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2022-04-13莫纪宏
莫纪宏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其中提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是一国公民对祖国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崇敬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是每个成熟公民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法治国家中,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在人生最宝贵的阶段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并将其植入个体人格结构中,是一位合格公民的基本法律义务和神圣法律职责。正是基于每位公民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情感,现代主权国家才得以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国际社会赢得尊重,才能在公民的真心爱戴和拥护下,有效维护和捍卫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利益。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世界各国的教育立法中都明确了爱国的价值导向。例如,美国明确要求每所学校都要审核教科书及教师,规定中小学开设爱国主义课程,并在教育中强化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优势。俄罗斯在普京执政后也十分重视通过立法保障和推进青少年爱国教育,相继出台了《儿童青年教育示范法》《青年政策示范法》等法律,《中小学爱国教育法》也即将颁布。
在我国宪法和法律中,爱国是国家首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广大青少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和人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爱国主义教育只有从青少年抓起,把爱国主义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抓稳抓牢,使得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形成青少年健康人格的一面镜子,照亮青少年未来人生奋斗的征程,从而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