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辟新径 振兴添活力

2022-04-12邓全生南昌市委组织部胡成安义县委组织部聂志强

江西农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安义县庄村农户

文/邓全生(南昌市委组织部)胡成(安义县委组织部)聂志强(本刊记者)

党建“三化”建设被列为安义县示范点;瓜蒌项目获安义县“每季一比”农业类优秀项目并入选安义县重点扶贫产业;村集体经济实现100%增长,收入突破20万元……这些亮眼的成绩,凝聚着安义县万埠镇下庄村党支部的心血和汗水。

党建工作 从“软实力”到“硬支撑”

安义县万埠镇下庄村是江西省“十三五”贫困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由于缺少劳动力,村内大部分田地出现抛荒现象,下庄村在振兴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下庄村的穷困,并非穷在偏僻,而是穷在思想和认识上。”村书记高朝华在村内进行调研后感触颇深,“地处偏僻只是表象,究其根源是村民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基层党建引领、组织建设、党员带头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和任务,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智慧和组织力量。”

提升组织力,就必须建强班子。按照省、市“三化六好”和安义县“365阵地资源整合”的要求,通过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发展导向、开拓坚实的村党组织阵地的方法,南昌市乡村振兴局和南昌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0万元打造下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并对党员活动室进行统一规范化布置,将活动中心打造成为“党员之家”“群众之家”,为党员群众提供学习教育、代办领办、劳动保障、社会调解、民生救助等服务,切实抓强基础保障,确保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下庄村党支部把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同时以党建为主线,协同村“两委”干部把班子建强、把组织筑强,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的思路、方向和队伍问题。

下庄村党支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党员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面对面谈不足、提建议,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下庄村党支部成员在农忙时节还把“三会一课”开到田间地头,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村民满意的基层干部队伍。

产业发展 从传统到特色

针对村里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土地、山林资源利用不充分的情况,下庄村党支部走访村民、调查摸底、熟悉村情,为下庄村增收致富寻找良方。经多方考察,反复论证,下庄村决定发展劳动强度不大、技术要求不高、符合当地气候和地理特点的产业。

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后,在南昌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帮助协调下,村书记高朝华一行到江西农科西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考察瓜蒌种植项目。瓜蒌是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皮、根、茎均是上好的中药材,种植一年,可收获三到五年,当年就可以产生效益。瓜蒌瓜子是现下非常流行的食品,其果实饱满、口感好且含10余种有益物质。

好项目亟待落地,可这时候村民却没有了信心,“瓜蒌能不能种出来?”“种出来产量高不高?”“收获了能不能卖出好价钱?”这一个个心里的疑问,道出了村民们对产业发展前景的疑虑和担忧。于是,下庄村党支部发动党员挨家挨户上门沟通,以九江市、吉安市瓜蒌种植基地的丰收成果和实际收益为例,增强村民们对发展瓜蒌产业项目的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瓜萎产业项目得到了村民的全力支持,顺利流转土地100亩种植瓜蒌。

2020年3月,下庄村委会与江西省农科西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签约。合作协议明确公司每年向下庄村支付25万元,其中5万元为土地租赁费,10万元为村民用工工资,剩余10万元为下庄村集体收入。瓜蒌种植基地的种苗、肥料、技术、销售等事务,由公司负责。当月挖土机便开进这片土地,到5月瓜蒌架已全部铺设完毕,瓜蒌种子陆续发芽。

100亩瓜蒌种植基地的建成,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也提高了他们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我快60岁了,在基地干活一天收入80元,村里还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蛮好的!”村民胡正得的丈夫患有癌症,女儿为失能残疾人,得益于瓜蒌产业的发展和政府帮扶,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可靠保障。

去年6月,记者一行来到下庄村瓜蒌种植基地,颗颗饱满的瓜蒌挂满了瓜架。村党支部书记王小九脸上洋溢着笑容:“去年100亩,今年增加200亩。成立农业合作社为村集体带来近50万元收入。基地一天用工量大约50人,都是从事除草、栽苗、育苗等轻劳动力,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下庄村党支部全面推行“企业+支部+农户”模式,切实将党组织嵌入到产业发展之中,企业与农户之间由从前单纯的合作关系,变成了双方互相学习、携手并进的关系,实现了党建和业务合作共赢,让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

农户 从“熬日子”到“奔日子”

下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宣传栏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振兴路上,不落一人,不漏一户。为了贯彻这个承诺,下庄村制定了村“两委”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承诺公示、讲评通报、谈心谈话等工作机制,形成重点工作齐心抓、具体工作分头抓、难点问题协调抓的工作格局,大力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农户提供多元、多样、精准的致富服务。村党支部秉承“扶贫先扶思想”的工作方针,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与农户促膝谈心等方式,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引导农户将思想观念由“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主动甩掉“等、靠、要” 的依赖心理,主动务工、发展产业,拔“穷根”、摘“穷帽”,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去年春节前夕,村民胡瑞兰置办了年货。与往年不一样,她的年货不再“寒酸”,香菇木耳、猪肉牛肉、瓜子花生、腊肉香肠……大包小包堆满了桌子。胡瑞兰回忆道,以前的年货开支,一分一厘都要算着花,家里孙子喜欢吃板鸭,钱却只够买一只,每每孙子吵着要再买,自己都下不了决心。

胡瑞兰一家6口人,以种田为生,每年微薄的收入让生活捉襟见肘,再加上老伴常年生病,儿子儿媳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两个孩子留守在家,贫困户的“帽子”戴了好些年。“现在不一样了,孙儿的板鸭管够。”这份底气来自去年家里的变化。胡瑞兰在瓜蒌基地务工,每个月都有收入,一年算下来有2万多元;老伴在政府的帮助下找了份工作,一个月收入1200余元;加上儿子儿媳在外工作逐渐稳定,胡瑞兰心里彻底踏实了。

诸如胡瑞兰一家的变化在下庄村并非个例。村民刘红玲的丈夫在2018年因病去世,家庭也因此背负了20多万元的债务,同年她家被划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债务和赡养公婆、抚养女儿的责任,刘红玲毅然扛起生活重担。此时,高朝华向她伸出援手,安排她到瓜蒌种植基地务工。2020年底,安义实施居家养老项目,刘红玲成为茗山家政服务公司的兼职员工。“有政府的好政策扶持加上自身的勤劳,一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刘红玲信心满满。

随着下庄村党支部多种助农、扶农举措的顺利施行,如今的下庄村农民已经稳稳走在了奔小康的路上。

猜你喜欢

安义县庄村农户
消解与存续:梁家庄村下沉式窑院聚落考察
新乡贤群体助推乡村振兴研究
山西忻州兴旺庄村:蔬菜大棚变“聚宝盆”
关注盛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温暖送村来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赴沈丘县南郭庄村扶贫慰问
祥云肥效获农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