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迈向碳中和
2022-04-13
相较于传统行业,科技行业中的企业自带“绿色基因”,但实际上它们因用电量大等问题同样面临碳减排大考。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引领者,在国内,ICT产业的碳排放量不容小觑。时下,云计算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支撑云计算发展的重要载体,数据中心迎来爆发期。近年来,为了顺应低碳的发展趋势并降低用能成本,一系列围绕着碳中和的技术升级在数据中心领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以减少碳排放为例。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设备和GPU服务器的使用,单机架用电规模已朝着20千瓦-30千瓦,甚至50千瓦演进。用电密度提升对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制冷方式已无法满足此类高密度的散热需求。如改用全液冷方案,即在密闭式液冷机柜中,通过液体带走所有热量,可以将散热功耗下降96%,能源利用效率(PUE)由采用風冷方案的2.2降低至1.1。在50千瓦柜功率设备上,每年可节省约50万度散热能耗,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7.5吨。
“碳中和”赛道的玩家不仅有传统厂商和互联网大厂,还有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地平线、天科合达、翱捷科技等各个垂直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和创业公司,都在这个赛道抢跑。对众多科技企业来说,实现能源优化的一小步,将是我国迈向碳中和目标的一大步。作为走在时代潮头的科技企业,不仅通过新技术降低碳的排放,同时作为面向各行各业的赋能者发挥重要的作用。亿欧智库《2021中国科技企业碳中和责任研究报告》指出,科技企业对于碳中和的贡献巨大,科技企业帮助社会减少的碳排放量是其自身碳排放量的10倍之多。另一方面,科技企业在碳中和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科技企业在碳中和事业中的作用主要集中于产业端和公众端,对其有控排、减排、正向引导等积极作用。除了腾讯、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大厂外,在互联网细分领域的企业,同样结合自身业务的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碳中和倡议与规划,推动减排目标落地。如果说,曾经科技企业的技术重心是要确保平稳顺畅的“商业价值”,现在必须增加一项——更要推动实现环境、生态等“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