应对奶牛体细胞数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高峰奶随着日产奶量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图15)。

图15 日产奶量效应对奶牛高峰奶的影响

2.4 胎次效应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牧场牛只中1胎占比为35%,1胎和3胎牛只的泌乳天数比2胎和3胎以上牛只的泌乳天数高(表4)。

表4 胎次效应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日产奶量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升高(图16)。

图16 胎次效应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基本保持一致,没有表现出随胎次变化而明显升高或降低的趋势(图17、图18)。

图17 胎次效应对奶牛乳脂率的影响

图18 胎次效应对奶牛乳蛋白率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体细胞数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升高,三胎以上牛只体细胞数比一胎牛高66.27%(图19)。

图19 胎次效应对奶牛体细胞数的影响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牛只中三胎牛的高峰奶最高,一胎牛的高峰奶最低(图20)。

图20 胎次效应对奶牛高峰奶的影响

3 讨论

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月度整体变化比较稳定,4月份天气回暖,产奶量在4-6月份有小幅度上升,而7月份由于热应激的影响,产奶量又呈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本研究中牛群夏季泌乳天数偏高,这与夏季热应激引起的牛只繁殖问题有关。黄峰等[7]研究表明,春季奶牛的采食量最大,这与本研究中春季奶牛产奶量最高是相呼应的。本研究中奶牛夏季乳成分含量最低,这与程蕾等[8]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受热应激影响,奶牛体温升高,消化道内血流量不足,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速度,从而抑制采食[7,9]。同时由于季节效应是三个月的平均值,可能与月度结果产生不一致的情况[10]。

宋佳璇[10]指出,乳成分随着日产奶量的提升而下滑是由于日产奶量的提升稀释了乳脂、乳蛋白在单位体积内的含量,这与本研究中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都随着日产奶量升高呈下降趋势是一致的。本研究中高峰奶随着日产奶量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高峰奶值为泌乳牛本胎次中最高的日产奶量,高峰奶每增加1kg,胎次产奶量可增加200~300kg[4]。

本研究中牛只日产奶量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升高,高峰奶在三胎牛的数值最高,这是符合奶牛生长规律的。本研究中胎次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没有显著影响,这与王俊峰等[11]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体细胞数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升高,这是由于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乳房功能开始衰减,乳房下坠,乳头更容易与地面发生接触,导致乳房细菌微生物总量明显上升,进而造成体细胞数的增高[10]。

4 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北京DHI中心参测牧场的数据分析表明,产奶量和乳成分受季节、日产奶量和胎次的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夏季热应激会显著引起产奶量的下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降低等。参测牧场可以充分利用DHI测定结果,提升饲养管理水平,进而提升牛奶产量和品质;同时采取精准选配,有效改良牛群缺陷,让牛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乳脂产奶量体细胞
乳脂品质及其通过饲粮措施进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荷斯坦牛泌乳速度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中甸犏牛的产犊季节、泌乳期分布及产奶量变化规律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DHI报告部分名词释义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几方面措施
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肿瘤发生体细胞突变理论的回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