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工科化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索实践

2022-04-12朱燕舞陈祥迎邱治国蒋英翟林峰王华林

安徽化工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科化学思政

朱燕舞,陈祥迎,邱治国,蒋英,翟林峰,王华林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而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1]。

本文结合“工科化学”的课程设置、课程特点以及专业培养目标,深入剖析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从教师教学理念的建立、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几个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

1 “工科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我校“工科化学”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与“工科化学”的同向同行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探索与实践。“工科化学”课程是面向我校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十几个非化学化工类本科生将近1 400~1 600人开设的通识类必修课。育人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课程思政是将这一目标落实到大学教学课堂的有效途径。“工科化学”涉及到的专业广泛,与社会各行业息息相关。该课程旨在通过对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讲授,培养学生刻苦务实、勤于思考、乐于创新、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科化学”课程的设置中注重思政内容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扩展,充分发挥课程价值的教育功能,推动发挥育人功能。所以在当前新时代下,该课程的教育不仅仅是一门通识教学传授化学知识、技能的课程,更是训练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途径,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实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5]。

2 坚定教师的思政理念和思政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的提出是对新时代教师职责的深化和拓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把课程知识点和专业技能等教授给学生,还要注重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历史使命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7]。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并坚定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在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拥有优良的爱国情怀、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也正是本课程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为此,课题组指定了细致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具体如图1 所示。即通过学习课程思政相关文件,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升教学素养;组织讨论思政会,同时积极参加其他课程的思政研讨会,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搜集思政素材,形成素材库,完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展示以及完善,与知识传授有机、自然结合,形成教学的协同效应[8-9]。

图1 课程思政实施路线图

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对课程思政这一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从而真正做到重视思政内容,提高思政水平。一方面在教学中做到认真备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答疑解惑、严谨的教风,对教学认真负责;另一方面自身思政理念的增强,学科视野的拓展,都将会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3 充分挖掘“工科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案例

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品质和专业能力[10]。结合“工科化学”的教学特点,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表1 为教学活动中的几个思政案例。

表1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内容、思政元素与思政目标

“工科化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例如在一些重要理论的提出过程中,常常涉及一些伟大化学家的事例,他们为真理的发现克服困难、永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品质。化学与能源、环境密切相关,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验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使用实验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严禁捏造实验数据和弄虚作假;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曾经发生的一些大的安全问题,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关注当今世界的科学发展前沿和社会热点,将与化学相关的思政元素引入课堂,比如诺贝尔奖、国内和国际重大的科技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 教学模式的改进

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根据课程思政要求进行改革探索,实现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树立远大理想,提高社会责任感。由于该课程教学学时紧张,很多时候在赶进度,授课方式多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缺少学生互动。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结合雨课堂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教师拟出开放性问题,通过开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探索学科前沿;结合社会上出现的重大事件,如发电厂发生管道破裂、蒸汽外泄这一案例来引发相关问题探讨;在讲解某理论知识点时适时讲解本行业的相关政策及发展动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立志。

5 课程思政与多重教学模式结合的课程效果评价

本课程在2020级大一新生中开展了课程思政与多重教学模式结合的课堂教学,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测试、实验和期末成绩决定,这样的评分体系较好地评价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了课程思政和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堂授课、课堂随机测试以及布置限时作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图2 给出了学生对于课程思政产生的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圆饼图。由图2 可见,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的人文、爱国情怀,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人生目标,较好地达到了课程思政的思政目标。

图2 课堂思政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在教学模式上主要应用了雨课堂,每次课在讲解了知识点后,或者某一章节结束后,利用雨课堂在线给出测试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案,并作为课程的课堂测试成绩。这一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核的准确性。图3 给出了雨课堂教学模式下进行随堂课堂测试效果问卷调查圆饼图,由图3可见,有64.44%的学生认为这一方式的采用有利于提高听课效果和知识点的掌握。同时问卷调查显示,60.37%的学生认为应用雨课堂授课对于课堂自我管理手机非常有帮助;还显示79.63%的学生对于利用雨课堂布置限时作业有利于作业的及时完成,有利于对知识点的及时巩固和复习。

图3 雨课堂教学模式下进行随堂课堂测试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6 结束语

基于对“工科化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从一个学期的教学效果来看,成效比较显著,学生整体的学习动力、热情、课堂互动、活跃度明显提高,学生更加自信,也树立了当下的学习目标。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一种教学体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深入挖掘思政资源,并全过程贯穿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工科化学思政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