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宣威火腿大王”家走出的革命女儿

2022-04-12彭苏

红岩春秋 2022年2期
关键词:少华石英

彭苏

浦代英原名浦黛英,是云南“宣威火腿大王”浦在廷的女儿,红7、红10军团政委乐少华的夫人,邓小平夫人卓琳(浦琼英)的姐姐。1952年乐少华含冤自杀后,浦代英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在“文革”中饱受打击。她晚年写下回忆录,向外界披露了她的家族,以及她和小妹卓琳的丰富人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出身商贾之家

1911年,云南省宣威富商浦在廷的夫人生下一名女婴,取名浦黛英。浦黛英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后来又多了两个妹妹——浦石英和浦琼英。

浦在廷曾担任宣威商会会长,组建了云南宣威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云南工商史上最早的罐头生产线,使“宣威火腿”声名远播。

1915年,蔡锷等人在昆明发动反袁起义,浦在廷捐资捐粮支持护国讨袁。1917年,浦在廷随滇军参加孙中山发起的护法战争。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时,他又积极出资支持。他被孙中山委任为全国总商会副会长,授少将军衔。

同年,孙中山赴北京后,滇军发动叛乱并逮捕了浦在廷。经黃埔学生军营救,浦在廷脱离险境。之后,他离开广州回到云南,再也没有离开。

1926年3月,15岁的浦黛英和妹妹浦石英、浦琼英离开宣威来到昆明,就读昆明市第十五小学,并且在同一个班学习。由于浦黛英受过私塾教育,进校半年后就升入四年级。两年后,她考入云南省唯一的女子完全中学——省立女子中学。浦黛英进校第二年,浦石英和浦琼英也考入这所学校。

1927年2月,浦黛英的四哥浦承绪从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归来,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委派,浦承绪回到昆明,协助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工作。在浦承绪的影响下,浦家姐妹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的启迪。

女子中学有一位叫赵琴仙的音乐女教员,经常在课上向学生宣讲革命和共产主义,浦黛英深受影响。1928年,赵琴仙和另外三名共产党员被捕后遭枪杀。几十年后,浦黛英还保存着赵琴仙的照片,并深情回忆:“赵琴仙就义这件事,使我对共产党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既然共产党员就是赵琴仙这样的人,那么,共产党就是好的,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

1930年11月,因叛徒出卖,云南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王德三等人牺牲。浦承绪事先离开昆明隐藏到宣威,躲过了敌人的抓捕。之后,浦承绪和二哥一起做生意,脱离了党组织。

1931年,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全国运动会,擅长短跑的浦琼英被选入云南代表团,赴南京参加比赛。谁也没想到,此次南京之行,让浦家三姐妹走向了人生新起点。

赴陕参加革命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当头,全国运动会被取消。15岁的浦琼英决定不回昆明,而是到北平读书,后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学。

1935年7月,浦黛英中学毕业后,和浦石英到上海准备投考大学。不料,浦石英患了心脏病,浦黛英只好留下照顾。浦石英病好后,姐妹俩决定到北平找小妹浦琼英。

当时,浦琼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成为云南省第一个考入北大的女生,也是北大物理系录取的唯一一名女生。1936年8月,浦黛英和浦石英来到北平,姐妹三人相见,高兴万分。

浦黛英和浦石英本打算在北平报考大学,但浦黛英参加中共外围组织“民抗先”的活动后,放弃了报考大学的意愿。此时,西安事变后国共开始合作抗日,浦黛英从斯诺的《西行漫记》中得知延安的情况。经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柯庆施介绍,她决定奔赴延安。由于浦石英在病中,浦琼英在北大 ,三姐妹再次分离。

1937年4月,浦黛英和一批青年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第二期学习。这一期的学员分为14个队,其中第1、第2队是红军团以上干部,有红一方面军干部团团长陈赓、红9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和政委何长工、红7军团政委乐少华等;女区队中有贺子珍、康克清等。

浦黛英和从国统区来的女青年一样,留着长发,扎着发带。一天,她在路上遇到女区队队长康克清。她们一起散步谈心,分手时,康克清突然问她:“你这种发式是在北平留的吧?”浦黛英回答:“是的。”康克清缓缓地说:“你把这个带子解下来吧,我们这里不兴扎这个。”浦黛英意识到康克清是在婉转地批评自己,当天晚上,她就剪掉长发,留起了延安时兴的短发。

适应延安的生活后,浦黛英给在北平的两个妹妹写信,建议她们早点来延安。恰在此时,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浦石英、蒲琼英不顾危险,在日军眼皮底下偷偷离开了北平,经山东、洛阳来到陕北,考上了陕北公学。姐妹三人终于在延安相聚。

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只相隔一条延河,浦黛英一有空就去看望两个妹妹。她后来回忆,小妹浦琼英对艰苦的生活一时还不能适应,有时吃过晚饭,会向浦石英要一毛钱,到学校旁边的小饭店里买一碗面条打牙祭。

在延安期间,浦氏三姐妹改了名字。浦黛英为避免他人联想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把“黛”改成“代”;因为母亲姓雷,浦石英改名雷迅,取名“迅”字,则希望改变自己的慢性子;浦琼英改名卓琳。

完成终身大事

1937年底,浦代英从抗大毕业,被分到新华社做译电员。这期间,她和乐少华结婚,完成了终身大事。

乐少华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他先后担任红5军团第15军副政委、红3军团第7军政委、红7军团政委。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前夕,乐少华和寻淮洲、粟裕率红7军团组成的抗日先遣队北上,吸引敌军兵力。在与方志敏领导的红10军会合后,部队编为第10军团,乐少华仍担任政委。同年12月,部队在皖南战斗中失利,寻淮洲牺牲,乐少华负伤。紧接着,抗日先遣队遭敌伏击,乐少华和粟裕带领先头部队800多人突围,主力则被敌人合围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方志敏等人被捕牺牲。乐少华秘密转到上海,后又回到老家养伤,抗日先遣队余部在粟裕领导下,进入闽西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

1936年8月,乐少华伤愈后来到陕北,1937年4月进入抗大学习,与浦代英是同一期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乐少华喜欢上了这位来自大城市的富家姑娘。当时,乐少华任中央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因为比浦代英大八岁,怕她不同意,就委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的夫人蔡畅为自己说媒。蔡畅出面后,浦代英很快同意和乐少华来往,两人于1937年12月结婚。

婚后,浦代英和乐少华住在杨家岭,与陈云、李富春是邻居。后面不远就是毛泽东住的窑洞。陈云和李富春经常和乐少华开玩笑。一次,陈云对乐少华道:“好啊,乐少华,你这个穷小子找了个富老婆,你可得当心啊。”乐少华听完只在一边傻笑,不作声。

浦代英的两个妹妹从陕北公学毕业后,留在学校工作。1939年夏天,经邓发和曾希圣介绍,卓琳认识了从太行山回到延安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邓小平。卓琳起初不同意與邓小平交往,但经过了解后,很快同他确定了关系。浦代英在回忆录中记述了邓小平第一次到她家的情景:“邓小平和我握了握手,客气地说,‘今后大家就是亲戚了。”

1939年9月,在毛泽东的窑洞前,邓小平和卓琳举行了婚礼。婚后,卓琳随邓小平返回太行山前线。临行前,他们来到浦代英家中告别。

遭受重大打击

1942年,延安开始了整风运动,乐少华多次向陈云提出离开中组部到基层工作。获得批准后,他到安塞县茶坊兵工厂当了厂长。这一次工作变动,标志着乐少华已经远离政治的中心舞台。

1944年初,浦代英响应号召,也提出到基层工作。最终,她到中央医院当了护士。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派遣大批干部和10万大军进军东北。乐少华告别妻儿,到黑龙江出任鸡西军工办事处主任。1947年,浦代英带着孩子,历经一年多时间也辗转来到东北,进入兴山军医大学进修。毕业后,浦代英被分配到哈尔滨军工职工医院任院长,1949年出任东北军工局卫生处卫生科长。

1951年12月,全国开展大规模的“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1952年1月15日,浦代英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打击:时任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兼军工局局长的乐少华,因为在运动中受到错误批判,在家中开枪自杀。之后,东北局宣布乐少华是畏罪自杀,并开除他的党籍。

乐少华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经历过革命战争的大风大雨,为何会在“三反”运动中想不开呢?乐少华自杀的原因,浦代英在回忆录只字未说。不过,她在书中留下这样一段文字:“当时,东北人民政府的主席是高岗,这是一个极有政治野心的阴谋家,东北的三反、五反运动在他的领导下,从一开始就做得过分:任何一个人,只要有人写他的揭发材料,马上就被抓了起来,进行审查,不管所揭发的内容是真是假,也不管你个人有没有精神压力;在处理的过程中,对很多案件也不作充分的调查,只凭一面之辞,就草率地给人下了结论。有的人因此长久地蒙上了不白之冤。”

乐少华自杀后,悲痛中的浦代英来到北京卓琳家散心。卓琳专门找了乐少华当年的上级李富春,李富春回答:“乐少华没有什么大问题,他纯粹是个人想不开。”陈云听说浦代英在北京,特意接见了她,希望她振作起来,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影响了工作。浦代英在回忆录里写道:“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陈云同志一席谈话救了我!”

1958年,党中央号召共产党员到边疆工作,时任大连军工疗养院院长的浦代英,决定回老家云南。云南省委组织部想把她安排在卫生厅工作,浦代英不仅拒绝,且坚决要求到基层工作。最后,她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任副站长。1959年5月,工作站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浦代英任副所长兼党支部书记。

1966年“文革”开始后,邓小平成了刘少奇“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第二号人物。因为和邓小平的亲戚关系,浦代英成为造反派首要的批斗对象。甚至有人说,工人出身的乐少华,也是浦代英害死的。

不久,浦代英被关进“牛棚”,遭到毒打。她后来回忆:“一鞭子下来,抽在我的背上,我赶紧用双手抱住了肩膀;第二鞭子抽了下来,我的手背有猛烈的疼痛;接着有好几鞭子抽在我的身上,还有人在旁边扇了我几个耳光……她们下手太狠,打得我眼底出血。”浦代英还被造反派戴高帽、挂牌子,在昆明市内游街。不仅如此,她在老家的兄姐和后辈均受到打击和迫害。

1975年,64岁的浦代英恢复自由。1980年5月,在浦代英多次申诉下,中共中央组织部对乐少华的问题重新审查,认为当年东北局对乐少华定性的主要问题都不属实,定其畏罪自杀和开除党籍的处分是错误的,决定恢复乐少华党籍和名誉。至此,乐少华获得平反昭雪。

1999年1月,浦代英撰写的回忆录《无悔的岁月》出版,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她的家族,她和妹妹雷迅、卓琳的人生经历。2001年5月1日,浦代英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少华石英
漫画哲理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陨石中发现柯石英
画与理
画与理
新型耗散型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研制
基于钴源辐照的光释光测年方法研究
二则
河套平原三湖河凹陷光释光测年研究
漫画哲理
新形势下找矿在金矿床石英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