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合策略

2022-04-13管丹妮

民族文汇 2022年9期
关键词:融合途径小学音乐传统文化

管丹妮

摘 要: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源泉和财富,能够反应我国民族发展特征和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反应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展示良好的自我修养和精神面貌的表现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音乐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研究了小学音乐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传统文化;融合途径

引言

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继承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音乐是文化和语言的载体,对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起着促进作用。中国传统音乐是运用本民族的传统乐器和音乐表演方法传达思想精神的音乐形式,是民族的灵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将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欣赏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学生投入音乐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的传统音乐内容十分广泛,教师如果采用说教教学法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会让学生失去了解传统文化的欲望。小学音乐教材中涉及到的音乐种类众多,其中介绍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歌曲为学生描绘出生动形象的节日庆祝情景,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爷爷故事多”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然后说一说歌曲中提到了哪个节日。学生在歌曲中了解到了中秋节的时间和特色食物月饼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比如嫦娥奔月。为了加深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了解,教师为学生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和特色庆祝方式,让学生在了解《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之后,激发学生对中秋节盼望家人团圆情感的感悟,让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学习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1]。

二、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曾经提出将音乐和道德教育合二为一,提出“礼乐”概念。孔子认为既要探求音乐表现形式和规律,还要探求音乐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使人得到启迪的崇高思想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看到学生受年龄和个人认知限制导致的音乐情感理解差异问题,在音乐歌曲的背景介绍和写作初衷的介绍中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难忘的歌”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学生虽然在不同的场景中听过《义勇军进行曲》,但是他们不能准确把握国歌背后的故事和那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学校举行运动会和每周国旗下讲话的升国旗仪式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感受到集体荣誉感。然后教师为学生播放2022年背景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传递国旗奏国歌的情景,在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和现场观众的国歌伴奏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教师为学生介绍《义勇军进行曲》创作时期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的内忧外患和亿万群众夺取解放胜利的情景,让学生在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感受中华儿女迫切渴望民族解放的呼唤中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锐意创新,实现现代与传统的音乐碰撞

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了无数艺术和文化形式,比如建筑艺术、手工艺术、音乐艺术等。我国音乐艺术中的一大分支是以京剧、黄梅戏等为代表的戏曲音乐,戏曲的表演以歌曲、说唱、滑稽戏等艺术形式构成。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认为戏曲生涩难懂,与新時代的生活相去甚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现代音乐和戏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继承意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梨园英秀”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歌曲《谁说女子不如男》之前,教师在戏曲教学中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为学生播放由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和陶喆演唱的《苏三说》等流行歌曲,引导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寻找戏曲元素,让学生分析现代流行音乐与戏曲的异同点,然后为学生介绍我国戏曲的表演方式和行当种类。教师可以以学生熟知的《说脸谱》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面孔颜色的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戏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介绍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感受花木兰作为一个女子替父从军上阵杀敌的英勇气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木兰从军的表演,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为戏曲教学注入活力[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了解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打好基础。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和历史的认识过程中,树立为传统音乐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自己的力量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莉.小学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合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05):133-135.

[2]刘永红.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路径及策略[J].教书育人,2022(04):32-33.

猜你喜欢

融合途径小学音乐传统文化
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