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产传承视角下皖中地区乡土民居保护更新策略
——以庐江县鲍店村乡村客厅为例

2022-04-12左光之赵文君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民居乡土建筑

左光之,赵文君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合肥 230601;2.安徽乡村振兴研究院, 合肥 230601)

关键字:乡土民居;保护更新; 乡土环境; 地域文化

0 引 言

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根植于乡村,数量多、面量广的乡土民居与城市中备受关注的历史建筑相比,往往更容易被人忽视,面临着“自建性破坏”“开发性破坏”等诸多问题。乡土民居不仅承载历史记忆、蕴含特色的地域文化,也作为人们乡愁寄托的物质形式,对其的保护逐渐引起学者、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对乡土民居建筑的保护更新研究集中在地域特色、建筑风貌、遗产传承等诸多方面。陈志华、李秋香教授在2008年携手共著《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以科学系统的视角对乡土建筑保护进行理论的总结,开创乡土建筑保护的系统研究;2012年我国开展历史文化村落录用,正式把乡土建筑划为保护对象的范围;梁思成先生在研究晚清民居建筑《中国建筑史》一书研究撰写晚清民居建筑;刘敦桢先生通过实地的调研,在《中国住宅概说》中对我国民居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王飞在《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梳理》中对乡土建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研究,并且整合梳理出较为明确的保护实践理论;姜珺在《对乡土建筑的传承和保护分析》一文中,对乡土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文化生态传承与发展对策方面进行了分析[1]。以上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分析了皖中地区乡土民居建筑保护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保护乡土民居建筑采取的创新做法和经验,为推动其保护更新提供参考借鉴。乡土民居是人类的家园遗产,我们要树立乡土民居建筑保护的整体观,不仅保护乡土民居的建筑风貌,更要保护乡土民居的文化内涵。探索研究保护乡土民居实践理论,有助于我们以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乡土文化和传统思想,感受其特有的文化气息,学习这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思想和营造技巧,乡土建筑风貌以及蕴含其中的非物质文化元素[2]。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土民居,是充满现实的、饱经风霜的、如星星点灯般散落在农村地区,演绎着真实的人类生活场景。

1 乡土建筑的概况

乡土建筑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代表地方建筑的传统形式,蕴含丰富地域民俗文化,同时记录着某个区域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近代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人们被千篇一律的城市发展所侵蚀,乡土建筑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色鲜明的乡土建筑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甚至同一年代的不同地域,涌入大量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乡土建筑进行研究。

1.1 乡土建筑的概念

保罗奥利弗在1997年将乡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定义为:尊重房东和社区的意愿,运用适合资源,并且结合当地文脉发展、利用传统技术建造的人们的住所或者其他的建筑物的乡土建造[3]。不同类型的乡土建筑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经济生活方式促生适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民间的、乡土的、传统的和自发性等特征。经过数十年的实践研究,我国学者陈志华认为,乡土建筑与传统民居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其中包括信息含量最广的组成部分,也存在于乡村生活大舞台以及物质文化环境的文化中[4]。《乡土建筑遗产宪章》中国际古迹遗址委员会(icomos)提出并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表述:“乡土建筑是社区自建房屋的一种传统方式,联系社会文化,表达地区关系,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5]。”

1.2 乡土建筑的主体——乡土民居

乡土建筑中出现最早的、数量最多的、分布最广的是乡土民居建筑。乡土民居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作为完全生活化的建筑,也是人类建筑活动的源头。尽管民居看上去朴实无华,毫不富丽堂皇,有的甚至破败衰落,给人一种被时代淘汰摒弃的感觉,可是当我们去用心观察这些传统的建筑,就能发现其建筑布局的合理,颇有浑然天成、井然有序的特点。乡土民居体现天人合一,以人为本,集建筑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凭借其独特的形制,成为中国建筑史上最具魅力的建筑类型之一。

1.3 乡土民居的价值

乡土民居建筑具有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功能[6],饱含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两大类,其凭借独特的地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作为我国农业农村社会和耕读文化重要的历史载体。乡土民居根植于日常生活,根植于农民群体,鲜少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保存了更多的原真性、实用性和丰富的历史信息。以当地民居建筑为主的乡土建筑饱含鲜明的地域特征,反映当地民族特色,记录着建筑漫长的历史时期的变迁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演变,传递正统史书上无法记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乡土民居无论在形态上还是装饰上都显得活泼多彩,与自然联系紧密,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展示环境艺术。作为中国建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头定有乡土民居建筑的一席之地[7]。建筑师想透彻讨论总结中国的建筑,更要对建筑文化的源泉——乡土民居进行深入研究,对探讨中国的建筑学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全面了解掌握乡土民居的发展历史,熟知传承保护策略才能全方面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1.4 皖中地区乡土民居建筑的特征

据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践调研发现,由于多种文化交融碰撞使得皖中地区乡土民居形态各异,呈现出复杂多元、包容并蓄的特征,既有徽派建筑保守的朴实又兼具北方建筑的粗犷[8]。

(1)屋顶特征。皖中地区的民居建筑形式与气候息息相关,亚热带夏季多雨的气候使得建筑屋顶稍有坡度,屋角不起翘等特点。屋顶色调以青灰色为主,少数为砖红色,材质多选用小青瓦,采用一正一反,中间不铺灰的形式直接铺在椽上,形成双坡硬山青瓦顶的样式,部分为现代平顶[9]。三河古镇的民居建筑还吸收了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颇有些飞檐峭壁的特点,相比于皖南常见的伴随屋顶倾斜角度呈现阶梯状降低的白色马头墙不同的是,皖中地区乡土民居中采用的是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的形制[10]。

(2)墙体特征。皖中民居墙体普遍采用青砖或红砖砌筑,砌法多样,鲜有抹灰,避免由于潮湿气候导致的粉刷墙面导致霉变脱落的情况;部分民居还将夯土墙体保留,加固后沿用至今[11]。

(3)装饰特征。大多数皖中民居建筑为砖承体系,建筑高度2-3层,整体风格呈现代风格。民居多为双扇大门,口洞外有门罩,显得规整开敞。房屋立面通常采用木窗进行点缀。建筑物多含有院落,古朴宁静,完美消隐于周边山野自然,相融相交。

(4)形制特征。皖中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建筑占地面积大,多种文化交融碰撞使得建筑形制多种多样,融合皖南民居和皖北民居的特点,凭借院落、天井相结合为中轴线的方式串联建筑序列,层次感丰富[12]。

2 皖中地区乡土民居保护情况及存在问题

2.1 皖中地区乡土民居保护情况

乡村建设的推进与乡村经济的发展逐渐带动农民对乡土民居的保护思想意识提升,减少乱搭乱建的情况,摒弃一些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传统建造模式,逐渐形成整齐统一的现代民居。但由于农户自身经济情况不佳、政府有关部门忽视保护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有些乡土民居维护尚可,有些却破败凋零,以至于整体风貌分化凌乱,建筑排布无序。随着皖中地区经济的崛起,很多乡土民居经过不断改造变换,失去原本的特色,存在居民私加住宅的情况,不仅减少公共空间,占用公共资源,造成资源分配不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本完整的街区立面,严重损害乡村整体风貌。针对着这些“自建性破坏”“开发性破坏”“自然灾害破坏”“整体风貌破坏”等诸多问题,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要加强对乡土民居保护。皖中地区针对性出台三河古镇乡土民居的保护法律条款,合肥市人大于2010年颁布了《合肥市三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6-2030年)》于2017年获安徽省政府审批同意。规划明确保护古镇水域等乡土环境和以鱼骨形道路系统为骨架的传统空间格局,保护和延续古镇的历史风貌特征。重点提出对三河古镇乡土民居建筑群作整体保护,保护严谨、对称的天井、院落布局具有南北特色的民居。重点对不同建筑类型采取保护措施:文物保护单位,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历史建筑类,采用修缮维护的方式;传统风貌的乡土建筑,采用改善改良的方式;整治街巷、院落空间、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一致。

2.2 皖中地区乡土民居保护存在问题

2.2.1 乡土民居景观风貌遗失

皖中地区古迹文物遗存丰富,存有许多价值较高的乡土民居建筑,如三河古镇民居、六家畈古民居吴家花园、刘同兴隆庄、李鸿章故居等等。这些重要的古宅院、古民居反映了皖中地区民居历史文脉的厚重和辉煌,也作为皖中地区独一无二的重要节点。较为惋惜的是,如今由于保护不当,部分乡土民居历经风雨,饱受沧桑,又因为维修资金短缺、政府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很难得到良好的修葺,破损程度较高。往往长期生活在传统村落的居民更容易忽视村落的历史和乡土民居建筑的艺术价值,对于乡土景观风貌的概念和内容都模糊不清。部分村民们单纯觉得村子破败落后,缺少对地方文化的认可,很难意识到保护村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村民对居住条件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在村落扩建的进程中,涉及了改建、加建乡土民居建筑等人类实践活动。这时候新材料和现代化科技的出现,传统的营造手法已经很难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些主观因素导致了新建民居与遗存民居在建筑形式和建筑风貌方面出现分歧,显得格格不入。

2.2.2 乡土民居内部功能适应性弱

皖中地区民居平面方整,建筑有着灵活多变的组合方式,天井和院落的添置使得建筑层次感更加丰富,对现如今建筑的空间布局有一定的借鉴功能,值得被传承延续。作为民居核心精神空间的重要载体——堂屋,是尊重祖先、尊重传统的物质化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家庭成员的传承认同以及强烈的归属感。轴线前堂布局在农村单体乡土民居建筑得到一定的保留,但轴线堂屋格局的布置在城市化乡村住宅未被合理规划设计和使用,部分堂屋设计设置作为杂物、农具、生产材料、谷物的临时储存空间,不仅视觉效果上带来不雅和杂乱,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的使用。这种传统的轴线布局与空间使用适应性的矛盾使得地域文化传承日渐凋零。

2.2.3 乡土民居户外空间利用率低

以遗产传承的视角,外院落作为皖中地区乡土民居建筑非闭合的开敞空间,承担交通、生产、休憩、观赏、防火防灾等多种开放功能,丰富了乡土民居住宅以外的功能,也给居民带来了记忆以及经营生活的体验感,是乡土民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曾参与许多村落保护项目,经过大量的实践收集论证得知,部分村落仍保留原有圈厕一体的方式,容易造成空气不流通或者空间布局不合理的情况;部分建筑没有取水设施,配套设施不完善,并不适合现代化生活方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多数民居通上了自来水,同时带来自由安排管道导致建筑立面被破坏等情况,大部分传统建筑缺少灭火器和消防栓,更是增加了火灾的隐患。同时,现代生活生产所需天然气、太阳能、饮用水、厕所等功能的增加逐渐侵占了乡土民居以院落为中心的布局模式。从而导致流线混乱、空间功能复杂繁琐。另一方面,农村居家种植作物、养殖家禽等生产活动,以及灶台、柴火的随意摆放更是进一步使得院落空间零碎、安全隐患堪忧[13]。

3 皖中地区乡土民居保护更新策略

3.1 坚持延续乡土民居的原真性

时刻坚持“修旧如旧”,尽可能地保持乡土民居的原状,按照原来的工艺、色彩、材料对原有建筑进行保护修葺,对于已经损坏的无法修复的建筑构件,可以适当选择拆除,这样就可以保持乡土民居的文化价值以及历史质感,有时候宁愿什么都不做也比犯错好得多。在对乡土民居进行保护和修缮的过程中,要保持其原有的文化要素特征,遵循原真性的原则,参考地方建筑的传统工艺和材料,将其进行修复复原,恢复传统建筑的原貌,使其与整个地区的环境协调一致,直观真实地展现出当地乡村特色和地域文化。

3.2 全力维系乡土民居的传统风貌

乡土民居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从历史上来看,不同时代的民居形式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出来不同的文化特征,这种变化很漫长,却不容忽视。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矫揉转型的今天,人类无意识的营造活动使得乡土民居在形式上表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现象,样式多而杂乱,没有统一严谨的规划分类,缺少对传统文化基因的需求。直到今天,乡村的建设活动还是以农民为主体,政府起到支持辅助作用,我们建筑师能做的,就是运用自己专业素养适当介入。通过示范性的引导设计建造,结合民族地域特色,探索传统文化内涵,统一完善乡土民居建筑风貌,使得建筑立面在形式上相对整齐,让传统与新时代紧密结合。我们在修建新建筑的同时,要注意建筑物的高度、形式以及色调是否和谐统一;其次,我们要进行必要的环境整治实践,遇到乡土民居个例被严重破坏已经无法修复的情况,我们得进行修正、改造,甚至是拆除。重点增强基础设施的完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全力保护乡土民居建筑传统风貌,运用当地的营造工艺和设计手法对材质的虚实进行处理,充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在色彩的明度、纯度、色彩面积配比上呼应传统民居形式,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建筑。

3.3 极力改善乡土民居的安全问题

乡土民居历经时间的风吹雨打,会出现结构的承重不足、火灾安全隐患增加、护栏扶手松动腐朽等问题。建筑师团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针对乡土民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现代化的手法,使用新结构、新材料,全面提高乡土民居的安全性。木结构保温性能较差,为了解决保温问题可以在墙体内部增加当地废弃的秸秆和稻草加工为保温材料。乡土民居作为砖木结构建筑,民居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内部多采用砖石和其他材料替换木材,在住宅内部增加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在庭院外部摆放水缸等,既可以种植绿植拥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备不时之需[14]。利用太阳能、天然气、煤气灶去改变传统秸秆焚烧的方式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不仅在节约木材、保护环境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也减少安全隐患。

3.4 合理置换乡土民居的空间功能

在充分尊重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使用功能空间能激发乡土民居的内在活力。保护乡土民居的最好方法就是继续传承其居住功能,继续发挥其住宅的作用,整合完善基本居住功能。由于农村人口流动不断变迁,首先,确定居住人口的数量,确定要置入的厨卫数量,把采光好的地方留言给居室、卧室;其次,通过调整使用功能从而赋予空间新的意义,赋予建筑新的功能。还原历史空间格局的同时也为使用者带来新的体验,赋予老建筑新的活力。可以结合乡土民居特有的地域特色向着商业化发展,从而增添其使用功能的新方面,例如,更新乡土民居作为村史馆、民俗博物馆、村民活动中心以及乡村会客厅等。保护更新乡土民居不仅能取得一定经济效益,而且也延续发扬了地域传统文化。

3.5 深度挖掘乡土民居的文化内涵

传承乡土文化是保护乡土民居的核心关键,其包含的不仅仅是物质形式,也包含着某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因素。乡土环境、乡土民居、乡土文化都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延续其历史气息和文化价值,传承乡土社会形态演变而来的乡土环境以及依附于它的传统乡土文化。通过举办各种学习活动的方式,结合乡村旅游促进村落经济发展,推广本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国家乡村振兴发展的大势所趋。利用村史馆供外来游客参观游览,展示当地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传承村落文化精神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这些乡土民居建筑可以作为乡土保护教育的重要基地,不仅宣扬保护乡土民居,重铸乡土辉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皖中地区人民更好地了解家乡传承经典的历史文化,增强皖中人民以及客居他乡的皖中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爱乡的家园情怀,激发皖中人民建设皖中和再创新辉煌的信心和热情。

4 案例实践——庐江县鲍店村乡村会客厅

笔者参与的村落保护更新项目——庐江县鲍店村乡村会客厅,该项目位于皖中地区合肥市庐江县鲍店中心村。鲍店中心村三面环山,具有中间低,四周高的凹形地势的特点,是典型的山坳人家,人只需站在高处就能看到村子整体的地形风貌。经过观察发现,老民居建筑为楼层较低的坡屋顶,新建的民居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现代平顶,在此基础上添加斜坡和用坡顶反映地方特色。整体来看,这种现代化与传统结合的风格显得生硬不够成熟。根据项目要求,首先选择鲍店村的某一片区,对片区内存有的乡土民居建筑进行整合分类,为了保证村落的整体风貌,按照统一的方法给其屋顶做处理,用传统方式进行维修翻修、替换。

在庐江县鲍店村村落保护更新实践中,对某一户乡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更新(见表1),为了充分合理地置换乡土民居的空间功能,把其土民居改造成为乡村会客厅(详见图1)。项目组采用把堂屋完整保留作为中庭,承担半交通性、半功能性的功能,作为半开放空间。厨房部分设计成为乡村文化展厅,与外界交流密切,方便人流出入(详见图2)。建筑院落在不降低居民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拆除原有的违章加建,收集整理原有的杂物、谷物、枯草、农具等,经过打理收拾后可以放在角落作为建筑小品供人参观。清理院落杂草,并且保护原有的树木。分割院落空间,用绿化空间、交通空间、休憩空间进行填补。一些存在隐患的结构问题,我们更要加以重视。对于屋顶的处理是增加防水层并且更换破损的瓦片,保留以冷青色为主的斜坡屋顶。选用当地的原材料、原有色通过填补色彩填补方式粉刷土坯及砖墙面,同时添加防水设施防止墙面腐朽。设计中优先选用当地生产材料,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石材、木材、竹子、砖瓦等传统材料加入现代化材料玻璃经过粗加工,保留其原真性,既经济环保又较好与当地环境融合,让村民、旅客感受到当地土生土长的乡土民居富含的地域性特征,修旧如旧。

图1 庐江县鲍店村乡村会客厅效果图(项目组加作者自绘)

图2 庐江县鲍店村乡村会客厅内部功能图(作者自绘)

表1 庐江县鲍店村乡村会客厅保护更新细则(作者自制)

鲍店村文风昌盛,村民勤劳热情,村庄内遗存农耕文化遗迹 ,很多传统农耕工具都随处可见。建筑材料具有地方特色,砖、瓦、石、土的材料特征丰富,其建筑布局依山而建,前塘后山也具有传统民居布局特色。为了进一步深掘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乡土建筑,我们在原本破旧的农舍的基础上修葺成农耕文化展览馆,屋顶使用中国传统构件坡屋顶与黄砖装饰以及各种文传标识的得体使用用以延续村庄特有的建筑风貌,传承本地专属场所精神。

5 结 语

乡土民居建筑作为人类的家园遗产,需要从遗产传承的角度去细啄。人们通过对乡土民居的巢筑、经营、记忆和认同感来共同实现遗产的人类价值[16],对遗产的审视与研究也“不能脱离特定的地方性家园背景”。建筑作为人类赖以居住生存的场所,其文化才得以传承,永远成为我们的栖居之地,这对于今日乡土复兴,文化延续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合肥庐江县作为皖中地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它境内的传统乡土民居的研究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现“建筑——文化——人”研究的多位一体,长期为该地区的乡土民居保护更新提供理论指导,进而保护文化生态的多样性,重塑赋予归属感的乡土民居居住空间。乡土民居作为农耕文化的代表作,本质是美丽的文化符号,其保护更新使得皖中地区乡村的生命力得到延续,适当性的更新改善能够使该地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让当地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迷失的精神得到慰藉。乡土民居不仅承载着过去也繁荣于现代,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历史的长河上熠熠生辉。最后,本研究尚且局限,调研的乡土民居数量有限,无法确定它们是否具有代表性,同时缺少对乡土环境的提取和乡土文化内涵的充实,希望通过后续的深化调研与数据补充,让民族地区乡土建筑文化的研究更具普适意义。

猜你喜欢

民居乡土建筑
亲近乡土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民居智库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乡土中国
奇趣民居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