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时期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2022-04-13王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师应历史探究

王璇

摘 要:在初中课程中,历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历史教学以教师灌输式地传授知识、学生死记硬背为主,这与新《课标》所要求的不符。新《课标》中提倡教师要注重运用探究式学习,能够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共同探究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做好探究式学习工作。

关键词:初中历史 探究式教学 应用实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27

中国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言传身教,更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用创新思维来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能从历史中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是具有必要性的,首先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和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精神,这对于初中生正确道德品质、情感态度的建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同样也符合新课改的相关教学要求,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推动。其次,初中历史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心灵的陶冶升华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更要注重在课堂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探究式教学概念分析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多层次的对话和互动,实现探究和教学的辩证统一。在运用探究式训练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使其能够掌握探究思路和方法,并尝试自主思考、获取知识。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都能得到提高。通过科学的提示,让学生能够掌握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和技能,提高其学习能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二、探究式学习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将探究式教学与实际历史教学相结合需要遵循开放性原则,教师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学习地位上,在历史教学时,应以教材为基础将知识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不断发掘学生思维能力。受传统教学影响下,历史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将历史理论知识与实际融合,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性,进而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2.自主原则

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更多的自主学习平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反思和学习,巩固学习的知识点,正确认识自身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改善。

3.兴趣优先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进行历史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优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由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新时期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措施

1.立足课程标准,确定探究主线

在历史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新《课标》,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相结合,设定合理清晰的教育目标,并在整个课程中充分利用目标的监督、评估和鼓励等积极作用,确保探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基于探究的历史知识不再是零碎的,在一个个教学目标的驱动下,学生可以通过把握生动具体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来理解历史。例如,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时,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中日战争的重大战役,认知我国的反抗斗争。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甲午海战的影像资料、主要人物、战局图等,以加深学生对愛国主义的理解,使其深入地把握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师要预先整合多元化资源和教育目标,阐明探究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并升华情感态度,促使其价值观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2.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书上需要学生着重理解和记忆的部分,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关于书上一些晦涩难懂的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或者以部分相关历史资料影片形式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另外,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备课以及课程讲解的时候,可以大大减少教师教学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将情感教学引入初中历史教学中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特点。其中,情感教学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情感教学与实际历史教学相结合,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有利的途径。探究式学习更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情感教学的引入,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发展,并能有意识地进行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多媒体是信息技术的衍生物,它以教学内容基础将其转换成视频以及动画形式,从直观和感官上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波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历史知识的探索中,自主完成探究式学习。

4.丰富探究活动,注重理性探究

和谐、民主的探究氛围是开展探究教育的前提,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们敢于表达和分享他们的观点和问题,积极地思考,不断激发思维认知上的冲突,帮助所有学生进步。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创造一个民主的环境,使学生通过参加丰富的课堂讨论活动。课堂讨论是一种探究活动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表达意见、相互启发和共同学习。教师在讨论之前,应确保提出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并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在讨论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并引导学生听取他人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思考问题。在讨论的最后,教师应进行总结和评估,并使用历史和唯物主义的观点、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理解和分析历史。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历史资源,组织课堂讨论,并让学生们以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化、城市化、交通运输和环境问题进行讨论,以便学生了解工业时代到来的历史意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教师设定了“文艺复兴不是复古的,而是创新的”的主题,它可以帮助学生站在整体的角度,认知文艺复兴在解放人们思想上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角色扮演活动和小组合作形式融入探究教学中,让学生多种情景中进行灵活地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讲解《商鞅变法》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多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历史情景剧、小品的演绎,让各组同学自由选取守旧大臣、秦孝公和商鞅等角色,在教师的讲解和情景演绎中了解变法革新的不易。

5.采用时间轴或者编快板的形式来辅助学习

初中历史知识比较浅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划分时间段来让学生书写或者展示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教师也可以采用编快板的形式教学,因为快板生动活泼,会更有助于学生记忆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所发生的有关国共两党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中事件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要了解各个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国共两党在整个历史事件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情况,从中吸取一些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缅怀先烈。

6.开展小组合作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探究式学习

小组合作是各科教学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合理的引入,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度,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确保教学顺利开展。由于历史科目知识较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历史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学生在此过程中针对问题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历史难题,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其中,教师应合理划分小组,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构建和谐的学习小组,在學生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洞悉存在的问题,将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以往历史教学中,教师更侧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的重要性,在探究式学习背景下,应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进而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互评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正确认知自身存在的问题,优化自身学习的问题,增强学习效果。教师评价,具有一定的鼓励性,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7.引入历史故事,调动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

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故事内容较丰富,因此,历史故事更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吸引学生注意力。历史故事的引入,增加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扩展学生学习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活跃历史课堂气氛,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实现活乐历史教学课堂。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过程中,多站在学生角度进行考虑,历史故事应符合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范围,使其快速融入历史故事中,对历史故事产生联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在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结合当时背景客观评价历史史实,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8.转变方式,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

学生在初中阶段,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快速发展,对历史事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是他们思维水平提升的关键。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注重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这会影响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也会受到限制。由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以《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这节课的内容。例如,组内有的同学会提出这一问题“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为什么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会放弃社会主义”,还有的同学会提出“为什么苏联会发生解体?其本质是什么?”在他们讨论后,组内同学可总结出苏联解体的本质是它的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这导致了上层建筑的崩塌。与此同时,同学们在讨论中会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坚韧不拔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9.拓展延伸促进知识迁移应用

问题的解决与延伸是探究的主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秉承多元化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加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综合评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助力其实现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设计问题:“隋朝大运河与现代京杭大运河一样吗?”利用动态地图引导学生对比古今大运河并获得结论,让其明白历史发展的持续性。接着播放《南水北调项目》有关视频,并提问:“哪条线路是取道大运河的?而哪条线路距离我们最近?”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再强调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深刻体会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历史元素。

10.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理解

单纯的理论讲解是不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且传承传统文化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让学生们从实践中认证理论,从而帮助学生们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在新课改中也提倡教师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相关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也非常注重对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且会结合一些传统文化主题来让学生们更好地在活动中感悟传统文化内涵。例如在讲解《远古的传说》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课的内容,我让学生们按照小组为单位来寻找一些远古时期的传说故事,让学生们以表演的方式进行展现,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远古故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的小组选择了“仓颉造字”、有的小组选择了“燧人取火”等等,这些都是先贤造福世人的举措,同样也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过组织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来加强学生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应立足当前教育理念发展的新形势,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们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教师应在研究探究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将课程教学目标贯穿到历史教学中,充分整合教材内容和史料资源,以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在历史探究教学中,通过师生对话、史料融入,以及丰富的探究活动,历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不断地扩大,再加上和谐、民主的探究氛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最后,教师可以将探究式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搜集互联网资源、考察历史遗迹等方法,反复地激发其历史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整体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辛荣芳《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8期。

[2] 赵俊平《初中历史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法》,《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S1期。

[3] 贺风娜《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历史理解能力》,《新课程》2018年第12期。

[4] 李峰《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试题与研究》2019年第31期。

猜你喜欢

教师应历史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