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

2022-04-13程欢

民族文汇 2022年9期
关键词:厌学成因小学生

程欢

摘 要:农村基础教育情况已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质量依然达不到预期,部分农村小学生仍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并做出厌学行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能以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呢?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把思想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工程的核心,始终放在第一位。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成因;对策

据有关资料统计,农村小学生厌学率高达五分之一。为了解决该问题,我结合本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性对策。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现状正不断改善,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也随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善而发生变化,不再是家庭贫困、社会观念等原因。经过调研发现,新时代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环境不良、社会外界因素影响等方面。

(一)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受家庭条件影响,当前许多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其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没有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孩子对于上学的理解存在偏差,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农村家长对于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方法往往不够科学合理,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或过于严格,忽视了家庭作业检查和辅导的重要性,在监督和辅导过程中也没有采用科学的方式,不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从而产生厌学情绪。除此之外,家庭教育氛围也是使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之一。

(二)学校教育环境不良,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乡村小学的教育环境不仅包括校园环境、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硬环境,还包括教学方式、心理教育、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度等软环境。目前,部分乡村小学在校园与教室环境布置、班级文化建设、举办校园活动等过程中没有关注环境对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的影响,而部分乡村教师仍信奉“严师出高徒”的教学理念,对小学生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这些均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和厌学情绪。除此之外,部分鄉村小学教师对于校园暴力、小学生同学关系的关注度不够,在出现类似问题时没有进行及时的疏导,使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三)学生易受外界不良因素或信息影响。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小学生更容易通过手机、电脑等渠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如果家长不够关注,或者不够重视,会导致学生出现诸如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进一步产生厌学心理,对学生身心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另外,小学生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人士的诱惑和影响,过早接触一些不良信息,产生厌学情绪,虽然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得到了改善,但仍然存在,进一步导致了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

二、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之后,接下来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外界因素三个方面提出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建议性对策。

(一)家庭教育要科学合理化,关注小学生心理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家长应主动提升自身家庭教育能力。虽然目前许多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可以借助网络、报刊等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提升自身教育孩子的能力,也可以多与教师沟通,共同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方法。

2.加强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农村家长应该抽出更多时间与孩子沟通,关注、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三观形成过程,以及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以朋友的身份建立充分信任的亲子关系。农村留守儿童依然存在,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应该注重这一点。

3.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父母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也尽量不要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二)改善学校教学环境与方式,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农村小学在进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改善学校整体教学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提高农村教师综合业务素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应该注重提升农村教师的综合业务素养,督促教师自主地改进教学方式,在教育学生时要宽严有度,把握准确的时机,在尊重学生感情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奖励或者批评,以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更加亲近、相信教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改善学校软环境。学校应该重视班级中学生之间关系的正常发展,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一线教学的教师则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对其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

3.针对学校教学内容单调的现状,学校在保证语数两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应注重对其他副科的开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此外,在农村学校绝大多数副科教师都是兼职的,所以,在农村的小学最好能配备专职的图、音、体教师。与此同时,学校要定期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绘画、文娱活动,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又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使学生觉得在学校生活、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让学生对学校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减少逃学、厌学现象的发生。

(三)净化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措施。

从社会的角度净化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对策包括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为了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环境,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而深入地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村社会整体法律意识,以及对于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以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产生。

2.加大农村治安的整治力度。农村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治安仍然存在许多死角,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人力和财政支出,加强农村治安管控,特别是对网吧、娱乐场所进行规范整治,增加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学生的保护措施。

经过调研并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外界因素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家庭教育科学合理化、改善学校教学环境与方式、加强相关部门宣传与执法力度等建议性对策,希望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系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新教师专项课题《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的研究》(2021年)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H2021xjszxkt413.

猜你喜欢

厌学成因小学生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