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2022-04-13田斌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剧,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难度增大,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不仅如此,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疫情长期蔓延已持续对国际贸易、投资、消费等经济领域带来巨大沖击。面对这一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加速提升,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有此成绩,得益于国家持续贯彻科技强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振科技创新能力。
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以数字、生物、物理三大类技术协同驱动的系统性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回顾历史,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产业发展轨迹的大变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跃升。
十四五规划系统部署了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提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而推动这一进程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就是要紧紧牵住创新发展这个“牛鼻子”。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深刻理解科技创新的实质内涵,将科技创新的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就是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在疫情防控、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要继续加快适应科技、产业发展趋势,更加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联系互动,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以自身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聚焦三大方面
新时代、新挑战给中国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促使中国在今后的工作中聚焦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持续推动产业变革创新。变革要基于实际情况,提出新思想、找到新方法、探索新路径。要认识到国家科技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不断强化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第四次工业革命关键支撑技术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继续推动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向前。要持续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改变传统经济面貌并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为未来产业形态和经济格局注入新动能。
其次要不断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影响,既要看到中国制造业在未来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优势,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要从全球产业资源配置和价值链布局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部署,尽早向目标市场的先进技术领域布局,加快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深度融入科技产业创新链,提高对外投资质量和效益。对于企业家而言,要改变以前求大求全的思想,要追求对产业核心技术环节的掌控,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程度,提高信息应用和经营管理水平。
最后,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世界工业发展因全球分工合作而兴,因各国封闭脱钩而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全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要推动多层次、宽领域、机制化的对话交流,就新一轮科技革命技术领域政策、标准、规则等密切沟通协调,促进理解互信。要推动国际产业安全合作,联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不断增强发展的韧性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共同恢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顺畅运转。要尊重各国技术主权,坚持多边主义,构建包容普惠的技术规则体系和国际合作框架,使全人类都能从技术创新中受益,都能共享技术发展最新成果。
总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勇于变革、大胆探索、不断创造,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发展道路。
田斌: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