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管理的应对策略

2022-04-12刘建宏

成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新高考普通高中

刘建宏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对于当今社会可谓是重中之重,那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好信息技术,是每一位同学的重要目标。在这种大前提下,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实施教学,又如何进行评估管理,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在新时期,高中为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信息技术教学阶段选择评价管理,确认教学方式的实施情况。大部分高中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由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而成。随着教育深化改革工作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按照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调整教育方式,选择科學的教育模式训练学生,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提供助力。本文针对新高考模式下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给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求对提高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极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高考 普通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 实施与评价管理

1 引言

信息技术课进入高中课堂近十多年来,其学科地位、教学内容、指导思想、教学模式,甚至学科名称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与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受到社会、学校、学生及家长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在新高考的大前提下,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尤为的重要,这直接关乎考生的成绩和国家的发展,所以如何拟定教学方案和如何对教学方案实施,并且对其进行评价管理成为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那么本文将通过以下几点来简单做出应对的策略,以便对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2 新高考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教材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新增的,特别是选修模块的内容。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自己花时间去钻研教材并吃透教材,才能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必须打破教师“吃老本”的恶习,重新整装上阵,基于新课标对信息技术提出的要求,结合现代教育方式给出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信息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自主性学习与协作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相关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调到学生情绪,使学生形成自主参与意识,可以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课程内容。信息技术教学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转变教学方法显得极为关键,应该提高该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还需要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面。通过科学理论指导,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互动探究的机会,学生不但能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而且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二节1.2数字化与编码一课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解决问题的要求,通过小组合作,自助探究,观察思考以及游戏体验的等方式开展学习,从而明确数据压缩的作用、分类,以及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本课内容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游戏教学等方法,以“我运动我快乐”网上打卡活动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助探究、实践体验等方式开展学习。从现实需求出发,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明确数据知识压缩的原理,达成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寻求问题解决方案,构建知识,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那么通过这样明确的教学计划,有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有理论依据做基础,配合教材和多媒体手段,加上学生的实际操作,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1]。

3 新高考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

3.1 任务驱动

在新高考背景下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引入任务驱动,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在任务驱动实施期间,教师不会硬性的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会以协助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借助典型任务引导学生参与相应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还会给学生创造鲜活、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在相应环境下按照任务进行探究,基于收集的信息寻找解决任务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整理掌握的素材并进行深度研习,加深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计算机方面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任务驱动方法实施期间,基于任务驱动设计,进行、全面、合理考量,提高课程方法设计的可操作性与综合性,防止出现理论教学或问题内容抽象等问题。在任务驱动下,教师会为学生设置实际任务,让学生围绕该任务进行探究,还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探究机会,按照任务收集资料,寻找解决任务的方法。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人工智能》时,会结合该课程主题提出问题,将本节课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接,比如询问学生是否了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什么场所出现、在什么场所见到或听过人工智能。通过与学生生活关联密切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客串问答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时,会关注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与任务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改变课程教学方式,以点拨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将探究的主动权移交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参与课上问答活动,在任务驱动下整理本节课信息并组织材料回答问题。通过驱动任务的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还可以潜移默化的锻炼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审美情趣形成、学习意识建立均有促进作用。

3.2 小组合作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阶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小组成员的能力存在差异,组织多名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探究课程内容,可以在组员互相分享观点时,促进小组成员思考,对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新一轮课改进行期间,需要增加对合作学习的关注程度,改变灌输式、单向式教学方法,建立可以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究式学习方法,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顺利推进小组合作,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必须重视活动设计,小组成员配置尤为重要,应该从能力水平、兴趣与性别等多个层面进行考量与搭配,建立合作小组并选出小组组长,在组长的引导下开展活动。小组组长应该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较强的责任心,其中责任心是小组组长必须具备的品质,由此才能在活动进行中协调组员,确保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小组组长肩负小组成员协调工作,小组组长必须明确活动任务,清楚小组成员的能力、兴趣与其他方面内容,结合相关信息分配小组工作,发挥小组成员持有的优势。在活动进行中,协调小组成员,引导小组成员相互探究,在此基础上完成活动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学生必须按照活动主题收集材料并参与进行探究。以《走进智能时代》一课为例,教师为引导学生更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并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程资源。在课程教学环节,教师选择小组讨论的方式,以往课程多在机房进行,但是对于本节课,已经确定小组合作探讨课程知识。该教学模式在机房中开展,在课程活动组织与秩序维护方面存在较大难度,比如各小组研讨进度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干预,难以保证教学工作达到设定目标。因此,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从而可以合理设置各小组,确保各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探究。在小组成员讨论网络与人工智能时,不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不一致,看待网络世界与他人看法存在差别。以《网络与人工智能》作为探究主题,可以勾起学生对该主题探究的兴趣。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人工智能,教师可以在课上列举一些实例,比如手机语音助手可以翻译文字、很多餐厅借助人工智能机器人传菜等。教师使用相关案例给予学生合理引导,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本节课知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人工智能”作为主题,围绕课程内容分析课程案例,为其设置多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控制学生讨论的时间,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B7CF044E-29E3-4739-8D56-0F70DB4106D8

3.3 分层教学

分层次教学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基于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学生在课上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分层次的方式,为学生设计符合其能力水平的学习目标,由此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得到良好的锻炼。在教学环节,教师引入分层次教学手段,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级,三个层级分别对应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一般、学习能力不足三个层次,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设计课程目标,让不同层级学生可以在对应的目标下学习。教师采用目标分层的方式,为学生设置与其能力相符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习知识、技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比如,在《二进制与数制度转换》中,教师为不同层级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实践能力为主;对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会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对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将是以兴趣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二进制算法,构造计算器应用程序,在相关任务下激发学生学习该部分内容的兴趣。

3.4 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

教师在信息技術课堂教学环节,通过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给予学生指点与引导,让学生对课程知识产生兴趣。教师使用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自主参与课程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讲“因特网检索信息”时,围绕各类禽流感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在网上检索内容。教师使用自主研讨的方式训练学生,让学生根据网上检索的信息,寻找相应问题的答案,由此提高学生在数据搜集、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信息素养。

4 新高考下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管理

考试为常见的评价管理手段,一般以试题的方式呈现。另外,试题又可以划分为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客观题的特点是答案较为单一,不存在多样性或不确定性。通常是理论或概念性较强。信息技术课程考核中客观题能够保证一份试卷的信度和效度,能够最直接的反映学生的目标学习效果。由于客观题的答案单一,所以也最能够体现试卷的公平公正。当然客观题也有一些或多或少的缺点。比如教师编制一份考点全面的客观题,既要考虑到题目类型,又要兼顾题目数量,所以在编写试题的比较繁琐,且耗时多难度大。客观题会助长学生的猜测行为,且答案简单,容易发生作弊行为。主观题在学生能力考察方面意义重大,一般基于具体情况与教学需求编制试题。主观题的答案多种多样,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主观题在阅卷时会有一定难度,难以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判分。并且学生在主观题的答题时,往往会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答题容易耗时较多[3]。

5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解决建议

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的要求,基于学生层面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教师对课程教育工作的成效有较大的关系,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在教学方面承担的责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高中校长应该关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管理思想下,收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研究影响教学工作的因素,开展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会议,让教师可以发现阶段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时改正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良好开展提供稳固的基石;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知识存储对课程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高中校长必须关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信息技术教学规定,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还需要配置满足教学需求的设备,为课程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条件。高中学校必须给予信息技术教师足够的尊重,保证信息技术教师在工资与津贴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相同。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重责,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课程教学环节,如果教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难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转变决策,作为学生学习的领导者,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参与活动的机会,由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计算机技术、学科综合素养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6 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的灵活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多样化,而技术的使用与教师关系巨大,高中学校应该围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建立满足教学需求的人才队伍,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给予课程改革工作合理的引导。由此,学生不但能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2020年度庆阳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新高考下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管理的行动研究——以环县第四中学为例”(课题立项号:QYLX(2020)213号)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马芬芳.浅谈新高考下高中信息技术应试策略[J]. 考试周刊, 2019(70):1.

[2] 张秋俭.浅析新高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明日,2021(14):1.

[3] 王强.浅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发展策略[J]. 新一代:理论版,2019(12):1.

[4] 王新凤.新高考模式下高中选课走班实施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教育与考试,2019(3):5.B7CF044E-29E3-4739-8D56-0F70DB4106D8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新高考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