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死亡,婴幼期的孩子会悲伤吗?

2022-04-12于皖豫

心理与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步恐惧婴儿

于皖豫

当认识的人去世时,蹒跚学步的孩子能理解多少?婴儿会悲伤吗?当死亡发生在他们的大家庭中时,可以保护幼儿免受悲伤吗?

大多数人,包括父母在内,都难以解决自己的悲伤,也许无法考虑亲人的死亡对孩子的影响。成人对死亡的不安感和悲伤过程影响幼儿对死亡的理解。孩子越小,解释的尝试就可能变得越复杂和不确定。

伯林厄姆和弗洛伊德(1942)在汉普斯特德育婴室观察了婴儿从出生到4岁的情况,这些婴儿都是在出生后即与母亲分离的。研究发现,婴儿绝望和悲伤的程度可能会危及生命。

鲍尔比(1960)分析了正常的婴儿依恋行为,以及当这种依恋被严重的丧失所破坏时会发生什么,例如与亲密的家庭成员,特别是主要照顾者的长期分离(死亡、监禁、寄养等)。他认为分离焦虑与悲伤和哀悼有直接关系,并描述了婴儿处理这种丧失的三步悲伤行为:(1)抗议——对丧失的愤怒和痛苦;(2)绝望——意识到没有希望;(3)置身事外——回避人群。因为婴儿还不能通过这样的创伤进行推理,他们可能无法信任他人或与他人建立联系。如果没有干预,这种与人群的脱离可能导致对食物和玩具等物质的过度依赖,或者导致婴儿逐渐丧失生存和成长的意愿,就像得了非器质性发育障碍一样。

皮亚杰(1950)的认知理论帮助临床医生理解3岁及以下孩子如何看待死亡。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认知处于具体思维阶段,他们将死亡理解为动不了(例如动物不能挪动时,婴儿就会认为它是死的)。蹒跚学步的孩子还不能理解死亡和悲伤具有永久性或普遍性的特点。

通过他们的研究,斯皮斯和布伦特(1984)指出,要对死亡有一个成熟的理解,幼儿必须理解三个认知成分:(1)非功能性——当某物死亡时,所有维持生命的功能—运动停止;(2)不可逆性——事物一旦死亡,就不能复活;(3)普适性——所有生物最终都会死亡,包括人类自身。非常年幼的孩子才刚刚开始理解死亡的非功能性和不可逆性。直到4岁以后,这些想法才被更充分地理解,普遍性的概念才得到发展。

虽然他们的认知理解是有限的,但是3岁及以下的孩子对他们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死亡仍有强烈的情感和困惑。萨拉德和罗伊(1981)描述了孩子最痛苦的三种悲伤情绪:(1)分离情绪——孩子对自己将被所爱的人抛弃的恐惧;(2)矛盾情绪——孩子对某人产生依恋的不确定性;(3)内疚和敌意——孩子害怕自己因某种方式导致死亡,或者导致家庭的悲伤或不幸。弗曼(1978)将幼儿的丧亲之痛总结为三个问题:“什么是死亡?”“这会发生在我身上吗?”“这会发生在你身上吗?”

临床医生应该意识到,幼儿确实会感到悲伤,对亲人死亡的理解程度的差异范围可能与他们发育速度的差异一样大。临床医生和父母的解释因孩子的个性、教养环境和家庭经历而变得复杂。

孩子的相处经历和记忆会影响其悲伤的维度;接触越频繁、越积极,幼儿就越能敏锐地意识到一个人的缺席。比起只在节日聚餐时拜访的姑婆等人,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会更加怀念每天都会看到的住在同一条街上的老爷爷。

当一个人死亡时,婴儿可能甚至不能说出他或她的名字,但当死亡发生时,这个婴儿可能会敏锐地意识到父母的痛苦,并被父母的痛苦所压倒。在死亡发生之前,3岁或更小的孩子可能永远不会看到他们的父母悲伤。根据斯坦菲尔德(1988)的说法,“对孩子来说,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可能是瞥见父母以前不为人知的一面——父亲在哭泣,母亲在悲伤中被遗忘”。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意识到,这些成人情绪不同于他们其他可能的生活经历(如父母争吵、失业后的成人抑郁等),因为在悲伤中,他们的父母没有注意到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受到了惊吓。死亡可能迫使父母第一次离开非常年幼的孩子去参加葬礼准备工作。

被自己的悲伤所吞噬的父母,可能会在无意中阻碍孩子治愈悲伤的过程。萨拉德和罗伊(1981)讨论了幼儿通常是如何看待他们的父母是万能的。如果父母否认或试图为了掩盖死亡的发生,不能谈论它,很小的孩子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禁忌话题,因此从不询问死者的情况。除非父母的悲伤得到适当的解释,否则它“可能成为孩子不安全感的来源或由于孩子的独特思维而产生的罪恶感”。

孩子们很可能相信他们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负性想法而引起父母的不快。孩子们很容易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察觉到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事情,然后他们最大的恐惧是害怕被父母抛弃。由于没有可被接受的情绪发泄渠道,孩子的恐惧和困惑可能会演变成内疚和敌意,并通过行为问题或情绪退缩表现出来。

3歲及以下的孩子很容易从父母和其他成年人那里听到的某些委婉语中产生误解。成年人常常觉得他们是在通过提供简单而含糊的答案来保护孩子,然而这样的解释很可能会令孩子困惑,并增加孩子的不确定性和恐惧。如果很小的孩子被告知那个人去“长途旅行”了,他们可能会期待那个人回来,也许会因为他们把那个人赶走而感到内疚。如果他们被告知死者“睡得很安稳”,那么孩子们可能会开始害怕睡觉或打盹。另一种常见的解释是,死者年老多病,因此死亡。这种解释可能会在以后产生问题,孩子会把疾病、看病和医院里的亲人都混为一谈,觉得这些都意味着死亡。

事实上,如果父母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感到安全,那么回答就应该简单,从而创造一种开放的氛围,让孩子可以自由地提出更多的问题。

参考文献

Viorst, J. (1989). How do you talk to a child about death? Redbook; pp. 32-34.

猜你喜欢

学步恐惧婴儿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艺术家婴儿推车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Meet Truffles 遇见特莱弗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蹒跚学步
婴儿为何会发笑?
表达恐惧之情
时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