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射的第一枚导弹
2022-04-12袁念琪
在中国土地上发射的第一枚导弹是苏制P-2。准确地说:导弹苏联造,而让它飞起来的燃料则是中国产。
1957年12月24日,苏联运来两发P-2导弹和地面设备。1960年3月31日,我方向苏国防部提出订购发射P-2所需燃料。苏方的拖延和一再改期,其实是中苏关系变化的一个信号。从1960年7月28日至9月1日,苏联政府在一个月内撤走在华专家1390名,片面撕毁与我国签订的专家合同和合同补充书343个,废除科技合同257个。
对苏联专家认为中国产的液氧不能成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氧化剂一说,五院设计部主任梁守磐上校经计算和分析得出不同结论:苏联专家把液氧中杂质的气态容积当作了液态容积。此外,十几吨液氧中的杂质分布呈现分散状,使用时不会聚到一点同时氧化,因而不会引发爆炸。所以,中国产的液氧可以發射导弹。
1960年9月10日,苏联专家撤走的第20天。地下控制室里,发射操纵员赖纪丛坐在操作台前,凝视着面前的发射按钮。上午,命令下达。他按下发射钮,脸上露出了微笑。有人问他笑什么?他答道:“行了,成功了,上去了。”
苏制P-2导弹在酒泉导弹发射基地升空、按预定轨道飞向目标,7分钟后准确命中。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用国产燃料、自己操作的第一次导弹发射获得成功。中国首次发射近程地地导弹成功,写下了中国导弹史的第一页。
9月14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京召开。在会上,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特别是尖端技术,逼着我们非自己搞不可,我们也完全可以自己搞。”
“1059”是中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仿的是苏制P-2,改名在1964年3月12日。根据总参谋部、国防科委《各种导弹、火箭命名和代号编排方法》,地地导弹命名“东风”,代号“DF”为“东风”两字汉语拼音的首写字母。取名“东风”,出自毛泽东著名论断:“不是西风压倒东风, 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而中国第一枚仿制导弹孕育和诞生的日子,正是东西风较量之时。
仿制大幕于1958年开启。1月4日,苏联专家组26人到京。通过考察,认为中国现有工厂设备较好并有剩余生产能力,只要进行改建扩建,完全可以生产导弹。
5月29日,聂荣臻元帅召集黄克诚、钱学森等开会,布置仿制P-2。计划1959年10月完成第一批导弹,争取国庆试射。后仿P-2导弹命名为“1059”,皆源于此。
“1059”是颗“争气弹”。1960年3月,五院自行设计的我国第一座液体导弹发动机试车台点火试验成功。4月,张镰斧大校出任一分院副院长兼211厂厂长、“1059”总装配套指挥组总指挥。6月,“1059”完成总装。8月12日,在一分院的最后3名苏联专家回国。
211厂副总工程师徐兰如认为:“赫鲁晓夫撤走专家,对仿制工作确实造成了一些困难,不过,对我们也有好处。中国人自己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苏方一些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规矩’得以改进, 我们可以自己动脑、自己动手、自己创新。”
(摘自《档案春秋》 袁念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