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职学校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路径
2022-04-12丁玲
丁玲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灵魂,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发展输送德技双优人才的任务。本文列举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存在问题和困难,进而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师的双创能力、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加以分析,旨在为中职学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育;创新创业
一、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面对的困难
(一)思想观念上有偏差
近年来,在李克强总理“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号召和全面建设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不断推出新政策促进创新创业。中职学校对创新创业重大作用认识不清,导致实施双创教形式单一,内容匮乏,难以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有效开展双创教育,使双创教育在中职学校推进十分艰难。同时大部分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因为中考成绩较差,被认为知识欠缺、水平低,谈创新要求太高,谈创业还不成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社会并不看好中职生创新创业,这无疑阻碍和限制了中职学校双创教育的开展,这些有偏颇的认识给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的发展带来重重的困难。
(二)人才培养模式方向偏离
现在的中等职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机制初步建立,但是在对接新时代创新创业浪潮方面不足,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中等职业教育与对人才的要求不对称现象严重,创新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无法推进本地经济建设,大多没有立足本地人文环境和文化、借力本地产业服务发展机遇,开发创新创业校本教材、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使学校在人才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教师素质方面,都无法在社会大的潮流中体现出与中等职业相结合的特点。教学评价机制也不完善,需进一步探索。
(三)师资匮乏。目前中职师资队伍中,大多以文化课、专业课老师为主,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管理、销售等技能没有全面的了解,许多承担创新创业的指导老师也是通过书本学习的理论知识,大部分老师并没有到企业去实践过,所以相关的师资也需要加大引进和增强培训力度。
二、探讨中职提高创新教育的路径
(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当前的要求下,教师应该首先树立全面育人的新观念,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和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对所任的课程敢于重新组合以及删减。学校可以設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思维的课程,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开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
(二)提高教师双创能力
教师是育人之本。创新创业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只有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教师,完善教师的培养机制,才能造就一支与时代接轨的教师队伍。
1.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创新创业要落到实处,必须严把教师准入关。学校应招录创新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实习指导教学团队,由学校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要求他们明确专业教学和管理的要求和职责,掌握先进的技术,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开发能力和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
当今世界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有许多的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及时更新。学校要提供平台,加强教师的培训,让教师拥有新思想、新技能,更好地服务双创教育。一是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全面落实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挂职锻炼制度,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二是定期聘请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管理能人到校对学生进行培训,分享他们的创业历程、案例和成果,帮助学生拓宽创新创业思维。
3.改革专业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破除“五唯”倾向,将企业生产项目实践经历、业绩成果等纳入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考核为重点的教师教育教学奖励机制,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三)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只是实践才能了解哪些知识欠缺,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同时也会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创新创业,所以打造双创的实践平台非常迫切。
1.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就是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突出职业教育实习就业工作的特点。学校要加强与合作单位的力度,深化合作内容,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实习就业市场,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鼓励自主创新创业。
2.加强职业指导
学校可以成立双创指导中心,强化我们开设双创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政策支持
一是落实国家中职教育政策经费,确保市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投入,落实好中职学校生均经费预算,按规定安排创新创业项目的配套经费,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二是给予政策扶持,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中职教育创新创业大发展的社会环境。根据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就业需求和中职教育发展情况,将创新创业发展目标纳入该校和职业发展总体规划。参与规划与指导职业学校专业开办和学生的实习就业。统筹解决中职学校双创教师严重缺编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空前重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双创教育是中职教育中发展不可避免的潮流,虽然目前我们还有许多困难,如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思想落后、意识不强,学校的相关制度不完善,激励制度不够、资金保障不到位等多种问题。但我们相信,借着时代改革的东风,只要我们有目的、有措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完善教师的准入制度,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指导,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我们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为当代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雪.徐洋.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电脑校园.2021(02):211
[2]武小青.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产业与教学实践.20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