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趣读
2022-04-12
中华民居 2022年1期
北京故宫慈宁门
故宫匾额上的“门”字为何不带钩?
关于“门”字的写法,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在书写“门”字时,末笔都必须带钩,也就是“门”字的右下角都会带钩。不过,有细心者在游览北京故宫时却发现:故宫各殿匾额上题写的“门”字右下角却多不带钩。那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
据传,“门”字右下角不带钩的写法源于南宋。南宋初期,宋高宗赵构将都城从开封迁至临安。有一日,宫中玉牒殿失火,殿门全部被烧光。但诡异的是,始终无法查明失火原因。这时,有大臣上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右下角都带钩,钩乃火笔,因此招来了火灾。赵构听罢,深以为然,于是下令将宫殿内匾额上的“门”字右下角的钩全部去掉了。
不过,到了明朝,宫殿匾额上的“门”字右下角依然不带钩,这又是为何呢?据说这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话说,明朝初期,诸处宫殿、官舍、城门逐渐建成。一次,朱元璋命中书舍人、著名书法家詹希原为太学集贤门书写门匾。詹希原应命提笔,一挥而就。他落笔时将“门”字的最后一钩稍微钩高了一些,却引得朱元璋勃然大怒:“我本想召集贤士,你却想拦门堵住贤士的路吗?”于是,朱元璋下令斩了詹希原,并索性用粉液涂掉了“门”字末笔的那一钩。此后,明朝的各处宫殿、公署乃至城门的“门”字右下角也都不带钩。不仅南京都城如此,朱棣迁都北京城后也照样沿袭了这一传统。
明朝结束后,转眼便到了清朝。起初,清宫内匾额上的“门”字右下角是带钩的。但到乾隆皇帝即位后,他左看右看都认为右下角这个钩戾气过重,于是说:“这一钩,不是要把大清江山给钩走的节奏吗?”于是他御笔一挥,便下令将故宫匾额上所有“门”字右下角的小钩给抹掉了,也就成了我们今天在北京故宫看到的这个样子。
宫中『门』字不带钩,省去帝王烦和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