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元宇宙
2022-04-13冯原
冯原
我们正位于两个世界的入口边上……
这意思是说,有一个与现实世界对称或对立的被称为“元宇宙”的世界即将诞生了。届时,我们将穿行于这两个世界之中,穿行,这个词对吗?或者说,在两个世界之间又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是的,我们终将穿行于不同的世界,不过是在意识的意义上,而非在肉身的意义上。
所以,如果说虚拟是元宇宙世界的基本特征,那么,它并不是虚拟的开头,虚拟起自于我们意识的萌生,不过从认知革命开始到20世纪之前我们一直无法实现意识穿越,是因为意识难以溢出我们的身体——这要一直等到电影的发明。
想一想我们的梦境和电影的发明吧,人类做梦的历史也许非常的久远,不过直到一百多年前才发明电影,我们都无法将内生的梦境投射于外部媒介上成为共见,是电影构建了第一个意识世界之外的意识空间,在光影制造的银幕前,我们无需走进电影中去,但我们其实是可以在意识中走进去的,并获得了梦境般的体验,电影不也一直被称为造梦机器吗?
因此,比起电影而言,元宇宙真的有些像一部可以“走进去”的电影——在数据的意义上,元宇宙可以被类比为一种“量子电影”(在计算机的算力上),而从虚拟的意义来看,如果你的意识本来就产生于虚拟(第一层次),那么,你即将迈进去的元宇宙,必将是对于虚拟的虚拟(第二层次)——于是从逻辑上说,否定之否定为真,虚拟之虚拟同样为真。
但反过来说,求真,仍然是不变的人性之一(正是求真创造了虚拟),这如同肉体遭受损伤所产生的疼痛,丹尼特在《人工智能哲学》里追溯了疼痛感知与生命意识的关系,不过,人类并不必然要把从演化中获得的生存意识全部带进人造的虚拟世界之中。如此来说,在人工控制的意义上,虚拟世界里可以没有疼痛,或者痛并不为真。这样一来,我们就应该问一问,当我们处于元宇宙的入口时,我们应该携带什么样的演化装备(从演化中获得的所有生命系统)进去,如果像前文所说的,当我们能够自如地穿行于现实世界与元宇宙之间时,我们是否像NASA的宇航员一样,必须换上笨重的宇航服和头盔进入飞船,并在返航出仓之后脱下它们。
用伊隆·马斯克登陆火星的计划与由电脑—算力构造的元宇宙作一个对比,对于我们认识元宇宙的特征还是很有必要的。去火星,在马斯克的计划中,意味着你的肉体必须乘坐上重型“猎鹰”号飞船,航行两年的时间才能抵达那个寒冷和荒漠的星球,其他的就不必再细说了(科幻电影里有详尽的解说镜头)。那么,与火星上的殖民基地相比,元宇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或洞穴呢?
我要说的是,元宇宙不是另一个星球或洞穴,它是一个由人类意识生产的复制品而非是一个容纳肉体的空间。那么,意识的复制,从人类自我意识出发,其实就是欲望的复制,就是由人类从演化中获得的肉体内部的神经化学机制所生产的感受的复制,所以,元宇宙是一个人造欲望的世界。因此,在进入元宇宙之前要盘点的装备,其实就是组装成人性的基本零部件。从人的动机出发,人们很可能首先想要卸载掉那些因维生需要所创制出来的警告或惩罚组件——例如疼痛或饥饿感等,然后,我们却很有可能会强化另外一些从演化中获得的零件,而且这些零件从来都在生产和促进人类的生命力——例如从求生的本能中衍生出来的冒险冲动;从生存竞争中获胜所形成的多巴胺激励。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并不比啮齿类动物做得更好(实验中的老鼠就是为了追求多巴胺分泌而上瘾,宁愿饿死也要快感)。
不会有第二个元宇宙了,只要是人类创造的人造世界,应该运行最基本的人性规则——经济理性模块和赌徒心理模块必然是构造元宇宙的基本法则。
当然,在元宇宙里,也一定有正能量的刺激多巴胺分泌方式,例如艺术创作和思想探险;但更会有一夜暴富的成瘾性冲动。真的,马斯克在设计他的火星移民基地时更多要考虑维生系统——供应新移民的氧气和维生素的来源,有点像大航海时代的风帆战舰如何确保航行所做的那些努力;不过在元宇宙里,哪怕只是初级的世界,也只会有赌场;还有舞厅,有间谍和美人计(虚拟的虚拟欲望为真),所以,一切由人类欲望所生产的东西将会首先在元宇宙被复制出来,科技圈、资本圈、文化圈相继被撩拨……当然也包括让收藏家垂涎的“艺术品”。
总之,元宇宙就像是演化出天堂鸟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群岛。生物学家说,因为天堂鸟的演化环境中有三个基本特征:1.没有天敌;2.食物充足;3.有相对独立的环境,于是天堂鸟演化出无比绚烂的美丽羽毛……因此合理的结论是,既然天堂鸟的羽毛不可避免地变成了人类的收藏和装饰,由人类来虚拟的元宇宙世界也必定会成为一个盛产美丽羽毛之地。 (編辑/余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