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下小学低段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2022-04-13周娟

民族文汇 2022年9期
关键词:低段语文统编教材作业设计

周娟

摘 要:統编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整体教育方向,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趣味学习”等教学理念沉淀于教材中。教材的改革同时也推动着作业设计的变革,传统作业存在机械性、重复性、枯燥性等特点,其功能与价值越来越引起关注与思考。尤其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在素质教育广泛推行的今天,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创新性、实践性从而优化作业设计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统编教材;低段语文;作业设计

众所周知,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的必要一环。对教师来而言,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对学生而言,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进行课下继续学习的载体;对家长而言,作业完成情况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也可能成为家长需要完成的任务。作业完成质量可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评价,因此,作业对教师、学生、家长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以此可以看出,目前作业的价值还主要体现在知识性、应试性上,学生所承担的作业负担也比较重。统编教材中所追求的“搭上应试教育的船,做一点素质教育的事”,其实也是对作业设计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低段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语文学习注重基础与积累,这对对低段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教师的作业设计存在以下情况:

1、作业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学生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学习拼音和简单汉字的书写、识记。作业内容上一般为:抄写拼音、抄写汉字、组词、看拼音写词语等,主要以作业本的抄写和练习册的完成为主。可以看出,由于作业形式单一,知识与方法的输出方法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僵化、死板。

2、作业量过大,学生负担重。

对于儿童来说,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的天性,过量的作业会长时间地将学生束缚在桌椅面前,既压抑儿童天性,又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发展。长久以来提出的“减负”口号就是为了让儿童更健康地学习。

3、作业的应试色彩浓厚。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精准有效、全面全能地应对考试、获取高分,教师可能设计出与学生能力水平不相匹配的作业。对于低段学生而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十分重要。但是考试的试题类型千变万化,为了让学生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题型而拓展作业量,既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也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二、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一)兼顾“两种利益”

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兼顾好“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所谓“目前利益”指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进一步思考,教育难道仅是为了培养出成绩好的人吗?显然也不是,温儒敏教授表示: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思路,主要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利用语文学科善于熏陶感染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发挥语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不得不考虑“长远利益”。学生在完成作业以后得到的不仅有知识,还会有精神上的启迪与其他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实现作业设计“三原则”

1、趣味性

低段学生容易对新奇有趣的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有趣的作业会让学生将其当作一件“好玩的事”而尽心完成。语文学习的内容看来简单,不过就是背诵、课后练习、生字抄写、能力训练,但是灵活机动地换用多种完成方式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挑战。例如学生学完拼音以后,为了鼓励学生更自然、自主地进行拼音练习,老师在板书家庭作业时用全拼音列出作业内容,而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拼读出今日的家庭作业。这样一份“破译”作业学生做起来就兴趣十足。

2、创新性

作业创新体现出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传达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态度。作业不仅有书面作业,还可以融合口头作业;作业不仅可以写,还可以通过表演、观察、模仿、探寻等方式来完成;作业不仅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家人等共同完成。

3、实践性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理解稍微复杂一些的知识或是道理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学生或许不容易理解为什么“盘中餐”会“粒粒皆辛苦”。或许只有让学生去体验一下种植的艰辛、劳动的辛苦才能明白每一粒米来之不易。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做中学”的理论,主张从做中去学习,从经验中积累知识。片面的知识性的学习会让学生脱离生活,而通过身体去感知、去体验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预设作业完成时间

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应该试着估算一下学生在完成这几项作业时需要用多长时间,切不可一股脑布置过多作业。完成作业的快慢主要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学生的专注力。第一种因素可通过教师的分层作业设计、课堂教学改善等方式改善,专注力的培养则需要教师进行单独的注意力培养训练,比如教师针对课堂上讲过的要点进行当堂训练,完成合格的可以奖励看课外书,以此方式来激励学生及时完成任务。

但应该注意的是,作业设计一定要重视质量,精当有效的作业才能起到“减负”和“增效”的功能。

(四)落实课堂练习

当前,为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减少学生课外作业,增强课堂练习效率的指导意见。有不少学生做作业可以做到深夜,家长也在一旁陪伴到深夜,好不容易完成了,第二天再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对于低段学生来说,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其实这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关,低年段学生还很难做到印象深刻、举一反三。因此,这样的“熬夜加班”没有益处。换一种思路,教师将归纳出的重难点放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检查、评讲就显得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基础常见的练习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集体完成;本堂课的重点练习则可以通过小组或是个人单独练习完成。这样,多层次多方面地展开作业练习,一边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专注意识。

总之,教材的变革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文内容的变化上,它关系着教育人教学理念、教育方法的转变。传统的作业设计也需要变革、需要创新,更好地适应“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育风潮。

参考文献:

[1] 刘余.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低段优化作业设计[J].文理导航(下旬),2019,02:71.

[2] 马金玲.新课改理念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课外语文,2017,02:70.

猜你喜欢

低段语文统编教材作业设计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写话,爱上你其实很容易
创设有效的低段阅读教学课堂活动
随文识字,培养低段学生“字感”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让游戏为小学低段语文拼音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