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支撑
2022-04-12张丰
张丰
我有一个“90后”朋友,是一个乐观好学的小伙子。他热爱学习各种知识,也乐于帮助别人。一天晚上,他发现自己口腔出血,双腿出现对称性瘢痕,赶紧跑到医院看急诊。医生检查后,让他住进了ICU,因为这是严重的血液疾病。
接下来的几天,总算排除了白血病,但是他的血小板数字经常在0到2之间徘徊,并没有解除危险,病危通知书下了两次。他是乐山人,自己在成都生活和工作,现在妈妈到医院陪护他,而朋友们则成立了一个救助小组。
说他是在大城市“打拼”,并不准确。因为他没有那种常见的目标,比如结婚、买房,或者要成就一番事业。他只是“活在大城市”,而且努力活得精彩。他非常努力地工作,但是却不在乎薪水和保障,实际上,他前几份工作都是临时工性质,甚至连社保都没有买。
朋友们都很喜欢他,这可能是因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大家。尤其是他在小书店当店长的时候,帮助到很多人。他可以陪“顾客”聊天到深夜,也不会计较对方是否真正消费。他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不会有人知道,书店工作虽然辛苦,收入却可能是这个城市最低的。
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城市是孤身一人,没有结婚,也没有女友。对一个男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奇妙的处境。如果你想“上进一点”,想结婚生子,你会发现前途艰难,但是如果你能放下,只对自己负责,就能做到无牵无挂。毫无疑问,他属于后者。他不可能攒下什么钱,却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人。
母亲从老家赶过来,带上全部积蓄,却只能消耗一两天。在一个本地生活群中,大家讨论如何帮他看病,很快就成立了一个关心他的小群,有40多人。在10分钟内,大家就指定了一个人负责接收捐助,两位和他要好的年轻人在一个众筹平台进行了登记申请,一个工作小组就这样成立了。
据我观察,这40多人中,大多数只见过他一两面,有两三个“核心人物”,是和他一样缺乏保障的年轻人。但是,大家能够心平气和参与讨论,就各种事项达成共识。在这样的“小共同体”中,每个人都呈现出自己好的一面:责任心,倾听,以及力所能及的奉献。
当天晚上,大家创下了一个小小的奇迹:12小时内,就筹到了预期的30万。这是他过去“为社会奉献”的结果。很多朋友在转发筹款信息的时候,都写下了大段感人的独白。
我仔细留意过几个主流的看病筹款平台。要实现自己的捐款目标并不容易,通常是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然后慢慢辐射到周围的朋友。这种平台的逻辑是,尽管每个人只需捐出一点点,但是如果参与的人足够多,就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似乎存在这样一个等式:一个人的生命,其实可以“换算”成一个故事,就看能够打动多少人。申请文本,除了要保证疾病的真实,讲述家庭缺乏保障外,如果能有一个更动人的故事就会更好。你必须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才能换来更多人的“同情”。
这个“生命等式”有点残酷,却也有某种公平性。记者或者老师遇到这样的困难,更容易获得大家支持,这种支持本质上就是社会给予个人的回报。这是一个人生命的“支点”,但是要构建这个支点,需要你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社会”,你奉献出信任和爱,最终在你落难的时候,這个“隐形支点”会浮现出来,而且无比坚固。