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态保护遗产赓续文化遗脉

2022-04-12策划本刊编辑部

中华民居 2022年1期
关键词:村落书院文化遗产

策划本刊编辑部

撰文秦艳 黄晓勇 毕晓倩

供图秦艳 黄晓勇 毕晓倩 林远征 安哲德罗 李忠民 韦宇教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渊薮,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为存续传统村落的优秀文化基因,中华民居杂志社举办了主题为『活态保护遗产 赓续文化遗脉』的专题论坛,与各地专家、学者共同学习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探讨在传统村镇活态保护领域如何践行中央文件精神,多维度分享各地创新性经验和探索实践。专家和学者在传统村落新时代的角色担当、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转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如何开展等方面达成了多角度共识。本次专题将部分专家论坛发言整理成文章,与读者共享。

丹巴碉楼

湖北南漳传统村落:绿水青山间的乡愁记忆

湖北省南漳县地处鄂西北荆山山脉绵延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土地总面积3859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下辖10个镇、2个区。南漳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氏璧的故里、三国故事的发源地,这里有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古山寨、古民居、古逻围,素有“民间文化遗产廊道”之称。

传统村落和古建筑都是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早在数年前,在全县贫困乡村易地搬迁拆旧工作中,南漳县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就敏锐地意识到:如不妥善处理,将会有大量古民居被拆除,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于是,该局决定正式向县易迁办和各镇党委、政府发函,要求在易地搬迁拆旧时加强对有价值的古民居的保护。这一举措成效明显,让全县散落在绿水青山间的大量古民居得以保存下来。

古民居保存下来了,传统村落也就保存了下来。南漳县现有中国传统村落5个,分别是冯家湾村、昌集村、漫云村、观音岩村和麻城河村。近些年,南漳县围绕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现举几例,与大家分享、探讨。

南漳县有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古山寨、古民居、古逻围,素有『民间文化遗产廊道』 之称。南漳县现有中国传统村落五个,分别是冯家湾村、昌集村、漫云村、观音岩村和麻城河村。

冯家湾村:荆风楚韵 古建之乡

一位游客曾这样记录板桥镇冯家湾村:“传统村落冯家湾,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切都那么和谐恬然;也是一部神秘的史书,让人百读不厌。其古老与美丽、意境和灵性绝唱千古。如果你来过,留在心中的不仅是记忆乡愁的那幅山村水墨画,还将是永远萦绕在心中的念想。”

冯家湾村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0%,现有5个村民小组,320户人家。冯家湾村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古民居。该村是民国临时政府内务部长冯哲夫的老家,村内保留着大量古民居。另一张是好环境。该村地处漳河上游,原生态峡谷风光十分秀美。该村于2016年12月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之后,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冯家湾村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主要举措有:

一是加大对地上文物的维修力度。冯家湾村内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其中古民居4处、民国时期板桥乡公所1处、古造纸作坊1处。2011年,南漳县政府争取国家资金200多万元对板桥乡公所进行了维修。2018年,南漳县政府投资1300多万元,对冯哲夫故居进行了维修。同时,借全县危房改造之机,对面临坍塌危险的老民居及时进行了加固处理。

二是加大了对非遗的挖掘力度。以冯家湾村为据点,挖掘出了端公舞、薅草锣鼓、荆山打调、皮纸制作、篾编等传统非遗,并明确了非遗传承人,鼓励传承人将祖先留下来的手艺传承下去。

三是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围绕自然景观、人文景点逐步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修建了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驿站、观光亭等设施。

四是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借助乡村振兴之机,拆除了文物保护单位前面搭建的猪圈、牛栏等杂屋,美化了村容村貌,还村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冯家湾村。

冯家湾村所在的板桥镇是湖北省地上文物第一大镇,全镇有1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漳县政府将借乡村振兴之机,先将冯家湾村打造成A级景区,然后将整个板桥古镇逐步打造成5A级旅游景区。板桥风光秀美,未来可期!

昌集村:世外桃源 鸳鸯之乡

一位游客曾这样记录东巩镇昌集村:“这里有山野特有的清新气息,欣赏着沿途的田园风光,让人少了许多浮躁;这里环境幽深,风景秀丽,远离了繁华,宛若世外桃源;这里山美、水美、人文美,美丽壮观的鸳鸯齐飞,色彩斑斓的山川河流,古色古香的民居老宅,朴实好客的昌集人民,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昌集村位于襄阳、荆门、宜昌三市交会处,是典型的山区边远农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5%,下辖2个村民小组,共155户人家。村内气候宜人,生态资源优越,林木和水资源丰富。漳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水流平缓,河水清澈,是野生鸳鸯的重要栖息地。河谷地带农田肥沃,盛产水稻、莲藕。山上植物种类繁多,生长有红豆杉、三茎樟、黄山栾、槠树、映山红、紫薇等30多种树木,盛产端阳果、八月炸等10多种纯天然绿色鲜果。

特殊、优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成了珍稀鸟类的乐园。据不完全统计,在此繁衍生息的鸟类有斑鱼狗鸟、冠鱼狗鸟、灰胸竹鸡、小黑领噪鹛、日本松雀鹰等200余种,其中包括象征着美好爱情的鸳鸯、喜鹊和红嘴相思鸟都有。

近年来,该村以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为基本路线,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真正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先后获得“中国鸳鸯之乡”“中国景观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湖北省政府环境保护奖”“网民最喜爱的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要真正实现生态资源向生态效益转变,还需要创新旅游模式,加入更多丰富的旅游体验项目,如拍摄、影视、康养、写生、探险、露营等。

南漳县对冯家湾村的保护与发展举措主要有:

一是促进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早在2003年,7只野生鸳鸯到昌集村过冬的消息被多家媒体报道后,村民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随后,昌集村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村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村委会注册了“中国野生鸳鸯网”,并通过多家主流媒体向全国宣传“保碧水·护珍鸟”的生态环保理念。昌集村通过制定爱鸟护鸟村规民约、印发《保护漳河水资源、建立昌集野生鸳鸯保护基地倡议书》等活动,带动村民齐抓共管,一起保护生态家园。近年来,昌集村积极响应“碧水保卫战”等环保政策,全面严禁乱砍滥伐、乱占滥建、乱围滥堵、乱采滥挖、乱倒滥排、乱捕滥捞等行为,全村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来此过冬的野生鸳鸯从最初的7只发展到了数千只,此消息也于2017年被央视新闻频道专题报道。现在昌集村的“中国野生鸳鸯之乡”之名远扬四海,每年吸引上万名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由此带动了该村的餐饮、食宿和农产品市场繁荣,每年为村民增收近千万元。昌集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康养生活方式,并致力于打造一方生态乐园,取得了圆满成功。

东巩镇昌集村鸳鸯湖大坝

二是强抓文化传承,让传统手艺活起来。传统手艺是昌集村重要的人文资源。该村拥有竹篾工艺、威风锣鼓等传统非遗,但都普遍存在后继无人的问题。全村掌握竹篾传统技艺的仅1人,会威风锣鼓表演的人也寥寥无几。为此,该村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开办非遗培训班,鼓励手艺人带徒弟,培养更多的接班人,要让传统手艺活起来。只有让传统手艺先活起来,才能让更多游客了解昌集村的非遗传统文化,进而创造旅游经济效益。在昌集村旅游商品中,竹篾手工艺品是最受游客喜爱的。

三是探索“旅游+”新概念旅游模式,实现生态资源向生态效益转变。昌集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是不能让游客仅仅局限于看山、看水、看花、看鸟,要真正实现生态资源向生态效益转变,还需要创新旅游模式,加入更多丰富的旅游体验项目,如拍摄、影视、康养、写生、探险、露营等。为此,昌集村打造了山中木屋等疗养型民宿,开发了“鸳鸯稻”等农业种植基地。总之,全方位打造“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体验”“旅游+康养”等多领域发展的新概念旅游模式,努力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漫云村:孜孜探索 绝境求生

南漳县城南水镜庄“水镜荐贤” 塑像

一位访客曾这样记录巡检镇漫云村:“刚进漫云村口,就被眼前水墨画般的美景震撼了:村子中央有20多栋古民居整齐排列,一律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门前一条古街道横贯东西。街道北面为民居的正房,通风和采光条件较为优越,南面有许多附属偏房。古街道总长约150米,街面全部用不规则的青石板铺就,青石板历经数百年踩踏显得异常光滑。”

漫云村于2013年4月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于2014年12月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是襄阳市最早获批的国字号“景观村落”和“传统村落”之一。

漫云村的主要特点是:

古朴原始,堪称“中国古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漫云村虽历经岁月沧桑,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至今尚存300多年的古街道1条、400余年的古民居5栋、50年以上的旧民居30余栋、400余年的古树25株、400余年的古造纸作坊遗址8处、建于唐朝时期的古山寨3座,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令人叹为观止。该村历经数百年传承,仍保留着古法造纸、烧制木炭、狩猎、土法捕鱼、背水、求雨、薅草锣鼓等多样传统农耕文化形态,被专家誉为“中国古农耕文化的活化石”。

景色秀丽,被誉为“中国景观村落”。漫云村紧邻漳河岸边,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每天清晨和薄暮时,云雾从漳河水中冉冉升起,在峡谷间蒸腾,缭绕的云雾亦真亦幻,人行其间,犹如漫步云端,故称为“漫云”。这里群山环抱,危峰兀立;河水清澈,宛如玉带;植被如茵,形态万千。全村自然美景秀丽犹如画廊,与众多文物古迹构成的人文景观有机交融,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景观村落。2012年6月9日—第7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用了8分钟时间对漫云村专门做了详细报道。2012年10月,漫云村被中国传统村落发展和保护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景观村落”。

漫云村很早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并很快声名远播,吸引了国内文旅开发团队的注意。2015年,巡检镇人民政府和某文旅公司签订合同,将漫云村的开发权交给该公司。该公司制定了旅游开发规划,决定将漫云村的居民全部外迁,然后将村里留下的空房进行重新装修,开发成民宿和其他商业场所。这一做法当时就遭到不少学者的反对。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10月,中国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侯卫东访问漫云村就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态度十分坚决。

但项目开发的主要决定权仍然握在文旅公司手里。在一片争议声中,一切按原计划进行。然而,在漫云村全体村民外迁、项目正准备进一步向前推进时,该公司领导层更换后却不愿意再进一步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致使该项目停摆至今,重启遥遥无期。

漫云村紧邻漳河岸边,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每天清晨和薄暮时,云雾从漳河水中冉冉升起,在峡谷间蒸腾,缭绕的云雾亦真亦幻。

漫云村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在旅游开发探索过程中得到的教训,值得反思。现在回想,侯卫东先生提出的反对意见是颇有道理的。不应该迁出漫云村的村民,而应该保持村庄原貌,适度进行合理开发,才能真正地复兴古村,让大家共享文旅开发带来的发展成果。如今,正是因为开发方法欠妥,才让漫云村陷入两难境地。唯期未来能绝处逢生,云散月明。

南漳县还有两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一个是坐落于漳河大峡谷旁美丽可爱的观音岩村,一个是坐落于凤凰山寨脚下古风盎然的麻城河村。它们也都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卓越成效,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从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经验来看,只有先保护好古民居,才能保护好传统村落;保护好了传统村落,也就保护好了珍贵的民族乡愁记忆载体。正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巡检镇漫云村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从学科象牙塔走向大众日常生活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

众所周知,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历程,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面貌和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基本是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进行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造型。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遗迹在很多城市街巷里已经成为点缀性存在,难觅踪迹。很多新建仿古建筑显得突兀造作,让人没有归属感。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建筑较城市更富有意境和韵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是中国原生态文明最后的栖息地。散落在中国广大乡村中的各类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基因,穿越沧桑留存至今,数量已经非常少。

这些珍贵的文化活化石远离城市和行政管理中心,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监管,受到的关注度低,其中一部分正在悄无声息地消亡。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显示,近20年间,仅山西就有2740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数据引自《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2日文章《为文物古建“遮风挡雨”》)。近年来,由于缺乏针对性甄别机制和对传统建筑的有效保护政策、有效管控,大量传统建筑遗存遭到拔根式破坏,消失数量在逐年增加。

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是中国传统村落和古建遗存大省,保存的古建筑类文化遗产相对较多,是中华文明图谱重要的文化发源地。但与拥有大量文化遗存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些省份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投入有限,绝大多数的乡村文物建筑管控缺失,处于自然消亡的状态,很多还面临被人为拆除的危险。笔者走访调研了其中一些传统村落建筑遗存,情况不容乐观。

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讲堂

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是中国传统村落和古建遗存大省,保 存的建 筑 和文化 遗产相对较多,是中华文明图谱重要的文化发源地。

山西碛口古镇

晋东南地区建筑文化遗产保存现状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建数量众多,品类丰富,从唐代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均有代表性地上建筑文化遗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地上建筑博物馆”。晋东南地区“居太行山之巅,与天为党也”,古称“上党”。该地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古建密度大、类型丰富,遍布各地村落。“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以及二仙、崔府君、灵泽王等神话故事均起源于太行山上党城区。这些神话的物质文化形态孕育了晋东南地区 “上党诸神建筑区”。此外,晋东南地区还较为集中地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传统村落和民居。这里是“山西秘境”,更是古建爱好者的天堂,古建类文化遗存散落在太行山深处,像一颗颗明珠,由浊漳河谷和沁河串起,成为山西文化遗产的圣地,更是中国古建文化遗产圣地。

多年来,晋东南地区古建存量多,但长期缺乏资金支持和社会关注,文物防灾减灾工作不到位,建筑遗产的生存状态岌岌可危。国家文物保护资金优先投向国保及省保单位,大量市保、县保级古建遗产在等待维修的漫长岁月里先后倒塌。文保级建筑遗产境遇尚且如此,那些还未被列入文保级别的登记文物点和一般传统建筑的状况可想而知。2021年秋天,山西遭遇连续性暴雨天气,致使数量众多的低级别乡村建筑遗产遭受了灭顶之灾。

大量散落在乡村的市级、县级文保单位,整体保护价值很大。山西宋、金、元时期古建筑存量较多,“内卷”严重,致使很多元代古建筑还是县级文保和登记文物的级别。这样的古建筑在很多省份会被列为较高级别的文保单位。山西文物古建的保护级别低,不等于文物价值低,很多县级文保单位也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山西全省现有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古建筑有28027处。(详见本页《山西不可移动文物地区分布统计表》)据统计,山西还有4万多处尚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建筑类文物。这些低级别古建文物多处于日常保护不力的状态,其中近一半无人看护。这些大量低级别、高价值建筑遗产为山西“古建大省”托底,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如果没有这样宽厚的塔基,仅由国保、省保建筑遗存构成的塔尖,是难以构筑起山西这座“古代建筑博物馆”的。

晋东南地区是宗教建筑及传统村落遗存相对集中的区域,面对资源短缺与普遍需求众多的矛盾,急需探索一条高效的路径。

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及空间环境是文化遗产最基本的实物对象。目前,晋东南地区物质遗存保护工作存在着支持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这种不均衡既体现在不同区域间,又体现在不同级别文物享受的保护政策方面。致使大量价值很高的物质文化遗存因得不到妥善维护而迅速消失。近年来,对古建而言,遭受的人为伤害大大超过了自然老化因素。基层文保单位基础资料全部数字化的要求并未达到,大量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尚未进行普查摸底,仅仅做了基础登记。其中,绝大多数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防灾和安全管理监控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展现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最终也会通过其所承载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体现出来。目前,传统村落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挖掘记录阶段,甚至止步于保护规划文本阶段。活态传承与更新工作推进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如果村庄里传统民居、祠庙、书院、戏台等建筑遗产消失,其所承载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以及情感价值也将随之灰飞烟灭。这些空间场所是我们连通古今、将历史文化融入新生活的最佳介质。

晋东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工作的现状令人担忧:少量的基层文保部门工作者监管着广大区域、位置分散的大批文保单位和未入级文物;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群众的生活脱节,甚至成为负担;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基础较差,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的速度超过传承活化工作的进度。

据统计,山西还有四万多处尚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建筑类文物。这些低级别古建文物多处于日常保护不力的状态,无人看护的占比近百分之五十。

山西不可移动文物地区分布统计表

文物遗产保护现状之成因

在全国范围内,近10年来,大量文化遗产尤其是古建筑和历史街区是在社会各方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被加速损毁和消失的,这值得深思。

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政策导向不合理。在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资源较为丰富的山西、江西等地,大量遗存因得不到有效、妥善维护而迅速消失。很多地方因历史战乱和城市更新较早,相关文化遗存相对较少,于是投入大量财力,不断打造仿古景点,与山西、江西等地原真历史文化遗存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现状形成了巨大反差。这是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后果,也是对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引导不力的结果。同时,也有其他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对文化遗存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认识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度不一,对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存在差异,等等。以山西为例,数据显示,自“十三五”以来,中央和山西省级财政用于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抢险保护资金达10.6亿元。虽然文物保护经费投入额连年增加,但对山西几万处古建筑而言,如同杯水车薪。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财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文化遗产存量较多的地区,国家应从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和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

不同管理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多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建设一直在两个系统里各自运行。部分城乡建设系统的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的文保法规知识,对文物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敬畏心,在建设过程中变相逃避文保责任的行为较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多数难以落实,通常是一边在呼吁保护,一边进行拆除和改建。

不同级别和城乡不同区域的文保单位保护支撑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对多数地区而言,国家级和省级的文保单位得到的保护资金和工作人员非常充足,维护频率较高,甚至有大量资金滞留无法有效利用。而低级别文保单位却因缺乏资金和人员长期得不到维护,没有定期的巡查记录,处于消亡边缘。文物确有价值大小的区别,但文化遗产保护是整体工作,应兼顾考虑险情等综合指数,而不是仅以级别为唯一标准,导致有的文保单位“撑死”,有的文保单位“饿死”。

山西大同市法华寺

保护传承工作推进模式不合理,行为主体错位。让极少的文保工作人员监管维护数量众多而且非常分散的大量文化遗产,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大众的文化遗产应该交由大众来维护,仅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区域的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基本是如下模式: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文物部门为推进主体,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研究机构为技术实施者,三方力量搭台唱戏,普通民众却被边缘化,成为观众。基层政府热衷于打造范例,高校院所专注于研究和项目的打磨,乡建设计团队热衷于美丽乡村、亮化改造等形象工程,仅有极少数的团队扎根乡村、扎根社群,由内而外,由建筑考虑到人的需求,做着实实在在的传承和活化工作。在此模式下,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之路很难走远。究其根本,是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保护传承和活化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当地民众。文化遗产只有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才能传承发展下去。

侧重于管理和研究物质遗存,不重视常态化宣讲。相关部门和专业团队侧重于管理工作和课题研究,学术类讲座较多,但面向大众尤其是乡村群众接地气的解读和宣讲较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对象是物质遗存以及其所传承的精神文化。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建筑和人。我们要分析人的需求和其所面对的现实问题,才能找到传承发展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该从研究转向文化传播,相关从业人员应该从学科和课题研究的象牙塔里走出来,走进群众的生活,用通俗的方式开展文化宣讲、美学普及活动,进行良性有效的引导。这更像是开启一场乡村文艺复兴运动。

低级别文保单位却因缺乏资金和人员而长期得不到维护,没有定期的巡查记录,处于消亡边缘。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路径

笔者根据文物遗产保护现状,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以需求为导向,将保护资源和支撑政策向文化遗产存量较多的省份倾斜,给保存状况较差的低级别文物保护单位适当分配资源。

加强各类文化遗产全覆盖摸底调查,准确记录、及时掌握和更新文物状态,形成全面周密的巡查系统和精准的管控平台,做好文物点信息数字化记录等基础工作。

根据文物保存环境制定精细化导则和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做好相关区域内的保护规划,明确具体工作路径及行为主体,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化工作提供支撑。

加强对一般乡村内散落文物点和传统建筑的保护。目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倾向于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投向较典型的传统村落或成片的建筑遗产区域,忽视了对散落文物点和传统建筑的维护。从传承和活化的角度看,文化遗产集中区域居民的保护和活化意识普遍已有所增强,而在广大乡村中散落的传统文化遗产周围的居民还普遍未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应努力增强其保护和传承意识,提升其文化认同感,增强其文化自信。

转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思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经济和文化整体发展迈入了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思路和制度也需要随之调整,尽快探索和建立以社会大众为保护和活化行为主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各级政府和文保相关部门做好引导、配合、服务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维,以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工作为根本目标。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关知识、案例的社会宣传。开展针对各类政府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重视面对社会大众尤其是乡村群众的常态化宣讲,充分调动社会大众参与的积极性。

重视第三方专业团队的作用。政府文保管理部门作为统筹方,应将精力主要投入制度规章、安全监管、平台搭建、文物执法等方面工作。在文物数据整理收集、安全巡查监测、安全评估、活化应用、内容更新、文艺再创作等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作用,与“文物医院”、专业评估机构、专业活化团队和运营机构加强合作。文化遗产保护一线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是重要的传播力量,应发挥好作用。

广泛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社会志愿组织,聚集各方力量。通过在地文化遗产保护志愿组织进行各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宣讲工作,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故事,组织社区和乡民进行文艺再创作,增强大众参与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工作的积极性。知名文化学者单霁翔如是说。

十八大以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也有了较大进展。结合当下乡村振兴的大背景,文化遗产保护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更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应努力探索以普通民众为主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模式,着力促进志愿团队建设,广泛进行优秀文化保育,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通俗化宣传,让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走出课堂、走进乡村社群,有效调动在地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人民大众的智慧,给文化遗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个国家的文化遗存,代表着这个国家悠久文化遗产的‘根’与‘魂’。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

应努力探索以普通民众为主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模式,着力促进志愿团队建设。

江苏省张家港市恬庄大院

用文化艺术助力传统村落的发展

撰文毕晓倩 供图毕晓倩

毕晓倩

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传统村落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密切结合才谈得上发展。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是带着“复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的愿景成立的。如何将“复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应用于社区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创新等领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课题。围绕这样的思考,我们做了很多实践探索。乡村公益书院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2014年9月27日,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市昌平区白虎涧村建立了第一所乡村公益书院,每周末为附近乡村儿童开设包括吟诵、书法、绘画、围棋、体育、礼仪、手工等内容的公益课程。截至目前,共举办公益课程近2000课时,共有13000多人次的儿童参与了兴趣启蒙活动,课程辐射周边十多个村庄。

在文化复兴的时代大潮下,当前仍存在传统文化与生活结合不密切、与社会结合不充分的问题。农村居民缺乏接触、体验、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和机会。书院中国基金会希望以书院为文化载体,立足当下,聚焦乡村,利用课外时间为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以德立人,以文化人。

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从外观看像是一个平常的农家小院,院内却充满古朴的文化气息。正房是平时上课的教室,里面整齐摆放着20个蒲团、10个复古的榆木小几案以及一整面墙的书。这些书除了基金会采购的之外,很多是村民和志愿者捐赠的。

书院成立后,各界名师来这里教授手工绘画、中医养生、艺术体育等课程。驻院老师黄曲的吟诵课和李长城老师的书法课非常受欢迎。如何将﹃复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应用于社区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创新等各个领域,是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一直思考的课题。

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讲堂

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图书室

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不仅改善了邻里关系,带动了村民的文化需求,也成了村里的文化客厅。

孩子们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技能上,也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上,他们发现了更多生活之美,懂得了更好地与家人相处的方式。

除了开设课程外,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还敞开大门,向村民提供免费借阅图书服务,并提供场地供村里举办文化活动,让村民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村里的妈妈们经常在书院的茶室里边品茶边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不仅改善了邻里关系,带动了村民的文化需求,也成了村里的文化客厅。

对于乡村公益书院的意义,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发起人李亚鹏先生说:“书院在古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和基石,对于家庭的伦理道德、民风民俗的养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希望书院在培育儿童、淳化民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除了乡村公益书院的实践,书院中国基金会还通过与浙江敦和基金会合作的“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基金对民间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的优秀项目进行资助,通过“深根行动”项目对致力于乡村建设的基层书院进行帮扶和关注,通过“中国生活艺术展”和“民艺生活展”等活动寻找和整合能为传统文化生活赋能的案例和内容。

在“敦和·莲子计划”和“深根行动”执行的过程中,涌现了不少有代表性的乡村书院的形态。比如,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专业的硕士梅静,把位于家乡河北省易县五道河村的自家老宅改造成了一所书院—听松书院。听松书院为乡村书院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提供了一种范式,也正因如此,该项目成为首届“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基金”的资助项目。

李亚鹏先生在乡村书院和孩子们一起体验体育课程

听松书院不仅是公益图书馆,还开设了结合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公益美育教室,承载了文创产品研发和民宿经营等事务。这个书院的地域之美、人文之美和建筑之美互相呼应,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们在以文化艺术推动乡村发展的渠道、内容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首先,线下场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传统村落中的祠堂、书院都曾发挥这样的作用。今天,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及书院中国体系中的横渠书院、听松书院等乡村书院的发展实践说明,在当今社会书院依然可以在乡村发挥传播文化及凝聚人心的作用。书院的建设及长期运营可以依靠干部、企业家、返乡教师、返乡大学生等人群。如果把这一部分社会力量发动起来,以书院作为纽带,让各方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能为今天的乡村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积淀需要很长的过程。在申报“敦和·莲子计划”书院基金的机构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机构是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开发的,而目前学校教育中的相关内容只体现在语文、德育等学科教育中。乡村书院的教育内容宜以素质教育和美育为主,也应与乡村生活相关,与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就业技能学习相关。为此,书院中国基金会也通过举办“中国生活艺术展”“民艺生活展”“中国美育新生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来聚拢和整合更多优质内容,将“复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理念进一步应用于社区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创新等领域。

以教育入生活,回到故乡,回到人,这是我们心中认定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指向。人文离不开人才,生计离不开生态。传统而不复古,以人文的薪火相传,在乡村活出中国人的精神与智慧,是乡村公益书院项目的终极追求。

乡村书院的教育内容宜以素质教育和美育为主,也应与乡村生活相关,与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就业技能学习相关。

听松书院美育课堂

猜你喜欢

村落书院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油画《村落》
Tough Nut to Crack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引发海啸(下)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